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078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种树郭橐驼传本课话题顺应规律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而且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但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茂盛,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使它的本性发展罢了。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哈佛不招神童哈佛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在儿子塞达斯身上进行“培养试验”。孩子一出生就教他认识英文字母,用各类教科书取代玩具。“早教”在塞达斯6个月时显现效果,

2、他6个月时就能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此后,他两岁看懂中学课本,6岁完成解剖学论文,12岁被哈佛大学录取。正当人们对这个孩子艳羡不已时,塞达斯却表现出了一些反常的举动,比如,在不该笑的时候傻笑。最终,“早教”使他的神经系统失常,14岁住进了精神病院。在这个极端案例之后,哈佛大学再没有招收过“低龄神童”。人们对神童的推崇似乎从未停止,然而越来越多神童的悲剧正提醒我们:切勿过分“早教”,一切顺应规律,顺其自然,请让孩子自由正常地成长。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现代人妄言“人定胜天”,殊

3、不知,若战胜了自然,其自身便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司库马什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长冈半太郎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橐驼(tu)病偻(l)早实以蕃(fn)寿且孳(z) 勖尔植(x) 早缫而绪(so)飧饔(sn)(yn) 莳(sh) 长人者(zh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既然已(“已”通“矣”,了)(2)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病(2)顾(3)且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名我固当(名词作动词,起名

4、)(2)早实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实)(3)根拳而土易(名词作动词,拳曲,伸展不开)(4)其筑欲密(名词作动词,捣土)(5)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作动词,用指甲划破)(6)故乡人号之“驼”(名词作动词,称呼,称作)(7)而卒以祸(名词作动词,造成灾祸)(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9)旦视而暮抚(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10)驼业种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11)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果早;使果实多)(12)非有能硕茂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古义:暗中观察。今义: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

5、贬义。(2)以致其性焉尔古义:使充分发展。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小民。今义:人格卑劣的人。(5)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判断句)译文:我只知道种树罢了,为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宾语前置)译文:又凭什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3)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省略句)译文:我把这件事记下来

6、,作为对官吏们的警戒。常识速览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官宦家庭,21岁考取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顺宗时,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备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主要作品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这篇寓言体的传记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中唐时

7、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传传记是一种真实而全面地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文体。从传记与史书的关系看,我国古代的传记主要有史传和史外传两类。史传是正史所载的人物传记,以司马迁史记的撰写为标志,“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人物传记较为精彩,富有文学性。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它是“稗官之属”,把它当作小说来看。整体感

8、知本文是一篇寓言体的传记。作者借郭橐驼之口,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文脉梳理文白对译精析文本1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完后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你对此如何评价? 对应考点:考查文章的内容及评价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答案】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他认为种完后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本性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收到了“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

9、。正如他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2郭橐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 对应考点:考查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答案】先简要地用几句话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官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3结合文章内容来看,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对应考点:考查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答案】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这是一个富有传奇

10、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他“病偻”而驼背,相貌不如常人,却名闻乡里,以致有绰号流行。橐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豁达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这也就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作品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使一个不同于一般的“驼者”形象跃然纸上。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类比方法本文在写作方法上采用了类比方法:郭橐驼讲“种树之理”是为了“移之官理”,是用“养树”和“治民”做类比,将“养树”与“养人”做类比。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如此层层类比,环

11、环相扣,说理透彻,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定义: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作用:(1)可以更浅显形象地加深对本体事物的理解。(2)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2写法指点(1)抓住两种事物的相似点。(2)认真思考,处理好两种事物的关系。3迁移应用请恰当地运用“类比”的写作方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200字左右。【答案】砖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同时它又有坚硬的质地,宁折不弯。一块普普通通的砖是要从软泥巴脱成胚、晒干,再经过烈火烧制才能变坚硬。由此而想,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砖一样?为人处世应方方正正、奉公守法

