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提升练(八)(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小题,共计50分)1.(2017河南安阳调研)随着上海开埠,西方机器棉纺织品的大量涌入,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大量洋纱充斥,不少以棉纺织为业的村庄已无纱可纺。上述状况()A.体现中国自然经济瓦解B.表明洋货已取代了土货C.反映中国近代企业出现D.说明市场已为洋商垄断解析根据材料,大量洋纱充斥中国市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很多地区无纱可纺,说明当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仅说明当时洋布大量在中国倾销,并未取代土货,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近代企业出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洋商垄断中国市场,故D
2、项错误。答案A2.(2018山东临沂模拟)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D.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解析从“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知中国的土布价格具有优势,有利于商业竞争,故A正确。答案A3.(2017湖北黄冈质检)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收入来源1850年前19世纪90年
3、代早期20世纪初地税、贡粮303233外贸关税42339捐纳功名及官职454其他收入累计5.62827总计43.688103A.农业税始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苛捐杂税日益沉重,人民苦难加深C.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D.卖官鬻爵越来越严重导致世风日下解析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构成中,20世纪初外贸关税超过了农业税,故A项错误;苛捐杂税比重和增加幅度不大,故B项错误;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外贸关税,这意味着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说明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卖官鬻爵导致的世风日下,故D项错误。答案C4.(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现代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谈到近代
4、某项经济运动特点时提到:“它并非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发动,而是由地方官员各自展开”“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这里的“它”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新政“奖励实业”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解析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的一场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自救运动,与材料“由地方官员各自展开”“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相符,故A正确。答案A5.(2018河北沧州模拟)兴办汉阳铁厂时,张之洞向英国梯赛特机器厂购买机炉。当该厂提出先化验铁石、煤焦质地而后始可配置与之相应的机炉的要求时,张却说:“以中国之大,何所
5、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英国厂方为之愕然,胡乱搭配了两座钢炉给中国。这表明洋务运动()A.注重学习西方技术 B.坚持清朝政府的领导C.存在盲目决策现象 D.从中国资源现状出发解析材料“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体现了洋务运动注重西方器物而不是技术,故A错误;B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错误;据材料“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可知,洋务运动存在盲目决策现象,故C正确;据材料“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可知,张之洞并不了解当时中国的资源状况,故D错误。答案C6.(2017河北石家庄联考)1894年到1913年的20年,进口机纱加
6、强了攻势,除印纱外,还有日纱,且国内近代纱厂兴起,产量已占进口纱的62.5%,这对棉农纺织户的自纺纱起了“釜底抽薪”的作用。以上现象说明()A.列强在华设厂加速自然经济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C.“纺织分离”体现传统经济解体D.“男耕女织”模式受到内外夹击解析“列强在华设厂”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除印纱外,还有日纱”“国内近代纱厂兴起”“对棉农纺织户的自纺纱起了釜底抽薪的作用”等材料信息说明,这种现象造成了中国的“纺织分离”,体现了小农经济的解体,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D项内容。答案C7.(2018山西太原模拟)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
7、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A.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解析根据材料中得出村民以发包的形式加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体现,故D项正确。答案D8.(2017江西南昌联考)19世纪60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这种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B.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
8、受民众欢迎C.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D.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解析题干所反映的现象是因为作为洋货在中国销售可以少交税,导致成本低,更容易赚取利润,但是题干问的是实质问题,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导致的,故排除C项而选D项;A项题干所反映的并不是民族工业而是商业贸易,故排除;B项的说法不符合题干原意,因为自始至终都是在讲国货的销售,而没有说到洋货,故排除B。答案D9.(2018湖南雅礼中学模拟)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在晚清得以推行,它的推行()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B
