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814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诸暨市2019届高三语文5月适应性试题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这条青黛黑瓦、素雅拙朴、人文荟萃的老街,勾勒着经年累月的荣光兴衰,镂(lu)刻了市井的庸常日子,衍(yn)生出游子魂牵梦萦的乡愁。B. 母亲就像那一株红苕,根扎(zh)在贫瘠的苦海,身形赢弱,意志葳蕤(ru),汗如雨下却绽放出丰润的慈祥,饮苦茹酸却满蕴着动人的温情。C. 电视剧都挺好借解剖一个中国式原生家庭的肌理构成,凸显百姓生活的爱恨纠葛(g),戳到社会与人性的痛点,斩获了无数铁杆(gn)粉丝。D. 成群结队的渔船结伴而行,渔歌和号子粗犷(gun

2、g)嘹亮,粼粼波光被劈成千万个洁白的箭镞(zh),渔夫们黝黑面庞上流动着丰收的光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及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A.“衍生”的“衍”读yn;B.“赢弱”应为“羸弱”;C.字音字形全都正确;D.“箭镞”的“镞”读z。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在信息时代,史学研究需要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如何提升研究质量?怎样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诸如此类问题,非常值得探讨。乙毋庸置疑,信息技

3、术的发展给史学研究带来了很大便利:文献检索极其方便,可以快速检索到大量资料;珍本图籍的数字化,对学者穷尽资料意义重大;研究从抄写卡片变为下载资料,省时、省事,等等。但是,搜集史料的方便并不意味着写论文出专著就易如拾芥了。丙如果没有严肃的治史态度、而是“玩”史学,就不可能有传世之作,更不可能达到全新的史学研究境界(纵通观察历史的境界)。对于数字化史料,我们首先应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对数字化史料需辨别讹误,仔细核对,其次要增强理解史料的能力。如果对数字化史料未加细致思索,就难以理解史实并把握其实质,更谈不上厚积薄发。最后要致力于田野调查。史学研究者不宜忽视田野调查,当然研究古代史也同样需要。2. 文

4、段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易如拾芥B. 辨别C. 厚积薄发D. 当然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甲B. 乙C. 丙【答案】2. D 3. B【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时,要特别注意联系语境理解;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主要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意等几个方面考虑。A.易如拾芥: 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此词句中用于否定句,说明写论文出专著并非易事。运用正确。B.辨别:指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此处用来对文史资料中讹误进行区别。运用正确。C.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此词句中

5、用于否定句,表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不能办好事情。这里使用正确。D.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表示就是这样、应当这样。此处与下文的“同样”语意重复,使用不当。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乙句标点错误,“省时、省事,等等。”“省事”后面应为分号,因为这里前面有三个语句是并列关系,与“等等”也构成并列关系。故选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张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

6、照片不仅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黑洞的预言是对的,还将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B. 这场电动车专项整治活动是为整治电动车道路骑行的各种乱象,减少由违规带来的安全事故,经过广泛征求意见,酝酿筹备多时,最终形成了方案。C. 社会文明的养成,绝非朝夕之力。只有人人提高道德自律,聆听内心的“道德律令”,自觉守护文明的大环境,文明的甘泉才能滋润更多人的心田。D. 流浪地球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不仅电影里的家国情怀没有局限于一家一国,而且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严密契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

7、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A.没有语病;B.结构混乱,主语是“整治活动”,因一个“了”字,导致结构混乱。“最终形成了方案”应改为“最终形成的方案”。C.搭配不当,“社会文明”与“养成”搭配不当,应在“社会文明”后加上“习惯”。D.语序不当,“不仅”要移动到“家国情怀”后面,因为后面两分句的主语一致。故选A。【点睛】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

8、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国画推崇以虛代实的留白,_。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有疏密,才能破平板、划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

9、得良好的艺术情趣。凡作书法,既要注意黑的字形笔画的密处,_, _,而字里行间的白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方能使之疏密有致,两者相映生辉。【答案】 (1). 书法讲究疏密有致的简约 (2). 也要落实白的字里行间的疏处 (3). 字形笔画的黑处固然需要精心结撰【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语段讨论的是书法艺术。第一空,要补写的语句内容上要与下文连贯,结构上要与上文一致,根据下文的“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有疏密”,补写示例:书法讲

10、究疏密有致的简约。第二空,根据上句“既要注意黑的字形笔画的密处”,对应的下句要与上句句式一致,内容相对,可以填写“也要落实白的字里行间的疏处”。第三空,下句是转折“而字里行间的白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可见上句说的应与下句相对,示例:字形笔画的黑处固然需要精心结撰。本题是主观性的语言表达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3检

11、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6.2019年8月31日至9月15日,篮球世界杯将在中国8个城市举办。下图是2019篮球世界杯会徽,请写出除文字外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答案】会徽以京剧脸谱绘制的篮球为主体,奖杯和二龙戏珠为主要构图元素。京剧脸谱绘制的篮球,既富民族特色,也体现篮球是美与力量相统一的运动;二龙戏珠如两支球队争夺奖杯,彰显了体育的竞技精神。【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和综

12、合性学习的能力。徽标文字转换题首先要分析图案构形,然后结合徽标的标题和主题,分析构图要素的寓意。语言表达要简明通顺,条理清晰。本题是2019篮球世界杯会徽,会徽由图形和文字组成,图形是以京剧脸谱绘制的篮球为主体,奖杯和二龙戏珠为主要构图元素。文字是图形下方,是英文的“2019篮球世界杯”。图形的寓意是:京剧脸谱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用京剧脸谱绘制的篮球,既富民族特色,也体现篮球是美与力量相统一的运动;二龙戏珠如两支球队争夺奖杯,彰显了体育的竞技精神。文字则非常明确地指出会徽所代表的主体。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民日报全新改版、全彩印刷,

