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岳阳市2017届高三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24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D )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体现了政府的专卖政策C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25“衣冠南渡”语出刘知几史通,原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少数士族为避战乱相继南进。南京出土的唐琅邪王氏墓志载:“周武王少子唐叔虞封于唐,有晋水,命曰晋侯,因官锡氏。汉司徒昭公随晋东迁,居于建业,分枝弈叶,是为金陵人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C)A两个
2、历史材料都论证了金陵人来自北方B材料记载了多个家族的变迁史C材料中墓志是“衣冠南渡”历史真实的有力证据D材料中墓志证明“衣冠南渡”是刘知几对历史的杜撰26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 C )A否认“天理”的存在 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C认为“理”“欲”相统一 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27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
3、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他强调科举取士的主要作用是( B )A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B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C促成了官民的读书风尚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官员选拔程序28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A ) 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传统手工技艺优于机器生产 D中国棉布纺织技术优于英国29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
4、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段话表明( A )A救国救民道路新思想萌发 B武装对于革命的重要性C城市中心革命论已无市场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30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A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 B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C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 D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31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
5、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 B ) A是基于对美苏争霸形势的分析 B是基于对中美苏关系的分析 C是主张与美国结成联盟制衡苏联 D是主张中美苏三分天下32 “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因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A权力制衡确保社会秩序长期安定 B抽签选举有助城邦公平正义风气C人人平等现实奠基民主自由社会 D轮流坐庄促成贵贱等级差别消失33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
6、卫生的管理。这主要说明( D ) A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B工业革命使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法律体系的完善 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府职能的完善34.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总额 1643 1502 1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D)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C计划经济体制具
7、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D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35从欧盟发展的过程看,所谓“国族国家”的主权(国族是在近代才被广泛使用的术语,顾名思义,同国之族),并不必然是绝对的。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据此,我们可以看出( D )A欧盟成员国外交上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B欧盟成员国“脱欧运动”的必然性C欧盟组织权力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 D欧盟组织是一个利益共同体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突破了城邦时代人与奴隶、公民与非公民、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界限,提出了所有人平等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张扬了自由、平等
8、、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文主义者还大力提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如勤勉、守信、坚忍、自制、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等,从而为近代意义上公民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民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古希腊罗马的公民理论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17、18世纪的公民还在范围和数量上得到了拓展:公民身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从公民及公民权利发展的动力源来看,主要是通过社会运动和革命战争的形式,使公民及其权利的范围得到
9、了扩展,如英、法、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使原来封建专制制度下的臣民获得了资产阶级国家公民的身份。摘编自张博颖等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材料二 在1914年的日记里,胡适批评道:“吾国之家族制,实亦有大害,以其养成一种依赖性也。”后来,他陆续以嘲讽口气写下了差不多先生传、麻将,希望找出国人“日用不知”的各种毛病,引起对“旧的文学、政治、伦理”的警惕。此外,胡适还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在我的信仰中胡适则表示:“人生最神圣的责任是努力思想得好。”所谓“思想得好” ,就是不
10、依傍、不盲从。而1919年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胡适又提出,国民意识中当包含一个新态度,就是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注:胡适留美时导师杜威的主张)的“评判的评判”。从“五四”前后到1932年的十几年间,胡适一直在大声疾呼“科学”,强调只有用科学的精神教育国民,国家才能强大。 摘编自朱承胡适与现代中国国民意识塑造(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公民观内涵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近代公民观形成的深远影响。(12分)(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培养新国民与西方的差距,并分析胡适系列(删除)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13分)40(1)发展历程:古罗马时期:人人平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
11、勤勉进取,守信坚韧启蒙运动时期:推崇理性、力主法治、参政议政、主权在民。(6分)深远影响: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时代到来;政治: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思想:有利于人类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6分)(2)差距:中国长期专制统治使国民缺乏深厚的公民精神底蕴;国人缺乏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意识;中国旧体制使得国人缺乏法治意识、独立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文学没有像西方那样走向平民化。(7分,答出三点即可)历史背景:政治: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政局动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思想: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和旧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
