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韵歌教学目标1. 通过听读、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对、云”等 7 个生字。2. 会写“虫、云”等 3 个字和提、撇折、竖折 3 个笔画。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 通过听读、看图联想等方法,认识“对、云”等 7 个生字。2. 会写“虫、云”2 个生字和提、撇折 2 个笔画。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激趣导入,认识“对”字。(1) 播放歌曲大头儿子小头爸
2、爸,出示开头的歌词: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对好朋友,快乐父 子俩。(出示生字:对)(2) 提问:在生活中,你和谁是一对好朋友?在汉字王国里,也有一对对好朋友。你们猜一猜: 它们的好朋友分别是谁?出示图文,合作读“天对地,日对月,水对火”。(3)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对韵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听读体验,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课件相机出示对应的图文。(2) 师生合作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提示:“风、虫、清、红”都是后鼻音,“虫”是翘舌音。(3) 指名读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提示:把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对”字轻读,感受节奏感。(4) 引导交流
3、:你们发现韵文里的六对好朋友了吗?【设计意图】以“对”字为着眼点,创设“好朋友”情境,引入课文。鼓励学生去发现对韵歌 里的六对好朋友,点燃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兴趣。板块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交流识字方法。出示生字。提问: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学习“云、雨、风”。(1) 图文配对,想象画面,识记字形。出示“云、雨、风”的汉字和图片,图文连线配对。想象识记。如,“雨”的四个点好像从云朵里飘落下来。(2) 联系生活,拓展词语,理解字义。云:白云、乌云、多云雨:大雨、小雨、阵雨、暴雨风:微风、大风、台风、东风
4、、西风 3学习“花、鸟、虫”。(1) 多种语境,认识“花”。复习上学歌中的“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提问:你最喜欢什么花?(我最喜欢)提醒学生把句子说完整。引导: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像花的东西?(雪花、浪花、火花)(2) 复习旧知,认识“鸟”。出示“鸟”的古体字:根据“鸟”的古体字,提醒识记“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3) 迁移运用,认识“虫”。出示古体字 和现代字“虫”,小组讨论:哪些地方相像?提示:在古代,“虫”最早是代表蛇的意思。三角形的部位,代表蛇的头部。下面的线条是蛇的身体。小组内说说与“虫”有关的词语,看谁说得多。小组交流:你在生活中发现有哪些特别的“虫”?指名交流。提示:我们班
5、有很多爱看书的同学叫“小书虫”。爱上网的同学,就叫“小网虫”。我 们不能当爱偷懒的“小懒虫”。4朗读句子。(1) 出示图文,拍手读“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2) 小组内合作读。【设计意图】兴趣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金钥匙。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通过图文配对、联系生活等 方式识字,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通过抓特点,形象化识记,引导学生在整体识记汉字的基础上,抓住每个生字的特点来识记,如“雨”“鸟”。板块三 指导书写,规范书写1巩固复习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2复习田字格儿歌。提示: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写汉字“虫”。(1) 学习新笔
6、画提。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虫”字,引导学生观察“虫”有一个新笔画提。教师范写笔画提,学生学写笔画提。提示要点:下笔从左下到右上,从重到轻,收笔要出尖。(2) 课件出示笔顺图,学生根据笔顺,书空“虫”字。提示:笔顺要牢记,最后三笔是竖、提、点。(3) 观察练写“虫”。学生观察书写要点:竖写在竖中线上,“口”要写得扁一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展评。4学写汉字“云”。(1) 学习新笔画撇折。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云”字,引导学生观察“云”有一个新笔画撇折。教师范写笔画撇折,学生学写笔画撇折。提示要点:下笔从重到轻,撇折交接时,转换方向从重到轻,稍稍往上斜。(2) 观察笔顺图,学生根据笔顺,书
7、空“云”字。提示:笔顺要牢记,最后两笔是撇折、点。(3) 观察练写“云”。学生观察书写要点:上横短,下横长,撇折从下横的中间起笔。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展评。【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要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汉字 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撇折是本课书写的 难点,所以在学生书写时要重点指导。第 2 课时课时目标1. 复习巩固“对、云”等 7 个生字。会写“山”字和笔画竖折。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板块一归类复习,品读韵文1学习第 1、2 句,体会单字对。(1) 教师读第 1、2 句 ,学生边听边想
