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766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1.据尚书等文献记载,周人以“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后,对夏、商以来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天命论。该理论A. 实践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B. 改善了西周的民生状况C. 阐释了新政权的合法地位D. 为后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答案】C【解析】【详解】周的天命观强调“天命无常,有德行的统治者才会得到拥护”,结合周人改造“天命观”的背景即“周灭商”可知是为了阐释了新政权的合法地位,C正确;当时孔子尚未诞生,A错误;材料与改善西周民生无关,B排除;后世并未一直持续稳定,D排除。故选C。2.唐朝科举考试包括明经和进士两科,明

2、经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相关注释就能中试,而进士则需要较高的才华和文学水平,因此进士“为时所尚”,多出高官。但武周时期,狄仁杰以明经入仕,却能两度为相。这说明当时的人才选拔A. 制度已发生质变B. 取决于应试者的能力C. 扩大了统治基础D. 服务于现实政治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人才选拔并非指科举制本身,而是指科举中举后的仕途问题,虽与能力有关,但此时狄仁杰等已经不是应试者的身份,而是朝廷官员,其擢升与当时武周与李氏集团、士族与庶族的复杂矛盾等有关,并直接与武则天相关,故选择D项;科举为选拔行政人才而设,材料并未提到与此相关的变化,排除A项;进士比明经难考,说明考进士需“应试者”具备

3、更突出的能力,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C项是整个科举制的作用,材料强调科举后的升官问题,排除。3.北宋时期,西北和京师是消费性商业市场,而东南则是生产发达的地区,京师与西北货币供应量大,东南货币供应量小,而东南的铜钱不断地通过上供形式流向北方,这一矛盾是宋代商品货币流通的一大特色。该特色反映了这一时期( )A. 东南地区商品经济滞后B. 政治、军事因素影响货币流通C. 铜钱地区间分布不平衡D. 西北与东南地区无法直接贸易【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北宋的西北地区有辽和西夏,北宋为了和平,连年向辽和西夏政权送岁币,故造成了“东南的铜钱不断地通过上供形式流向北方”,故选择

4、B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A项错误;材料仅仅说了铜钱的流向问题,未提及原有的和流向西北后的具体分布状况,C项错误; D项并未从实质上揭示材料的内涵,排除。4.明代有人在评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时说:以身践之,则书与我为一;以盲视之,则判然二耳自公“致良知”之说兴,士之获闻者众矣,其果能自致其良知,卓然践之以身否也?此人言论的本意是A. 倡导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的学风B. 抨击程朱理学脱离现实的弊病C. 弘扬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D. 论证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共性【答案】A【解析】【详解】该观点内涵是“实践了,则人书合一;只动嘴,那就不一样了自从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知道的人越来越多,

5、但是真的去反省内心了吗?真的去实践了吗?”据此可知,该观点的本意是倡导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的学风,故选A;材料未言及程朱理学,排除B;材料是明代的,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之人,排除C;材料探讨的是实践的问题,而非纯学术讨论“知行合一与致良知”问题,故排除D。5.城市是国家的缩影,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下图是描述中国某座城市的一部史话的目录剪影 (节选),据此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是A. 上海B. 武汉C. 广州D. 南昌【答案】B【解析】【详解】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一”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开汉口、九江等十处通商口岸;“二”指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三”指武昌起义;“五”指北

6、伐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后汪精卫于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故选择B项;A项与“三”“五”不符;C项与“二”“三”不符;D项与“一”“五”不符。排除。6.共产党月刊创刊于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共出6期,在全国秘密发行。在创刊号的短言中,陈独秀明确提出“跟着俄国共产党”,“ 经济的改造自然占人类改造之主要地位。吾人生产方法除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外,别无他途”该月刊在当时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是A.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主张B.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C. 第一次以书面形式传播了社会主义D. 对建党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

