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香港夜色∣西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502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香港夜色∣西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香港夜色∣西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香港夜色∣西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香港夜色∣西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香港夜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香港夜色是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描写 了香港夜色作为四大夜景之一的独特之美,体会香港夜色之美,并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识记并能书写生字词。3.了解香港夜色有哪些独特之美,感受作者对香港夜色的热爱和赞美。【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教师在课上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研究课文重点难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香港夜色之美,并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感受香港夜色独特的美,激发对香港夜色的赞美,进而激发对经济特区香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

2、进行景物描写的方法,赏析好词佳句。【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香港夜色描写的不同方面,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对香港之爱。 来源:ZXXK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趣味 导课(入) 1.出示图片:花满海湾(香港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香港夜色吧。(板书课题:香港夜色)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标记生字词。 2.把握文章基本脉络,了解文章基本内容3.标记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4.出示生字词: 梭 艇 撕 罩 辉煌 夜幕 闪烁 瞭 望 掠过 树梢 摩天大厦 来源:学。科。网Z。X。X。K5.标记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三、精读领悟1.学习 第一自然段。(1)朗读课文

3、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交代了描写对象是香港的夜色)(2)作者心中的香港夜色是怎样的?(令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 )“雪白的两道车灯撕开低垂的夜幕”,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3)拓展: 拟人的作用?(使事物获得人的属性,便于抒发感情,使人感到亲切、易受感染。) (4)“远处的像无数的星星闪闪烁烁,而近处的则是五光十色,壮观辉煌”用了什么手法?(比喻,远近结合) (5)此段中作者欣赏了哪里的香港夜色?(港岛山道)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一丝丝夜风迎面吹来,掠过山顶的树梢,又匆匆去亲吻那

4、远方的灯火。”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3)此段中作者欣赏了哪里的香港夜色?(太平山顶)4.学习第四自然段。 (1)阅 读第四自然段。 (2)此段中作 者欣赏了哪里的香港夜色?(维多利亚港)5.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阅读第五自然段。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香港夜色的由衷赞叹之情)三、课堂总结 这篇文章运用 了“总分总”的写作手法 ,开篇点出描写对象为香港夜色,第二三四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具体描写了香港夜色之美,最后总结全文,再次赞叹香港夜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香港夜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梭 撕 艇 罩 瞭 掠 梢 摩 参

5、考答案:su s tng zho lio l sho m 2.读课 文,找出文中AABB型词语。 高高低低 闪闪烁烁 千千万万 红红绿绿 黄黄白白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五、作业布置1.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搜集更多关于香港的资料,丰富知识。2.仿照课文的写作方式写一处令你记忆犹新的景物。【板书设计】 流连忘返 难以忘怀世界四大夜景之一 香 港 港岛山道 夜 太平山顶 灯光夜景 色 维多利亚港 来源: 由衷赞叹 香港很美 夜色更美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

6、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教学反思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

7、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