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450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苏轼词二首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为艳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为人们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认为词只宜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认为这才是词的正宗。当他登上词坛后,他以其超拔的才气,凭他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使词走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他在写作传统的婉约词的同时,大量写作豪放词,豪放词风就是由他开创的。这对宋词的繁荣昌盛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美字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赏美文喜欢苏东坡(节选)方方中华几千年的

2、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

3、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

4、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

5、、“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天才诗人,什么叫作大家气度。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

6、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课内挖掘】1东坡续诗有一天,苏轼看到王安石案几上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苏轼见此不由一声冷笑,他想,菊花怎可能在秋天凋落。于是挥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一天时值重阳,苏轼出行,但见秋风瑟瑟,吹得菊花四处飘零,满地恰似黄金铺就。苏东坡想起当年改诗之事,内心甚是羞愧。2师生吃面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宋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在上任途中,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于

7、梧州与藤县之间。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面条粗粝涩口,黄庭坚食不下咽,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地唉声叹气。苏轼却极为快速地把面条吃完了。望着黄庭坚良久,苏轼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上路。【课外运用】寻找苏轼的灵魂暗想,在疏星度河之夜,人未寝,水殿风来,暗香已满,试问人,夜如何?目光穿透荧荧的窗纸,看槛外月波淡淡,玉绳低转,屈指算西风,又叹流年偷换。透过千年的红尘,眺望苏轼远去的背影,寻找已经走远的灵魂竹杖芒鞋于一身,吟笑徐行且一路,他渴望的是披一袭蓑衣,让心灵沐浴着自由的春光,任凭那湖海烟雨、任凭那山高水阔都泰然度此平

8、生,苏轼的灵魂轮廓是潇洒的,在潇洒中却丝毫不少侠气如虹,在他看来,倒行归隐山水中才是最为逍遥的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淘没淘得千古的英雄人物,我无从得知,可我却知道,这句词过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东坡的感叹是无尽的愁,乌台诗案的痛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彼时的他多么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梦,可过往的马蹄声告诉他,这是事实,悲痛之余,把樽中的美酒洒向江中,祭拜那亘古长空的明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吟诵舌尖这句已嚼烂的词,突然感到一种不可言表的情愁。对自由的思念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化作优美的文字,在高楼徘徊了千年不绝苏轼的灵魂是无迹可寻的,因为他的灵

9、魂是气体只能在这里祝愿苏轼有一个好的今生来世一、基础巩固1从词的风格特点上看,下列词句中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B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D杨柳岸晓风残月。解析:A项属于豪放风格的词,B、C、D三项均属婉约派。答案:A2下列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B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C“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D“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

10、晖,映照我身。解析:“吟啸”是指“吟咏、吟诗”,既指低吟,又指长啸。答案:B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D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解析:并没有“归隐田园的决心”。答案:B4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

11、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仁宗嘉祐三年,与弟辙同试礼部,苏轼及弟才华出众,同科进士及第。B苏轼在诗、词、文、书法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如诗歌惠崇春江晚景,散文赤壁赋。他的书法在宋代书苑中具有很高的地位。C苏轼的词一洗绮丽柔靡之风,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D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解析:C项,应是“苏轼的词一洗绮丽柔靡之风,开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答案:C二、迁移发散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如梦令

12、有寄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注:玉堂,翰林院。此词是苏轼被贬黄州后又回到京城任翰林学士时所作。(1)“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别”什么地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对自己的提问所做的回答有怎样的妙处?答:_(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答:_答案:(1)辞别黄州东坡,之后苏轼想没有人再去东坡。词人用“雪压小桥无路”这句景语作答。这个回答富于形象性,委婉曲折,避免了平铺直叙,表达了词人对黄州东坡的思念之情。(2)用“一蓑烟雨”既可表现渔人,也可表现农人;既可表现劳动,也可表现

13、行路,都不具体。只有“一犁春雨”才是表示春雨过后的耕作,与“东坡”相应,而且饱含词人归耕农亩的轻松愉悦的情感。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晴,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在黄州任职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_(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答:_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

14、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会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7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最美好的时节是什么时候?如何得知?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答:_(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1)初春。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2)上阕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阕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三、创新语用8根据所给句子,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之与前后句的内容、句式相应。大气者的人生,没有沉沦,没有畏缩。纵使风吹浪打,仍能“胜似闲庭信步”;纵使身陷重围,仍能“我自岿然不动”;_大气者的人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面对箪食瓢饮,颜回不改其乐;面对封官拜爵,关羽不为所动;_答案:(示例)大气者的人生,破釜沉舟,没有遗憾。纵使千军万马,依然面不改色;纵使四面楚歌,依然壮怀激烈;大气者的人生,悠然自在,享乐清贫。面对官宦五斗米,污水不沾帛衣;面对金钱利禄,陶渊明清高不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