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4695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琵琶行(并序)一、读准字音湓浦(pn)铮铮然(zhn)倡女(chn) 贾人()悯然(mn) 迁谪(zh)浔阳(Xn) 荻花(d)管弦(xin) 轻拢慢捻(ln)(nin)霓裳(n) 六幺(yo)嘈嘈(co) 幽咽(y)水浆迸(bn) 船舫(fn)敛容(lin) 虾蟆(h)红绡(xio) 钿头(din)银篦(b) 阑干(ln)呕哑(u)(y) 嘲哳(zho)(zh)二、一词多义(1)为(2)命(3)闻(4)举(5)迁(6)言三、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3)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4)歌以赠之(名词用作动词)

2、作歌(5)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用作状语)在梦里四、古今异义(1)明年秋古义: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2)因为长句古义:“于是创作”,是连词“因此”和动词“为”构成两个词。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容貌。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4)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龄大了。今义:指兄弟排行第一。(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今义:指方位。(6)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义:在中心。今义:指小心、留神。(7)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爆发出。今义:指鼓出来或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8)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3、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9)弟走从军阿姨死古义:教坊的管理者。今义: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五、文言句式(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动句)译文:这天晚上才体会到被贬谪的意味。(2)江州司马青衫湿。(被动句)译文:我这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3)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译文:曾经跟穆、曹二位著名琵琶乐师学艺。(4)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江湖上辗转奔波。(5)送客湓浦口。(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湓浦口为朋友送行。(6)使快弹数曲。(省略句)译文: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年少:富贵人家的子弟。缠头:古代送给歌伎舞

4、女的罗锦叫“缠头”,后来用作赠送艺人财物的通称。 资料链接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并序),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 000多首,有白氏

5、长庆集。琵琶行(并序)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歌行体歌行体,诗体名。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正式

6、形成于唐代。这类诗歌的基本特点是篇幅一般较长,内容较为充实,保留了汉魏乐府诗的叙事特点,用韵自由,音节、格律不限,平仄不拘;句式灵活,富于变化,一般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五言、九言。人们称这种从古诗演化出来的,以长歌浩叹为主要特征的诗叫作歌行体。标志着这种诗体正式确立的代表作是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白居易等人发起的诗歌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乐府诗集分乐府为12类。其最后一类标名为“新乐府辞”,即本于白居易。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从音乐

7、上来说,是徒有乐府之名;但从文学上来说,却又是真正的乐府,因为体现了汉乐府精神。概括地说,由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再变而为杜甫的“因事立题”,经元稹、顾况等一脉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写作准则,所谓“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是新乐府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元稹、张籍、王建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文本鉴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里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唤起了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政治上的失意,抒发了诗人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是封建社会一种带

8、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_答案谪官谈感受 文本深读一、阅读小序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诗前小序有何作用?_答案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了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二、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诗歌的开头,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_答案诗歌的开头,诗人写了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形象地说明诗人此时的哀愁就像那茫茫江水一样无边无际,此时的心绪就像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零乱。 3.如何理解

9、“醉不成欢惨将别”中“惨”的含义?_答案自然环境:秋的寒意,又值夜晚。一个“秋”字境界全出。秋风、秋声、秋色(秋意)与夜联系起来,自然出现了一个秋夜阴冷、凄凉的境界。官场境况:直言被贬,失意谪居,又送别好友,更是冷落寂寞,心情压抑。与自然环境一起奠定全诗的基调。再加上喝酒没有音乐做伴助兴,于是心情很不愉快,怀着凄凉的心情同朋友道别,见到的只有寒江冷月,即“惨将别”。三、阅读第二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请赏析“千呼万唤始出来似诉平生不得志”。_答案诗人委婉而含蓄地点出了琵琶女本不愿出场,但面对诗人的盛情相邀,又不便拒绝的复杂心理。这是借动作刻画人物的精妙之笔。诗人通过人物试弹的动作,写出了人物有意

10、掩藏、压抑内心情感的心理活动。这就为后面描述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做了铺垫。 5.找出描写音乐的句子,并指明描写了什么样的乐声。_答案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雄壮,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四、阅读第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本段写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和遭遇,为什么又写她早年色艺出众,红极一时?_答案诗人写琵琶女早年色艺出众,红极一时,极力铺叙渲染歌妓生活的欢乐、奢华,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做铺垫。五、阅读第四段,回答下面的问题。7诗人为什么道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11、相识”这句话?_答案诗人与琵琶女有诸多的相似之处:都是从京城长安来到偏僻的江州(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从荣至衰的不幸遭遇(一个因年老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怀有满腹的“幽愁暗恨”。六、阅读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8文章最后一段有何表达效果?_答案诗人由歌女的不幸,痛感自己的被贬,推己及人,既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为自己的壮志难酬而哭。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七、阅读全文,回答问题。9琵琶行(并序)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把握本诗的叙事脉络?谈谈你

