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教学内容分析访谈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五“表达交流”板块的内容。在社会调查和媒体宣传中,越来越多地用到“访谈”。访谈既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快捷宣传的一种方式。在语文学习中,开展访谈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进行文明交际打下良好基础。教材设计访谈活动,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访谈,从他人的访谈中得到启示,有所收益;通过亲身实践访谈,从活动中“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二、 教学目标1、 掌握访谈的相关概念。2、 能够设计并实施一次访谈活动。3、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
2、听,敏捷应对。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了解访谈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物专访。)(二)明确访谈的性质和类型性质:访谈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现场交流活动,其特点是面对面,而且极富探究性。也就是说,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是直接在现场交谈的,而且采访者要尽可能多地挖掘某人某事的深层信息。类型:访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物访谈,一种是问题访谈。所谓人物访谈是
3、指访谈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采访的人物,以人物为访谈的核心,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东方之子艺术人生等;问题访谈则是以特定的话题为核心,被采访的人是谈论这一话题的合适的人选,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等。(三)访谈的实施1、预热就像在实际生活中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不可能一下子进入热烈的状态。在开始时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不容易真正放松自己。所以,在正式的访谈之前,要有一个预热的过程,以消除紧张状态,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语境。具体的做法就是在开始之前,用日常生活中的口吻(因为在正式访谈中所用的语句要相对正式些,接近于书面语)与采访对象交谈,可以选择的话题有:可以告诉被采访对象本次采访的目的,采访
4、成员和所需要了解的信息,让对方有一个心理准备;拉家常,谈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闲聊,开开玩笑;在现场语境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2、回答访谈的主体部分是采访者的提问和被采访者的回答。问和答都有各自的技巧要求。提问的原因有效交流的秘诀在于提出适当的问题。提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弄清事实或获取信息;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增加所知信息;表达对说话者和所谈话题的兴趣;促进彼此思想的交流等等。提问的类型访谈中的提问包括预备提问和即兴提问两类。(1)预备提问及其方法预备提问是向采访对象主动提出准备好的问题的方式。在不同主题的谈话段落中,头几个问题都属于预备提问的范围。这些问题都是原创性的,是不依靠采访对象的回答而
5、出现的。最常见的预备提问的方式是直接发问,即抓住关键问题,直奔主题。这是获取信息、了解态度时最常用的手段。它的表达方式就是直接地呈现问题。但有些时候,遇到比较微妙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对提问的方式进行必要的修饰。修饰问题的原则就是减少问题对被采访者的“威胁”,留给对方更多的面子和回旋的余地。析例点评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采访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记者预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经过了修饰的:秘书长先生,请允许我告诉您今天在这里采访您的除了我本人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关心联合国、关心您个人的中国人,因此我也带来了一些我们的观众的问题。现在我们是否可由一个北京的小学生的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
6、采访呢?这个小姑娘请我问问您,联合国有多大?秘书长的权力有多大?与生硬、直接地提出这一问题相比,经过了修饰的提问更加婉转,很好地处理了这一微妙的提问。另外,预备提问中应该包含一部分带有背景的提问。所谓带有背景的提问是指问题中包含着双方都明白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一定是采访者事先准备的结果。这种提问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体现采访者的精心准备以及对于被采访对象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效率,使访谈能够较快、较深入地超越简单的信息层面而进入更为实质性的内容。析例点评我们来看东方时空的记者采访作家萧乾夫人文洁若女士的提问:1966年萧老曾经自杀,当他醒来的时候,听说您并没有掉眼泪,而是用英文给他写了一句话?