13、做大做强报网端微十多种载体,覆盖用户7.86亿人次;新华社发布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推出“AI合成新闻主播”,创建“媒体创意工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整合优势资源,集聚350多家媒体机构形成矩阵,打造全国广电“联合舰队”观察今日之传播场域,媒体融合方兴未艾,人们眼中曾经“很传统”的主流媒体,正以加速变革不断赢得更多注意力资源。只有在物理变化的基础上,努力激发化学反应,创造更多可能性,推进“融合+”,主流媒体才能真正赢得受众。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主流媒体手握的是“金话筒”。把握时代大势,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媒体融合的大手笔正等待我们去创造。摘编自李浩

14、燃勇立潮头,推进全媒体时代“融合+”,人民日报2019年01月28日)材料二:2018年4月2日,人民网发布2017年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报告对全国296份中央、省级、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主要报纸、301个中央及省级广播频率、37家拥有上星卫视的电视台的融合传播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了2017年媒体融合传播的总体水平和特点。表1 报纸、广播频率、电视融合/网络传播力TOP10报纸广播频率电视台1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央电视台2环球时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浙江电视台3参考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湖南电视台4光明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劲曲调频江苏电视台5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

15、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北京电视台6中国青年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上海电视台7华商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广东电视台8经济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湖北电视台9浙江日报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之声山东电视台10广州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河北电视台表2 传统媒体渠道拓展情况微博微信入驻聚合新闻APP入驻音频/视频APP自建APP(含集团)报纸(N=296)979894-87.5广播频率(N=296)9477479996.7电视台(N=296)97959510097(摘编自2017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发布2018年4月2日人民网)材料三:媒体融合发展与融合传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我

16、国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许多数字技术与不同媒体融合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融合成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被运用到全媒体采编平台之中,移动直播、H5应用等技术在采编制作环节普遍采用,VR(虛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从无到有。这些技术进步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新技术也为融合发展的传播效果评估提供了便利条件。融合发展的效果如何,包括内容传播效果和项目建设效果是否达到了与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都要进行准确的反馈与评估。应以传播效果评估为重要环节,倒逼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尽管同国外媒体相比,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处于“第一方阵”,尤其是主流媒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

17、但在内容生产上还要进一步努力,补齐短板,进一步赢得融合发展优势。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内容是满足受众需求的“第一指标”技术与渠道都是为了方便内容到达受众。摘编自崔士鑫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处于“第一方阵”)材料四:从多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媒体融合理念不断精进,业内对融合路径已有共识。不过,痛点显而易见。媒体内容生产折射出的仍是媒体中心主义思维,对用户思维的考量不足。对于用户而言,媒体融合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多维度的信息,把身边黑暗的地方看得更清楚,而非谁提供的信息最多、谁玩出多少花样。当用户思维渗入媒体融合的每一根神经,产品

18、意识就会自觉生成,媒体的信息生产与发布,将不再依靠惯例、感觉。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媒体形式的融合、生产流程的再塑才具有实质意义。(摘编自卞德明媒体融合别丢了用户思维,人民日报2017年3月16日)7. 下列对材料中“融媒体时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融媒体时代意味着对传统的全面突破,人工智能是打造有影响力平台的主要路径。B. 相对而言,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在融媒体时代表现更突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优势。C. 我国已抢占融媒体时代的先机,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有力满足了受众交流的需求。D. 融媒体时代要采用多样信息传输方式,丰富信息内容,准确把握用户的心理诉求。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9、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主流媒体在做大做强报网端微十多种载体,应用人工智能平台,充分整合优势资源等下工夫,目的是赢取更多注意力资源。B. 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在传播力上形成了极明显优势,这与其在媒体融合上的积极探索有关。C. 同国外媒体相比,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能够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带动了融合媒体技术的发展。D. 媒体融合的应有之义,绝不是现有媒体形式及信息生产流程的整合,更应是媒体的生产内容对用户需求和用户思维的融合。9. 结合上述材料,针对我国媒体融合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答案】7. B 8. D 9.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避免媒体间的简单相加。

20、致力于不同媒体、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与渠道为辅,重视传播效果评价。以用户思维为中心,帮助用户获取全面和多维度信息。【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本题,A.“融媒体时代意味着对传统的全面突破”分析不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对传统的全面突破”,原

21、文说的是“人们眼中曾经很传统的主流媒体,正以加速变革不断赢得更多注意力资源”。同时“人工智能是打造有影响力平台的主要路径”于文无据。C.“有力满足了受众交流的需求”分析错误,原文指出我国媒体在“内容生产上还存在短板”。D.“融媒体时代要采用多样信息传输方式”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融媒体时代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发布要以用户思维为中心。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绝不是更应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2、应把“绝不是”改为“绝不仅是”。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类题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针对我们媒体过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媒体融合未来发展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媒体融合,绝不仅是现有媒体形式及信息生产流程的整合,需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避免媒体间的简单相加。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前列,但发展不平衡,我们要致力于不同媒体、不同地区的均衡

23、发展。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内容是满足受众需求的“第一指标”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与渠道为辅,重视传播效果评价。对于用户而言,媒体融合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多维度的信息。当用户思维渗入媒体融合的每一根神经,产品意识就会自觉生成。我们要以用户思维为中心,帮助用户获取全面和多维度信息。【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答题要点:首先大致介绍将要探究的问题存有哪些“疑”哪些“难”,其次用简洁的语言表明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意义,再次提出自己对该问题的大致看法或观点并以简练的语言说明自己探究的路径和凭据,最后在展示探究过程时

24、努力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并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地与现在探究的问题建立联系,然后按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顺序逐条展示对探究对象进行认识的过程,从而证明自己探究的看法或观点,最后用一个:简练的结束语再一次申明自己的见解或认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与风有关刘云芳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个风阵。常常,南窗下绿化带的树木静止不动,像舒缓的乐曲正在抚摸它们的树干、叶脉和年轮。北窗外小区里那些柿子树、柳树却摇晃得厉害,树骨头里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我们倾听不到的摇滚。有时候,我会看看不远处的钢厂烟囱,厂房的结构被一座小山隐去,只留下烟囱高耸着,将这喷云吐雾的行为嫁祸给那座山。天气晴好