12、的看法。_答案(观点一)依据故事情节。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复杂:首先是送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的自述,最后是诗人的独白。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叙事详略的处理非常得当。略写送客,详写听乐;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仔细品味,写琵琶女的自述,也是从诗人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绪神情;写诗人自己的贬谪之苦,虽然是直抒胸臆的独白,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写琵琶女,详昔而略今;写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两相映衬,更见互补之妙。(观点二)依据音乐描写。这首诗的音乐描写是贯穿全诗的,从“无管弦”,到“转轴拨弦”,到“四弦一声”,再到“却坐促弦”,诗情随着乐律而变。

13、琵琶女的演奏,可分前后两段:先是“自选曲目”霓裳、六幺,后是“规定曲目”,即专门应诗人之请弹奏的乐曲。可以说音乐是双方交流的“第一语言”,假如没有这一媒介,也就不会有这一“沦落天涯叹知音”的故事了,更不会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了。(观点三)依据景物描写。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论这首诗是“以江月为文澜”,确实很有见地。如“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都是以静衬动:前者接住水面上飘忽而来的琵琶声,次者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后者映射出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无限感慨。(观点四)依据情感描写。全诗以送客的离

14、别之情为序曲,重点写了琵琶女和诗人相遇相知之情。如“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出了琵琶女初试才艺表现出的一段天然风韵;“梦啼妆泪红阑干”,写出了琵琶女感伤身世的悲苦之情;“叹息”和“唧唧”,写出了诗人听乐的心领神会和听言的深深感慨;“江州司马青衫湿”,则是诗人情感的总爆发,如开闸之河水,一时俱出。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环境烘托法本课成功地运用了环境烘托的写法。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人,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定义:指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创造出一种艺术境界的手法。作用:(1)交代故事

15、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性格。2写法指导(1)目的明确写景不能游离于中心,要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2)具体生动要给人身临其境之感。(3)抓住特征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3迁移运用以“考试失败后”为题,运用环境烘托手法,写出失败后的状态与心情,200字左右。_【参考示例】月光惨淡,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地上,映得我的脸色发白。窗外,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窗内,依旧如故。考试的失败,让我感到太累了。我抬起头,想让大脑舒展一下。突然,我看到了它白杨。那白杨曾在一次次风雪袭击后,顽强地生存下来,它比以前更高,更直了。一阵冷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我打了一个冷战,脑子清醒了许多。一次考试失败并不

16、意味着我是最终的失败者,我决不能退却,我要夺第一。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钻了出来,还眨着调皮的眼睛,我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素材采撷1素材积累白居易是一位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他在琵琶行(并序)一诗中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这类弱者的同情,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弱者的关注。我们也应该像白居易一样,对于不及我们的人,不要讨厌他,而应同情他,能够帮助的就尽量帮助他;即使不能帮助也要包容他。天下最高的学问是什么?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应用角度】“关注弱者”、“同情”、“和谐

17、”、“同舟共济”等。2素材应用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伤感之花。他可怜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同情琵琶女的凄婉人生,于是,用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笔触写出了“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之情,情感的芦花在秋夜的凉风中瑟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此时的白居易也是身处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人,处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当时官场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斥的厄运。读了白居易的诗,我多了一份对世事的哀叹,多了一份同情心。群文阅读导读:白居易是一个“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诗人,更是一个铁肩担道义、巨笔写良知的勇士。他把目光投向了田野,他看到

18、人民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他把心灵融进了土地,他体察到了人民耕田种地的艰辛;他把悲悯送给穷人,他把忏悔留给自己,他的诗歌见证了一种苦难的命运,折射出一个肩负社会责任的正直作家的心灵光芒。一枝一叶总关情白居易的民生疾苦诗他是唐朝一位有着平民意识的诗人,他的诗歌明白如话,通俗易懂,他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他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他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为妇幼喜爱,为引车卖浆者传诵。而他的另一类作品,字字情,句句泪,关心百姓疾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新制绫袄成感有

19、咏);“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轻肥);“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卖花)一字字一句句,一枝一叶总关情,都是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关心,尤其为后世百姓喜爱。白居易少时便有诗名,十六岁初举,来到京城长安拜见文豪顾况,顾况看见白居易的名字便戏谑道:“京城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白居易即奉上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顾看罢说道:“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在长安居亦易矣,休说长安,便是走遍天涯海角,也照通行无阻。”后来白居易中进士做官,他做官一方,造福百姓一方,在杭州做官时,治理西湖的白堤;在被贬重庆忠县时,修建了白桥,他特别写出了许多关注百姓疾苦的不朽之作。他的秦中吟琵琶行卖炭翁卖花等都道出了对下层劳苦人民的深深