7、这里“一句话”就是“背景”。这种有背景的提问有效地激发了被采访者的情绪。文洁若女士回答:我说,We must outlive them,就是我们要比他们活得都长。我说你要是自杀,我将来会告诉孩子们,你是一个怯懦的人。可是你要是不自杀,能挺过来,你将来还是孩子们可骄傲的父亲。(2)即兴提问及其方法即兴提问是指在访谈过程中,根据采访对象的现场回答而提问的方式。即兴提问依靠采访对象的回答而存在,在逻辑上有承接关系,即后一个问题和前一个问题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即兴提问对采访者思维速度和反应速度的要求都很高。它有一个前提是,采访者要最快地总结出采访对象回答中的重点,并生发出新的问题。析例点评我们来看下面的
8、例子,这是上海卫视财富人生的主持人叶蓉与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经理曾文祺之间的访谈片段:叶蓉:在团队建立的同时,你还注重一点,就是换岗换位,甚至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之间的调动,这一点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曾文祺:有一个哈佛的学者讲过一句话:领导是一个伟大的经历。你经历的东西多,你自然而然脑容量比较大,容易成为一个好的领导。所以换岗换位培养一些好的领导人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其实人年轻的时候比较喜欢换岗,因为人年轻的时候比较有好奇心,愿意接受挑战,接受新鲜事物。叶蓉:可能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以前已经麻木退化掉的一些功能重新打开;到一个新的环境,他又开始有很强的学习欲望。曾文祺:对,因为人都是聪明
9、的,适应环境的,所以人的学习曲线是到一个新的环境很陡,然后很快就变平缓。你就必须不断调整他的学习曲线,让他时常“一陡一陡”的。这就是所谓“领导是一个伟大的经历”。(财富人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在这一段访谈中,主持人叶蓉提问了两次。第一次是提出了“换岗换位”的缘由问题。在曾文祺做出解释之后,叶蓉做出了及时的总结。曾文祺又进一步做了延展性的说明。可见,即兴提问对采访者总结和衍生问题有很高要求。即兴提问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管需要及时地根据访谈的进程调整提问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多地偏离访谈的提纲。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管访谈的气氛多么热烈,采访者心中必须清楚本次访谈的中心和主
10、题是什么;采访者必须清楚正在进行的话题是否已经开展得足够了;采访者要迅速分析正在进行的话题有没有深入的可能和必要;采访者要迅速判断在采访对象的回答中有没有预定话题之外的有价值的线索。这样采访者才能够把握住访谈的脉络,清晰地转换主题,完成访谈的任务。调整提问方式在访谈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问题提出后,被采访者没反应,或者是支支吾吾。这往往是因为被采访对象没有听懂问题,或问题太大,不好把握,难以回答。这时,你就需要调整你的提问方式了。第一种方式是将问题具体化。比如,如果你想了解一位工人的劳动强度,你会如何提问呢?可以问“你每天工作是不是很辛苦?”也可以问“你每天几点上班,几点下班?中间有休息
11、时间吗?”当然,后一种问法要好些,因为问得更具体,被采访者回答起来要容易得多。第二种方法是同类替换。同一个问题,由于用语习惯不同,问答的双方会产生理解上的差异。这时你应该快速地用同类的说法替换原有的说法,让被采访者明白。比如,如果你问:“你们致富的途径是什么?”对方如果不明白的话,你就应该改问:“你们是靠什么方法来赚钱的呢?”3、倾听在访谈中,除了提问之后,倾听是非常容易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环节。访谈中的倾听不是被动的“用耳朵听”,还包括用体态语与采访对象进行充分的交流;记录和分析采访对象的回答等等。具体而言,要做到:主动地听第一步是确认兴趣。就是在正式采访之前,可以告诉对方自己对他所谈内容的兴
12、趣和关注,以此表达自己愿意倾听的愿望。第二步是集中注意力并表达出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表达我们的专心致志,比如直接的目光交流或其他的形体语言。第三步是主动参与。你可以鼓励采访对象的谈话并做出适当的评论以掣住对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连珠炮似的提出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干扰对方,也不意味着可以过多地使用“真的吗?”“后来呢?”等等语句。由“听”而“问”采访时不仅要倾听采访对象在说什么,还要能够很快地抓住回答中问题的核心,迅速设计出新的问题。所以,访谈中的倾听是分析性的“听”:随时判断,随时总结提炼,随时设计新的问题。倾听时的沉默在访谈时,采访者很多时候都是在默默地听。但沉默不等于没有信息量。沉默和
