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758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7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素材pdf.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 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类:一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二是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分析方法1.要对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风格、理想抱负等有所了解。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3.分析诗中词句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人物思想感情;借助意象、重要词语,运用典故、想象、比喻等技巧,感知人物形象。答题步骤点出特点。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

2、用一句话“盖帽”。概括分析。结合全诗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概括情感。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一、(2017 全国 2 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3、:“彼李揆,安肯来邪?”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 分)【答案】忠于国家,赤诚豪迈。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虽为远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胸怀博大,顾全大局。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解析】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 23 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 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

4、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二、(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2019 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劳歌张耒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注】彀(gu):张满弓弩。十石(dn):极言费力之大。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

5、二十斤为一石。衲:缝补,此指补过的破衣服。2这首诗通过典型细节深情刻画了“负重民”的鲜明形象。请结合诗中第五至八句四句诗具体赏析。【答案】2诗人刻画了一个艰辛劳作、生活悲惨的“负重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工的深切怜悯和同情。这一形象是通过典型细节刻画的。如“筋骸长教十石弩”,写劳工青筋暴出,骨瘦如柴,身负重物,移步艰难,突出劳作的艰苦不易。再如“半神遮背是生涯”,写劳工衣着破旧,顶着烈日,出卖苦力,突出生存艰难,生活悲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诗中第五至八句四句诗”赏析“负重民”这一形象,然后先理解“负重民”的意思,再

6、结合第五至八句这几句诗来分析人物的特点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诗歌第五句说“忽怜长街负重民”,引出“负重民”这一形象,下面四句就进入对“负重民”的正面描写:“筋骸长彀十石弩”,意思是“骨瘦如柴,背上压着一百多斤”,一个青筋暴出,骨瘦如柴,身负重物,移步艰难的苦力形象跃然纸上,这一细腻描绘,不仅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而且逼真地点明物体之重已远超过人所能承受的限度;“以力受金饱儿女”意思是“一辈子就靠半件坎肩遮阳挡雨,为了养儿活女不管火热水深”,苦力的区区报酬得来十分不易,其中渗透着很多血和汗;“半衲遮背是生涯”,这是说“负重民”在烈日曝晒下,尽管衣不蔽体,却全然不顾,因为他们已被剥削得一无所有,除出

7、卖苦力外别无“饱儿女”之法。“负重民”是家中直接挣钱者,从事的又是如此费力的劳动,尚且是“半衲遮背”,那么完全可以推断,所谓“饱儿女”,充其量也只不过勉强活命而已。诗歌中“筋骸长彀十石弩”“半衲遮背是生涯”这两个典型细节的刻画,突出了负重民的艰辛,流露出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三、(2018 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渡黄河范云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3本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诗歌刻画了一个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8、诗人以渡河之危险与艰难喻国家之危局与世事的艰难,描绘了环境的荒凉萧条喻国家民族的衰落,以一句询问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忧虑。【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这首诗的大体意思;在此基础上,概括诗人形象,再作简要分析。四、(2018 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注】水沉:指沉水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2这首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简要赏析。【答案】(1)词中塑造了一个娴雅、活泼,热爱自然、热

9、爱生活的女子形象。(2)上片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琴棋、熏香之家写其情趣雅致,绿槐高柳的庭院写其性情沉静。下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赏雨赏花写其兴奋好奇,纤手弄泉写其活泼天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以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应立足于原词,并对原词有一定的理解。第一问根据词中的“碧纱窗下水沉烟”“玉盆纤手弄清泉”等句可知,这是一个闺中女子的形象,然后根据词中的景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等总结出这个少女的特点是:娴静、活泼、热爱生活等。第二问应是从手法角度作答,其中要明确诗歌常用的手法或技巧,本词中,上片重点写了庭院和景致,属于烘托人物;下片写少女“纤手弄清泉”,属于细节描写或动

10、作描写。根据以上分析作答,意思对即可。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访中洲姚镛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注:绡裙:一种薄裙。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不能用六书偏旁推之,早已失传。2本诗中的“访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2“访者”是一个充满意趣、志向高雅的形象。访者不在晴日访友,反而在雨中拜访,与“雪夜访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颇富率性与情趣。另外,他本是为了和好友探讨“奇字”,但却未及交流就与友人急忙走向水边去看那雨中茫茫白云,可见其清逸高雅的志向。(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答题前首先要通读全诗,