25、时,白色的烟雾笔直笔直的,没有一丝犹豫。风大的时候,烟雾先是低沉,到了远处,又忽然高升,像一条被按住脑袋的白蛇又猛得抬起头来。我总是想象着烟雾弯曲时大风的嘶吼。小区里,几位刚收拾完花草的中年妇女在背风的地方吃饭,有人躺在一块破布上休息。她们围着红的蓝的头巾。风掀开其中的一角,让她们露出眉眼来。忽然,一块红头巾从谁的头顶掉下来,被风吹起,一直向前翻滚。几个人站起,从不同方向包抄,像在围追一只兔子。一场与风有关的恶作剧在上演。女人们奔跑着,用手拦,用脚挡。最终在河边,一棵矮树苗拦住了头巾。那女人在风里抖落红头巾上的土和碎树叶,其他的女人忽然笑得前仰后合。每天,隔着玻璃窗,看一群女人与风相处的细节,

26、像是在看一部哑剧。那些彩色的头巾在风里翻飞的样子,让我想起蝴蝶,也想起我那些在异地打工的女性长辈。那年十一岁,我要到山那边的村子里上学。那时学校没有宿舍,冬天又格外冷,下学之后,我们裹着身子往各自寄居的地方奔跑,在风阵里努力挤出一条路。有段时间,我寄居在一对老人家里。他们住在两孔土窑洞里。窗口很小,窗户用白纸糊了,只在低处镶了一块方玻璃。他们家有一扇会说话的门,我每晚归来,伸手一推,它便吱呀呀一阵叫,告诉主人,有人进来。温暖的气息忽然撞在脸上,两张慈祥的脸迎接着我。窑洞里总有烤红薯、烤馒头片这样的小食物从他们手里递过来。我睡在最左边,像一只蜷着身子的小猫。狂风来袭的深夜,我能听到窗外树枝被吹断

27、的声音。风在撕裂,在安静的冬夜里不知道疯狂地撕碎了什么。而我总在那个温暖的居所里胡思乱想,酝酿着各种莫名其炒的少年心事。我那时大约知道,未来会走得越来越远,许多美好只能在记忆里回放,却难以回头。后来的许多年,不管刮风下雨,我都要在规定好的日子归乡或者远行。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对风不那么在意的人。父母总是从千里之外的故乡打来电话,说,他们遇到一场罕见的大风,这时,便向我发起追问:你那里有没有刮起大风?好像他们让风捎了什么东西来。我会伸长脖子,向窗外看看,这也像一个收信人的样子。我不太能通过风的声音辨别出什么,这完全不像我的二舅。二舅在失明之后,耳朵便开始长出透明的触角,哪怕再微小的声音也能吸引他的注

28、意。他常年放牧一小群羊。几只白羊和几只黑羊,散落在小山坡上,像一局未下完的围棋。二舅远比羊更安静。他微微抬起下巴,嘴唇微张,他品饮风的味道,从那里边咀嚼那些无法言说的东西。近处的风是那般安静,远处的山风却把松涛搅动起来,变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很快,整个山谷都安静起来。烈日灼灼,我“咔哧”咬下一口苹果。二舅却说了一声,“嘘!”我不知道他在辨别、迎接怎样一个声音,只好去远处独自采摘花朵。那天,我刚采好一大束花,便看到采买苹果的男人跟姥爷道别。他刚要坐上那辆驴车,就听见二舅喊,别走!那人以为二舅是在挽留他。对着姥爷笑了一下,便去拿鞭子。这时,却听到二舅又喊,等等,先别走。他便没再动。那是什么声音?在烈

29、日之下,山谷里忽然涌来了一股凉气。接着,我们听到巨大的咆哮声。姥爷急匆匆跑到高处,站在二舅身后。我们看到一股高大的山洪从上游汹涌而来,它们冲撞着崖壁,携带着上游人们忘了或者没来得及收拾好的农具、蔬果和一些生活用品。那声音被河谷放大了,听起来让人恐怖。采买苹果的人没见过这阵势,早已经吓得两腿发软。有时风把河流的湿气吹到山上,吹到我们脸上,吹到羊毛里。二舅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用指甲帮我把花径上扎人的部分刮得圆润,又将它们编成花环,默默戴在我的头顶。相对于二舅听风的习惯,大舅更喜欢倾听人的声音。他常年穿梭于林间,去四面八方的村庄里跟人喝酒、聊天、交朋友,是条豪爽的汉子。后来他中风了,从此,一有人来,他

30、就会哭上一场。他看见大山会哭,看见苹果树开花会哭,看见苹果树结果也会哭如果说二舅是听风者,那大舅就像是造雨者泪水凝成的雨把他的命运全部淋湿了。我的两个舅舅早早就去世了。姥爷表面上镇定自若,时常看着自己那两只粗糙的大手发呆。但“儿子”两个字却成为灌进他骨头里的长风,一旦提起,便让他瑟瑟发抖。许多年后,我回到那座山上,一口唯一的井干枯了,像一只流干泪水的眼睛,里边所有东西都被风干,而当年的往事,当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一阵阵风般从我心上掠过,站在那里,我变成一个储藏风的罐子。而现在,我天天看风向,看风级,不过是想为幼小的孩子挑选一个最佳的出行时间。等着天气和暖,无风的时候,我们就能一起站在阳光之下,让暖

31、风给我们雕刻一个温柔的样子。那时,我母亲也会打来电话吧,她一定会问,你那里的天气好不好啊,风大不大。就像那些好天气都是她那里的大风吹过来的一样。选自散文百家2019年第三期,有删改)10. 根据第到段,简要概括二舅的形象特征。11.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2. 简要阐述“风”在文中的作用。13. 联系全文,探究作者寄寓在风里的情感态度。【答案】10. 安静从容,坦然承受命运的安排;理解自然语言,充满生活智慧;细心体贴,善良有爱。 11. 采用特写手法(虚实结合)。“我”定格在井前,山村荒废的现实与记忆中的人事交叠出现,表达出沧海桑田、人事不再的留恋与感伤;对照衬托。以“一口唯一的井”“一只储藏