13、倾听有时候会比进一步发问得到更多的信息。一个有用的技巧就是,在你得到一个问题的回答之后故意停三四秒,好像你还在等待他说点什么。对方会深感有点窘迫,于是说出更多的东西。4、互动访谈有别于一般的采访,非常强调互动性。访谈的分量要比一般了解信息类的采访要重得多。访谈中的互动包括两个方面:现场情绪的相互感染在访谈活动中,采访者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和表情都会影响到被采访者。为了使采访对象保持比较兴奋的谈话状态,采访者必须首先情绪饱满。访谈中双方的情绪处于互动状态。利用这一点,采访者可以用自己的表情来控制采访节奏,实现话题转换。比如,在听到感人的值得记录的段落时,应以表情表达对对方的理解和回应;如果采访对象的
14、回答不符合采访需要,你也可以用表情来提示希望改换话题。另一方面,在访谈中,你也应该注意观察被采访者的现场反应,以便采取合适的采访策略,调整和改变提问方式。这里我们尤其要注意一些非言语的手段。以表情为例,采访对象在愉快的时候,往往舌头会产生甜美的感觉,会不由自主地舔嘴唇和门齿,鼻子也仿佛闻到花香,眼睛也好像看到了欢乐的景象;痛苦时,嘴会发出躲避吞食的动作,鼻子也会出现逃避恶臭的动作,眉眼下压,好像竭力摈除不愉快的景象。同样,目光、身体姿态以及构成声音的音调、音量、音速、音质都是观察和判断采访对象情绪和心理的重要依据。我们都应该熟悉。保持互动性的交流这是访谈非常明显的特征。所谓互动性的交流,就是你
15、和访谈对象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相互促进的谈话对手的关系,两个人之间是棋逢对手的,而不是师生式的问答。特别重要的是,你的提问的主体部分应该能够在完整的访谈中单独存在,不能够删去。也就是说,你提的问题之间应该有逻辑上的关联和完整性。析例点评我们来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对养牛专业户葛维连破产原因的调查提问。1995年9月18日,全国第四次畜牧工作会议在阜阳召开。在这次会上,记者采访了当时的蒙城县委书记王保民,请他谈了当时葛维连的养牛场为接待会议代表来参观而做准备的情况。请特别注意记者的提问。你不妨略去王保民的回答,只看记者的问题,这些问题之间是否有逻辑性?作为一系列的分解问题,它们组合成的问题是什么?
16、记者:为迎接参观,县里有没有什么统一的部署?王保民:安排多了。参观点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都有具体条件和要求。记者:当时参观多少个点呢?王保民:停车点是四个点。记者:葛维连这个点在这四个点中属于一个什么位置呢?王保民:个体专业户,他是养牛专业户,又是一个销售专业户,他很有特色。记者:当时对葛维连这个点是什么样的要求?王保民:我们要求,你是养牛专业户,首先要体现出你的养牛数量,这是我们的根本。(调查中国,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另外,访谈的互动性还体现在:作为采访者的你,不能只提请教性的问题或者等着对方的答案,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使自己的谈话具有保留价值。析例点评杨澜在采访余秋雨教授时
17、,谈到媒体与小道消息的话题。以下是片段。余秋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过去传媒过于刻板,现在言路初开,多种能量释放,各种民间行为不可能再整齐地走“一二一”的步伐,这在整体上不是坏事。我们应该以幽默的态度来看待这种纷乱现象,然后一起努力,尽快集中体现我们的文化环境从无序走向有序。杨澜:余先生,这一点我可能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觉得这种无序会延续很长时间,不能快速走向有序。你看无论是美国还是香港、台湾,这种不真实的“小道消息”在传媒上也大量存在,我们恐怕只能适应它们,不能期望它们有朝一日会改观吧?余秋雨:我们的有序不是指小道消息的消失。海外和港台报刊上的小道消息、艺人逸事、无聊调侃确实很多,但它们固守着一个本位:无聊就是无聊,庸俗就是庸俗,并不怎么装扮,更不会慷慨激昂地提高到关及民族命运、文化前途的道德评判上来。这也是一种“序”。杨澜:除此以外,广大的民众对传媒的态度也会成熟起来。余秋雨:这是最重要的“有序”。(杨澜我问故我在,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在这一段访谈中,杨澜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这种互动方式有效地激发了余秋雨先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阐发,是将话题深入下去的最佳方式。练习活动组成45人的小组,选定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进行一次访谈活动。按照上述讲解,分工做好准备、实施、记录和整理的工作,并提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