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天炉战法”歼灭日军10万 天炉战法,是一种后退决战的战术。天炉是将兵力在作战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把敌军拖到决战地区,再狠狠的围歼之。它因薛岳保长沙,败日军而成名。天炉战术:所谓天炉战法,和武汉会战时所用的倒八字口袋战法不同之处,在于袋只是诱敌深入,然后予以包围歼灭之。其实是一种后退决战的战术,诱敌深入,然后予以包围歼灭之。而天炉则是将兵力在作战地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把敌军拖到决战地区,再狠狠的围歼之。从岳阳下来,近150公里的铁路沿线,却有4条河流横
2、跨其间。薛岳便以此地形着棋布阵,由北而南,先是新墙河,这条河的南岸便是防卫长沙的第一线阵地,它的正面从鹿角到麦市,宽达100余公里,在这里摆了7个师的重兵,加上幕阜山上的游击队,足有10万人之多。此战术造成日军成军以来大规模会战的惨败记录。经此三战,指挥长沙大捷的薛岳被日本人称为长沙之虎,日寇几年之内不敢再向长沙发起进攻。薛岳创天炉战法杨森一面令第20军向斜后移动,一面令第58军进入阵地,与第20军互相配合,协力迎击日军,双方在汨罗江北岸又一次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当时,雪越下越大,气温也越来越低,而守军许多士兵连棉裤都没有,有的竟被冻死在战壕内。但活着的士兵,仍坚守阵地,没有贪生怕死之辈。守卫傅家桥据点的第20军第398团第2营营长王超奎少校及其部属,面对日军猛烈的炮火,毫不畏惧,打退了日军一次次的冲锋。后王超奎为掩护部属突围,在与日军肉搏中不幸殉国。守卫洪桥据点的第398团第3营一部,在副营长、连长相继阵亡的情况下,仍坚守阵地。第397团全团官兵在黄沙街硬是顶住了日军第6师团整个师团的进攻,并迫使其绕道而行。激战至27日晚,第20军完成了阻敌任务,薛岳令第27集团军全线撤退。随后,第20军向梅仙、平江方面转进,隐蔽休整,随时骚扰日军后方,待机袭击其侧翼;第58军向汨罗江东南部转移,靠近向家、金井,准备切断进攻长沙的日军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