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在汉语教学中的实施摘 要: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汉语教学就学科特点来讲,在德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汉语教材具有很多好的德育内容这就为“结合课文进行德育”提供了有力条件。其次,汉语教学还能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再次,汉语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德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目前在汉语教学中进行德育也存在一些错误观点,只要我们认识到错误,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德育与汉语教学将会结合得更为紧密,教学效果也将会更好。关键词:汉语教学 少数民族学生 德育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2、2-3791(2011)05(a)-0213-01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大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主导作用。然而,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只进行单纯的政治说教,那是收效甚微的。加强德育教育实际上就是加强育人的教育。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师育人的重要舞台,汉语这门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汉语教材大多是思想性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很多课文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民族的崇高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的意义它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
3、时,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所以,在汉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那么,如何在汉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1 结合课文,自然深透结合课文进行德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讲读,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通过提示文章的思想观点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以文悟道,把课文所特有的思想情感渗透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逐步树立高尚的品质、道德与理想,只有这样学生的爱国精神才能得到培养、人格才能完善、修养才能提高。如在讲授剪纸与我国的传统戏剧这两篇文章时,应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剪纸和戏剧都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不仅历史久远受到国人的喜爱,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称赞,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了
4、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了解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达到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目的。又如在讲解生命与健康和残疾人这两篇文章时,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使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不屈、向上和永恒,在教育他们尊重残疾人的基础上进而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2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是晓之以理的继续。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的情感是提高德育效果的保证。汉语课的德育和智育应当是水乳交融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地教学手段与自然的教学形式激发培养学生的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所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形
5、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在汉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他们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他们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汉语知识与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如:学习老人由谁养这篇课文时,应当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白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供他们读书、生活,但父母却没有任何要求与怨言,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亲情的崇高与伟大,在激发他们爱父母、爱亲人情感的同时使他们明白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当继承与发扬。又如:学习丽江旅游四部曲时,可以从网上查找一些有特色的相关图片请学生欣赏,这样就为学生创立下了美好的心
6、理环境,然后再请学生带着这种心理状态进入学习境界,这样一来,祖国河山之美立刻铭记在学生的心中,从而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为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3 搞好汉语课外活动,优化德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汉语活动,是对汉语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民族学生增强德育教育的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汉语活动。如:汉语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成语故事比赛、汉语辩论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汉语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汉语辩论赛,既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诗歌朗诵、演讲、
7、讲成语故事等既能让学生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汉语的优美与精炼,感受到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总之,针对汉语教学的要求,结合读和说的能力培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予德于乐,予德于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在汉语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时候还存在一种错误的观点:那就是把汉语课当成是纯工具课,忽视了德育的要求。即只追求教会少数民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一味追求汉语水平考试的过级率,而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视而不见,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处的任务,这实际上是忽视了汉语教学的德育功能,错过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大好机会。教师应该花时间去认真琢磨学生,不能仅仅满
8、足吃透教材和在课堂上重复教材,而要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关心的一些话题,真正挖掘出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汉语教学中要避免千篇一律地向学生讲大道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品德教育,得到更好的德育效果。总而言之,实施德育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应当立足汉语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加教改,充分发挥汉语学科的优势,挖掘汉语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深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新型人才。参考文献1王云珠,龙海晏.德育渗透是一项系统工程J.中国德育,2004(4).2王正亚,徐晓霞.相机深透 增强实效J.中国德育,2003(4).3汉语口语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4汉语阅读(准中级)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