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791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江苏省高邮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临泽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阶段考试 语 文 2021.5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3、。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札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

4、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这是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

5、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

6、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选自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有删改)材料三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

7、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

8、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礼是一种仪式,与法律和道德相同,都是从教化中培养个人的敬畏之感,人们是自动地天然地服礼的。 B.中华礼制不仅讲究“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C.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D.儒家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而饱受历代思想家的批判。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按照仪式做称之为礼,礼与法律不同,礼是靠教化使人服膺,而法律

9、则是依靠外在的国家权力、政治权力来推行的。 B.中华礼制演进的原则是适时“损益”,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形成了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C.融礼人法、礼法合一是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既是法律的规范,又是道德的要求;礼制既有法制规范之用,又有教化功效。 D.古人通过礼来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今天人们践行中华礼制所倡导的精神,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B.中国人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

10、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C.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不是静态目标,而是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态调整和全程适应。D.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答:5.中华礼制和传统村落都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在当今,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些无形的和有形的文化遗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无定河两岸,听不见往日上灯时光的牛羊叫唤,听不见孩子们的吵闹声,也听不见成年人高唱“信天游”小调;倒是,吧叭吧叭

11、的枪声响了个不歇气! 黑夜和战争一块儿来到无定河两岸! 八月十五日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在镇川堡北边一条山沟中的窑洞里,一位纵队司令员照着蜡烛注视着作战地图。他清楚:我军在西北战场上立刻要从防御转入反攻了,可是在这迈进反攻的第一步的时候,西北战局演变得格外复杂和艰险。 司令员把蜡烛放在身边的窗台上,来回轻轻地走着、筹思着。他两天两夜没合眼了,眼里网着红丝,眼皮有点发皱。他的脸瘦岩岩的越发黄了。 司令员身边的一个参谋靠墙站着,头微微低着睡熟了。 司令员又端起蜡烛,眼睛紧张地在地图上转动。 旅长陈兴允和旅政治委员杨克文走进来,一声不吭地站在司令员身后。陈旅长推起帽子,用左手轻轻地搔后脑壳。杨克文盯着窑

12、洞的角落在紧张地思量什么。他俩,口干舌燥,又疲劳又焦急。他俩把指战员激愤和焦灼的情绪全给带来了。这窑洞刚才还是很清静的,目下却充满着一种捉摸不定的闷气。原来,胡匪整骗三十六师(军),顺长城增援榆林,很快地进了榆林城,而且又马不停蹄地从榆林南下,准备打击我军。西北野战军从榆林城郊撤退以后,就准备在榆林城南四十里的归德堡附近,消灭从榆林南下的三十六师,但是敌人滑得像泥鳅一样,一溜就钻入鱼河堡,我军没有捞住敌人。昨晚间,部队翻山过岭又运动了一夜,准备在鱼河堡到镇川堡中间的公路上,消灭西北战场上骄横一时的三十六师,可是又没捞住战斗的机会。 西北野战军从八月初向榆林前线开进,到今天整整十五昼夜了。战士们

13、在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榆林城快要打开了,上级可又决定撤退;现在说是打三十六师,可是屡次不能下手;再加上踏沙窝、冒风雨、饥饿、寒冷、疲劳,因此战士们急着要打仗,恨不得把敌人抓住撕碎! “今天晚上是非打不可了!”陈兴允和杨克文觉着,司令员也在谋虑这个问题。他俩心情紧张,眼里闪着说不清的躁气,可是怕打断司令员的思索,所以不声不吭地站在那里。直到杨克文打了个喷嚏,司令员才注意到他们。司令员亲热地跟他们握手,要警卫员给他们搞水喝。 杨克文气愤的说:“哼,三十六师这样骄横!” 陈兴允咬牙切齿,说:“它骄横?我们偏要摸摸老虎屁股!” 司令员心情沉重。他看看他俩那刚毅而焦急的脸色,说