12、、个性鲜明,既要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铸就的坚强意志和不屈气节,又要有过硬的本领。一块砖的作用并不大,但却是组成宏伟建筑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材料;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旦团结起来,众志成城,就有了战无不胜的力量! 佳作领悟(教师用书独具)边官柳宗元王茂长广西柳州市的“柳侯公园”内有“柳宗元衣冠墓”,这一景观,把我带到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这一年,唐宪宗将柳宗元谪为柳州刺史。身处逆境的柳宗元,四年之内,在柳州做了大量工作,解放奴婢,禁止巫术,兴办学堂,垦荒打井,推广医方,栽植树株,种植草药,修建船只。我惊讶地发现,这位四十多岁的朝廷命官,竟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实干家。他教沙塘人

13、栽种柚子树,他给柳江人打水井,他帮瑶山人觅草药。至今文艺界传承着他的书法艺术,文学界借鉴着他的文学造诣,医学界验证着他的神奇发现,他有资格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辉煌席位。他出身官宦门第,然而凭着他的谦逊好学、聪明才智,二十一岁即考上了进士,置身于治国安邦的实践场上。在坎坷的仕途上,视贬谪为动力,视坎坷为财富,视边疆开发、治理为己任,把百姓的脱贫致富视为目标,把国家的安定团结视为目的。正因为如此,他不留恋京城内地,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走在崎岖的道路上。他丝毫不觉得是被贬、被罚而来的,他丝毫不垂头丧气,没有消极怠慢的表现。事实上,朝廷和官府的说客们,在动员他赴任边境时,也决不讲他是被贬而去的。柳宗元顾

14、不得这么多,对此也无所谓。不管是湖南的邵州、永州,还是广西的柳州,都是需要自己大显神通的地方,愈僻远、凄凉、冷落,愈是他高兴去的地方,他要把被遗忘的角落催醒激活,因那里百姓更苦,治安更差,边境的江山更要稳定,更要发展。正如他把湖南永州的清秀明澈的冉溪定为“愚溪”一样,把自己当为“愚人”,心甘情愿地置身贫境,这对他是解脱,是安慰,是幸福。他如一只忙碌的蜜蜂,在短暂的时间内,做了许多兴利除害的事情。在柳州的那几年,他竟创作了那么多优秀的散文和书法艺术佳作,超负荷地做出了那么多令人敬佩的业绩。毫无疑问,正是恶劣的环境、动乱的社会、腐败的朝政,才把为数不多的清官廉吏凸现出来,才成全和造就了一代文豪巨匠

15、和艺术大师。 柳侯公逝世后,他的灵柩是由他的朋友河东人氏裴居行悄悄由广西跋涉数月、行程数千里运回山西运城的,安葬费用是由他的朋友解囊支付的,这与利用公款、耗费巨资、惊天动地的大操大办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名声赫赫,他的廉政闻名天下,沿途的匪盗歹人竟无一人去阻劫。柳侯公的匆匆离去使柳州百姓震惊无比,他们含着热泪,从四面八方赶来,捧着他遗下的衣服、帽子,自发地像悼念亲人那样,为他举行了衣冠安葬仪式。 我默默站在“柳宗元衣冠墓”前,脑海中浮现出他做人当官的理念,浮现出柳宗元在南疆身先士卒,亲自动手惩贪官、治邪恶,栽树打井,行医垦荒等催人泪下的画卷。我似乎看到他给韦中立谈论做人为师的场景,仿佛听见他给好

16、友韩愈阐明当官做事的原则、标准和申述如何选用人才和治国安邦的高见。 我静静地听着,慢慢地两眼湿润了,眼前竟出现当年柳州一方的黎民百姓面对失去亲人“愚人”的悲壮场面。点评:柳宗元是一个执着的人,他性格中刚直、固执的成分很重,在被贬之后,身处逆境的他在柳州做了大量工作,文艺界、文学界、医学界等都有对他的崇高赞誉,他把自己当为“愚人”,心甘情愿地置身贫境,最终,他赢得了百姓,他的名声赫赫,他的廉政闻名天下,不愧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实干家。1悟行文中的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直接进行描写的,就是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文章从正面描写了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为百姓服务的大量事迹,充分表现了他的勤政爱民思想。2悟行文中的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指的是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对象。文章从侧面对柳宗元进行了刻画,如文中 “安葬费用是由他的朋友解囊支付的”“沿途的匪盗歹人竟无一人去阻劫”等侧面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对丰富柳宗元的形象达到了以此显彼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