9、.促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家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故A错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自然经济,中国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B错误;材料中晚清人士的主要意思是鼓励和保护民间开办工厂使用机器,这样可以抵制洋货在中国的畅销流行,也有利于我国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明令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C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中主张推行于1895年后,但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家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已诞生,故D错误。答案C10.(2018
10、河北张家口模拟)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 769万元减至1 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B.一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C.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D.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日本对华贸易减少是因为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提倡使用国货,故D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体现,排除。一战是1914191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军阀割据混战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答案D11.(2017广东珠海摸底)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办国家
11、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A.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C.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D.践行了节制资本的思想解析因为20世纪2030年代世界各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均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因而中国发展国家垄断企业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答案C12.(2018广东揭阳模拟)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及改善人民生活。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私人合办等方式发展工矿业。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推行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是()
12、A.时局需要B.以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C.改善民生D.苏联经济成就的示范作用解析材料中“以有效利用资源及改善人民生活。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表明是为了战时需要(民族危亡局势的深化)和改善人民生活,故A项正确。答案A13.(2018四川凉山模拟)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据此可知,()A.国民政府意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B.国民政府要学习苏联的集体农庄制度C.国民政府要在农村建立土地公有制,以推动国共合作D.国民政府要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析
13、据材料“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和“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可知国民政府意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故A项正确。答案A14.(2018河南郑州模拟)1942年,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的构成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公司是()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战时经济体制企业C.垄断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解析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指民营经济占公司的比例大,与上图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战时经济体制企业是指战争状态下由政府全面控制和干预的企业,从图中可以看出政府没有全面控制和干预,故B项错误;垄断资本主义企业是指大资本家控制的企业,与
14、上图的内容不符,故C错误;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是企业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与题中图的内容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15.(2018四川德阳模拟)如图内容摘编自1908年图画新闻。这反映了当时()A.官府任意干涉社会生活B.社会舆论关注男女问题C.媒体报道比较客观公正D.传统观念影响司法判决解析题干中官府依据有伤风化的传统观念将一对青年男女收押,说明了传统思想影响司法判决,故D项正确。答案D16.(2018福建莆田模拟)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这反映了()A.政
15、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B.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C.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解析材料反映民国新节日和历法,没有得到百姓认可,故A项错误;“百姓皆不以为然”,可知百姓没有接受新习俗,B项错误;百姓习俗没有随着政策改变,传统观念仍然强大顽固,故C项正确;从“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可知西方节日没有得到推广,故D项错误。答案C17.(2018黄石模拟)20世纪初,广东中部地区在织绣厂工作的女工很多,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专门反对包办婚姻的协会,主张和丈夫过新式的生活,有回娘家看望母亲的合法权利。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传统的家庭格局逐渐改变B.女性的社会地位大
