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2672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3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pdf.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易考知识点表达技巧题知识点: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以及遣词用句等。诗词常用表达技巧:1 表达方式。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用典、借代双关、化用、叠词、互文、反复等。3 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事抒情等);比、兴、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烘托、抑扬、以小见大、意象组合等。4 结构手法。过渡、照应、铺垫、渲染、

2、总分、并列、递进等。5 遣词用句。炼字、句式等。题型:1 这首(句)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2 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3 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答题思路:1 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 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3 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答题格式:这首诗(词)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表现(突出)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例题解析: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江南春杜牧千里

3、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答案】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分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化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画卷,呈现出

4、一种深邃优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例2 古诗词赏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词人用象征手法,通过写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心情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分析】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

5、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解答】本题考查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答时要结合诗句理解。本次主要采用象征的手法,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也可认为是“良禽择木而栖”,故无枝可栖),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真题体验】1.(2019泸州)阅读下列诗歌,回答下列各题。长安旅夜许浑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首联在全诗中有

6、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点明自己客居长安的处境和季节,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作铺垫。【分析】这是一首以思乡为主旨的律诗。作者长时间客居长安,时逢秋天,作者长夜无眠,弹琴不成,唱歌也无法寄托自己的深情。作者心中所想只有那洛阳城了。因为那里是自己的家乡。作者把乡思写得柔肠百转,令人动容。【解答】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诗句。细读前两句可知,第一句“久客”一词点明了作者客居长安的处境。第二句“西风”点明当时的时令正是秋季。“雁声”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引出下文对家乡的思念。2.(2019怀化)诗歌鉴赏。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

7、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这首词想象丰富,作者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的政治理想。【答案】联想、想象抗金北伐恢复中原【分析】这首中秋抒怀的小词,是辛弃疾写于宋孝宗春熙元年,此时作者在健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当时的南宋朝廷根本没有收复中原的决心,反而对进人屈辱求和,泡池和打击抗金的爱国志士,对此,作者十分痛心,在中秋节夜晚与友人吕叔潜饮酒赏月时,就写下了这首词,以抒情怀。【解答】本题考查的是词的表现手法的分析和主旨的把握。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并借以表达

8、自己的政治理想。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离奇,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故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结合“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这一句诗并结合辛弃疾的生平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理想是抗金北伐恢复中原。3.(2019东营)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武 陵 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注:本词写于避难浙江金华期间,词人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去,流离无依。本词艺术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答案】示例一 上片侧重于对

9、艺术形象外形的表现,下片侧重于对内心的传达,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示例二 以“春天”节令为载体,使全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春日风吹雨打落花为 尘,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自然触发了对悲惨际遇的回忆与内心的痛楚。双溪美好 春色使词人产生泛舟意念,却因愁绪沉重轻舟难以承载而作罢。示例三 运思缜密独到。将“愁”比喻成可以装载的事物,且以夸张极言愁苦之沉 重,极富创意。且其紧承上句“轻舟”而来,“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思维 缜密,浑然天成,构成完整意境。示例四 化精神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感的形象。词人别出心裁,赋予看不 见摸不着、没有轻重的“愁”以重量,将内心愁绪的浓重形象真切地

10、表现出来。示例五 情景交融。如以落花为背景依托抒写情感。落花已变成尘香,既暗示此前 曾是风吹雨打、落花成阵的日子,又形象比况美好事物遭受摧残,也寄托了词人国 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际遇和沉重哀愁。【分析】这首武陵春为作者李清照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之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做题时要读懂本词,仔细体会词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解答】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分为“炼字”、修辞、表现手法、内容等都可以任选一个角度即可。内容情感:上片写形象“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下片写内心“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

11、愁。”示例:上片侧重于对艺术形象外形的表现,下片侧重于对内心的传达,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练字修辞:将“愁”比喻成可以装载的事物,且以夸张极言愁苦之沉 重,极富创意。且其紧承上句“轻舟”而来,“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思维 缜密,浑然天成,构成完整意境。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如以落花为背景依托抒写情感。落花已变成尘香,既暗示此前 曾是风吹雨打、落花成阵的日子,又形象比况美好事物遭受摧残,也寄托了词人国 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际遇和沉重哀愁。4.(2019赤峰)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

12、:秋天的代称。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分析】本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作者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解答】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

13、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5.(2019贺州)按要求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写了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分析】此题考查古典诗词的综合阅读,

14、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诗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熟知诗文的写作手法等,仔细作答。【解答】此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重点句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运用的修辞,注意重点的诗句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诗句的意思“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北归大雁飞入胡人的云天。”作者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抒写了诗人漂泊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6.(2019鸡西)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答案】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分析】行路难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开头写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解答】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

16、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引用典故(或用典),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能像姜太公(吕尚)、伊尹那样,得到先人赏识重用(或有好的官运)。也可说“表现了诗人在心境茫然时对从政仍有所期待。”7.(2019鸡西)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

17、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答案】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分析】行路难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开头写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解答】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

18、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引用典故(或用典),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能像姜太公(吕尚)、伊尹那样,得到先人赏识重用(或有好的官运)。也可说“表现了诗人在心境茫然时对从政仍有所期待。”8.(2019张家界)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

19、,不及林间自在啼。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分析】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解答】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的把握和对诗人情感的理解。结合具体诗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始知锁向金笼听”明确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写了两种画眉鸟,分析出哪两种即可。通读全诗

20、,把握诗意。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9.(2019孝感)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下列各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写

21、法共同点:借古讽今(借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情怀)。情感:甲词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乙诗作者借汉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历史典故,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分析】甲词借古讽今情,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乙诗作者借汉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历史典故,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技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甲词运用了孙权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典故,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

22、诗人的爱国情怀。乙诗作者借汉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历史典故,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都是借古讽今的手法。10.(2019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的结尾句,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照应开头“江南好”一句,使全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分析】全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解答】本题考查诗句作用的分析。这首诗的尾句是反问句,意在突出江南的美让人难忘。从结构来看,与首句相呼应,结构完整;从内容来看,意在以反问来突出作者对江南春色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