32、风”的罐子串连“里边所有东西”“许多年”的人与事,两者形成小大的鲜明对比,表达了挥之不去的乡愁;运用比喻,枯井如眼,“我”如罐子,往事如风,形象刻画了山村不在、世事沧桑的变迁过程,表达对故乡人事的缱绻痛惜之情和始终如一的乡野情怀;结构上收束上文的回忆,将时空镜头切换到现实。 12. 线索作用。文中的“风”将自然与人生的风,风与异乡女人、寄居的老人和二舅、大舅等人的故事串连起来,使文章结构更紧凑;同时还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借助风塑造人物形象。借助风,无论是慈祥温暖的寄居老人、充满智慧的二舅还是苦命的姥爷、闲中作乐的异乡女子,都形象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隐喻和象征作用。风在文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33、变迁的世事和温暖的亲情牵挂。 13. 对乡村衰落和纯朴乡情逝去的留恋与伤感;对代代传承的亲情的颂扬;对命运拨弄下亲人遭际的伤感与审视;对漂泊异乡的人们的理解与关切;对现代文明中人们之间的疏离的隐忧。【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散文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章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第段中,“他微微抬起下巴,嘴唇微张,他品饮风的味道,从那里边咀嚼那些无法言说的东西”。二舅眼睛失明后,耳朵却很灵,他安静从容,能坦然承

34、受命运的安排。第段,“等等,先别走。”二舅能听到远处山洪暴发的声音,他理解自然语言,充满生活智慧。第段,“二舅一句话也不说”“ 用指甲帮我把花径上扎人的部分刮得圆润,又将它们编成花环,默默戴在我的头顶”,二舅细心体贴,善良有爱。11题详解】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像一只流干泪水的眼睛”“我变成一个储藏风的罐子” 运用比喻,枯井如眼,“我”如罐子,往事如风,形象刻画了山村不在、世事沧桑的变迁过程,表达对故乡人事的缱

35、绻痛惜之情和始终如一的乡野情怀。“枯井”是眼前实景,“当年的往事,当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一阵阵风般从我心上掠过”这里是回想,是虚写,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我”定格在井前,山村荒废的现实与记忆中的人事交叠出现,表达出沧海桑田、人事不再的留恋与感伤。以“一口唯一的井”“一只储藏风”的罐子串连“里边所有东西”“许多年”的人与事,这里运用了对照衬托的手法,表达了挥之不去的乡愁。【1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意象作用的能力。如果文章中引入特别重要的景物,其作用不外乎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主题等。有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了相关情节,从而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文章题为“与风有关”,不同

36、时期、不同地点的“风”又多次在文中出现。“风”这一特定的意象,在文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从结构上看,文中的“风”将自然与人生的风,风与异乡女人、寄居的老人和二舅、大舅等人的故事串连起来,使文章结构更紧凑;同时还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可见,“风”在文中起着线索的作用。(2)从人物形象塑造上来看,作者借助风,无论是描写寄居老人、二舅还是姥爷、异乡女子,都形象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见,“风”有效地烘托了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3)从突出与深化主题上看,风在文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变迁的世事和温暖的亲情牵挂。 “风”的隐喻和象征作用使主题形象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37、生探究文本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的能力。探究情感和意蕴离不开对文章主题的分析,文章的主题是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探究意蕴和情感就立足于文章的主题,应该从作者背景、人物特征、情节发展、语言情感色彩、整体倾向等多方面进行剖析。作者借助“风”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乡村及亲人们的多种复杂的情感,具体分析如下:“许多年后,我回到那座山上”“当年的往事,当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一阵阵风般从我心上掠过”“我成了一个储藏风的罐子”,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衰落和纯朴乡情逝去的留恋与伤感;过去,母亲打电话,总是问“你那里有没有刮起大风?”还有二舅的听风细节,都表达了作者对代代传承的亲

38、情的颂扬;“如果说二舅是听风者,那大舅就像是造雨者泪水凝成的雨把他的命运全部淋湿了”。两个舅舅早早就去世了,“儿子”两个字却成为灌进姥爷骨头里的长风,一旦提起,便让他瑟瑟发抖。表先了作者对命运拨弄下亲人遭际的伤感与审视;“那些彩色的头巾在风里翻飞的样子,让我想起蝴蝶,也想起我那些在异地打工的女性长辈。”这些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漂泊异乡的人们的理解与关切;文章开头对厂房、烟囱烟雾的描写,表现了对现代文明带来的担忧;现在“我”看风,“不过是想为幼小的孩子挑选一个最佳的出行时间”,表现了作者对现代文明中人们之间的疏离的隐忧。【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题解题策略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

39、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更依赖于读者的文学素养、感受能力和体悟水平。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富于凝聚力。富于同化力。爱好自然,追求光明。主静,爱好和平。中庸、稳重。一统性。知足。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

40、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可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质上就是第1点的延伸,“不同角度”就是“有创意的解读”,更是一种“个性化阅读”。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 “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陶朱公庙碑记【宋】吴处厚穷之与达系乎命,用之与舍系乎时,时之与丧在乎天,去之与就在乎

41、我。四者,古君子出处之大节而公独兼而得之,不亦智矣乎?公之事业详于国语史记吴越春秋。当是时,吴与越相持几三十年,吴常胜,越常败。吴譬则虎,越譬则鼠;吴譬则狼,越譬则羊,勾践之命在于夫差掌握中数矣。公力与皋如、计倪、诸稽郢、大夫种诸臣谋,间关险阻,未尝少变其节。乃说勾践卑词重币,顿颡屈膝,籍其馆库,质其妻子,为吴奴虏。及囚石室,又说饮溲尝恶,以媚夫差。而夫差不悟,乃伐齐而舍越,复贪与诸候会于黄池。及越焚姑苏入其郭,犹与晋午争长,不以为恤。既而岁饥民罢,而国之轻锐尽死于晋,祸稔数极。公卒与越之君臣,因其困,乘其敝,一举而灭之。故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此之谓乎!君王之耻已雪,霸国之