20、同情。人们耳熟能详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百姓烧炭生活的艰难,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是身上衣服正单,却担忧炭的价格低贱,唯愿天再寒冷一些。“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宫使的巧取豪夺,老百姓的敢怒不敢言,为民生叫屈,为百姓生活的担忧。轻肥诗名取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世以“轻肥”借指达官贵人。作者首先极言了内臣的生活之豪奢,最后于结尾处通过“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样的强烈

21、对比揭示主旨,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百姓生活的痛苦。买花是白居易关心民间疾苦的又一首诗歌。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贵族官僚豪奢游荡,一掷千金。这首诗构思,仅仅从买花这个小角度落墨,深透剖析,就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诗末用“田舍翁”的叹息作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里含有十分深刻的意义,贵族官僚生活的腐败奢华,老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已经触及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本身。时光已经过去了千年,古代的帝王将相已经随着历史的烟云轻轻散去,而白居易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为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永远被后人爱戴喜爱。一枝一叶总关情。悲天悯人白居易当胡锦涛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2、”来勉励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我想起了白居易;当温家宝用“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来警戒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民生疾苦时,我又想起了白居易;当连战先生北大演讲用“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来寄语肩负民族希望的莘莘学子时,我还是想起了白居易。白居易是一个“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诗人,他把目光投向了田野,他看到人民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他把心灵融进了土地,他体察到了人民耕田种地的艰辛。观刈麦就是这样一首饱含血泪而又见闪光的动情之作。“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歌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写事写心,

23、抒情抒愤,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写事触目惊心,令人心碎。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野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男子送饭送水,这些农民在南冈麦田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这是第一个劳动场景,其特点是热火朝天,全家忙碌,就连本该乘阴纳凉,纵情玩耍的儿童也携壶送浆,奔波不停,足见这一家农民的艰辛不易。接着,诗歌又描写了一幅令人心酸的场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无以为生,只好靠拾麦充饥。民以食为天,土

24、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失去了土地的母子俩只能在如此尴尬的艰辛、屈辱中苟且生存。两幅劳动场景,见证了农民生存的艰难痛苦,流露出作者对农民的怜悯和同情,也从侧面揭示出官家横征暴敛、敲骨吸髓的罪恶。写心惊心动魄,令人悲愤。白居易在真实地描写劳动人民农事的艰辛忙碌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反常心理,深刻地揭示诗歌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卖炭老人,尽管寒风凛冽,衣衫单薄,他还是愿意天气更加寒冷,如此炭才可以卖个好价钱。老人为衣食所迫而变态反常。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反常心理。尽管烈日炎炎,炙烤大地,尽

25、管土气蒸腾,酷热难当,可是,已经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农民还是不觉得热,他反而希望如此炎热的白天能够再延长一些,这样他就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收割更多的小麦。劳动到了一种不知疲倦,不知苦累,有始无终的程度,我们只能说,劳动使人异化了,劳动剥夺了人感受生活,享受快乐的天性!抒情将心比心,引人共鸣。白居易的可贵在于,他不是站在田野旁边为农民的艰辛苦况悲鸣哀叹,也不是以身份等级来居高临下地给予农民怜悯和同情,他是设身处地地为农民着想,急农民之所急,忧农民之所忧。他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对比,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反省自己,深感愧对农民。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

26、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了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而且反思自己的不是,休恤农民的艰辛,为他们鸣抱不平,这的确难能可贵。杜甫由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想到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白居易由农民的千辛万苦,生死挣扎而想到自己养尊处优、袖手旁观的愧疚和羞耻。两者实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那个贫富不均,民不聊生的时代富有正义感,富有同情心,能够坚持道义,秉持良知,为民生疾苦奔走呼号的作家,都是能够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体察他

27、们的忧乐悲喜的人道主义者。尽管,农民的艰苦生活,悲惨处境并不因为他们的怜悯、呐喊而有所改变,可是,我们不得不说,他们这种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人道主义情怀绝对可以划破历史的夜空而光照千古!白居易是一个好官,当“赤日炎炎似火烧,王孙公子把扇摇”的时候,他能够体察农民挥汗如雨、两腿是泥的艰辛;当白居易四下出访,经过田间地头的时候,他能够停下来和农民攀谈,了解他们的痛苦,体会他们的复杂心情;当白居易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的时候,他没有忘记农民在忍饥挨饿,他觉得自己身居官位,尸位素餐,对不起农民。这种思想,这种体验,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推荐阅读篇目:观刈麦(韩愈)卖炭翁 (白居易) 诵国学经典1博学之,审问

28、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明理知义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谨慎地思虑,明晰地辨别,笃实地实行。成长启示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我们对所学知识要加以分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否则,所谓“博学”就会良莠不齐,真伪不分;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使所学知识最终得到很好的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如果能够循序渐进地这样做那么虽愚必明,虽柔必强。2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明理知义“中”是天下人们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规则。成长启示“中”是中道、平衡,“和”是和谐、和平,平衡与和平相处,美美与共,万邦咸宁;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平衡共生。创造一个万物和平共处的美好世界,是中国文明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