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403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2页
《解析》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1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A红细胞吸水增加B胰岛素分泌降低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3如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

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增加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C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不可以是甲状腺细胞D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4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C突触前膜释放

3、的神经递质能够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6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7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8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

4、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9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10下列有关人体内两种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在内环境中与抗原结合,依靠吞噬细胞完成清除功能B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对癌变的细胞进行监视和清除C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均属于体液免疫异常引起的D在HIV侵入人体的初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

5、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植物生长12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AABBCCDD13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BCD1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ABCD1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6、()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16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提供CO2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17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

7、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19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ABCD20如图A、B、C分别表示某研究小组统计某一年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金字塔、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和某浮游生物群落

8、的能量金字塔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三个生态系统都需要持续接受外部的能量输入B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最好用生物数量金字塔表示CB图中,能量从初级消费者流动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为17.5%DC图中能量传递率小于10%的原因是浮游生物数量多而寿命短21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22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

9、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2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2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

10、选项中正确的是()A图中b=h+c+d+e+f+i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25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最小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C肉食动物由于数量较少即便不补偿输入能量一样能较好的生存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是通过粪便流给了分解者26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利用的信息是(

11、)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生物信息D行为信息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28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

12、误的是()A物质循环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B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同时进行D物质循环特点是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30下列叙述与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可能代表光合作用二非选择题(30分,每空1分)31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如图所示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当兴奋

13、达到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直接促进对水的重吸收(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32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

14、密度的估计值(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和(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33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动物栖息如图1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分别处于营养级(2)工作人

15、员根据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特点,释放训练过的猎鹰来驱赶小鸟(3)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2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填序号)调查中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示意图如3,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记为个34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关系(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

16、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型增长(4)若实验结果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降低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1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在

17、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之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A、冬泳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A错误;B、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B错误;C、冬泳入水后,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C错误;D、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D正确故选:D点评:以冬泳过程

18、中的体温调节为命题切入点,综合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以及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2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A红细胞吸水增加B胰岛素分泌降低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立即大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水平衡;同时注射后导致血糖含量升高,将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的作用解答:解:A、由于葡萄糖渗透压较高,静

19、脉注射后会导致红细胞失水皱缩,故A选项错误;B、静脉注射葡萄糖导致血浆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以降低血糖,故B选项错误;C、胰岛素分泌增加后,将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故C选项错误;D、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立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水平衡调节以及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水平衡调节的过程;识记胰岛素的生理功能等知识3如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增加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

20、应都为促进C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不可以是甲状腺细胞D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体温调节过程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据图可知,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为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因此

21、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增加,A正确;B、下丘脑分泌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当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为促进和抑制,B错误;C、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不可以是甲状腺细胞,C正确;D、寒冷时,骨骼肌受下丘脑有关神经的支配,不自主战栗,从而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D正确故选: B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形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体温调节过程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寒冷时,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炎热时,只有神经调节还要注意,寒冷时促进代

22、谢增加产热的激素除了甲状腺激素,还有肾上腺素4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解答:解:A、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故A选项正确;B、温度、pH影

23、响酶的活性,内环境温度、PH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故B选项正确;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维持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故C选项正确;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够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D兴

24、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表现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是由K+外流所致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解答:解:A、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通道打开,使大量Na+内流,使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正确; B、神经细胞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B错误;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能够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D、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兴奋的产生、传

25、递形式、方向等,需要加强记忆6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解答: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A选项正确;B、体温调节过程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如通过神经调节使血管收缩,同时甲状腺激素参与体液调节,故B选项正确;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

26、,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故C选项错误;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7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考点:真题集萃;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27、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牵拉骨骼肌产生了兴奋,且兴奋能在反射弧中传递由于b上有神经节,所以a、bc、d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突触和传出神经解答:解:A、由于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故A选项正确;B、由于b处位于传入神经上,所以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故B选项正确;C、由于从a到d没有效应器,所以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故C选项错误;D、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在c处突触部位有神经兴奋的传递,因而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

28、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及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解答:解:A、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既可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体液免疫,故A选项正确;B、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29、(即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故B选项正确;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故C选项正确;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考点:人体免疫

30、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体液免疫是指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解答:解: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故A选项正确;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