42、业已成,则邑万户,禄万钟,为师尚父,宠之终身,固其宜也。公以为功名不可以多得,富责不可以长保。瞥然轻舟,飘然五湖。投绅笏如柴栅,弃妻孥如敝屣,冥冥而飞,汩汩而逝,网不能绊,缴不能弋,乌喙虽长而不能啄,属缕虽利而不能割。存耶,亡耶,死风波耶?葬鱼鳖耶?泛溟渤,登蓬莱,羽化而仙耶?俱不可得而知也!遂令王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旬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与夫贪权冒功而血刀锯为鱼为肉为葅为醢者岂同年而语哉!余尝按越之图经,得公庙于诸暨陶朱山下。俗说公本诸暨人,今净观寺即其故宅也。乡曰陶朱之乡,岩曰范蠡之岩,井曰鸱夷之井,俱因公而得名也。年祀遥阔,不可得详。庙宇庳窄,芜坏不治,属岁荐饥,民又乏饷

43、。余尝至其下徘徊观览,恻然于怀者数四。盖碑者悲也,君子之所以述往事,悲来者也,因书以为吊焉。词曰:越山叠叠兮,越水环环。公有庙兮,山水之间。屋其三架兮,门鐍户开。庭墁不治兮,野草萋萋。豚蹄乏饷兮,岁歉民悭。香火阒冷兮,巫休祀闲。颓廊梗雨兮,古木号寒。饿鼠昼啸兮,饥鸦冥还。功磨日月兮,名揭邱山。遗像可挹兮,高风莫攀。我来怆古兮,愤泪一潸。秋色著树兮,霜叶初殷。青史传信兮,灼不可删。千古万古兮,云痴石顽。(选自会稽掇英总录,有删改)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间关险阻 间关:道路、路途B. 瞥然轻舟 瞥然:忽然、迅速的样子C. 余尝按越之图经 按:巡察、查看D. 岁歉民

44、悭 悭:悭吝、节俭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复贪与诸候会于黄池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B. 此之谓乎 恐年岁之不吾与C. 恻然于怀者数四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D. 因书以为吊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陶朱公的成功,在于清醒认识“保持强盛要顺从天道,使国家转危为安要顺从人道,要妥善地处理政事要顺从地道”的道理。B. 文章第三节叙述陶朱公功成身退、飘然五湖的事迹,议论这一行为的人生价值,对比中肯定其出世独秀的精神,体现了积极的家国意识。C. 文章结尾采用骚体诗的形式,极富韵律美。吊辞中指出陶朱公

45、庙虽庙宇破败,庭墁不治,但是陶朱公的功勋永存,青史传信,万古流芳。D. 本文用词生动,思辨犀利,结构谨严。在论人叙事中阐明人生哲理,做到叙人述史绘景论理抒情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是碑文中的佳作。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遂令王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旬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与夫贪权冒功而血刀锯为鱼为肉为葅为醢者岂同年而语哉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既而岁饥民罢,而国之轻锐尽死于晋,祸稔数极。(2)庙字庳窄,芜坏不治,属岁荐饥,民又乏饷。【答案】14. D 15. D 16. B 17. 遂令王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旬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

46、地/与夫贪权冒功而血刀锯/为鱼为肉/为葅为醢者/岂同年而语哉 18. (1)不久,吴国遇上饥荒百姓疲惫不堪,而国家轻捷精锐的士卒又在与晋交战中尽数死亡,祸患成熟,多次达到了极点。(2)庙宇低矮狭小,荒芜破败而没有人修整,正值连年饥荒,老百姓又缺少供奉的物品。【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的能力。学生应明确实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总结,不断积累。具体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义。D.解释错误,“岁歉民悭”中“悭”意思是“缺欠”。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

47、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A.“与”:介词,同;连词,和。B.“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者”:用在动词性短语后面,表示“的人”;用在动词后面,并与之结合,指人。这里与“览”结合成“览者”,意思是“读者”。D.“焉”:都是句末语气次,相当于“啊”。故选D。【16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B.“体现了积

48、极的家国意识”分析错误,范蠡功成身退,离开朝堂,隐居民间,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与“家国意识”无关。故选B。【17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这件事)于是让越王命令工匠用金属制成范蠡的像,每天礼拜他,命令大夫们每十天也要礼拜一次。同时把会稽山四周三百里土地划为范蠡的封土。(范蠡所受到的恩遇)与那些为了贪恋权位、冒领军功而生杀戮,或被剁为鱼肉,或被碾为肉酱的人,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句中,

49、“王朝礼之”“旬日大夫朝之”“环会稽为范蠡地”根据意思即可断句。“为鱼为肉为葅为醢者”是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中间停顿。“岂可哉”是固定句式,分析可知正确的断句是:遂令王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旬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与夫贪权冒功而血刀锯/为鱼为肉/为葅为醢者/岂同年而语哉。【18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特殊句式:(1)既而,不久;罢,疲惫不堪;稔,成熟。“尽死于晋”这是

50、状语后置句。(2)庳窄,低矮狭小;治,修整;饷,供奉的物品。【点睛】分析和概括题设误特点:1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故意错误地解释原文中关键的词语,把好说成坏,把小错说成大错,把想法说成行动,把次要的说成是主要的,或无中生有地提供一些于文无据的信息,从而造成干扰。2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命题者故意在时间、地点、行为、因果等方面张冠李戴,搅乱混编在一起,造成干扰,引起错解。3强加因果,牵强附会。命题者把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导致逆情悖理,不合逻辑。4以偏概全,言过其实。文中主人公本来只有某一方面的优缺点或只有一件事做得妥与不妥,但选项中却将其过高褒扬或全盘否定;本

51、来只有个别人对之赞成或反对,却说成全部赞成或反对。参考译文:处境艰难与仕途顺利都和命运有关,受到朝廷重用与不受重用都和时机有关,有时运与无时运都和上天有关,离开与前来那是由我决定的。以上四个方面,古代的君子从心怀大义有时能得到,而您却能同时得到它们,您不是也太有智慧了吗?您一生从事的伟大事业在国语史记吴越春秋里面都有详细记载。正当那个时候,吴国与越国矛盾相持已有三十多年了,吴国常常获胜,越国常常惨遭失败。如果把吴国比作是虎,那么越国就如同鼠;如果把吴国比作是狼,那么越国就如同羊,勾践的命运掌握在夫差的手中已有好多年了。您尽力与皋如、计倪、诸稽郢、大夫种等大臣谋划复国之路,道路险阻,您没有一点对

