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高二(下)格致中学语文期中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模块(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姓名:_ 成绩:_一、选择题(14分,每题2分)1、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第一组:足之所履项王乃复引兵而东骑皆伏曰暴秦之欲无厌第二组:小则获邑吾力能改葬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第三组:一夫夜呼将成家而致汝皆不幸早世以俟君子第四组:名我固当或凭几学书而母立于兹莫春者,春服既成A、第一组和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和有一个通假字。B、第二组和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和有一个通假字。C、第三组和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和有一个通假字。D、第四组和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和有两个通假字。2、下
2、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技盖至此乎以吾一日长乎尔儿寒乎 B、问家人以月日以赂秦之地汝殁以六月二日 C、异乎三子者之撰凡植木之性杳不知其所之也 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矣负而前驱将成家而致汝 3、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我何渡为函谷举举以予人洎牧以馋诛盛以锦囊惟兄嫂是依而卒以祸鸡栖于厅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A、/ B、/ C、/ D、/4、下列各组加点词全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是( )A、所见无非牛者期山东为三处而气候不齐因之以饥馑B、与其所以失之者明年,丞相薨旦暮吏来呼曰故乡人号之“驼” C、室仅方丈其实亦百倍令人长号不自禁又可冀其
3、成立 D、其意气之盛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韩魏之经营地方千里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她想起自己面试被拒的理由是穿着随意,愤慨于对方的以貌取人,此刻却发现,原来自己的邋遢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亲吻着第一片雪花,眼前浮现的是粉红的桃花林里的姹紫嫣红,身处在百花丛中,又会想起夏天荷叶上的青翠欲滴。为了一睹名校风采,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排队等候进校门,有的甚至采用五花八门的“偷渡”方式进入北大清华校园。做文化,最怕没有耐心、缺耐性,老是想着一挥而就,总是琢磨怎样能立竿见影,这样永远不能将文化做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新华字典作为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出品方在推出APP时考虑营利因素,无
4、可厚非。尽管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但当前互联网产品良莠不齐,数字化内容的文字错误率要比纸质出版物高得多。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针对不同赏景者面对同一景物时的不同心态的变化,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高谈阔论。眼前这个城市模型是省会城市的缩影,具体而微,这个现代化的省会城市的诸多亮点从模型上看一目了然,尽收眼底。A、B、C、D、6、下列各选项中,全都有语病的一项是( )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做出贡献。近日,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打算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将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2015年来,受
5、京津冀一体化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利好因素的刺激,燕郊镇的房价接连突破二万和三万元关口,部分楼盘甚至一度达到每平米四万元的高点。“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它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化互通的基础建设,它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和“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老百姓提及与回味;它们不只用来充饥,更能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态度。面对部分地区因“煤改气”“煤改电”而造成的取暖难题,相关部门及时回应、迅速行动,体现出对困难群众的牵挂,民生无小事的理念。A、B、C、D、 7、下列各项中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A、凡你没有失去的东西就是你所有的,角是你没有失
6、去的东西,所以,角就是你所有的。 B、马克思主义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所以真理是有阶级性的。 C、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D、所有的鲸鱼是哺乳动物,所有的鲸鱼都是水生动物,所以,有的水生动物是哺乳动物。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
7、以劝矣?”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番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先番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番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番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番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二十年,为户部尚
8、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番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B、十二年/
9、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番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C、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番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D、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番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9、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
10、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
11、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B、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番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番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番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番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2、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5分)(2)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5分)三、默写(20分,每空1分)12、(1)将进酒中,李白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_,_。(2)杜甫蜀相中描写景色(环境),以乐景衬哀景的句子是:_,_。(3)李煜虞美人中,作者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_,_。(4)苏洵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_,_,_,_。(5)唐人陆参作长城赋云 :“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绝,秦君灭。”以四个三字句发端。杜牧阿房宫赋祖其句法,云:_,_,_,_。(6)阿房宫赋中,杜牧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