8、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说,出示画面。(2) 游戏互动,归类复习。“对对碰”游戏。请两名学生玩游戏,一名学生举起生字卡片,说“云对”,另一名学生找到对应的生字卡片,回答“雨”。依次进行。送生字宝宝回家。出示两座小房屋,代表生字宝宝的家,上面分别写着“自然现象”和“动植物”。小结:“云、雨、雪、风”都是一个字,都是自然现象。“花、树、鸟、虫”都是一个字,都是动植物。字数相同,类别相同,可以对对子。2学习第 3 句,体会双字对。(1) 齐读第三句“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2) 对韵游戏。请一名学生在第三句中选择一个字,其他同学来对对子。如:山对水,柳对桃, 绿对红,
9、清对秀。(3) 欣赏美景,理解“山清水秀”。课件出示“山清水秀”图,说说自己觉得山清水秀的地方。练读对子“山清对水秀”和成语“山清水秀”。(4) 感受色彩,感受“柳绿桃红”。出示“柳绿桃红”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景物美,颜色美)比较第 3 句和第 1、2 句,你发现了什么?提示:第 3 句是双字对。“绿”对“红”是颜色对颜色。小结:字数相同,类别相同,可以对对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设计意图】采用游戏互动、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词句的理解,感受画面美。 韵文的归类品读,感受单字对和双字对,让学生发现和体会对韵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板块二指导书写,
10、规范书写1. 复习笔画。书空并认读 9 个已学笔画:横、竖、横折、撇、弯钩、捺、点、提、撇折。2学习新笔画竖折。(1) 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山”字,引导学生观察“山”有一个新笔画竖折。(2) 教师范写笔画竖折,学生学写笔画竖折。提示要点:下笔先写竖段,稍稍停顿改变方向写横段。3学写汉字“山”。(1) 观察笔顺图,学生根据笔顺,书空“山”字。提示:笔顺要牢记,第一笔是正中间的一竖。(2) 学生观察书写要点:中间的竖最长,竖折的竖段最短,第三笔竖下端略出头。竖向笔画之间等距。(3)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展评。【设计意图】本教学板块重在落实每天 10 分钟的写字练习,在
11、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教师突出关键笔画的指导,注重写字方法的指导,注重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板块三熟读成诵,迁移运用1朗读韵文。(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2. 闯关诵读,加强记忆。(1) 闯关一:填字游戏。(口头填空) 课件出示( 云 )对雨,雪对( 风 )。( 花 )对树,鸟对( 虫 )。( 山 )清对( 水 )秀,柳( 绿 )对桃( 红 )。(2) 闯关二:你问我答。一名学生上台“点兵点将”提问,如“云对什么”,指一名同学回答,如“云对风”。 其他同学边听边当小评委,判断对错。(3) 闯关三:看画面,对对子。出示课文插图,指名学生对对子。3. 迁移运用,尝试找对子,对对子。出示声律启
12、蒙选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请学生拍手跟读,再在文中圈出单字对和双字对。“对对乐园”游戏。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和学习经验,尝试自己对对子。如:大对( 小 ),多对( 少 ),前对( 后 )等。4. 拓展阅读。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朗读和背诵了对韵歌,朗读了声律启蒙选段。声律启蒙和笠 翁对韵里面有很多对韵歌,同学们可以找来和大人一起读一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和吟诵,再一次巩固识字,既能高效地完成识字任务,又能通 过各种形式的读,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体会汉语的节奏和韵律。拓展阅读对韵歌,促进学生的文化积 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板书设计5对韵歌云雨
13、雪风花树鸟虫山清水秀柳绿桃红作业设计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1. 多种形式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1)通过图文配对,想象画面,识记字形。(2)通过联系生活,提供多种语境,拓展词语,理解字义,积累由熟字组成的新词。(3)通过抓特点,趣味形象化识记,引导学生在整体识记汉字的基础上,抓住生字的特点。(4)将教师指导识字和学生自主识字相结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成就感。2. 多种形式品读,体会对韵歌的特点。(1)通过借助画面朗读,感受韵文中单字对和双字对呈现的美丽画卷,感受对应关系。(2)通过借助“对对碰”游戏、填空朗读、你问我答、配乐朗诵等品读方式,感受韵文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的特点。(3)通过背诵韵文,内化理解,积累语言。(4)通过拍手读和“对对乐园”游戏,拓展课外的韵文, 加深理解,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