14、: “很恼火?要不得,同志,我们能把敌人拖到这无定河边,就是很大的胜利。从全国范围看,我们吃点子苦把敌人背上,是很有意义的。何况我们还在想办法整治它哇!” “我们能把敌人拉到这里,就是胜利。这一点我们早就知道,可是”陈兴允、杨克文一边这样想,一边又觉得司令员的话里有话,可是司令员既然不说明,那就是不便说明。他俩按压住想要探问的心情,可是,不由得又想:也许陈赓兵团从风陵渡渡过黄河向西安或许刘邓大军又有什么出敌意料的 司令员问:“部队宿营咯?” 陈兴允说:“宿什么营啊!部队统统在下边沟里摆着,准备继续走!” 司令员打开白铜烟盒,陈兴允、杨克文各取了一支烟,他也取出一支。他把烟的一头在烟盒上用力磕着

15、,说:“是的,不但准备走,如果侦察员刚才报告的情况确实的话,我们还要准备打。”他对杨克文说:“你回去掌握部队。要是情况确实,要是彭总命令打,部队就立刻出发。赶拂晓也许会干起来。”又对陈兴允说:“野战军司令部就挨着你们后卫部队驻,彭总在那里。你去汇报情况,接受任务。情况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准备在镇川堡和鱼河堡之间消灭敌人,可是敌人不是一直顺咸榆公路直扑镇川堡,而是绕了一个圈子从鱼河堡渡无定河,沿河南岸的党家岔下来。看样子,敌人或许是明天拂晓再渡无定河,占领镇川堡。” 陈兴允说:“这些情况我清楚。” “不,问题不在这里。”司令员指着地图,说,“刚才,据侦察员报告:钟松率三十六师师部又两个营从无定河

16、北岸向镇川堡推进,两个团在河南岸掩护。这情况是不是可靠,还不一定。我已经再次派人去侦察了,不过,你先去向彭总请示,也许彭总那里还有新情况。” 他看了一下地图,又说:“如果侦察员报告的情况是确实的,如果彭总决定打,那我们赶拂晓就在镇川堡以北,截击钟松的师部和他的两个营。可是,还有问题:假使这一仗可以打,打起来对我们有多大的好处?”他来回轻轻地走着,思量了很久,又说:“总之,你给彭总把情况报告一下,总部怎么决定,我们就怎样执行。” (节选自杜鹏程保卫延安)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旅长陈兴允和旅政治委员杨克文这两个形象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民将士同仇敌忾、勇敢无畏

17、的精神面貌。B. 文中写西北野战军行军整整十五昼夜,踏沙窝、冒风雨、饥饿、寒冷、疲劳等,说明战士很疲劳,需要休整。C.文中“激愤”、“焦灼”、“闷气”、“躁气”这些词语写出了战前较为普通的心理状态,使小说更具真实感、现场感。D. 本小说塑造了解放军各级指战员的英雄形象,揭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战争胜利的内在力量这一思想命题。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描写无定河两岸的环境,主要通过听觉描写,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战争前异常紧张的气氛。B.小说刻画纵队司令员怀念员形象时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描写手法,全部是直接描写。C. 彭总这一形象在文中并没有

18、直接出现,而是通过纵队司令之口说出。这是一种间接刻画人物的手法。D. “敌人滑得像泥鳅一样”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敌人的狡猾,以此来突出战争的艰巨性、复杂性。8. 请分析文本中纵队司令员的形象特点(6分)9. 如欲将本小说改编成电影,以节选部分为例,可以设置哪几个镜头。(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逾十余年,太祖召见濂,以为五

19、经师。明年三月,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尝召讲春秋,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乙巳三月,乞归省,太祖与太子并加劳赐。寻丁父忧,服除,召还。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明年迁赞善大夫。是时,帝征召四方儒士,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十余年,凡一言动,皆讽以礼法,使归于道。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濂历据汉唐故事,量其中而奏之。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濂举大学衍义。帝指大学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事,命濂讲析。讲毕,因曰:“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刑罚非所先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20、,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帝廷誉之。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濂为文醇深,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正德中,追谥文宪。(节选自明史宋濂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

21、事。B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C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D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翰林编修,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B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楚国的国史。C归省是归家探望父母的礼俗。结婚后,女方要回家看望其父母就叫省亲。