13、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7)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开头,李白感慨时光匆匆,人生莫测,不禁发出“_,_,_,_”的感慨,这与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相似的豪迈之处。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9分)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注】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
14、确的两项是( )( )(5分)A、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 B、“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 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D、“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 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大量使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下片中的“过眼不如
15、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 14、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9分)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 周兴杰“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说一部文学
16、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并不为过。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丝”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
17、。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文本的某些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
18、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提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伴随积极地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唱和MTV翻拍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
19、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选自2017年3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节)15、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知音”只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旨。B、“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有一点主观随意性。C、“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他们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D、“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有的能与原作相媲美。16、下列对
20、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引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 B、文章第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令读者在开篇便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C、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更清晰的认识,文章第段分别从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D、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知音”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上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
21、望能成“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B、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加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C、金庸的“粉丝”有敏锐的辨识力,所以他们能去芜存菁,使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小说被淘汰。 D、如果知音的生产力完全释放出来,知音不仅能够创作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也能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3分)一片阳光 林徽因放了假,春初的日子松弛下来。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由窗棂横浸到室内,晶莹地四处射。我有点发怔,习惯地在沉寂中惊讶我的周围。我望着太阳那湛明的体质,像要辨别它那交织约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房间内有两
22、种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绪紧张如同花开,趁着感觉的微风,深浅零乱于冷智的枝叶中间。一种是烛光,高高的台座,长垂的烛泪,熊熊红焰当帘幕四下时各处光影掩映。那种闪烁明艳,雅有古意,明明是画中景象,却含有更多诗的成分。另一种便是这初春晌午的阳光,到时候有意无意的大片子洒落满室,那些窗棂栏板几案笔砚浴在光蔼中,一时全成了静物图案;再有红蕊细枝点缀几处,室内更是轻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触到一种灵性。这种说法怕有点会发生误会,我并不说这片阳光射入室内,需要笔砚花香那些儒雅的托村才能动人,我的意思倒是:室内顶寻常的一些供设,只要一片阳光这样又幽娴又洒脱地落在上面,一切都会带上另一种动人的气息。这里要说到我最初认识的
23、一片阳光。那年我六岁,记得是刚刚出了水珠以后水珠即寻常水痘,不过我家乡的话叫它做水珠。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只要人过我窗口问问出“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那个感觉至今还印在脑子里。也为这个缘故,我还记得病中奢侈的愉悦心境。虽然同其他多次的害病一样,那次我仍然是孤独的被囚禁在一间房屋里休养的。那是我们老宅子里最后的一进房子:白色的粉墙围着小小院子,北面一排三间,当中央着一个开敞的厅堂。我病在东头娘的卧室里。西头是婶婶的住房。娘同婶永远要在祖母的前院里行使她们女人们的职务的,于是我常是这三间房屋惟一留守的主人。在那三间屋子里病着,那经验是难堪的。时
24、间过得特别慢,尤其是在日中毫无睡意的时候。起初,我仅集注我的听觉在各种似脚步,又不似脚步的上面。猜想着,等候着,布望着人来。间或听听隔墙各种琐碎的声音,由墙基底下传达出来又消敛了去。过一会,我就不耐烦了不记得是怎样的,我就蹑着鞋,捱着木床走到房门边。房门向着厅堂斜斜地开着一扇,我便扶着门框好奇地向外探望。那时大概刚是午后两点钟光景,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来,异常寂寞地立在当中。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那里并没有几案花香,美术的布置,只是一张极寻常的八仙桌。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
25、,那上面在不多时间以前,是刚陈列过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俭朴的午餐的。小孩子的心却呆了。或许两只眼睛倒张大一点,四处地望,似乎在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我记得我爬到房内窗前的桌子上坐着,有意无意地望望窗外,院里粉墙疏影同室内那片金色和煦绝然不同趣味。顺便我翻开手边娘梳妆用的旧式镜箱,又上下摇动那小排状抽屉,同那刻成花篮形小铜坠子,不时听雀跃过枝清脆的鸟语。心里却仍为那片阳光隐着一片模糊的疑问。时间经过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这样一泄阳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议流动的而又恬静的瑰宝,我才明白我那问题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事实上仅是如此:一张孤独的桌,一角寂寞的厅堂。一只灵巧的镜