31、线,故B选项正确;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故C选项正确;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防卫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下列有关人体内两种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在内环境中与抗原结合,依靠吞噬细胞完成清除功能B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对癌变的细胞进行监视和清除C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均属于体液免疫异常引起的D在HIV侵入人体的初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

32、挥特异性免疫作用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使得靶细

33、胞裂解死亡,同时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解答:解:A、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在内环境中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和复合物,最终依靠吞噬细胞完成清除功能,A正确;B、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对癌变的细胞进行监视和清除,B正确;C、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异常引起的,自身免疫疾病属于细胞免疫异常引起的,C错误;D、HIV侵入人体的初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并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试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区分层次的考查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

34、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植物生长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

35、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解答:解: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B正确;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输到侧芽,造成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抑制侧芽的生长,C错误;D、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植物生长,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是解题的关键12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

36、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AABBCCDD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运输方式有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解答:解:A项,C项和D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B、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纵向运

37、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BCD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种群的数量变动;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

38、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解答:解: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则血糖浓度降低,使得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故正确;运动强度增加,则汗腺分泌增加,而运动强度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故错误;降雨量增加,使得土壤动物存活率降低,但土壤动物不影响降雨量,故错误;害虫数量增加,则其天敌鸟类数量增加,由于捕食者增加,则害虫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

39、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考查,然后分析选项中的四个模型,解读每个模型结合所学知识对模型做出判断解答:解:A是体液免疫的过程模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所以A模型错误B是激素调节的方式,垂体产生的促激素作用于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胰岛细胞不受垂体细胞分泌物的调节所以B调节方式错误C是神经调节的过程中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模型,该模型正确D是血糖平衡调节的曲线模型,饭后一段时间内血糖升高,胰岛素的含量应该升高,胰高血糖素含量应该降低,血糖降低后,胰

40、岛素的含量应该降低,胰高血糖素正好相反所以,D模型错误故答案应为:C点评:解读每一个选项的模型,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分析,做出判断1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考点: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1、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

41、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2、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3、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物种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解答:解:A、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故A选项正确;B、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故B正确;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

42、种组成还会向着更适应环境变化,故C选项错误;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明确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动物的垂直分层;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实例16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提供CO2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

43、亡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生态缸制作要求:1、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2、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3、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4、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5、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解答:解:A、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故A选项正确;B、鱼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提供CO2,故B选项正确;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但不能从鱼流向植物,故C选项错误;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植物无法光

44、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和氧气,则鱼和植物将会死亡,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生态缸为素材,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7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大部分土壤微生物营腐生生活,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解答:解:A、腐生的土壤微

45、生物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A选项正确;B、大部分土壤微生物营腐生生活,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故B选项正确;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故C选项正确;D、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每种生物在不同的

46、食物链中会处于不同的营养级,动物多数是消费者,但像屎壳螂等属于分解者细菌中多数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解答:解:A、每种生物在食物网上可能含有多个营养级上,A错误;B、动物多数是消费者,但像屎壳螂等属于分解者,B错误;C、生产者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正确;D、细菌中多数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并注意掌握一些特例19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

47、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ABCD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1、能量金字塔:是指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的图形呈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金字塔营养级别越低,占有的能量就越多;反之,营养级别越高,占有的能量就越少2、生物数量金字塔:是以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为依据绘制的金字塔这种类型的金字塔也往往出现倒置现象解答:解: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第三营养级蛙、蜥蜴和鸟的生物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养级蛇的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的数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数量金字塔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

48、力,难度不大,但学生容易错选A,A为能量金字塔20如图A、B、C分别表示某研究小组统计某一年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金字塔、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和某浮游生物群落的能量金字塔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三个生态系统都需要持续接受外部的能量输入B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最好用生物数量金字塔表示CB图中,能量从初级消费者流动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为17.5%DC图中能量传递率小于10%的原因是浮游生物数量多而寿命短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能量金字塔反映的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征,所以能量金字塔都是正置的;生物数量金字塔是以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为依据绘制的金字塔,由于生物个体

49、数目在食物链中一般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的,所以数量金字塔一般为正金字塔形,有时也会出现倒置的解答:解:A、所有生态系统都需要持续接受外部的能量输入(如:太阳能),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且不能循环利用,故A正确;B、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最好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因为各营养级间的数量不是一定呈金字塔形(如图A),而自然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一定呈金字塔形,故B错误;C、据图分析,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200000,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35000,则能量传递率为35000200000100%=17.5%,故C正确;D、浮游生物数量多而寿命短,大量生产者未被消费者取食而死亡,其