52、越国不忠心。勾践用谦卑的语言讨好吴人,把无数财富送给吴人,卑躬屈膝,整理国家的馆库留给吴人,包括把妻子儿女送到吴国做人质,换来的是被俘吴国,成为吴王的奴隶。勾践被囚禁在石室之中,喝的是馊水,尝的是粪便,并以此来讨好吴王。可是夫差没有察觉勾践的用意,去讨伐齐国而没有攻打越国。夫差又贪心与诸侯在黄池会盟。等到越人火烧姑苏打进城里来,他还在和晋国争权夺利,没有顾及城里受难的百姓。不久,吴国遇上饥荒百姓疲惫不堪,而国家轻捷精锐的士卒又在与晋交战中尽数死亡,祸患成熟,多次达到了极点。您最后与越国的君臣,利用吴国的眼前的困境,乘着他们力量无法顾及的时机,一举将吴国消灭了。所以说:当昌盛、满盈时,能够保持,

53、可以赢得上天的帮助;当危殆、将倾时,能够安定,可以赢得人心;各种世事时,要能有理,有所“节制”,可以赢得生存所需的万物。说的就是这个。君王被俘之耻已经昭雪,越国的霸业已成,您会得到万户的封地,万钟的俸禄,您会被越王尊为国师尚父,将享受一生的专宠,这也是您本来应该得到的。您却认为功名不能多得,富贵不能长久保持。迅速地驾一叶扁舟,飘然在五湖之上。把作为高官身份象征的绅笏扔到了柴堆,把妻子与孩子像破鞋子一样丢下,您悄无声息地走了,像汩汩而逝的江水,网无法绊住您的脚步,缴绳无法缠住您的身体。勾践的势力再大也抓不到您,捆绑您的细绳再锋利也割不到您。您现在还在人世吗?还是已经去世了呢?您是在五湖的风波中落

54、水而死呢?还是葬身在水中鱼鳖的腹中呢?在浩渺的渤海泛舟,攀登蓬莱仙岛,您羽化登仙了吗?这些都是无法得知的!(这件事)于是让越王命令工匠用金属制成范蠡的像,每天礼拜他,命令大夫们每十天也要礼拜一次。同时把会稽山四周三百里土地划为范蠡的封土。(范蠡所受到的恩遇)与那些为了贪恋权位、冒领军功而生杀戮,或被剁为鱼肉,或被碾为肉酱的人,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我曾经察看越国的图经,得知您的庙建在诸暨陶朱山下。民间传说您本来就是诸暨人,现在的净观寺就是您的故宅。这里的乡名叫陶朱之乡,这里的岩石名叫范蠡之岩,这里的水井名叫鸱夷之井,都是因为您而得名的。年代已经久远,已经无法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了。庙宇低矮狭小,荒芜

55、破败而没有人修整,正值连年饥荒,老百姓又缺少供奉的物品。我曾经走到您的庙宇下面徘徊观看浏览,有四次内心感到特别悲伤。墓碑的主人已成往事,他的悲伤已经过去,君子记述他的往事,是为后来者而悲,我于是写下这些作为凭吊。词曰:越国的山层层叠叠,越国的水九曲连环。您的庙宇,在山水之间。屋有三间,门户大开。庭院无人打扫,野草竞相生长。猪蹄这些上供的东西几乎没有,那是因为年成不好,百姓也吃不饱肚子。香火稀少,庙宇冷清,神灵歇息,祭祀得闲。颓败的檐廊在雨中矗立,古老的树木风中发出令人心寒的声响。饥饿的老鼠白天也跑出来乱叫,没有吃的乌鸦到了晚上才会回巢。日月穿梭,时光流逝,您的美名在邱山之上高扬。您的遗像还可以

56、朝拜,您的高风无人能及。我来到此悲伤古人,洒下悲愤的泪水。秋天的颜色已经在树木上显现了,霜下的树叶微微泛红。悠悠青史之中,一定传递着您的美名,您的光华不会熄灭。千秋万代之后,云也会为您痴迷,石更会因您更坚强。(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杜工部蜀中离席【唐】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注】这首诗的题目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19. 颈联以“醉客”对“醒客”,与屈原渔父中的诗句“ , ”有异曲同工之妙。20. 后人认为:“此诗拟杜,既得其

57、诗法,又得其精神。”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答案】19.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20. 颔联紧承“世路干戈”,以“未归”“犹驻”简洁醒目地勾勒出西北边境历年战乱紧张局面,气象阔大,感慨深沉,深得杜诗“沉郁”之精髓:以“朋友离别、世路干戈”是总起,颔联承“干戈”而感伤时势,颈联写“离群”而感伤别离,结尾以“美酒”“卓文君”的美好生活衬托浓重的忧时情怀,超脱了个人的离群之悲。全诗结构上参差错落,富于变化,颇合杜诗“顿挫”之美;把时事引入传统的离别酬酢之中,将个人的身世漂泊之感与时局的动荡不安结合起来,表现岀诗人无限的忧国伤时之情,与杜诗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精神相一致。【

58、解析】【19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理解鉴赏诗句,我们可以从修辞、炼字、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诗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识记名篇名句,在这里主要是能写出与本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本诗颈联,“醉客”指饯行席上的醉者,同时暗喻其为浑浑噩噩、不关心国事的庸碌之辈,作者以“醒客”自居,表达对“醉客”的不满和嘲讽之情。屈原渔父中“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比喻说在乱世中,大家都沉沦里面不明是非,只有我一个人看的清现在的局势。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0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59、态度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种比较题,应根据题干的要求,首先弄清楚比较点,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或语言风格。比较思想内容就要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分析抒发的感情的异同点;比较艺术技巧就要分析各自的艺术手法;比较诗风则要体会各自的语言特点。全诗看来,诗歌体现了李商隐关怀国事,忧虑时局的政治热情。诗人以矫健凄婉的笔力表达了一种深沉凝重的思想。诗歌的艺术也颇显精密,世路干戈,朋友离别是总起,下面写“干戈”而感伤时势,接着写“离群”而感伤别离,结尾却因浓重的忧时情怀而超越了个人的离群之别。全诗脉络精细,变化重重,颇具韵味。这也是李商隐极意学习杜诗的地方。诗歌以“雪岭来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的紧张局势

