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意蕴与策略探析关键词 高校 红色文化 意蕴 建设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8 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广州推进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GZMZYB32)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吴俊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5.236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凝
2、聚中国力量,培养时代新人。青年大学生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程参与者和创造者,是实现中国梦的筑梦人。红色文化对于培育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有着重大的现实作用,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面对当前高校中在一些不良文化的侵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加强高校红色文化建设,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具有极深远的意义。一、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蕴涵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战争、国家建设、改革实踐中一手创立的和信奉的文化理念,在各个时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红色文化是推动中国梦前进的强大动力,是大学生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一)红色文化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不竭动力红色文化曾经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存在,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可以产生巨大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推动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非常重视文化的建设,前有“井冈山精神”,再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后有“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时期创立的标志性的红色文化印迹,它为
4、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不朽的功勋。中国梦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红色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离开了中国梦来谈红色文化,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红色文化只有与中国梦紧密融合起来,才能使其功能得以发挥,价值得以体现,也只有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红色文化内容才能得以充实,内涵才能得以丰富,内核才能得以提升。(二)红色文化是培养肩负使命的时代新人最好的养分红色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其代表了相应时代的先进文化,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当时中国红色文化的圣地,无数有理想、有信仰和富有献身精神的青年学子受此精神感召投身入中国革
5、命的洪流,许多爱国华侨深受感染也加入报国的行列。红色文化成为当时助推青年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成为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面思想旗帜。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和关键时期,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需要是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在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作用,红色文化因其卓著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坚定的自信力、可以为“育新人”的使命上发挥显著作用。让当前的大学
6、生铭记历史,不忘党的初心,崇尚英雄,肩负起强国使命,让红色传统铸入灵魂自强不息,让红色精神融入血脉砥砺前行,让红色文化植入基因代代传承。红色文化仍将继续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更不能忘,必须加以继承和弘扬。(三)红色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通过红色文化的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作为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载体和有效途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
7、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加强对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促进红色文化遗址的合理利用,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倡导红色文化在高校育人中的作用,既是高校教育的基本遵循,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成长和人生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他们理想信念,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强国被提
8、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中华民族的文化何以生生不息并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历经千年而不衰,现显得愈加强大,这就源于我们民族的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集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家国天下观念、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创造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交汇与融合产生了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中国特色的新文化,这一先进文化引领着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之后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的迅猛增加,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9、世界地位日益提高,中国的文化自信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呈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局面,红色文化则为这古老的文化机体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新的动力,实现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离不开红色文化的传承。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审视(一)失范娱乐文化呈盛行之状现今的高校,娱乐文化盛行,失范的娱乐文化更是无处不在,其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影响人数之众,自不待言。娱乐文化本是人类的工作之余从事的一种以放松身心,增加生活情趣的活动。积极健康的娱乐给人们生活增添了快乐,但过度商业化和轻薄化的娱乐却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女生痴迷于综艺节目,男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这一现象成了当前高校校园的常见
10、现象。影响大学生的主流媒体,除了纸质媒体外(现在阅读纸质读物的人日益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电视与互联网,电视节目近年来娱乐化现象越来越趋于泛化,电视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霸占屏幕,提高收视率,各家卫视竞相以娱乐节目博取年青人的眼球,电视娱乐文化的泛化严重影响到了高校的学生,它在给我们提供知识信息和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麻痹着我们的神经,污染着我们的环境。电视综艺娱乐文化对女生影响较大,而互联网娱乐文化则对男生影响尤甚。现在的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关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与日俱增,智能手机至今已经发展到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工具,伴随而来的是网络游
11、戏对大学生的渗透,网络游戏也将高校一些学生牢牢网住在游戏上。网络游戏不仅导致大学生出现社交回避、人际孤独,更为严重的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效率下降,沉溺于游戏之中不能自拔,从而虚度了光阴,浪费了人生本应该好好学习的良好时机。(二)功利主义文化有蔓延之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市场经济的建设在我国取得了巨大而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同时它也促进了社会的深刻变革,对社会思想产生恒久的影响。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文化逐渐在社会蔓延,被其他文化裹挟而渗入了高校的学生观念之中,左右其思想,影响其行为,其对社会的健康发展的危害不可
