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尔哈赤隐藏392年的死因揭晓!清代诸君皆十分仰慕太祖努尔哈赤,称其素有“龙行虎步”之威姿,孤身崛起时身侧仅随13人,却以“英勇盖世,深于谋略”跃马四方,以一生之心神为大清奠基。真实历史上的努尔哈赤,确实“诡谲而难驭”,是个熟谙计略能征善战的奇人。清史稿记载,努尔哈赤早年经历颇为波折,其10岁丧母亦不得父亲看重,故饱受继母那拉氏苛责。长至19岁的努尔哈赤不愿再唯唯诺诺,干脆带着两个弟弟分家另过,他们跋涉森林采蘑菇挖木耳,以此换些散碎银钱过活。为了长见识,努尔哈赤常常跑到抚顺马市接触南来北往的汉人,尤为重要的是,他接触到了中原史籍,从中习得谋略。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的父亲为明将当
2、向导,却意外死于乱军之中。母丧父亡的努尔哈赤被刺痛,他的野心开始觉醒。于是收拾家中仅有的13套甲胄,又得大明所赐30匹马,是年五月,努尔哈赤披甲策马,踏上漫长的征伐之路。截止万历十六年,努尔哈赤从数十人马起家,接连攻下克图伦城、甲板城、兆佳城、界凡城等数城池,即便是遭遇人数十倍于己的对手,努尔哈赤亦从无胆怯,他以决绝的勇悍狠辣和必死之心冲锋陷阵,五年吞并建州五部。随后其麾下人马修整3年,又踏上了收服整个女真的征途,彼时的努尔哈赤运筹帷幄一声高呼而万人拼命,他再也不是那个捡蘑菇的孩子了。在此期间,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均长大成人,成为冲锋陷阵的得力助手。万历四十四年,已经57岁的努尔哈赤终于
3、荡平辽东大部,登上大汗之位,号“后金”。努尔哈赤崛起后,立即发布讨明檄文,后知后觉的明神宗这才调兵遣将入辽东,以10万人马分四路围剿后金。努尔哈赤何其诡诈,他冷静分析大明四路人马的路途势力,最终决定各个击破。明北、南、西三路人马很快全军覆没,最后一路亦因不熟悉地形而奔忙败退,努尔哈赤趁势图取了开原、铁岭吞灭叶赫部,他牢牢握住了整个辽东。眼看已经成为后金大汗十个年头的努尔哈赤,已经不甘居于辽东,屡战屡胜的他格外凌厉,誓在有生之年开赴山海关。消息传来,吃尽苦头的大明将卒无不惊惧,唯独袁崇焕淡定自若,冷笑“驭此奴,我一人足矣”,遂加紧修筑城堡,遣派兵卒,定要守住宁远给努尔哈赤以重击。天命十一年一月,
4、努尔哈赤亲率大军杀向宁远,兵马靠近城下时,11门大炮轰鸣齐发,顿时天摇地动火光冲天,努尔哈赤征伐一生从未见过如此阵势,后金人马被轰的叫苦不迭,极为不甘的耗了两天之后,寸步难行的努尔哈赤只得撤退,七个月后,努尔哈赤崩卒。努尔哈赤究竟怎么死的?有清一代皆讳莫如深,只以寥寥数字记载努尔哈赤是得背疽而病死的。历代史学家都对努尔哈赤死因怀有很大的疑问,随着诸多古籍及满文老档的曝光,学者发现了令人惊诧的线索。学者在密档中抽丝剥茧发现,努尔哈赤极有可能被宁远城上的大炮击中,因此重伤不愈而死,这一说法受到诸多清史学家的认同,而且所谓“背疽”,其实应该是努尔哈赤重伤卧床后,所生的褥疮一类,但被明将炮轰而死,清人
5、实在难以接受,认为有损祖宗威严,这才选择隐而不谈,只说“背疽”,而且炮击一说也在诸多古籍中得到验证。大明经略高第也在奏报中明确提及“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众贼裹布嚎哭而抬去”。此外古籍袁崇焕列传中也记载,袁崇焕为了灭努尔哈赤的威风,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即便是宁远城墙也全部泼水,严寒使水形成坚冰。正月23日,浩浩荡荡的金卒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抵达城外,刚刚安营扎寨完毕,宁远城上的11门大炮瞄准其营寨齐发,雷石所到之处一片哀嚎,金卒折损大半。而后双方再对阵时,大炮命中了金人营寨中的“黄帛大帐”,这处大帐中有一“王”重伤昏死,金卒见状纷纷冲进账内,嚎哭不止,遂以马车拉着“红布包裹”的“王”哭喊着远去了。这处记载引起了史学家的注意,彼时金人中能处在“黄帛大帐”内的人,只有可能是努尔哈赤,故炮毙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