26、箱,或窗外断续的鸟语,和水珠那美丽小孩子的病名便凑巧永远同初春静沉的阳光墊整复斜斜地成了我回忆中极自然的联想。(有删改)1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写对外面各种脚步声声音的猜想、等候、希望和墙外各种琐碎的声音,展现了病中女孩的孤独寂寞。B、文中写自己六岁时出水痘的病情,却因喜欢“水珠”这个名称而将得病当成荣耀,体现了小女孩特有的童趣。C、第二段中描写了烛光,一方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阳光与烛光的对比,表明自己更喜爱阳光。D、文章结构清晰,由眼前景象想起自己孩童时期的一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向往。19、结合上下
27、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的含意。(4分)20、文章标题“一片阳光”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每空2分)21、杏林,是中医界的代称。_。董奉,字君异,三国时闽籍道医,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_,同时,医家也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喜用“杏林春暖”和“誉满杏林”来_。八、作文(60分)2
28、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与当下奋斗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2017-2018高二(下)格致中学语文期中考一、(14分,每题2分)1、C(第一组:名作动,踩;名作动,向东前进。“伏”通“服”,心服。第二组:形作名,小的方面;名作动,尽力;“无”通“毋”,不要;“羞”通“馐”,美味食
29、物。第三组:名作状,在夜里;使用用法,使来;“世”通“逝”,死。第四组:名作动,称呼;名作动,写字;“而”通“尔”,你的;“莫”通“暮”)2、D(A、句末语气词,吗;句中介词,比;句末语气词,吗。B、不译;介词,用。介词,在。C、助词,的;助词,的;去、往。D、表转折,却;表修饰,不译;表承接,不译)3、C(定语后置;宾语前置;被动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4、D(A、没有不是;崤山关以东;情绪气氛。B、和他;第二年;乡里的人;C、一丈见方;这实际上;成年;D、气势;旧例;金玉珠宝;土地方圆)5、A(以貌取人: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姹紫嫣红: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30、;五花八门:事物繁多,变化莫测;一挥而就:写字、写文章、画画快;无可厚非:不可以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6、B(表意不明,“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有歧义;句式杂糅,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改为“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或“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时”;成分残缺,“对困难群众的牵挂”不是理念,应在“民生无小事的理念”前加上“彰显出”)7、D二、(19分)8、(3分)B9、(3分)D
31、(“转”是关于调动职务的)10、(3分)C(应为“杜暹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11、(1)(5分)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2)(5分)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参考译文:杜暹,濮阳人。自杜暹的高祖到杜暹,一家五代同居,杜暹特别恭敬谨慎,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补任婺州参军,任满将还乡,州吏赠送他一万多张纸,杜暹只接受了一百张,其余全部还给州吏。当时来告别的州府官员,看到(这种情景)感叹道:“从前清廉的官吏接受一枚大钱,(杜暹之举)又有什么不同!”不久(杜暹
32、)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为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开元四年,(杜暹)升任监察御史,于是前往碛西检查屯田驻军。适逢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责,诏令杜暹查明事实。当时杜暹已返回凉州,接到诏令又前往碛西,于是进入突骑施营帐,以查究他们与郭虔瓘等人冲突的情况。番人以黄金相赠,杜暹坚决推辞不受。左右的人说:“您远道出使这边远的地方,不可辜负了番人的情意。”杜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他)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番人
33、大惊,越过沙漠追赶他,追赶不上,方才作罢。杜暹多次升迁,任给事中,因继母去世辞去官职回家守丧。开元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调任太原尹,有人推荐杜暹前往代替他,番人佩服他的清廉谨慎,十分思念仰慕他,于是杜暹丧期未满起任安西副大都护。第二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番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了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了他的党羽五十多人,重新选任了君长,于阗才安定下来。杜暹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很得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拥戴。开元二十年,杜暹任户部尚书。皇上将要巡幸东都,诏令杜暹为京城留守。杜暹因此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他亲自巡查,从不懈怠。皇上听说后称赞他说:
34、“你一向清廉正直,而且又勤劳能干。自从担任留守,事事都能尽职,治政使官吏整肃,恩惠能施及百姓。朕心中十分欣慰。”开元二十八年,病逝,谥号为“贞孝”。杜暹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杜暹常以公正清廉勤劳节俭为己任,年轻时立誓不接受亲友馈赠,一生如此。他去世后,皇上感到十分惋惜,派宦官到他家中探望丧事的办理,宫内拿出三百匹绢赐与他家。尚书省及过去与他共事的官吏赠给的丧葬财物,他的儿子杜孝友遵守父亲一向的约束,一概拒绝不曾接受。三、(20分,每空1分)12、(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4)六国
35、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5)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7)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四、(9分)13、(5分)A D(A项“动静结合”错误,上片的景物描写没有使用这种手法;D项“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错误,应该是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14、(4分)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四句,劝友人不要为那些小事烦恼。“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头白”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36、二句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友人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友人振作起来。五、(9分)15、(3分)D(A、“只尊重”过于绝对化,原文的意思是“尊重”;B、“一点”多余;C、“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绝对化)16、(3分)A(“知音”叙述并不生动详细,意在“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不当)17、(3分)D(最后一段有指出,“也能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是“粉丝”的生产力而不是“知音”)六、(13分)18、(3分)C(对比手法不正确,“表明自己更喜爱阳光”不正确,对于两种光,作者都觉得是“房间内有两种豪侈的光”,没有更喜爱哪一种)19、(4分)病中的孩子被孤独的囚禁在房间中修养,身体和心理上都在忍受着痛苦;作者发现了阳光照射在屋子里面,创造了精美无声的金色世界,这让自己摆脱了眼前的痛苦。20、(6分)“一片阳光”是全文的线索,作者由眼前的阳光回忆了过往与阳光有关的往事;“一片阳光”是作者病中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作者由此产生了新的感受;“一片阳光”作为标题以小见大,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七、(6分,每空2分)21、(6分)这个称呼与董奉的传说有关(或这个称呼源于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代称中医;称赞医生的医德医术。八、(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