22、D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濂年少聪慧,谦虚好学。他通晓五经,师从多人,认为自己的学问在两位老师柳贯、黄溍之下。B宋濂任职上尽心尽责,但深得皇帝器重。他在返乡探亲途时不不忘用进德修业来勉励太子,皇帝知道后还亲自赐信褒奖他。C宋濂敢于直言,受到皇帝赞许。他认为茹太素上奏章是出于一片忠心,皇帝不应该治他的罪,以免堵塞进言之路。D宋濂才华横溢,文风醇正敦厚,深受皇帝喜爱。皇帝委以重任,让他负责朝廷典制礼仪的制定及多种文辞的撰写,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13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刑罚非所先也。(4分)(2)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4分)14宋濂被皇帝赏识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 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寻隐者不遇 魏 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24、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注】茅茨:茅屋。黾勉:勉力,尽力。15. 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丘诗前八句写寻隐不遇,似露失望惆怅之意,后八句写隐者的高雅情趣与所居环境的闲静优美,将隐者的志趣与诗人的追求诉诸于笔端,表现出了一种倚世独立的精神境界。B. “垂钓”是古人闲适脱俗的生活方式,表达一种归返自然的放旷闲适之趣。“闲来垂钓碧溪上”“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等诗句便是明证。丘诗借此突出了隐者的超然。C. 魏诗中“寻真误入蓬莱岛”一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误”字,表现了诗人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D.魏诗用细描手法,青松

25、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将香风引入诗句,更使整个画面增辉。而这些都显示了隐者的高洁,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16. 比较两首诗结尾艺术手法及作用。(6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晏几道在临江仙中用“_,_”两句来写词人微雨中面对落花与双飞燕的孤寂心情。(2).冯延巳的鹊踏枝中 , 。既有画意又有雕塑造型之美。(3)、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以“染”与“醉”通过拟人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人物内心曲折而深情的悲秋而触发的苦恋情怀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6、目。周汝昌不愿意人们称他为红学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观念超出了红楼梦小说的范围,“以红解红”不是他的路数。“红痴”周汝昌“研红”给人的最大感受是诗性浪漫。这里抒情大于说理,心灵对话超越了形式逻辑,散论并不来自严格的层层推理。对于红楼梦的博闻强识,对于红楼梦相关文献的精研细读,使他能天马行空,左右逢源,余裕自如,触境生春!他做研究竭尽全力,才学不断地在胸中生长。他以红楼梦为依托,追求的是崇情文化,一种新创的文化,一种存在于诗性创造中的文化。通过精心的研究,将一部小说和中国相关的民族的历史、美好的信念和人生的价值等结合在了一起。他一直说,还有一个“真”的红楼梦。这个“真”的红楼梦存在在他的感悟里

27、。 18、下列句子中引号用法与“红痴”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B.我们身边到处都是“雷锋”,人民的生活中散满了阳光。 C.徐悲鸿笔下的马,“星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19、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男儿何不带吴钩B.千树万树梨花开 C.长江万里白如练 D.明月不谙离恨苦20、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请修改。(3分)四、名著阅读( 11分 )21、“办了工厂、银号又怎么样呢?他说实业救国,他救了谁?救了他自己,他越来越有钱了!可是

28、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句中的“他”指谁?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5分)22、“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不是截然对立的,它是可以统一在某一首诗词当中的,亦即某一首诗词当中可能既有“有我之境”,也有“无我之境”。请结合杜甫的野老一诗“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6分) 五、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

29、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前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对长征精神曾做这样精辟的概括:“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育才中学团委组织一次以“长征和我”为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30、不少于800字。5月试卷参考答案1.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材料一第二段只提到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并未提到法律和道德是否如此,另外人们服礼是“天然的”,而非“自动地”。B项,“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表述错误。材料二第三段原文为“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D项,“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礼制观,而不是广义的儒家礼制观;“因而饱受历代思想家的批判”理解不当,原文为“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2.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于推进国家

31、和社会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夸大其词,材料二只是说“有一定启示意义”。3.C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三是围绕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展开探讨的,C项偏离了论点,不能作为材料三的论据。4.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第二段列举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的政权认同并服膺唐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强调知行合一。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抓住关键句“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