11、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然后抓住诗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词句理解,分析其中能表现人物哪个方面的特点?用什么词评价?最后综合起来,表述形式可以采用“本诗塑造了的形象。”表述时要抓住能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概括时点要全。如果是赏析,概括评价完后还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访者”的形象。“踏雨来敲竹下门”,访者不在晴日访友,反而在雨中拜访,颇有情趣。“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他原本是为了和好友探讨“奇字”,但没来得及交流就与友人急忙走向水边去看白云,能看出“访者”志向高雅。总体而来,“访者”是一个充满意趣,志向高雅的形象。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拟古诗南朝鲍照幽并重骑射,少

12、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朝游雁门上,幕还楼烦宿。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注据帝王世纪载:“帝羿有穷氏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羿曰:生之乎?杀之乎?贺曰:射其左目。羿引弓射之,误中右目,羿抑而愧,终身不忘。”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少年英雄的形象。【答案】来历不凡:来自幽并,豪侠尚武。英姿飒爽:携弓负箭,装束不凡。骑射精妙(或武艺高强):能朝游雁门,暮还楼烦;箭入石梁,臂力大;能射鸟目,射术精。理想崇高:渴望奋战疆场,杀敌立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诗句

13、明确身份,再依据诗句的内容概括其特点。“幽并”,指我国古代的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和山西一带,二州民俗强悍,自古多豪侠慷慨之士,所以鲍照借托出自幽并的少年英雄,以表现其来历不凡”;“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此二句说此少年的毡制腰袋上系着两只弓袋,雕花的弓袋上插着用象牙装饰的弓。这是任武少年装束的主要特征,表现此少年英雄的飒爽英姿,也暗示了他的勇武强建;“飞鞚越平陆”,此句正面描绘英雄在兽肥草短的畅好春色背景下跑马如飞,度越平川的威武雄壮形象;“朝游”二句则更具体夸饰英雄的骑术神速精妙;“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这里借以形容少年英雄有景公般的强劲膂力和劲硬锐利的弓箭;“惊雀”句,这里借以表明此

14、少年有后羿般的精妙射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是说少年表示要留一白羽箭,愿分符而为郡守,立功杀敌,奋战疆场,表现少年渴望建功立业,奋战疆场的形象特点。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余年。6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案】6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

15、情。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的强烈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抓住诗句中的情感关键词进行分析。首联和领联,通过自己年轻和年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注意“孤”“华发”等字眼。颈联,“身老桑村麦野中”表达了诗人年华老去的迟暮之感。尾联写怀念好友,“与谁同”一语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赠内人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内人: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伎称“内人”。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禁门:宫门。

16、窠:巢穴。红焰:指灯芯。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身在禁宫,与世隔绝。“惟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伴她,“斜拔”“剔开”“救”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解析】诗的第二句写“内人”仰首凝望鹭窠的动作,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暖巢穴,自己何时才能走出宫门,重回故乡!凝望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诗歌的三、四两句中“内人”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当她看到飞蛾投火时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便剔开红焰,救出飞蛾

17、,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对自我命运的哀怜。五、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解析】这首词上片共四句话,前两句写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面

18、带病容,颧骨凸起,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要奇怪。三四句写词人的心却仿佛终南山石缝中的一根青藤,任凭严霜侵袭、暴雨打击,自己却等闲视之。由此不难看出词人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却坚韧不拔的形象。六、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问题。南乡子葵扇(清)陈恭尹万树绿撑天,多在黄云紫水边。谁结轻丝裁作月?团团。买得清风不用钱。声价顿能添,安石风流久不传。寂寞空斋谁是伴?翩翩。荷叶香来亦偶然。【注】安石:指谢安,晋代宰相,字安石。晋书谢安传: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乡人有罢中宿县(今广东清新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 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二、本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

19、人形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本词作简要分析。【答案】本词写词人独处书斋,在淡淡的荷香缭绕中,手摇葵扇纳凉的样子,刻画出一个朴实自然、风度翩翩、悠闲高雅的词人形象;“安石风流久不传”,却在自己这里得到了延续,表达了对质朴、清高品质的坚守,对随波逐流、追求浮华世风的行为的反对。【解析】注意人物形象的特征“朴实自然、风度翩翩、悠闲高雅”,表达的情感是“质朴、清高品质的坚守,对随波逐流、追求浮华世风的行为的反对”。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 分)赠李白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注】天宝四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同

