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的广泛性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难点:磁现象的应用三、教具:多媒体、条形磁铁、小磁针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用小玩具响尾蛇(两枚磁石);钓鱼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是最早发现磁现象、应用磁场的国家之一,指南针
2、的发明为世界航海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磁已更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奇妙的磁现象不仅在玩具中常用,在生活、生产中许多地方也用到了磁现象,展示纸盆喇叭后的环行磁铁。展示磁悬浮的视频。今天我们来研究磁场【新课内容】1、有关磁的几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在刚才的演示中重要体现了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根据回答,补充演示一些磁现象实验:如磁铁吸引铁屑;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现象等等归纳总结并板书:1、磁现象:u 物体有吸引铁一类物质的性质叫磁性u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天然磁石的成分是四氧化三铁)u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对条形磁铁来说,其磁极在两端。我们把两个磁极分别叫北(N)级和南(S)级。将
3、条形磁铁悬挂起来(演示),静止时其指向地理北极的叫北级,指向地理南极的叫南级。词性很弱的叫中性区)u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演示)u 变无磁性物体为有磁性物体叫磁化,变有磁性物体为无磁性物体叫退磁 2、磁场:磁体对铁一类物质的作用力也是非接触力,所以我们也可以用电场的相关知识认定,这种力也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我们了解磁场,也要象电场一样,先要了解哪些物质会产生磁场。然后要知道怎么描述磁场;接着要知道磁场对哪些物体会产生磁力,这些磁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何规律等等。首先,哪些物体周围会形成磁场呢?(学生讨论回答,并给出判定的理由)板书:2、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是一
4、种客观存在。由于小磁针的指南指北性表明地球也会对磁针产生磁力,所以说明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周围存在着地磁场。阅读书P24/第3节,体会地磁场的方向和分布。知道磁偏角的存在。初中学过奥斯特实验,电流也会使小磁针受力偏转,所以电流周围也有磁场。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说明了这一点电能生磁)演示实验:磁体对小磁针的作用;电流对小磁针的作用推理分析: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电流是大量运动电荷形成的,而静止电荷周围空间没有磁场所以运动电荷周围空间也有磁场小结:磁场存在于磁体、电流、运动电荷周围的空间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出磁体、通电导线、地球以及运动电荷周围有磁场
5、存在的呢?联系电场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讨论可以用小磁针来检测,电场则是用试探电荷受力来检测。研究电场和磁场具有类似的方法。电场是静止电荷形成的,而运动的电荷周围既有电场,又有磁场)早在十七世纪,安培对这种磁场产生做了一个著名的假说,叫做分子环流假说,能很好的的解释为什么有的物质是磁体,有的物质又没有磁性,为什么物体能磁化,又会消磁。他设想在物体的内部有小小的分子电流,每个分子电流都产生一个小磁场,就向运动电荷形成的磁场一样,如果分子电流的取向是一致的,那么这些小磁场就叠加在一起成为一个强磁场。如果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那么这些小磁场就彼此抵消,物体不显磁性。磁化就是让借助外加磁场让物体的分子电流有序化的过程,而消磁就是通过加热和撞击让物体的分子电流无序化的过程。我们现在已经了解,这个当时安培完全假设出来的分子环行电流,其实就是电子绕原子核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但安培在500年前那个还不了解物质的原子结构的情况下能做出这样的猜想,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大胆和创新意识。不过,安培得出这样的结论可不是乱猜的,他深入研究了磁场的分布,发现了磁体的磁场与电流的磁场有某种相似性,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的。请大家课后讨论一下,联系电场的学习,我们可以怎么描述磁场的分布?巩固练习:书P94/1;【课后作业】导与学【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