50、能量大多随遗体被分解者利用,所以C图中能量传递率小于10%,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金字塔根据用不同的量表示可以分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升高逐级递减,所以生物量金字塔一般为正金字塔形,但有时也会有倒置的情况例如,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很小,生活史很短,根据某一时刻调查的生物量,常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这样生物量金字塔就会出现倒置21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51、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3、时间结构: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昼夜变化、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解答

52、:解:A、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故与浮游动物具有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滤食浮游藻类,故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关系,故A选项正确;B、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时属于第三营养级,滤食浮游藻类时属于第二营养级,故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故B选项正确;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故C选项正确;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群落结构特征的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

53、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群落是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22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考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

54、、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解:A、从图中分析可知,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故A选项正确;B、图中没有体现物种的丰富度,故B选项错误;C、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幼虫的密度,可利用样方法调查,故C选项正确;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故D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种群密度的计算: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逐个计数: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动物:标志重捕法;植物和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

55、小的动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估算的方法:昆虫:灯光诱捕法;微生物:抽样检测法2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生态系统中金字塔的分类:(1)能量金字塔,是以单位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数值为指标绘制成的金字塔(2)生物量金字

56、塔,将每个营养级现存生物的有机物质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生物量金字塔(3)生物数量金字塔,将每个营养级现存个体数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生物数量金字塔不同生态系统中金字塔会出现倒置的情况解答:解:A、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作用,A正确;B、在两个生态系统中,图示的是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不是能量金字塔,营养结构中不一定只有3个营养级或许更多,B错误;C、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C错误;D、流经农村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由于城市生态系统中耕地较少,生产者中能提供食物的较少,流经城市生

57、态系统的能量由外界有机物输入较多,例如:市民吃的蔬菜、水果、面粉等食物均为外来输入,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用具体的实例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2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图中b=h+c+d+e+f+i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据此解答解答

58、:解:A、图中b=h+c,A错误;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错误;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未被利用,属于g,C错误;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5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最小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C肉食动物由于数量较少即

59、便不补偿输入能量一样能较好的生存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是通过粪便流给了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每个营养级输入的能量与输出的能量是平衡的,以此切入答题解答:解:A、图中地震以后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需要补偿的能量越多,所以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越大,A错误;B、图中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4103kJ/(m2a),加上补偿的能量2103kJ/(m2a),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16103kJ/(m2a),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2.5103kJ/(m2a),所

60、以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516=15.6%,B正确;C、分析图形可知肉食动物输出的能量是2.1+5.1+0.05+0.25=7.5103kJ/(m2a),而上一营养级输入的能量只有2.5103kJ/(m2a),所以肉食动物必须补偿输入能量5103 kJ/(m2a)才能较好的生存下去,C错误; 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是其消化吸收后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而其粪便是没有被吸收同化的能量,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6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61、,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利用的信息是()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生物信息D行为信息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解答:解: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其中,音响设备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能准确判断题干中信息的种类,属于考纲识记层

62、次的考查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答:解: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故A错误;B、信息传递可以发生中群落

63、之间、群落内部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故B错误;C、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如狼闻到羊的气味追,羊闻到狼的气味跑,故C错误;信息传递的作用有三方面: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知识点28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

64、之后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J型曲线,乙代表S型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处种群增长率最大解答:解:

65、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生率与死亡率接近于等值,所以增长速率为0,A正确;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B错误;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b点之后,c点之前,C错误;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生物学意义,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B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

66、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同时进行D物质循环特点是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解答:解: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元素,而不是化合物,A错误;B、碳

67、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B正确;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相互伴随进行的,两者辅相承,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C正确;D、物质循环特点是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明确物质是指元素而不是化合物,重点掌握物质循环的特点及实例碳循环;识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0下列叙述与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若x表示捕食链中

68、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可能代表光合作用考点: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据图分析,与X关系是正相关,与X的关系是负相关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决定种群数量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O2的主要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化学燃料的燃烧解