60、与“座中醉客延醒客”的酒宴场面形成对比、反衬国家前景的变幻莫测。诗歌风格上二者都有沉郁顿挫的风格,两者的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体现出了沉郁顿挫的特点。回答时注意结合具体诗句。【点睛】诗歌中炼句题一般解答思路:找出关键字词并解释其语境义;展开联想描述该句景象或情状,或概括其营造的意境;点出该字运用的表现手法(不要忘记“修辞手法”)。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或主题。虽然以上四点最终并不一定都会体现在答案中,但锻字炼句题仍应始终牢记联系意境、情感、手法这三大鉴赏角度。诗歌赏析: 李商隐此诗继承了杜甫诗的风格,把时事引入传统的酬赠之作,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感时伤世和忧国忧民这种诗歌风格。诗歌一开

61、头就是一个反诘句:“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这句的前半句泛言人生离别的普遍和平常,让读者在诘问中有所思考:人生有多少悲欢离合,个人的命运又是怎样身不由己。诗人虽然有着无尽的感叹,但是调子并不悲伤。细细体味,诗中还隐含着这样的意思:既然人生离别在所难免,不如以旷达处之。后半句笔锋一转,转到“世路干戈”这个大背景上,道出在干戈中离别的沉重感伤,思路跳跃奔腾,“大开大合,矫健绝伦”。如此读来,不仅曲折顿挫、气势雄放,而且自然地引出下文的伤时感世之情,可谓落笔不凡。“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这两句紧承上文的“世路干戈”,写出了当前的动荡局势。当时唐王朝和吐蕃、党项经常发生边境争夺战

62、争,朝廷屡派使者处理边境事宜,局势紧张,动荡不安。然而诗人并未将剑拔弩张的战争场景白描出来,而是从侧面含蓄地指出时局的纷乱:使者久久未得回归,可见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局势非常不稳定;而边境处有大军驻扎,也足以想象局势的一触即发。这两句诗气象阔大,感慨深沉,不仅简洁醒目地勾勒出西北边境历年战乱的紧张局面,更饱含着诗人无限忧国伤时之情。“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这两句从时事转入眼前:宴席上,醉客不断地向醒客敬酒;远处的江面上,晴云夹杂着雨云,也不知道天气会如何。看着人们只顾互相劝酒,诗人不免感慨万端。诗人用“醉客来指饯行席上的醉者,同时暗喻其为浑浑噩噩、不关心国事的庸碌之辈。此处是暗用

63、了楚辞渔父屈原的诗句:“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此时此刻,有谁能够理解自己忧国伤乱的心情呢,这些忧虑只能自己慢慢地咀嚼了。“晴云”、“雨云”也不仅仅是指天气的变幻不定,更是比喻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透露出诗人的无限忧虑。该句中“醉客”对“醒客”,“晴云”对“雨云”,不仅造句工整巧妙,富有音韵之美,更是运用了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因此显得意义丰厚。除此以外,这还是“当句对”,即不但上下旬互相对仗,而且每句当中又自为对仗。这种手法始创于杜甫,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但成熟、定型却在李商隐,他的诗歌中有大量的类似之作,如“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64、,“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等,都用了这种手法。“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末联紧扣“蜀中离席”的诗题,话题仍回到饯别。有人说这是主人留客之语,如此美好的成都生活,何忍远离。但是实则“美酒”、“卓文君”这些陈述,看似宽慰或向往美好的生活,却是反衬诗人生活漂泊,家国无依的沉重心情。同时又暗指时事堪悲,一些人却沉迷于于酒色,流连忘返,着实让人不齿。从表面看是赞美,但实际上蕴含着诗人对“醉客”的婉讽。另外,在最后一句中用上卓文君这个典故,也隐约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仕途上被重用的思想感情。全诗看来,诗歌体现了李商隐关怀国事,忧虑时局的政治热情。诗人以矫健凄婉的笔力表达了一种深沉凝重的思想。

65、诗歌的艺术也颇显精密,世路干戈,朋友离别是总起,下面写“干戈”而感伤时势,接着写“离群”而感伤别离,结尾却因浓重的忧时情怀而超越了个人的离群之别。全诗脉络精细,变化重重,颇具韵味。这也是李商隐极意学习杜诗的地方。王安石曾指出,唐朝人学习杜甫而真正得到杜诗神韵的就只有李商隐一人而已。李商隐在该诗中把时事之感融人酬答唱和之中,将抒情、叙事紧紧融合在一起,气势宏大,情韵深厚,笔力雄健,结构上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苍劲雄迈,与杜甫晚年的七律,如恨别、登楼、秋兴八首等诗很相近,而与诗人描写爱情的无题那种隐微幽深、凄婉动情的风格大有不同。不过,李商隐此诗,并非单纯的模拟,更有自己的特色,诗

66、歌中融入了较多的个人身世之感。其体情之入骨,用情之深挚,是他一以贯之的风格。(三)文言文语段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21. 第一则材料中“乐亦在其中”的含义是什么?22. 综合两则材料,简析孔子的义利观。【答案】21. 处身在吃粗饭,喝凉水,把胳膊弯起来当枕头的清贫环境里,也不改求道的快乐。(安贫乐道) 22. 不反对在国家安定、讲求道义的前提下获取名利或富贵:主观上,要坚守

67、道义,不符合道义的富贵荣华,坚决不予接受;客观(外部环境)上,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及文章主旨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正确理解句义。本句“乐亦在其中”意思是指,虽然身处吃粗饭,喝凉水,把胳膊弯起来当枕头的清贫环境里,因为心中有着对高深学问和高洁品质的追求,也会感到很快乐的。【22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