16、大提高C.工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D.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家庭格局的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妇女有了新的主张,但这并不能说明其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很多妇女走出家门到织绣厂工作后,有了新的主张,故C项正确;D项说法材料未体现,故排除。答案C18.(2018晋冀豫三省模拟)清政府颁布的取缔影戏条例中规定,影院若想营业,“男女必须分座;不得有淫亵之影片;停场时刻,至迟以夜间12点钟为限”,如违反规定,“经查属实者,将执照吊销,分别惩罚”。这说明()A.“影戏”不利于社会秩序稳定B.近代社会文化生活走向开放C.传统观念影响着新文明传播D.政治变革影响文化事业发
17、展解析据材料中“男女必须分座”“至迟以夜间12点钟为限”等信息可知,新兴电影业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C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并未体现“政治变革”,D项错误。答案C19.(2018湖南雅礼中学模拟)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布了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内容涉及禁买卖人口、禁止体罚、保护民权、严禁鸦片、禁止赌博、管制娼妓、改革历法、改变称呼、限期剪辫、劝禁缠足、改革礼仪、树立新风等各个方面。其目的主要是()A.扫除封建专制 B.维护革命成果C.改革风俗习惯 D.祛除封建陋习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布了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可知改革风俗习惯
18、是为了进一步扫除封建专制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扫除专制是为了维护已有的革命成果,故B项正确;改革风俗习惯是改革的具体内容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祛除封建陋习是改革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B20.(2018山东日照模拟)1983年,新华社发表服装模式宜解放的评论,提倡男同志穿西服,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这表明当时的主流媒体()A.倡导革新服饰推动生活文明化B.推进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开路C.学习西方又注重维护民族传统D.促进服装行业适应外向型经济解析结合1983年的时代特征,可以知道新华社发文的主旨在于借助引导服饰改革来推动
19、改革开放事业,因而B最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仅仅停留在服饰改革表面,故排除。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2分,共计50分)21.(2017湖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缫丝业最大的打击在于需求锐减及丝价暴跌。1930年,上海有缫丝厂102家,由于出口减退,多数缫丝厂陷入经营困难,翌年便减少到70家,缫丝设备也从25 400架减少到18 000架。1932年,除经济危机的摧残,“一二八事变”的战火直接导致很多工厂受损,相继停业或倒闭,工厂数继而降到46家,丝车数也减少到12 000架。随着恐慌在19331
20、934年的进一步深化,持续开工的工厂愈发所剩无几,到1933年末只有10家,到1934年5月仅剩不超过6家,上海的丝厂以20%的开工率创该年各行业最低。对于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国民政府未提出积极的救济措施。摘编自世界经济危机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衰退材料二经济危机发生后,他们对中国的争夺更为激烈。在对华争夺战中,美国先后与国民政府订立两项借款合同,1931年的美麦借款规定:“中国向美国粮市平价委员会购买美麦粉45万吨,此项麦价,嗣经结算,共美金9 212 826.56元,作为借款。”美麦连本带息,高出当时国产麦市价的30%以上。两年后,美国财政善后银公司向国民政府再次贷款5 000万美元,以购买
21、美国的棉花和小麦。日本更是充当了侵华的急先锋,不仅武装占领东北四省,控制华北,而且鼓吹所谓的“中日经济提携”,掠夺中国的资源,提出“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口号,企图变中国为其原料供应地,后来更是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汪效驷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农村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缫丝业衰落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强争抢中国市场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12分)解析第(1)问,中国缫丝业衰落的原因可以从材料中分析归纳得出。如材料中的“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缫丝业最大的打击在于需求锐减及丝价暴跌”“一二八事变的战火直接导致很多工
22、厂受损”“对于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国民政府未提出积极的救济措施”等有效信息,还可以联系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美国先后与国民政府订立两项借款合同”“日本更是充当了侵华的急先锋,不仅武装占领东北四省,控制华北,且鼓吹所谓的中日经济提携,掠夺中国的资源”,可以分析得出列强争抢中国市场的手段。对于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应当从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和对西方列强的影响等方面说明。答案(1)原因: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缫丝厂自身抵抗力弱;战争的影响;国民政府未推行有效的救济措施。(8分)(2)手段:与中国政府签订销售合约;采取军事占领,控制中国部分市场。(4
23、分)影响:对中国: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深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附庸关系;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4分)对列强和世界: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快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4分)22.(2018吉林大学附中模拟)(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彩礼是订婚时男方向女方或女方家送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实物,在当时男耕女织的社会形态下,妇女也是劳动力之一,当女子出嫁到男家后,女家即缺少了一个劳动力,为弥补女家因此而遭受的损失,男家就用彩礼来做补偿;从彩礼的标识意义来看,它意味着狩猎时代男子涉猎的“勇敢和技艺”,表示男子经受劳动考验,维持家庭生活的
