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基础巩固11917年,协约国集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在物资、兵员和补给方面逐渐占据优势美国参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协约国的成员国大幅度减少中国加入了协约国集团A.B.C.D.答案C2观察右图,图中的照片拍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北部孚日省的中国劳工营。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中照片的拍摄应不早于1917年B.向欧洲派遣劳工的是北洋政府C.劳工们为协约国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D.中国劳工赴欧是为美国所雇佣答案D31918年10月底,德国基尔军港的水兵发动兵变,这次兵变()是协约国直接发动和策划的是德国内部政治危机的反映引发了柏
2、林工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德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A.B.C.D.解析德国基尔军港的水兵因为拒绝当局同英国作战的命令而发动兵变,的叙述不正确。德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叙述也不正确。答案D41914年8月,某国借口对德宣战,派兵侵入中国山东,并于11月7日占领德国在青岛的要塞。这个国家是()A.美国B.日本C.英国D.法国解析1914年8月,日本对德宣战,其作战意图在于占领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故选B项。答案B5阅读下列材料: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大为激怒
3、,而其他中立与友好国家的船舶和人民,也被同样手段击沉,淹没海底。这里并不曾有任何区别,挑战是向全人类的。每个国家必须各自决定怎样去对付它。我们替自己作出的抉择,必须深思熟虑,稳重适度,符合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动机。我们必须摒除激动的情感。我们的动机并不是复仇,也不是把国家的物质力量拿出来耀武扬威,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捍卫者。威尔逊总统提请美国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1917年4月2日)请完成:(1)根据材料,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美国参战的原因和目的各是什么?(2)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原因:同盟国击沉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船舶,向全世界
4、发起了挑战。目的: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的权利。(2)不同意。理由:战争初期,美国同交战双方做生意。随着战争的推进,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在交战双方精疲力竭之时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以掠夺战利品,维护美国的利益。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1917年4月,美国参议院以82票对6票,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通过了参战案。美国参战的借口是()A.反对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B.支持英法等国的反侵略行为C.制止侵害人类安全的罪行D.维护欧洲各地区的民主制度答案A2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下列不是美国参战带来的有利因素的是(
5、)A.先后派遣了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B.参加了索姆河战役C.协助英国海军开展反潜艇战D.增加了对协约国的军火和物资供应解析索姆河战役是英、法军队于1916年6月下旬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发动的战役,因此B项符合题意。答案B3为赢得战争的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德法边界修建了坚固的“兴登堡防线”(右图)。该防线被协约国军队全线突破是在()兴登堡防线鸟瞰A.1915年底B.1916年初C.1917年4月D.1918年10月解析1918年9月底10月初,协约国军队全线出击,德军连连战败,“兴登堡防线”被突破。答案D4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的阶段是在()A.英法参战后B.俄国参战
6、后C.德国参战后D.美国参战后解析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答案D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态度,奥匈帝国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芝加哥的一份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当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二1915年6月和1916年初,威尔逊曾两次派遣顾问豪斯到欧洲调查。但是,豪斯在与英法和德国接触后,得出了“在付出这么多年生命财产的代价后,没有人
7、可以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印象。材料三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 700万美元。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美国采取这一政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2)材料二中豪斯的“印象”是否正确?为什么?(3)材料三和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这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参考答案(1)政策:中立政策。优越条件:“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2)正确。原因:由于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掠夺战争,因而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双方都不肯中止战争。(3)矛盾之处:材料一宣称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8、,材料三则反映出美国利用中立地位积极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并表现了倾向和支持协约国的态度。反映的实质问题: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已说明美国统治集团不甘心置身事外,而是打着中立的旗号,积极参与战争。6阅读下列材料:在近代中国,德国和英、日、俄等国相比,远不是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敌人。不过,由于德国败局已定,中国只有加入英法协约国一方,才可能在战后新的国际体系中赢得发言权,所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选择对德宣战。首先,十几万华工通过欧洲之行,成为了具有新思想、新视野的新人,对世界、对中国、对自身都有了新的认识,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大大加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其次,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挫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
9、火索;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兼具的五四运动,对外而言,是中国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继续努力和再次尝试,对内来讲,启蒙了几代国人,影响了今后中国百年的思想走向。第三,大战前后,国人从憧憬兴奋到失望幻灭,使部分精英转而停止了对欧美文明的亦步亦趋,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国际化以俄为师,这对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摘编自美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请完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的表现。参考答案(1)原因:帝国主义的操纵和干涉;德国败局已定,中国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赢得一些国际利益;国内军阀斗争的结果。(2)表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华工获得了一些新思想,增强了民族意识;导致了五四运动爆发,使中国开始向俄国学习,寻找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