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所见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571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所见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所见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所见_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所见人教版在朗读了所见这首诗以后,我开始讲解古诗的基本意思。师:这首古诗讲的是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他的歌声响彻了整个树林。突然,一生举手。生:老师,这里的“歌声”一定就是牧童的吗?我愕然,我以为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已经很通透,不管是作者、诗意、还是朗读,但却从来没想到孩子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中的确没有明确地说明“歌声”一定是牧童的。我该如何应对?我的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两套方案,一是明确地告诉他们“歌声”就是牧童的,这样能安全的过关,这个问题也就这样平静地结束。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讨论,但如果把握不住,就容易失去控制。正当我为难的时候,下面已经有了不少嘀咕声。

2、生:“歌声”不是牧童的,那还会是谁的呢?生:难道还会有其他人吗?生:不可能的,从图上看只有牧童一个人啊。激烈的讨论声提醒了我,何不举行一个小小的辩论赛呢,说不定还能激起课堂上的一次小高潮呢。主意已定,我马上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说:那我们就来举行一场辩论赛,同意“歌声”是牧童的,请说出你的理由,不同意的,也说出你的理由。问题一出,下面纷纷举起了手。生:我认为“歌声”是牧童的,因为从图上看,牧童的脸上有笑容,说明他很高兴,高兴的时候就会唱歌了,所以“歌声”肯定是牧童的。生: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我认为“歌声”应该是树上的蝉儿的,因为后面说牧童要去捕蝉,如果蝉儿不唱歌,那牧童怎么会知道树上有蝉呢?一个强

3、烈的反问句,让很多高高举起的手都自觉地缩了回去。我暗自惊奇,孩子的观察是那么细致入微,插图上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成为他们辩驳的理由。他们的想象虽然漫无边际,但又是合情合理。师:你说的真有道理,很多同学都被你说服了,谁能把他给说服呢?生:我认为“歌声”是牧童的,因为第一句是在讲牧童骑黄牛,所以接下来的“歌声振林樾”也是在讲牧童。生:我想“歌声”是牧童和蝉儿一起发出的,他们都在唱歌。生:也许“歌声”是树林其他人发出来的。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回答,我没有制止,也没有反驳。我能做的只有静静地聆听,静静地享受孩子们带给我的无限宽广的想象世界。生:我不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意见,“歌声”不应该是其他人的,因为如

4、果是其他人的话,为什么他们会突然不唱站住了呢?一个反对的声音从教室一角传来,从而引发了这场辩论赛的另一个小高潮。师:你从哪儿知道他们突然不唱站住了?生:因为诗的最后一句是:忽然闭口立。师:你懂得了这句诗的意思了,真棒!可是为什么会突然停住不唱了呢?生:因为牧童突然发现树上有蝉,他想去捉住蝉,又怕吓跑了它,所以突然停住不唱了。而且如果“歌声”是蝉发出来了,就跟后面矛盾了,蝉是一种小动物,又不是人,怎么会突然站住呢?只有唱歌的人才会“忽然闭口立”。生:蝉儿怎么不会“站”啊,它会唱歌当然也就会“站”了,我听我妈妈说过,这叫“拟人”,就是把蝉儿当做人来写。生:蝉儿因为突然发现有人过来了,所以才会突然停住不唱的。生:牧童是骑在黄牛上的,所以也不是牧童突然站住了,而是黄牛站住了。辩论的声音此起彼伏,尽管到下课也没有争论出一个结果,但短短几分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短短几分钟,让我充分领略了深藏在孩子门内心的那份渴望表达的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