24、能力。因此,在以劳动为谋生手段的农耕社会,女家自然是选择彩礼多的男家,这并非嫌贫爱富,而是因生活需要所做出的选择。然而,这毕竟助长了奢侈淫逸之风。彩礼渐渐成为官位尊卑、门第高低的标识。即便门第不高,也以财币显富贵,以提高自家权位。社会上为准备婚礼财货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事时有发生。对此,齐高帝代宋后,多次下诏禁止奢侈风气,禁止奢华婚礼成为一项法令。虽然规定婚礼要贯彻节俭,但奢华之风屡禁不止。与此同时,彩礼也为买卖婚姻提供了合法的获取钱财的方式,从而助长了买卖婚姻。于晓青传统文化中的彩礼及其流变材料二嫁妆是罗马古代社会妇女所能拥有的基本的、主要的财产。嫁妆对于古罗马妇女而言不仅仅是获取陪嫁物,
25、更重要的是通过嫁妆得到父系家族财产的拥有权,从而获得社会地位。在古罗马社会嫁妆是女方家族对负担婚姻重荷的男方家族的一种补偿,是对女儿脱离父系家族从而失去其财产继承的一种补偿。罗马妇女作为女儿需要保护,生育子女需要保护,承担养育子女需要保护。给予妇女财产并不是让其与男性一样拥有财产,参与社会事务,而是社会需要妇女,社会发展需要妇女,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其不断改变着传统观念。罗马妇女通过嫁妆获得一定的财产,并在嫁妆制度的演变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财产及财产权,从而参与到社会财产分配之中,提高了她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何越从嫁妆制度的变化看古罗马社会妇女的经济地位材料三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苏区
26、颁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已有了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对婚约和聘礼做出规定,且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事实上,天价彩礼对家风、村风、民风的破坏远超想象。彩礼成了拦住爱情、亲情的高门槛,传统民俗变成了颠覆公序良俗的恶俗。攀比之风盛行,结婚彩礼逐步蜕变成了一种契约式的婚姻筹码。爱情被钞票“变卖”,婚姻被彩礼绑架,少数动辄挑着几百万上千万现金娶亲的人,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幸福?摘编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彩礼和罗
27、马嫁妆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婚姻中彩礼屡禁不止的原因和影响,并谈谈对当今农村天价彩礼的认识。(8分)答案(1)相同:都是以婚姻为纽带的婚前财产赠予;都是一种经济补偿方式;都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任答两点得2分)不同:表现方式不同:古代中国是男子劳动能力的体现,古代罗马是女子获得财产的方式。(2分)妇女地位不同:古代中国降低了妇女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古代罗马提高了妇女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2分)原因: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等级森严、贫富差距大;男尊女卑。(任答一点得2分)古代罗马:商品经济繁荣;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有男
28、女平等意识。(任答一点得2分)(2)原因:法律中虽有禁止条文但并无强制措施;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任答两点得2分)影响:助长奢侈和攀比之风;彩礼制约了爱情的发展与纯真;家庭关系往往不和谐,因财产负担或纠纷导致家庭关系破裂。(任答两点得4分)认识:从法律和制度上打击买卖婚姻;应当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的婚礼观;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男女平等的观念。(任答两点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3.(2018山西太原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此时中国之实业,如红日初升,前途希望正复无穷。此时期中之重要提倡事业,如
29、光绪三十一年袁世凯在天津设工艺总局,商部在京师设劝工陈列所,及奏设各省高等实业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商部奏订奖给商勋章程,鼓励制造新器,学部考验游学生设工商科进士学位;光绪三十三年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 000 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 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宣统二年端方在南京举行南洋劝业会,皆为60年内仅见之盛举。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民国政府公布农商部奖励实业办法(1917年):(1)每年能将国货运往外国销至10万元以上,而营业时期继续已逾3年者,给予一等奖章;(2)设立工厂资本在5万元以上,营业确有成效者,给予二等奖章;(3)发明有实用之物品或器械,给予
30、三等奖章;(4)以中国资本发起开矿、放垦、渔牧等实业,及提倡设立实业学校者得体察情形,分别给予奖状;(5)商会农会能实心提倡商务或农业,著有成绩者,得体察情形,分别给予奖章。摘编自新编实业法令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两项有关奖励实业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材料一介绍了清末政府鼓励工业发展的措施,材料二列举了1917年民国政府奖励实业的办法。比较两则材料的信息,可以从总体上看出清末和民初对实业的重视,并分析奖励实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救亡图存;也可以依据两则材料具体内容,分析清末和民初在奖励实业的方式、对象,以及鼓励贸易范围等方面的差异。答案示例:信息一:清末和民初都很重视实业。(2分)说明:民族危机严重,发展实业是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清末和民初的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信息二:清末的奖励以爵位为主要形式,民初以奖章(奖状)为主要形式。(2分)说明:政治体制和社会观念发生了变化。民初更注重精神鼓励。(4分)信息三:与清末相比,民初奖励的对象更加广泛,奖励的条件降低。(2分)说明:民国时期民主政治和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形成重工商、兴实业的社会风气。(4分)信息四:民初鼓励出口贸易。(2分)说明:一战期间,西方国家忙于战事,为国货出口提供机遇,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