20、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相别,杜甫写了这首赠诗。丹砂: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李白好神仙之学,曾入道炼丹。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2)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作简要分析。(6 分)【答案】漫游漂泊者。杜诗中以“飘蓬”一语概括李白漫游漂泊的形象,与李诗中向往天姥山的梦中漫游、梦醒后的别离漂泊形象是一致的。寻道求仙者。杜诗中“未就丹砂愧葛洪”,塑造了热心求道、喜欢炼丹的李白形象,与李诗中梦游仙境、访仙山的形象相同。愤世嫉俗者。杜诗中描写了李白因怀才不遇而“痛饮狂歌”“飞扬跋扈”的佯狂、激

21、愤状态,与李诗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世嫉俗的形象十分相似。【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比较两首诗中形象的相同之处。从“尚飘蓬”可以看出李白漫游漂泊的形象,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个“游”字则可以看出二者形象的相同之处。“未就丹砂愧葛洪”一句,结合注释可知,李白喜欢寻道求仙,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则主要写他游仙境、访仙山等,可见二者在寻道求仙这一形象方面也是相同的。再看最后两句中“痛饮狂歌”“飞扬跋扈”,由此可知李白是一个愤世嫉俗之人,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后一句则可以看出二者在这一点上也是相同的。八、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2)题。(9 分)秋登越王台康有为秋

22、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注】越王台,相传为西汉南越王赵陀所建,位于广州越秀山上。此诗作于光绪五年,此时康有为 22 岁。“十七史”句,用宋末文天祥语。文天祥被俘后,元人劝降。文天祥答道:“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意谓事情太多,一切无从说起。古印度佛经记载,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然后重新开始,叫做一劫。“三千劫”意谓天灾人祸之多。(2)结合全诗,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作简要分析。(6 分)【答案】诗歌刻画了一个忧时伤世、慷慨激昂的爱国青年志士形象。抒情主人公对着萧瑟的秋风,立马在越王台上,感

23、慨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向天呼喊,表现了他不可遏制的忧愤之情;他登高望远,睥睨天下,展现出想要报效国家、力挽狂澜的胸襟和抱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关于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可以从动作、神态、心理上把握,他在萧瑟的秋风中,感慨民族的多灾多难,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忧时伤世之人。他不禁向天呼喊,展现出他力挽狂澜的抱负,由此可知,他也是一个慷慨激昂的爱国青年志士。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78 题。(9 分)胡无人(节选)陆游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注

24、】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8.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6 分)【答案】形象:塑造了不畏艰险、勇敢作战的报国将士形象。如何塑造:通过动作描写。“追奔”“夺城”等动作表现“丈夫”勇敢作战。借环境烘托。“冷露”“青海月”“黄河冰”写战斗环境的艰苦,从而表现“丈夫”不畏艰险。【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要先整体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然后抓住诗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词句理解,分析其中能表现人物哪个方面的特点?用什么词评价?最后综合起来,表述形式可以采用“本诗塑造了的形象。”表述时要抓住能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概括时点要全。如果是

25、赏析,概括评价完后还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诗歌三、四句塑造的人物形象,并分析是如何塑造的。第三四句“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意思是追逐逃跑的敌人,月夜在青海头露宿;攻打敌人的城池,半夜里踏着黄河的坚冰。这两句诗里的形象是战场上奋力杀敌的爱国将士们。塑造形象的技巧方法:“追奔”“夺城”,运用动作描写,表现战士们勇敢作战的精神。同时用“冷露”“青海月”“黄河冰”等苦寒冷清的边地环境来突出战斗环境的艰苦,以此来衬托战士们不畏严寒,不畏任何困难的精神。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卖花声张舜民楼上久踟蹰,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

26、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注张舜民,邻州(今陕西彬县人。这首词是作者被贬郴州(今湖南),途经岳阳楼时所作。三闾:战国时楚国某地三个大姓家族的总称。屈原被贬后曾任三闾大夫,掌管其宗族事务,故后世以此代指屈原。长安:唐朝初期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唐以后诗词中,常以“长安”代指当朝国都、国君,这里借指当时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上片开头三句(“楼上三闾”)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概括。【答案】被贬僻远之地,徘徊高楼之上,形容憔悴,内心悲愤苦闷。【解析】此题考查对词塑造人物形象的分析,词中没有直接可用的表现人物特点的修饰词,需要根据词人所生活的环境和其寻诗的行为揣摩概括其形象特点。答题步骤要先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词句从人物生活和营造的环境分析。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虽然让概括的是前三句,但也可结合文的后面部分概括。诗中的主要词语有“踟躇”“地远”“孤”“流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