7、其三周年纪念日应为1920年11月7日。当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但是陈独秀等人宣扬俄国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为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D项正确,A项排除;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第一次”表述有误,在中国是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故选D。7.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曾讲:“自第二期抗战后,游击战重于正规战,但担负游击战之主要部队,仍为开入沦陷区之正规军,并非依赖民众组合之游击队。”该言论表明这时期国民党A. 承认了共产党敌后抗战的作用B. 已经意识到游击战地位的重要性C. 意欲分化瓦解共产党军事力最D. 在传统军事思想下做出局部调整【答案】D【解析】【详

8、解】纵观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始终以阵地战为主,即便是开展游击战的不对也是以正规军为主,说明在实践中其游击战也仅仅起到配合作用,D正确;“正规军”“并非依赖民众组合”,表明进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的仍然是国民党军队,A排除;B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在材料中缺少能相印证的信息,排除。故选D。8.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往往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图ABCD四个选项中,与“主要是因国际因素”而引发的“GDP增速放缓”相对应的“点”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D项时间点是1989年,对应的国际事件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影响到了国内经济建设速度,因

9、此才有了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以改变“GDP增速放缓”。故选D项;“增速放缓”意为还处在增速,只不过增长速度慢了下来而已,A项是负增长,故不选;B项增长到了一个新高度,并非放缓,排除;C项为70年代,是文革造成,属于“国内因素”,排除。9.就私人下水道,古罗马裁判官规定:授权人们为了清扫下水道而进入邻人的房子并拆开地工人要把因修理下水道的需要而拆除的物恢复原状,为此,他要订立潜在损害的要式口约,承诺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但如果碰到蛮不讲理的邻人,这个令状即“禁止邻人使用暴力,不让下水道得到清扫和修理”。据此可知该罗马法令A. 保护私有之财产B. 注重司法程序C. 偏重书面契约精神D. 重

10、视公共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古罗马裁判官授权清扫下水道的人“进入邻人的房子”,“禁止邻人”阻止清扫下水道,清扫方要口头承诺赔偿清扫行为造成的财物损害,据此可知,罗马法重视规范民事行为,保障公共利益,D项正确;“保护私有财产”只是对材料部分内容的理解,不是对整个材料的全面解读,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注重“司法程序”, B项错误;“偏重书面契约精神”与“要式口约”不符,C项错误。10.启蒙思想家康德曾经说过,服役军官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同时也可以作为学者对这一命令在军事上的恰当性加以评论,并交给公众去判断: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须缴纳所规定的税额,同时作为-一个学者也可以对这一-税收的 正

11、当性加以质疑,并公之于众。该言论所要表达的本质内涵是A. 做事应当坚持双重标准B. 人应当具有独立人格C. 人都应当努力成为学者D. 法令应当具有公信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服役的军官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同时也可以作为学者对这一命令在军事上的恰当性加以评论”、“同时作为一个学者也可以对这一税收的正当性加以质疑,并公之于众”意在说明服役的军官或公民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即人应当具有独立人格,故选B项;A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C项过于表面,排除;材料没有提到法令的公信力问题,排除D。11.在罗斯福总统的努力下,1938 年6月1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这部法案的

12、主要条款包括每个美国工人每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每小时40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18岁以下工人。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部法案的通过A. 有效缓解了美国工人罢工斗争B. 有利于劳资关系的调整与缓和C. 成为罗斯福新政时代终结的标志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工人每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每小时40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18岁以下工人”等信息可知,该法案的通过可以缓和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即有利于劳资关系的调整与缓和,B项正确;材料内容涉及的法案有利

13、于调节劳资关系,没有体现针对工人罢工斗争而采取的措施,A项错误;材料所述法案一定程度上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调节劳资关系,但不标志着罗斯福新政时代的终结,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时候就已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而不是材料所述的法案开创的,D项错误。12.下图可以作为理解下列哪一历史时期的史料A. 一手史料,第一次世界大战B. 二手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战C. 一手史料,惨烈的美越战争D. 二手史料,美苏之间的冷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