69、答:解:A、若x表示种群数量,与种群数量有关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能使种群数量增多的是出生率和迁入率,A与模型相符B、物种的丰富度越大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物种的丰富度越小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越弱,B与模型相符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而能量由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能量增多,则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也会增多,C与模型不相符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进而影响环境中碳元素的变化,D与符合模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二非选择题(30分,

70、每空1分)31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如图所示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达到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直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

71、记忆细胞考点:真题集萃;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1)a点所在神经元胞体在脊髓外判断为传入神经,也可根据a与刺激相连接来判断;当兴奋到达b点时,因Na+内流导致膜两侧电位为内正外负;c点指突触位置,信号从局部电流的电信号转变成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后膜受体蛋白即诱发后膜出现局部电流的电信号(2)机体痛觉中枢在大脑皮层;神经支配的肾

72、上腺分泌出肾上腺素为反射弧的一部分属于神经调节范畴,而肾上腺素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靶器官心脏使其心率加快属于体液调节,全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3)机体对水的重吸收是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功能,受下丘脑分泌的垂体储存的抗利尿激素调节(4)细菌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后进入内环境,首先是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发起攻击,然后才是特异性免疫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发生,其中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两种,发生体液免疫反应故答案为:(1)传入神经 内正外负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4)吞噬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

73、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2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演替(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A和B(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

74、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由图甲种群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且b点对应与种群的;由图乙可知A为生产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解答:解:(1)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使种群的增长速率维持在最大,故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由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得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

75、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2)海洋鱼类由于食物不同,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该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为生产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A生产者、B分解者;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67.5106100%=20%(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故答案为:(1)b; 偏高;(2)垂直; (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76、;(3)A; B(注:两空可颠倒); 20%;(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3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动物栖息如图1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分别处于第三、四、五营养级(2)工作人员根据生态系统中行为信息传递的特点,释放训练过的猎鹰来驱赶小鸟(3)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2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填序号)调查中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示意图如3

77、,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记为6或7个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群落演替、用五点取样法调查蜗牛的种群密度,及条件反射的概念等知识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3、种群密度的计算: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对活动能力

78、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和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4、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解答:解:(1)在该机场生态系统食物中,小型肉食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如:在“草昆虫小型猛禽”在中位于“第三营养级”;而在“草昆虫杂食性小鸟小型猛禽”中位于“第四营养级”;而在“草昆虫杂食性小鸟蛇小型猛禽”中位于“第五营养级”所以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分别处于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2)本题中利用了训练的猎鹰能驱赶小鸟这种动物的特殊行为来驱赶机场小鸟,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3)根据种群密度调查的取样原则: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因

79、素的干扰,故取样最合理;根据样方的计数原则:其数目为统计样方内所有个体数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原则;在本样方内共6只蜗牛,内+左上=7;内+左下=7;内+右下=7;内+右上=6,故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记为:6或7故答案为:(1)第三、四、五(2)行为(3)6或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再比如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34将

80、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福寿螺的密度,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消费者,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捕食关系(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4)若实验结果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次生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狐尾草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

81、草,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特征 分析:1、从题干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福寿螺的密度大小;样方法通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时常用的有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两种2、从坐标图中可知,随着福寿螺密度的增大,鸭舌草日均密度增长率下降,说明福寿螺与鸭舌草是捕食关系,进而福寿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3、从图中可知,福寿螺的日均密度增长率不变且大于零,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从图中可知,水花生在高密度区的日均密度增长率较对照组很低说明福寿螺能使水花生减少,而福寿螺日均增长速率大于0,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在增加,所以水花生的日均密度增长率会越来越低因而其种群密度变化将呈S型增长

82、4、在原有土壤被保留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从图中可知狗尾草未受到福寿螺的引入影响,因而将占据主导地位5、在试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变得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下降解答:解:(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福寿螺的密度,因变量是几种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水花生属于植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福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据图分析,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增加,鸭舌草的日均增长率越小,属于捕食关系(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日均增长率为正值,种群数量增加,因此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生存空间有限,因此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此时属于次生演替;由数据可知狐尾草的增长率最高,最可能成为优势种群(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简单,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故答案为:(1)福寿螺密度;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消费者; 捕食; (3)大于; S;(4)次生; 狐尾草; (5)抵抗力;点评:本题考查样方法、生态系统的成分、种间关系、种群数量变化、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