68、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代,谋求富贵是光荣的事情,他不反对在国家安定、讲求道义的前提下获取名利或富贵。孔子认为,主观上,要坚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富贵荣华,坚决不予接受,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知,孔子反对不符合道义的富贵;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认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点睛】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解题方法: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

69、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参考译文:1.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论语述而篇2. 孔子说:“坚定地信仰爱好学习这一人生信条,死死地守住与人为善这一人生底线。不要到危险重重的地方去,不要在社会治安不好的地方居住。国家政

70、治清明时,就走上社会大舞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勇敢地表现自己,施展自己的才华;国家政治黑暗时,就远离社会大舞台,淡出公众视野,谨慎地收敛自己,隐藏起自己的才华。当自己生活居住的地方政治清明时,自己没有发家致富,没有获得官职和社会地位,自己应该为自己的无能感到耻辱;当自己生活居住的地方政治黑暗时,自己却发家致富了,却获得官职和社会地位了,自己应该为自己的无耻感到耻辱。” 论语泰伯(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子曰:“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_,_。 (王勃滕王阁序)(3)有如此之势,_,

71、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4)_,铁骑突出刀枪鸣。_,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 (王昌龄从军行)【答案】 (1). (1)不愤不启 (2). 不悱不发 (3). (2)地势极而南溟深 (4). 天柱高而北辰远 (5).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6). 日削月割 (7). (4)银瓶乍破水浆迸 (8). 曲终收拨当心画 (9). (5)黄沙百战穿金甲 (10). 不破楼兰终不还【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上下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

72、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愤、悱、溟、辰、乍、迸。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路遥平凡的世界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正是万千平凡人直面工作生活中困难、勇于奋斗拼搏圆梦的精神,才汇聚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奋进之光。人民日报编者作为青年学子,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你有怎样的思考和体验?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例文】奋斗的青春

73、 破土而出的春草是为了看看阳光而来到这个世界上。涓涓细流是为了融入大海而勇敢之前。翱翔苍穹的雄鹰是为了遨游天际而展翅高飞。五四青年是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全力以赴。 当红色的火炬在一个又一个青年手中传递,想起此情此景是否也会激起你心中那要燃气的激情。在这美好的青春年华里,青春应该是火红色的,而这种火红色应该由青年人澎湃的热情所渲染的。 你看那脚手架上闪烁的火花,炼钢炉旁奔腾的铁流,天安门前涌动的红旗有人说,青春是翠绿色的,它象征着生命,孕育着希望,代表着未来。不信,你看那画架下不倦的挥洒,钢琴旁执着的追求,运动场上矫健的腾跃有人说,青春是雪白色的,它象征着青年人纯真的心灵,无私的品质,天真的幻想。不

74、信,你看那河水中嬉戏的浪花,寒风中屹立的雪人,天空中穿梭的白云 要我说,青春本无颜色,它是一张透明的画纸,等待你去描绘,任你走笔,任你着色。而梦想就是你的调色盘,你想要什么颜色就有什么颜色。但是只有走过花季,走出雨季,付出汗水,奉献才智,努力为着梦想的希望而拼搏,青春才会呈现出各种绚丽的色彩! 一位哲人说过:“梦想是地球上最美的思维之花。”是的,有了梦想就有了奔头,就有了人生的航标。从小到大,我的梦想有过许多,梦想去翱翔、去当诗人、去当画家等等。千奇百怪,却都很美好。 我不在乎衣着打扮,也不在乎吃好喝足,只在乎梦想的希望。我愿和陶渊明去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和龚自珍去证实“

75、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真言天理;与李白共希翼“长风破浪会时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美好愿望;同苏东坡相守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想之情 我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我陶醉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我不惧怕失败,因为心是无暇的碧玉,即使碎了,那又何妨?只要问心无愧,只要努力拼搏过,那结果的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是啊,奋斗是一个过程,我就是喜欢这个过程。虽然坎坷,有荆棘,有风浪,但人的力量永远是无敌的。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有坚韧的步伐,我相信定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定会瞧见那天边的七色彩虹。对,那就是对成功者的嘉奖,那就是胜利的信号,那就是耕耘后的收获!为了青春的梦想,

76、让我们像小草一样破土而出,像溪流一样勇往直前,像雄鹰一样蝉翅高飞吧现在是我们奋斗的时刻,让我们乘载着梦想乘风远航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其次要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审题】本题有三则材料。路遥的名言意思是:想象与现实有距离。要将想象变成现实,必须要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那就实践。鲁迅的名言意思

77、是:我们有很多的力气,所以可以自力更生,把一切“荒芜”变成“茂林”。理想是关键,青年人更应该有理想。有了理解,又有干劲,我们遇到困难就能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人民日报编者的话指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了理想,克服困难,勇于拼搏,就可以汇聚成时代的奋进之光。三则材料共有的关键词是:理想,奋斗。立意角度:(1)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3)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4)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素材准备:1. 司马迁写史记:汉朝的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祸从天降,遭“李陵之祸”的株连,被迫辍笔,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

7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鸿篇巨著史记。2. 西晋时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3.

79、霍金,一位21岁就被医生诊断患了绝症的人。命运对他是那么的残酷!17岁,霍金考取了牛津大学,而在21岁,他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在姹紫嫣红的春天里遭到了严霜的打击。但霍金的人生并不因此而画上句号。他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一直在努摸索着人生光明的天体物理学家,他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一从大爆炸到黑洞风行世界。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征服了世界。他的事迹表明,人只要有拼搏精神,成功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

80、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习近平)5.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结构设想:本题适合于写成议论文。根据材料,立意要结合理想与奋斗。根据立意给文章拟一个鲜明的题目。文章开头可以从材料中引出论题,也可以围绕论点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的重点是选择论据材料,对论点进行论证。材料要道理论据与事实论据相结合。采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述时,事实部分要高度简洁,重点是事实之后的分析。论证过程中,需要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以一个时代青年的担当情怀,谈自己如何为理想而奋斗。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论点。【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

81、要点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题目明确提示我们要选择其一来写,要体现权衡与选择,因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笼统写交际的艺术、细节决定交际等;也不能均衡笔力论述每一个细节道理而不体现权衡后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