14、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漫画是第二手史料,根据“柏林墙”可知是美苏之间的冷战造成的,故选D;漫画是第二手史料,排除AC;根据材料可知“柏林墙”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B错误。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英国采取对北美的技术封锁,禁止技术输出和熟练工人出国。1774 年英国政府通过法令禁止输出珍妮机和阿克莱特式水力纺纱机,违者罚款200英镑。1781 年英国国会下令禁止纺织机出口,并规定凡是运往国外的机器设备,一经查出即予没收,同时还对违法者罚款200英镑,判处一年有期徒刑。1782 年又将罚款数额提高到500荚镑。随后又颁布了禁止技工外流的法令,1

15、785 年又下令禁止制铁工具、机.器、动力机模型和图纸出口。尽管英国政府三令五申地禁止新技术出口,但仍不能完全阻止它的外流。美国为了打破英国的技术封锁,也曾设立高额奖金来鼓励英国移民将技术带到美国。.在英国的新式织布机无法直接传入美国的情况下,美国商人罗威尔利用访问英国的机会,将这一技术引进了美国。在设法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美国还鼓励本国人民创造发明新式机器,轧棉机就是美国人自己的重要发明。摘编 自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技术封锁特点,并扼要评价。材料二 美国的自然资源和以英国为主的当时西方发达工业国具有更加与众不同的特征,

16、辽阔的可耕土地资源,丰富的林木资源,发达的航运河道和水力资源等都是西欧国家所难以匹敌的,美国在工业现代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这些优势。18121 到1814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期间,对外贸易和海运事业受阻,促使美国商业资本向工业转移.土地投机.使得手中握有资产的投机者购买大量农民所无力购买的大面积土地,然后以高价向农民出售或出租小块土地而获取巨额财富。这些积累在投机商人手中的巨额资金一旦有机会就会转化为工业投资。从1789年开始到19世纪前半期,政府不断提高关税额度,转而利用这项收入支持本国的工业发展。摘编自杨朝辉美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独特性研究(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起步阶段美国所

17、星现出的独特条件。【答案】(1)特点:以立法为手段;日趋严厉;与限制人才型移民同步。评价:有利于维护英国棉纺织业的国际垄断地位;违背了其自身所倡导的自由主义原则。 (2)技术:在以高薪引进技术人才、通过商业间谍窃取技术机密的同时,也注重技术的自主创新;劳动力:以移民为主;市场、原料: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资本:来源于商业资本转化、土地投机和政府的财政支持。【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1774 年英国政府通过法令禁止输出珍妮机和阿克莱特式水力纺纱机”可归纳出以立法为手段;根据材料“并规定凡是运往国外的机器设备,一经查出即予没收,同时还对违法者罚款200英镑,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可归

18、纳出日趋严厉;根据材料“英国采取对北美的技术封锁,禁止技术输出和熟练工人出国”可归纳出与限制人才型移民同步。评价: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这一做法有利于维护英国棉纺织业的国际垄断地位,但是也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2)技术:根据材料“美国商人罗威尔利用访问英国的机会,将这一技术引进了美国”、“在设法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美国还鼓励本国人民创造发明新式机器”可归纳出在以高薪引进技术人才、通过商业间谍窃取技术机密的同时,也注重技术的自主创新;劳动力:根据材料“也曾设立高额奖金来鼓励英国移民将技术带到美国”可归纳出鼓励移民;市场和原料:根据材料“辽阔的可耕土地资源,丰富的林木资源,发达的航

19、运河道和水力资源等都是西欧国家所难以匹敌的”可知美国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资本:根据材料“,促使美国商业资本向工业转移,土地投机使得手中握有资产的投机者购买大量农民所无力购买的大面积土地,然后以高价向农民出售或出租小块土地而获取巨额财富”可归纳出来源于商业资本转化、土地投机和政府的财政支持。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一个合理的、健康的社会往往至少要由两套社会机制来维系,一套是较为健全的政治、法律制度(如民主政治等),另一套是社会的道德准则(它往往和宗教信仰或伦理体系分不开)。前者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但它主要应是保护人民的各种权利和要求人民对社会尽一定的义务;而后者则往往和人们的个人信仰

