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儿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地对前方感到和恐惧。(2)父亲也是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3)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4)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A.(1)突然茫然(2)显然(3)依然(4)居然B.(1)突然显然(2)茫然(3)依然(4)居然C.(1)突然依然(2)显然(3)茫然(4)居然D.(1)突然居然(2)显然(3)依然(4)茫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
2、来的。(2)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3)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中,“公开”一词表明当时国民党政府政治开明,能够把国家的大小事务公之于众。B.“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中,“总”字刻画出一副妄自尊大的形象。C.“只希望着国联”中,“只”字刻画出一副仰人鼻息的形象。D.“改为一味求神拜佛”中,“一味”一词刻画出一副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形象。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
3、比得上的。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都是光辉灿烂的明星。C.纵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前仆后继,不轻言放弃。D.早晨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山上、田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B.在日常的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地利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C.终日强聒不舍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只有言行相顾,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做好事情。D.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4、。B.他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古训视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C.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D.就冲着你三顾茅庐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参考答案1.A2.(1)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2)道理极容易明白。(3)唠唠叨叨说个没完。3.A 【解析】A项中,“公开”说明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见不得人的事。4.C 【解析】C项中,“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5.B 【解析】B项中,前后矛盾,应将“事倍功半”改为“事半功倍”。“事半功倍”形容花费的气力小,收到的成效大。6.A 【解析】A项中,“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这里用来形容“观光购物的人”不符合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