32、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包含一些糟粕”“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从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辩证分析等角度对论证特点进行分析概括。5.答案 (1)认知层面的了解与熟悉。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明白礼制的内涵,知晓传统村落的重要意义。(2)情感上的拉近。通过跨媒介的活动展开多样性的宣传工作,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文化遗产与大众的距离,让它们可感可亲。(3)制定既能“见物”又能“见人”的保护政策,保护传统村落这样的有形遗产;将礼制等无形的文化遗产赋予现代意义,使之在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上发挥作用。(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此题可从大众、社会团体和政府三个方面来回答。大众方面,可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去了解、关注中华礼制和传统村落保护;社会团体方面,可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宣传,拉近大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政府方面,可针对传统村落制定各种保护政策,在学校等场所普及礼制,等等。据此分析答题即可。6.B(错在“需要休整”,将士们渴望打仗。)7.B(全是直接描写错,也有间接描写,如以“司令员身边的一个参谋靠墙站着,头微微低着睡熟了”来间接衬托司令员的形象。)8.(1)鞠躬尽瘁:两天两夜没合眼,眼里红丝,眼皮发皱,脸瘦

34、越发黄了;(2)虑事周到、行事谨慎:从他对话中“不过”“可是”等词语后的内容可以看出;(3)行事谨慎:务求情况确实;(4)知己知彼:对敌我双方情况了然于胸;(5)关心下属,不拿架子:吩咐给下属弄水喝,给下属抽烟,关心部队宿营情况;(6)不独断专行:要求向彭总汇报,看总部意见。(每点1分,如答其它言之有据成理亦可,如“有大局观”等)9.可以设置四个场景:(1)无定河黑景的场景;(2)司令员窑洞观地图的场景;(3)敌我双方兵力调动的场景;(4)旅长陈兴允和旅政治委员杨克文与司令员对话的场景。(每点1分,如答其它言之有据成理亦可)10A11B.春秋是周朝时期楚国的国史。12“认为自己的学问在两位老师

35、柳贯、黄溍之下”错,两位老师自认为不如他。13(1)国君如果能用仁义来治理民心,那么异端邪说就不会传播,刑罚并不是要优先考虑使用的。(【评分标准】4分。诚,1分;治心,1分,“讽”1分;不入,1分。所先,1分)(2)回答说:茹太素是尽忠于陛下的,陛下现在刚刚敞开言路,怎么能给他定大罪呢?”(【评分标准】4分。判断句,1分;方,1分,恶,1分,深罪,1分意思对即可。)才学卓著;衷心耿直;尽心尽责(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标准】3分。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宋濂,字景濂。幼时聪敏记忆力强,跟随闻人梦吉学习,精通五经,又跟随吴莱学习。不久,又在柳贯、黄溍门下游学,他们两

36、人都非常推崇宋濂,自认为不如他。元代至正年间,因举荐被授为翰林编修,以父母年老为由推辞不就,到龙门山著书。十余年后,太祖召见宋濂,聘请他为五经老师。第二年三月,被授为江南儒学提举,奉命为太子讲经,不久改任起居注。太祖曾召宋濂讲解春秋,宋濂进言道:“春秋是孔子褒善贬恶的书,如果能够遵照施行,赏罚公正适中,天下便可平定!”乙巳三月,宋濂请求返乡探亲,太祖及太子都对他备加慰劳、赏赐。宋濂上书谢恩,并致信太子,用进德修业来勉励他。太祖看了这封信后十分高兴,传召太子,将信中内容告诉他,还亲自赐信褒奖宋濂,并令太子写信答谢。不久宋濂便因父亲去世服丧守制,守丧期满,奉诏返京。四年,升为国子司业,因考证祭祀孔

37、子的礼仪上奏不及时而获罪,被贬为安远知县,旋即被召回任礼部主事。第二年升为赞善大夫。这时,太祖征召四方儒士,选择其中一些年轻有才的,提升为编修,任命宋濂为老师。宋濂做太子的老师十多年,凡是太子的一言一行,宋濂都要用礼法来劝谏,使他回到正道。太祖剖符封赏功臣,征召宋濂商议封赏五等爵位,宋濂引鉴汉、唐前例,选择其适用部分奏报皇上。太祖曾经向宋濂询问帝王之学,哪些书最值得看,宋濂推荐大学衍义。太祖挑出大学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之学中的一段,让宋濂讲析。宋濂讲完,接着说:“国君如果能用仁义来治理民心,那么异端邪说就不会传播,刑罚并不是要优先考虑使用的。”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太祖大怒,询问廷臣,有的指着茹