20、有关.对于后者,只要是有益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就不应用政治权利去干涉,它对政治来说,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汤一介 瞩望新轴心时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提炼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关系清晰)【答案】观点:健全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相对独立的社会道德准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大并行因素。论述:古代中国政治、法律制度完备,但是法律制度和儒家伦理道德均沦为君主专制的附庸,儒家纲常名教制造了大批崇尚等级的顺民,各封建王朝后期赋税沉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使古代社会不断地陷入到轮回的封建秩序中,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近代西方随着宗教改革中天

21、主教会的去世俗化,教会仅仅作为人的精神力量存在,其导人向善的一面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尽管也存在着因贫富差距过大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群众性斗争的展开,其民主政治、法律制度确是不断走向完善,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循环。结论:政治、法律制度和个人信仰均具有相对独立性,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解析】【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一个合理的、健康的社会,往往至少要有两套社会机制来维系,一套是较为健全的政治、法律制度,另一套是社会道德标准”等信息,进行整合,得出观点“健全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相对独立的社会道德标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大并

22、行因素”等观点,将其明确表达以后,根据材料层次和相关解释,结合所学知识,利用古今中外的两到三个例子,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说明,最后在正反例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升华认识,指出充分发挥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个人修养的作用,对推动社会健康、合理发展的重要性。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表达准确。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辛亥革命的胜利, 是革命党、新军和立宪派等多派势力合力作用的结果.在独立的17省、市中,地方都督掌握着省区军政实权,国家真正之政治中心已移至各省都督.地方都督同时拥有军政和民政两权,这种特殊的政治形态被称为军民合治。这导致军人直接干预与管理行政事务,

23、违背共和政体原则。摘编自龙长安袁世凯与民国初年省制改革材料二 1913年8 月,熊希龄出任国务院总理,不久,改省为州草案和改省为道草案两个废省方案先后颁布,全国21个省划分为83个州或80个道,案遭到各省军政长官的激烈反对。袁世凯政府决定采用虚省制度,1914年5月, 正式确立“省”之名称,在这种行政改革模式下,省一级成为监察区,道成为一级正式的政区,.最终以失败告终。摘編自龙长安袁世凯与民国初年省制改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地方改制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扼要对比袁世凯政府1913年和1914年两次地方改制的异同,并分析其客观积极意义。【答案】(1)列强侵略,民族

24、危机日深,袁世凯成为民国临时大总统;国内党争严重;地方军人执政,中央无力控制地方。(2)1913年:缩省,即废省为州或道,并增加数量;1914年:虚省,即保留省,但只承担监察职能,使道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目的相同: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意义:有利于革命党人开展反专制斗争;为后来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国家真正之政治中心已移至各省都督.地方都督同时拥有军政和民政两权”可知国内党争严重和地方军人执政,中央无力控制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成为民国临时大总统。(2)异:根据材料“改省为州草案和改省为道草案两个废省方案先

25、后颁布,全国21个省划分为83个州或80个道”可知,1913年:缩省,即废省为州或道,并增加数量;根据材料“1914年5月,正式确立“省”之名称,在这种行政改革模式下,省一级成为监察区,道成为一级正式政区”可知,1914年:虚省,即保留省,但只承担监察职能,使道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同:结合材料可知,两次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意义:结合相关知识可知,关于改革的意义可从有利于革命党人开展反专制斗争、为后来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近代国际法确立之前, 人们承认国家有战争权。国家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当和平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时,即可使

26、用最极端的暴力手段-战争。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在荷兰召开,共通过了13 个公约,其内容规定不宣而战是非法的,规定了战争开始时对敌围商船的保护制度。. .凡尔赛和约设立了追究战争犯罪的内此后,1928 年签署的巴黎非战公约,更是进一步正式提出,禁止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刘长敏 海牙和平公约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材料二 1943年4 月14日,美国情报参谋莱顿拿着一份标有“00” 字样的电报走进尼米兹海军上将的办公室,尼米兹看完立即明白了,这是老对手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视察日程安排,尼米兹不得不谨慎从事,一个半小时后,电报被送到作战部长金将军手中,接着又交到了罗斯福手中。

