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农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类型: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B.主要粮食作物:北方玉米,南方小麦C.主要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D.农业生产规模:北方小,南方大2.下列南、北方地区文化的差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的是()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B.民居的屋顶坡度C.室内装饰D.夏季服饰解析第1题,我国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种植水稻、甘蔗等亚热带或热带作物,北方种植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南方河网密布,农业生产规模小,北方地形平坦,耕地地块较大,
2、农业生产规模大。第2题,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利于雨季迅速排水,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小;城市功能区、室内装饰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夏季我国南、北方地区普遍高温,着装差别不大。答案1.A2.B“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像地下冒出的蘑菇绚丽多彩。以生土夯筑,却巧夺天工。安全坚固,防风抗震,冬暖夏凉,阴阳调和。”据此完成34题。3.下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4.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福建土楼主要受经济条件影响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C.北京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
3、候条件影响解析第3题,福建土楼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将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民居建筑,该民居具有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土楼种类繁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方形楼、圆楼等。故选A项。第4题,云南竹楼是云南傣族的传统民居。云南纬度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竹楼可以防潮通风。故选D项。答案3.A4.D我国有按周易八卦理论筑城的传统。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右图)。据此完成57题。5.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产生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A.城市路网特色B.民居的建筑特色C.无工业区分布D
4、.商业网点的分布6.特克斯县城形成当前的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自然因素C.历史因素D.政策因素7.为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振兴,特克斯县城最适宜发展的是()A.加工制造业B.矿产采掘业C.草原畜牧业D.旅游服务业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特克斯县城深受周易文化影响,路网以中心公园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整体呈现出八卦图的形状。故选A项。第6题,由材料可知,特克斯县城是受周易文化的影响修建而成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故受历史因素影响,特克斯县城形成当前的地域空间结构形态。故选C项。第7题,为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振兴,特克斯县城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旅游服务业,在保护古代文化景观的基
5、础上,发展经济。故选D项。答案5.A6.C7.D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地区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2)与北京四合院不同的是,广州西关大屋还体现了哪些独特的岭南文化?(3)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怎样的人文思想?它对我国人口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广州西
6、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都是严格按照我国古代宗法制度建造的,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内向性、封闭性和长者为尊的特点,而且民居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设计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在我国农业文明中发展形成的。第(2)题,西关大屋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趟栊门,以及独特的布局形式,使其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第(3)题,图中民居体现出我国古代多代同堂,以显家族兴旺,主要是为了促进人口的增长。答案(1)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2)兼容性;商业文化。(3)多代同堂(多子多福),以显家族兴旺(人丁兴旺)。会促进人口的增长。素养提升“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
7、某纪录片曾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1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2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图1图21.图2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A.甲B.乙C.丙D.丁2.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解析第1题,结合图1可知,地坑院村落建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结合图2可知,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D项正确。第2题,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能够筹集资金,促进对地坑院的保护,A项正确;部分地坑院还有居民居住,不
8、适合进行完整保护,B项错误;地坑院数量多,废弃的地坑院没有修复价值,C项错误;地坑院占地面积广,会占用大量耕地,并不适合推广建造,D项错误。答案1.D2.A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某地传统民居图,完成34题。3.图示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A.北面B.南面C.东面D.西面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文化区特征的是()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种植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解析第3题,图示民居为我国华北地区的四合院。我国北方地区,冬季
9、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温低,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所以正房应是坐北朝南,即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面。第4题,华北地区适宜种植冬小麦,东北地区适宜种植春小麦。答案3.A4.B早些年,东北地区人们借助自然条件,精巧设计出一种特殊民居“地窨子”。一般建在附近有充足水源的坡地上,在坡地上开挖23米深的长方形凹地;东、北、西三面以山坡作围墙,以粗大的圆木为柱、梁,抹泥草为屋墙,屋体大部分在地下,南面开门窗;屋顶多以茅草为原料,顺坡而搭。冬季屋内即使不设置取暖设施,也可以安全越冬。现在“地窨子”基本已被弃用。下图为“地窨子”景观素描图,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关于该民居建筑特点体现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坡地
10、建造,节省耕地B.山体作墙,冬暖夏凉C.坡地下挖,储存水源D.南面开窗,防风防沙6.下列关于“地窨子”被弃用的原因可能是()A.全球变暖B.森林锐减C.科技发展D.人口外迁解析第5题,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资源丰富,“地窨子”在坡地建造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不是为了节约耕地,A项错误;东北地区冬冷夏热,“地窨子”冬天可保暖,夏季可隔热,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B项正确;“地窨子”建造时在坡地上开挖长方形凹地,主要目的是将大部分屋体置于地下,C项错误;南面开窗主要为了避开冬季风,同时更有利于采光,与防沙关系不大,D项错误。故选B项。第6题,全球变暖使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与“地窨子”被弃用关系
11、不大,A项错误;森林锐减主要是人为毁林开荒所致,不会引起“地窨子”被弃用,B项错误;如今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地窨子”空间相对狭小,随着科技发展,原有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C项正确;人口外迁对“地窨子”使用的影响较小,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5.B6.C7.(拓展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我国山西省有一些老式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面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右图为山西省的老式四合院示意图。(1)山西不少地方农户院内都建有水窖,其水源来自。(2)“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A.山西农作物主要种植在院内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其十分珍惜C.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
12、D.山西人对水“敬若神灵”(3)分析图中屋顶的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4)四合院的住宅结构形式可以反映出华北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分析这种结构的作用和原因。解析读图可知,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便于排水、收集雨水,说明水窖的水来自大气降水。“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因主要是该地水资源短缺。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且位于距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少;当地地表水缺乏;水资源紧缺;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可收集雨水,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当地冬季寒冷多风,四合院可以挡风御寒;南向开窗大,冬季可采光取暖。答案(1)大气降水(2)B(3)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且位于距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少,加之当地地表水缺乏,故水资源紧缺;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可收集雨水,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4)该地区冬季寒冷且多风沙,四合院可以挡风御寒;南向开窗大,冬季可采光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