12、不察。功利主义文化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首先,它影响了高校的师生关系,高校师生关系被庸俗化,师生关系被一些功利主义者简单理解为消费者与被消费者的关系,学生就是顾客,顾客就是上帝的偏激的错误理念,导致师道尊严萎缩,学生任性妄为,其结果是教师懈于管,学生惰于学的局面。其次,它挫伤了大学的同学关系,功利主义者其观念常常呈现出自我中心主义,一切以自己的利益和满意为中心,其行为必然会导致同学关系紧张,人际交往不良。最后,它危害了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学习目的功利化,入党动机功利化,择业功利化。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仍居社会主流,但也无法忽视的是具有浓厚世俗色彩的功利主义正在逐步侵蚀
13、大学生的思想,并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功利主义文化对学生群体的影响,小则影响个人的健康成长、大则影响社会的和谐。(三)享乐主义文化趋于泛滥之态享乐主义是指把追求一切能够引起自己各种感官快乐的刺激看作是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思想观念。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并不是意味着人们就可以尽情地享乐,我们仍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
14、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我国传统文化虽然大都抵制享乐主义,但是享乐主义思想却一直存在。当前,大学生的享乐主义现象比较严重,超前消费与借贷消费多发,攀比消费与炫富消费并存,近年来一些高校频繁发生的女生“裸贷”、男生的“网络贷”事件,震惊了社会,这些事件的发生大多与享乐主义有着极大的关联。享乐主义尽情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大学生思想堕落、精神懈怠,意志消沉、从而失去进取精神和拼搏勇气。(四)红色文化处于势微声弱之境现在的高校校园社团众多,协会林立,各种文娱活动宣传搞得红红火火,场景弄得气势恢宏,唯独有关红色文化的社团缺失,红色文化推介的缺乏,从而导致红色文化处于孤
15、芳自赏、乏人问津的境地。红色文化在前述三种文化甚嚣尘上的氛围中,有些式微声弱;在多元文化之花竞相绽放的高校校园中,有些黯然失色。究其原因主要为:红色文化教育与宣传改进创新不够,未能及时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学生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学生乐于参与的渠道化,与网络时代脱节,与学生需求不符,加之,学校对红色文化的重视度不够,校园自然难以形成红色文化的氛围,学生也就更没有机会参与其中。然而,这不是红色文化的错,也不是红色文化过时了,关键是相关部门对红色文化重视不够,宣传不力,教育不到位,没有政策性的支持,没有制度性的保障,那么,基层就会缺乏资金的支持,缺乏推进的动力,很多活动就难以开展,教育就难以
16、普及。没有政策的保障、缺乏学校的重视、缺少师生的参与,红色文化于当今高校的校园显得有些“曲高和寡”,也就不难理解了。三、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一)上下联动的机制高校红色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组织机制上的上下联动。弘扬红色文化,需要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大历史时期中,更加需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从中汲取砥砺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来激励年轻的学子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红色文化的弘扬既需要有上层政策的制定来支持,也需要基层的执行来支撑。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红色文化是政治文化而不是消费文化,它需要思想上的引领
17、和深入式的教育;红色文化是精神文化而不是娱乐文化,它是方向上的指引和影响上的潜移默化;红色文化是一种高尚文化而不是低俗文化,它需要大力宣传并加以弘扬。具有政治文化、精神文化、高尚文化特性的红色文化,它的发展与弘扬需要有顶层的设计,系统的构建,制度的保障。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由上而下的驱动力量,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政治上的大局觀和教育上的远见性。政策的倾斜与资金的支持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固然重要,但各高校的执行力对红色文化的推广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红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学校的宣传、教育是红色文化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保障。只有上下联动,红色文化才能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18、(二)师生共建的氛围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基于师生共建的基础之上,红色文化的共建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共建。教与学,师与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成就。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首先要成为红色文化的坚定信奉者和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使命感以及健康人格。全体教师在红色文化向大学生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要推行课程思政的體系建设和结构的完善,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2016 年 12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
19、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师要把课程思政落在实处,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学生是红色文化的践行者,红色文化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就要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入手,首先要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红色文化对中国国家和社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了解,其次要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哺育中国近现代无数优秀人物的重要意义有全面的认识,最后要让大学生对红
20、色文化在大学生个人成长和成才的积极作用有深刻的感受,从而使其对红色文化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促进作用。师生共建才能使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才能达到共识,形成合力。(三)内外协同的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高度重视和强调“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高校是“以文化人”的主阵地,学校要重视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把红色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积极营造红色文化的校园氛围,通过打造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电影周、红歌赛、红字文学经典演讲、朗诵比赛等形式,丰富校园红色文化生活,使之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以文化人”,让大学生在优秀文化的滋养中培育和践
21、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以文化人”的红色文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学校不仅要建设好校园红色文化还要充分利用好校园周边的红色文化基地,与校外基地达成合作协议,促进高校与校外红色文化基地的协同育人模式。学校可以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去校外红色文化基地参观、学习,并选派一些志愿者逢重要节日去校外红色文化基地当兼职讲解员,让他们在讲解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记忆和提升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在全新的氛围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还可以适时地把校外的红色资源引进来,把红色文化的展板和一些红色文物在高校展出,并由基地的优秀的讲解员结合文物或者照片讲述那些峥嵘岁月中的人物故事,带领学生集体进入国家的历史记忆,感受
22、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培育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内外协同,拓宽了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资源,丰富了红色文化教育的素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有理想,有奉献精神的青年去努力、去拼搏。大学生就是当前时代最优秀的青年群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前途;他们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决定着民族的命运;他们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影响着人民的幸福。培养大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怀和大义就需要有先进的思想去引领和优秀的文化去驱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大学生最新、最先进的思想引领;有利于实现中国梦的红色文化就是大学生最强大、最持久的精神驱动。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2孔令顺.深度娱乐: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逆袭J.青年记者,2017(9):15.3张彪.如何应对大学生的功利主义N.光明日报,2014-06-17(13).4郭金明.如何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J.人民论坛,2018(10):132.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