27、西方世界有一条不成文的慣例,战争中不得暗杀对方统帅,所以罗斯福心存疑虑,金将军立即指出.罗斯福这才下了决心,干掉山本!他为这次行动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复仇之剑!金灿则山本五十六全传(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国际社会对战争态度的变化并加以评论。(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金将军说服罗斯福的理由。【答案】(1)变化:由依照国际惯例承认战争的合法权利到以近代国际法的形式对战争加以限制,到最后否定侵略战争。评论: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无法从根本上避免战争。(2)理由:山本偷袭珍珠港,不宣而战,违背海牙和约;依国际法规定,山本发动战争,属于战争罪犯;山本去前线视察,属

28、于作战区域内,将军与士兵都是合法的射杀目标。【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在近代国际法确立之前,人们承认国家有战争权”、“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在荷兰召开,共通过了13个公约,其内容规定不宣而战是非法的”、“1928 年签署的巴黎非战公约,更是进一步正式提出,禁止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可归纳出变化是由依照国际惯例承认战争的合法权利到以近代国际法的形式对战争加以限制,到最后否定侵略战争。评论: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国际社会对战争的态度的变化评价可从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及无法从根本上避免战争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理由:根据材料“西方世界有一条

29、不成文的慣例,战争中不得暗杀对方统帅”、“他为这次行动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复仇之剑!”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理由可从本偷袭珍珠港,不宣而战、山本发动战争,属于战争罪犯及山本去前线视察,属于作战区域内,将军与士兵都是合法的射杀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作为反种族隔离的英雄,曼德拉当然值得纪念。在纪念曼德拉的时候,人们也不要忘记任期内实现和解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相比之下,后者更难能可贵,因为这意味着放弃南非白人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优越的生活和巨额财富德克勒克上任伊始,便宣布允许在全国各地举行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和平集会。1990年2 月2日,德克勒克宣布解除对

30、非洲人国民大会等33个反种族主义统治政党和组织的禁令,同时,宣布释放入狱长达27年的曼德拉及其他政治犯。为了制定新宪法,德克勒克与南非四大种族领袖举行会谈。1991 年,德克勒克还宣布废除土地法等名目繁多的种族隔离法1994年4月南非大选,非国大获胜,曼德拉当选总统,德克勒克出任民族团结政府第二副总统。有了曼德拉和德克勒克,才使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同样获得解放。摘编自张田勘纪念曼德拉,不要忘记德克勒克(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 世纪90年代初德克勒克施政的历史背景及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德克勒克的历史功绩。【答案】(1)背景:国内种族矛盾尖锐;社会各阶层分化严重,社会地位、贫富

31、差距悬殊;反种族主义运动不断高涨。特点:以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为核心;采取了和平渐进的策略。(2)功绩:清除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大规模流血冲突的出现;出任副总统,有利于政权的和平过渡,完善了南非的民主政治,有利于南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德克勒克上任伊始,便宣布允许在全国各地举行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和平集会。1990年2 月2日,德克勒克宣布解除对非洲人圆民大会等33个反种族主义統治政党和组织的禁令”可知推断出当时南非国内种族矛盾尖锐;反种族主义运动不断高涨;根据材料“南非白人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优越的生活和巨额财富”可知当时社会各阶层分化

32、严重,社会地位、贫富差距悬殊。特点:根据材料“德克勒克上任伊始,便宣布允许在全国各地举行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和平集会。同时,宣布释放入狱长达27年的曼德拉及其他政治犯1991 年,德克勒克还宣布废除土地法等名目繁多的种族隔离法”等可从以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为核心;采取了和平渐进的策略回答。(2)根据材料“德克勒克上任伊始,便宣布允许在全国各地举行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和平集会。1990年2 月2日,德克勒克宣布解除对非洲人国民大会等33个反种族主义统治政党和组织的禁令1991 年,德克勒克还宣布废除土地法等名目繁多的种族隔离法”可知通过一系列法令清除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大规模流血冲突的出现;根据材料“1994年4月南非大选,非国大获胜,曼德拉当选总统,德克勒克出任民族团结政府第二副总统。”可从德克勒克出任副总统,有利于政权的和平过渡,完善了南非的民主政治,有利于南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