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冯健美摘要:装备制造业是山西省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2018 年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呈现出一路快速攀升态势,但是也存在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及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仍然较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集中度偏低、市场协作能力差等问题。山西需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加强标准化建设和加快单项冠军培育,助力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實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词:重点产业;创新;竞争力一、2018 年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曾经是工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在发展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相对的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
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和产品。2018 年山西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加快推进企业新旧动能转换,装备制造业投资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一路快速攀升。2018 年山西省出台了山西省转型项目建设年(2018 年)行动方案、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 2018 年行动计划和山西省制造业十二大领域发展(招商)图谱 等政策,加大了装备制造业发展支持力度。一季度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为 10.8%,上半年上升至22.3%,前三季度增速大幅增加,为 50.2%,全年增速为 61
3、.4%,呈现出一路快速攀升态势。2.装备制造业中新能源汽车投资增速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2018 年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投资完成额 322.6 亿元,增长 61.4%。其中,新能源汽车投资完成10.3 亿元,增长 195.9%,快于装备制造业 134.5 个百分点。表明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对装备制造业的贡献加大。3.装备制造业占全省转型项目投资的比重排名第三。2018 年装备制造业占全省转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8.6%,仅次于房地产业(44.5%)、新能源(10.2),排名第三,比排名第四的文化旅游业占比高 2.2%。说明装备制造业在新兴产业中的地位上升,影响力变大。4.装备
4、制造业投资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近四成。2018 年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投资比去年增加 122.7 亿元,同比增长 61.4%,快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55.7 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5.3%。装备制造业投资的高增长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1 个百分点,贡献率达 37.6%。5.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速远高于一般工业。2018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装备制造业增速为 14.5%,快于规上工业 10.4 个百分点,高于能源工业增速 12.1 个百分点、高于材料与化学工业增速 9.5 个百分点、高于消费品工业增速 8.7 个百分点。表明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拉动全省规模
5、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主要力量。6.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在 20%左右。2018 年受消费升级、环保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中通讯设备制造业增长最快为 21.3%,汽车制造业增长 21.1%、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 19.5%,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增长明显。7.中部六省中山西省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排名第一。2018 年中部六省中,山西省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最快,为 14.5%,比排名第二的江西省(13.8%)高出 0.7 个百分点,比排名最末的湖北省(7.3%)高出 7.2 个百分点。二、2018 年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2018 年山西省装
6、备制造业虽然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装备制造业占全省转型项目投资的比重逐季减少、装备制造业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断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装备制造业增速一路下滑等现象。1.装备制造业占全省转型项目投资的比重逐季减少。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占全省转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16.6%,上半年占比降至 9.4%,前三季度占比为 8.9%,全年占比回落为 8.6%,呈现出逐季减少的特征。主要原因是转型项目投资中新能源、文化旅游基数较大,增速较快,占全省转型项目投资的比重上升,从而导致装备制造业占比相对下降。2.装备制造业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断下降。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
7、重为 7.1%,上半年占比回落为 6.2%,前三季度占比进一步回落为 5.6%,全年占比为 5.3%,呈现出逐季回落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山西省下半年以来加大了基础设施等补短板领域的投资,对装备制造业的投资有一定的挤出效应。3.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一路下滑。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速为 23.9%,上半年回落至 18.6%,比一季度降低 5.3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进一步减缓,为 15.1%,全年增速为 14.5%,呈现一路下滑态势。影响因素包括 PPI 价格指数回落、市场需求减少、装备制造业订单量下降等。三、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原因分析近年来,山西省全面贯彻
8、落实中央和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品,支持培育新兴潜力产品,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但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及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仍然较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集中度偏低、市场协作能力差等问题依旧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历史原因,也受现实因素的影响。1.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不乐观,影响装备制造业投资。2018 年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幅逐月扩大,从 12 月的-3.7%下滑至上半年的-19.5%,7月开始收窄,10 月实现由负转正,全年增长 5.7%,仍低于去年同期 0.6 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幅度更大,从 12 月的-15.5
9、%下滑至上半年的-27.5%,前三季度降幅收窄至-11.5%,全年增速为-3.9%,增速仍未转正。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不乐观拖累装备制造业投资。2.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竞争力下降。山西省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绝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技术开发投入相对较少,原有制造技术逐渐老化。同时山西省在税率、资金投入、商业贷款、政府采办和购买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没有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错失发展机遇。在设计领域,多数企業仍没走出仿造、试凑和经验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即便有的大型企业购买了国际上先进的 CAD 和 CAE 软件,又因技术人员的局限性而不能充分应用于产品的设计的生产实
10、践。3.发展平台有限,高端人才短缺。多年来,受南方及沿海地区高薪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山西省各大中型装备制造业人才出现大范围、大规模流失。同时,很少有新鲜“血液”输入山西省的装备制造业。山西省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留在省内工作,加剧人才外流;人才引进政策没有优势,对高端人才吸引力小;职业教育滑坡,技术工人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4.企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集聚优势。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企业众多,规模不大,产品众多,知名品牌较少;缺少领军作用的核心企业,没有形成一个核心企业带动周围配套企业的产业群,在经济技术上难以结盟共同走向国内外市场。在龙头企业中,产业链末端的加工组装型产品少,拥有原创技术的
11、企业和产品少,制约了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做大。虽然太重、太钢、晋机等企业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并没有形成类似美国福特、日本丰田、德国戴克、韩国三星这样的超大型国际企业集团,资源配置有限,融资能力有限。四、促进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优先发展轨道交通装备、煤机装备、煤化工装备、煤层气装备、高端铸造等山西省具有相对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使产品迈入产业价值链高端,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走向全国及世界;抓住山西省成为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的发展机遇,大力推动通用航空装备制造的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争取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培
12、育装备制造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推动骨干企业申报全国质量标杆,发挥品牌效益和质量标高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向上游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和下游的营销网络、售后服务等链节延伸,实现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延伸发展。2.通过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支持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采用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柔性生产、小批量定制等智能制造技术或制造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发挥中电二所、复晟铝业、大运汽车、太钢不锈、智奇铁路、科达自动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装备制造业全行业
13、技术创新;引进高新技术人才,组建研发团队,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民营经济机制灵活、市场敏锐的优势,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3.加强装备制造业产品标准化建设。加快轨道交通、煤机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装备物联网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标准制修订,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西省智能制造产业技术联盟等标委会和联盟在标准制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抓好太原重工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重型机械)标准化试点机遇,建立健全重型机械标准体系,开展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标
14、准转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4.加快装备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提升工作。出台装备制造业强省建设、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意见等政策;给予获得装备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一次性奖补;编写装备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宣传和示范引领。5.培育优质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通过提升产业链水平,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6.优化装备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降税减费,多方面降低企业负担;创新产融合作,优化财税支持政策,建立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加强专利权、商标权、知识产权等权利的保护。7.发挥民营经济对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参与工业基础能力提升,提升质量品牌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服务化转型和鼓励国际化发展。8.学习借鉴其他省份装备制造业发展经验。学习江苏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学习安徽省出台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学习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筹建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小镇等。(作者单位: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