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地貌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一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探究一喀斯特地貌考向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马来西亚的姆鲁国家公园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园内有全球罕见的“石灰刀石林”,片片尖耸直立的刀山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岩石根据成因的差异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读图,完成12题。1“石灰刀石林”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可溶性岩石 B岩浆岩C变质岩 D沉积岩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石灰刀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故A项正确。2姆鲁“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其根本原因是()A地下水系发育更多 B植被更少,土壤更薄C地形起伏更大 D气温更高,降
2、雨更多答案D解析喀斯特地貌发育除需要具备石灰岩条件外,还需要较高的气温、降雨条件,姆鲁相对于云南,纬度较低,气温更高,降雨更多,故“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D项正确。考向2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和变化读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3石林地貌常见于()A云南省 B陕西省C辽宁省 D江苏省答案A解析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我国石灰岩分布地区主要位于西南地区,故A项正确。4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答案D解析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据图可
3、知,丙地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丙处于发育初期;甲地侵蚀程度最强,甲处于发育后期,故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D项正确。考向3溶洞的特征及形成读某洞穴景观示意图,回答56题。5图示依次为()A石笋、石钟乳、石柱 B石钟乳、石柱、石笋C石钟乳、石笋、石柱 D石柱、石笋、石钟乳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处向下生长,为石钟乳;处向上生长,为石笋;石钟乳和石笋相连形成石柱()。6图示洞穴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溶蚀 B流水堆积C人工开挖 D开采地下水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洞穴为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形成的。考向4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云南省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据此回答
4、78题。7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 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 D旅游景观更加独特答案D解析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形成地下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故地表水资源贫乏,A项错误;地形变得崎岖不平,B项错误;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建设,C项错误;喀斯特地貌独特,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景观,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故D项正确。8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岩层渗水性强,土壤持水性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土层疏松,钙磷等矿物养分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A BC D答案A解析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
5、,易被侵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正确;地表崎岖,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正确;岩层渗水性强,多溶洞或地下河,地表水缺乏,土壤保持水分条件差,错误;土层薄,土壤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错误。故选A项。探究二河流地貌考向1河谷地貌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地貌。下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在河谷发育初期,河谷呈现出“V”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谷逐渐加深;随着堆积、侵蚀的加剧,河谷逐渐呈现槽状,故由早到晚的顺序为,D项正确。10关于河谷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浅且窄 B下游宽且浅C上游深且宽 D下游
6、宽且深答案B解析上游地区河床深且窄,下游地区河床宽且浅。考向2河流堆积地貌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A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B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C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D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地貌类型为冲积扇;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地貌类型为三角洲。故D项正确。12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汊流较少海浪作用明显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多沙洲、沙岛发育A BC D答案B解析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汊流较多,错误;三角洲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浪作用明显,正确;两者均为河流堆积
7、地貌,土壤肥沃,其分布与气候无必然联系,错误;三角洲地区多沙洲、沙岛发育,冲积扇无沙洲、沙岛分布,正确。故选B项。考向3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地貌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1314题。13聚落名称带“水”多与河流有关,广东有不少乡村聚落名称带“水”。农业社会时期,决定这些乡村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运输能力 B河流水量C土壤肥力 D冲积平原面积答案D解析农业社会,土地面积决定了聚落的发展规模。1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聚落密集地区,其原因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便捷的内河航运不易发生自然灾害A BC D答案A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面积广阔,水资源充足
8、,土壤肥沃,河运便捷,适宜聚落的发展,成为聚落密集区,正确;易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错误。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注:可逆反应)。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1)说出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的可能原因。(4)部分喀斯特地貌区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缺水问题,对此
9、请给出开源性建议。成果展示(1)云、贵、桂等。(任答两个即可)(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3)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4)从区外调水;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增雨;修建水库。2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地间冲积扇剖面图。(1)简述黄淮海平原地形特征。(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3)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学者研究发现,黄河
10、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历史上曾有加快的趋势,试分析其成因。成果展示(1)平原面积广阔,平原上有丘陵、山地分布;地势总体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是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中东部是冲积低平原;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2)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沉积厚度逐渐变小。形成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进入地壳下沉的冲积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减弱,促使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物质以山口为顶点向外逐渐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3)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历史上黄河流域人口激增,大规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加剧,黄河含沙量日益增加,下游河床抬高,造成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黄河的凌汛也会导致黄河下游决堤,使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