12、;欧美社会民主、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广泛传播。(6分答出三点即可,但应包括政、经、思三方面)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无图片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解读上述材料,围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归纳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12分)(要求:论题围绕材料信息并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41(12分)示例一:观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明显受到外国因素影响。(2分)论证:鸦片战争后的列强侵略促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具备了一定的劳动力、市场等条件;中国一些早期民族企业,也开始学习西方向近代资本主义企业转型;开明地主阶级
13、为自强求富兴办洋务,从西方引进了近代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随着列强经济扩张加剧和洋务运动深入,一些官僚、地主、绅商等开始投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8分)以上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过程表明,其产生不是内部孕育发展的结果,而是欧风美雨的产物。(2分)示例二:观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既遵循了客观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2分)论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条件逐步具备的过程中产生的,遵循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客观规律;但中国商品市场和雇佣劳动力的出现,是列强侵略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的结果;近代技术的出现,也是列强倾销商品和国人从西方引进的产物;近代化所需资金,主要源于官僚
14、、地主等的封建剥削和积累与买办的代理收益。(8分)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既遵循了客观规律,也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先天不足”的独特性。(2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宦官集团祸乱朝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东汉的党锢之祸源于宦官专权;明代的阉党为祸更加严重清朝除继续沿用朱元璋制定的各项约束宦官的法规外,还进一步采取了诸多措施顺治元年,清世祖作出取消厂卫的决定,同时确定宦官事务归内务府管辖,撤销宦官衙门与此同时,顺治帝还下诏旨:“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
15、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决不姑贷。特立铁碑,世世遵守。”明末宦官多至十万,顺治时裁减为数千人,到清末仅剩八九百人此外,康熙帝时明确规定:“各衙门官品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乾隆时还废除太监读书制度,奏事宦官一律改姓为秦、赵、高,其用意是“借此三字以自儆也”,可随时汲取秦代宦官赵高擅权乱政、祸国亡秦的历史教训。摘编自朱子彦中国朋党史(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为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措施。(6分)44.(1)措施:改革宦官机构,裁撤宦官衙门;严厉惩罚宦官干政;削减宦官人数、品级;废除宦官读书制度;以史为鉴,警示宦官不要干
16、政。(每点2分,答全5点9分任答3点,即得满分)(2)评析:有效减少了宦官祸乱朝政的现象,有利于加强皇权、维护统治;(3分)但因改革未触及专制主义制度本身,故无法根除宦官祸乱朝政的问题。(3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1941年9月,斯大林就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
17、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河后结束。百度百科材料二 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抹去了敦克尔克的耻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1943年夏以前没能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的观点。(9分)45(15分)(1)英国无实力组织这样大规模的
18、战略登陆作战;英国想乘苏德战争坐收渔翁之利,重塑欧洲大陆均势;想借美国力量恢复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利益。(6分)(2)这一评价肯定了该战役的意义,但有夸大之嫌。(2分)诺曼底登陆的胜利,使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加速了德国法西斯失败的进程。(2分)使美军能够把主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加速了二战的结束。(2分)二战中的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等都是关键性的战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一个积小胜到大胜的过程。(2分)各个战场、每场战役都功不可没,不能过分夸大任何一次。(1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甘地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言论记录,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他
19、提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斗争的唯一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他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甘地认为这是强者的武器。在印度这样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种姓隔离和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殖民地国家,“真理是神”实际上是把印度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众神归一”,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的语言和形式,唤起人们在真理的旗帜下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团结起来,勇敢无畏地追求真理。这无疑是印度资产阶级借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吸引群众参加反英斗争的有效武器。同时因为它提倡非暴力,不仅适应了英国殖民统治下人民被剥夺了武装的权利,一直受宗教成见麻痹的现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披着议会民主制外衣、富
20、于统治经验的殖民者接受;不仅能发动群众,又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很适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既希望利用群众的反帝斗争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目标,又要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危及其自身利益的需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甘地思想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主义的影响。(9分)46.(15分)(1)特点:思想内容丰富;核心是真理与非暴力学说;适应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需要。(6分)(2)影响:积极性:有利于团结群众参加反英斗争;其斗争方式有利于被殖民者所接受;适应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目标的需要;促进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局限性:非暴力的宗教色彩迎合了群众的蒙昧落后意识,不利于群众的真正觉醒;只要发生暴力就停止运动,必然挫伤民族解放运动的士气,丧失革命良机。(9分)(积极性6分,局限性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