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归鹿门歌基础演练1选出与加点词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A栖隐西恓硒粞B喧闹宣揎萱暄C岩扉绯腓斐D寂寥漻蓼廖谬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梁渡头争渡喧喧:吵闹B人随沙岸向江村 向:向着C忽到庞公栖隐处 栖:居住D岩扉松径长寂寥 岩扉:石门3下面对诗歌开头两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B“争”字写出了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的场面,这种场面使诗人厌恶,这也是诗人要归隐的原因之一。C山寺的僻静与渡口的喧闹形成了对比。D诗人作为一个旁观者静观人们争渡回家,而他要归鹿门,暗示了诗人的隐逸身份。4下面对“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这两句是写诗人在山中所见之景。B“烟树”是说被雾霭笼罩的山树的朦胧;而被月光映照,雾霭散去,树影尽现,愈加迷人。C用“开”而不用“照”字,多了一份动感,更能体现月光皎洁明亮的情态。D“忽”是“忽然”的意思,表示自己来到庞公栖隐的地方是出乎意料的,并非自己本意。5名句默写夜归鹿门歌中,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对比描写中,使人联想起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的句子是,。夜归鹿门歌中,写世人回村,诗人却离家归鹿门,在两种归途中,表露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的句子是,。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独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做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的句子是,。夜归鹿门歌中,写鹿门山的山路上,月光照耀着树林
3、,朦朦胧胧,美妙无比,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原来这就是庞德公的隐居处,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的句子是,。课内精读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67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6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_7“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答:_课外迁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注】乌:乌鸦。愔愔:寂静无声。8这首诗歌是以什
4、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分析。答:_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答:_阅读下面龚自珍的两首诗,回答1011题。漫感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注】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分:料想。10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前诗从诗人心系边疆局势写起,“惘然”二字奠定了全诗豪壮雄浑的基调。B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都传达出了诗人忧愤悔恨之情。C后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的复杂况味。D两首诗中都提到了剑和箫,它们的寓意
5、是一样的,表明诗人希望用这一武一文来实现改革社会的愿望。11“剑气箫心”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13题。被檄夜赴邓州幕府元好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注】“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鸟羽轻”一语双关,一指文书传送之快,如同飞鸟一般迅疾;二是指诗人把插有鸟羽的征召文书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B“敝裘羸马月三
6、更”,紧承首句,紧扣题目中的“夜赴”,具体写出了连夜赶赴邓州的情景。C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D第三联描写了一幅安宁祥和、极富活力的乡村图画,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留恋。13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
7、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课时作业6夜归鹿门歌1解析:B项中都读xun。A项“栖”读q,其余的都读x。C项“扉”读fi,“”“绯”读fi,“腓”“斐”读fi。D项“寥”读lio
8、,“漻”读lio,“蓼”读lio,“廖”读lio,“谬”读mi。答案:B2解析:向:奔向,走向。答案:B3解析:“这种场面之一”不对。答案:B4解析:表现诗人沉浸于大自然美景中,似已忘乎一切,不知不觉来到了庞公栖隐处。答案:D5答案: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6答案: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手法,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头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7答案:“忽”
9、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8答案:整首诗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写的,全诗由黄昏写到夜晚再写到深夜。首句写“残日”表示太阳将落,是黄昏时分;第二句描绘了油灯忽闪忽明的场景,点明了时间是夜晚;三、四句写夜雨惜情,诗人不能入睡,听疲马嚼着残余草料的声音,点明时间是半夜。9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羁旅在外、孤单寂寞、夜不能寐、疲惫不堪的游子形象。题目中的“宿”“旅馆”表明了诗人羁旅漂泊的游子身份;“寒林残日”,乌鸦归巢,再加上明灭的油灯营造出的冷清气氛,体现了诗人孤寂的心情;从“假寐”到“卧听”的动作转换可见诗人深夜难以入眠,心
10、情纷乱惆怅;“疲马”“残刍”表现马非常疲倦,这也表现了诗人旅途之中的奔波劳累。10解析:A项,“惘然”奠定了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B项,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并不能传达出忧愤悔恨之情。D项,“它们的寓意是一样的”有误,后诗更侧重写诗人壮志难酬的忧愤与怅惘。答案:C11答案:既拥有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又饱含忧国伤时之幽情的诗人形象。或:既有情致又有胆识,刚柔相济的诗人形象。诗人形象包含两方面特征。(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征分析。)12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诗句内容、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A项,“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错,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
11、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地迅疾。答案:A13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首先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说明艺术效果。诗中“敝裘羸马月三更”“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借景抒情;“岂不怀归”借用典故;第一、三联叙事写景,是实写,第二、四联说理抒情是虚写,借景抒情。答案:借景抒情。“敝裘羸马月三更”,诗人穿着破裘,骑着瘦马,半夜里在月下赶路。用了三个名词性词组,巧妙地构成了一幅清冷而略带凄凉的图画,不仅明白表现了赶路之早,而且隐含着国家时局的艰难和个人心境的伤感。巧用典故。“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全句意思是说:我并不是不想家,但因为官府
12、征召有期限,不得不这样急急忙忙地赶路。表现了他以国事为重的可贵精神。虚实相生。本诗第一、三联叙事写景,是实写,第二、四联说理抒情是虚写。虚实相生,疏密有致,波澜层出,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14解析:“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标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中,“见寄”的意思是“寄信给我”,由“奉和”“次韵”可知,此诗是作者为应和皮日休书信所作,可见皮日休并未与外界不通音讯。答案:A15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需结合标题、正文、注释整体把握诗歌情感。首先,由注释可知,诗人和皮日休是好友。其次,根据标题和首联可知,好友患病,原有的赏春约会搁置,由此可推知诗人有无法和好友共同赏景的遗憾。尾联表达了对好友病愈重赏美景的期待。答案: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