38、太素的奏章说:“这是诽谤、违法。”太祖问宋濂,宋濂回答:“茹太素是尽忠于陛下的,陛下现在刚刚敞开言路,怎么能给他定大罪呢?”不久,太祖翻阅茹太素的奏章,觉得有不少可取之处。太祖把廷臣全部召来责问,于是直呼宋濂的字说道:“如果没有景濂,差点错误地加罪上书言事的人了。”太祖当场称赞他。洪武十三年,宋濂的长孙宋慎因胡惟庸案获罪,太祖要将宋濂处死,皇后和太子全力相救,才将他贬谪到茂州。宋濂文风淳厚,在朝时,凡郊社宗庙、山川百神的典礼,朝会宴享、律历衣冠的制度,四裔贡赋、赏劳的礼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的文辞,都委托给宋濂。宋濂屡次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各地学者都称宋濂为“太史公”。第二年,宋濂在夔州去世

39、,终年七十二岁。正德年间,又追封谥号文宪。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题目,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时认真分析诗歌,认真分析所给的题目,熟悉诗歌的手法。“魏诗用细描手法”错,应是“白描手法”。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心理描写:是人物在

40、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此外还有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

41、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16.答案:丘诗用典。(1分)(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中的“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1分)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使读者感受到了一位不亚于隐者的高士情趣。(1分)魏诗设问,(1分)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透露出怅然若失的感情(1分);以景结情。诗篇已终,但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词作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时要从诗歌结尾的艺术特色入手去分析。诗歌的结尾方法 古诗

42、词创作中常用下列方法进行结尾:第一种用景语结尾。此类手法,是古人用的最多的结尾方式,也是我们现在网络写手用的比较多的手法之一。这类手法,容易做到,结尾深远且回味无穷。如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第二种以情结尾。以情语结尾,在诗里要注意首尾呼应,词里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节奏感等。比如周邦彦所作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凉。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都已醒,如何消夜永?醉了就是为了去掉胸中烦恼,当酒尽人未醉,长夜又如何

43、捱过?第三种升华主题的结尾。在我国古典诗歌写作中,许多诗歌常常采用前面写景、叙事铺垫,而在结尾的地方使主题陡然升华的方法,这也很值得我们在写作现代诗时加以借鉴。如曹操的观沧海,在诗歌的前半部分只是在描写大海的具体景象“水何澹澹,山岛耸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虽然场面壮阔,但也仅仅是停留在一般的景物描写上,并没有什么深意。但在下文却笔墨一宕,“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境界豁然变得高远深邃,胸怀也一下子变得广阔无边,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第四种疑问结尾。采用疑问式结尾,能起到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作用。这也是古典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

44、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7.(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18、B解析:原句为特定称谓。A突出强调B特定称谓 C 直接引用D讽刺否定19、D解析:原句运用了比拟的手法。A借代B借喻 C 明喻D比拟20、解析:主语残缺和介词残缺。他通过精心的研究,将一部小说和与中国相关的民族的历史、美好的信念和人生的价值等结合在了一起。21、句中的“他”指秦仲义,深层含义:在那个时代,诸多有志之士想寻求实业救国的道路他们“办工厂”“开银号”苦心经营着自己的事业,但是这一切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资产阶级的改良

45、原本就救不了中国,“想要活命得上西山,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是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之路。 22、这首诗中,前四句为单纯写景,属于“无我之境”,而后四句在写景中抒情,属于“有我之境”。两种境界互相映衬,共同勾勒出一个虽暂得安宁却仍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23.审题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明确了伟大长征精神对新时代的深远意义,并强调其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时代进步的伟大作用。第二部分,引用前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对长征精神曾做这样精辟的概括,当是文章立意之所在,强调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任务部分,强调“我”,即现时代青年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

46、解和思考,即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发扬长征精神,争取新的胜利。评分说明1.评价标准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文字准确。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2.评判原则要求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既要看审题立意,也要从选材、结构、文体要求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判分。敢于打高分,不打保险分,篇篇得其宜,赋分正合适。3.评分等级本次评分为四等七类。一等卷 4860, 其中一等上5460, 一等下 4853;二等卷3647,其中二等上4247,二等下3641;三等卷2435, 其中三等上3035,三等下2429;四等卷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