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建议班长的苦恼_沪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218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建议班长的苦恼_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建议班长的苦恼_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建议班长的苦恼_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建议班长的苦恼_沪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材简析】课文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班长放弃原则、徇私舞弊,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与他绝交,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故事情节贴近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的情趣,用生动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公正、无私,乃是人文思想的基本原则,即使是孩子也是十分注重的。诵读这首诗篇,能给孩子们有益的启示。这是一首以小学生校园生活为题材的叙事诗。由于作者熟悉儿童生活,了解儿童情趣,善于从儿童生活中捕捉有情趣有意蕴的题材内容,加以巧妙的构思,所以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诗歌采用第一人称直白的叙写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人物的神态、对话、心理活动,充分表现

2、了儿童的心理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感。整首诗中并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谁对谁错,但小读者却可以从故事的结局和人物所抒发的感受中受到教育。这种不是单纯说教而是把道理蕴含在故事里的写法,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本篇课文是诗歌,要让学生多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情诗意,在诵读中感悟蕴涵的道理。诗的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浅显明白,教师无须过多讲解,仅作适当引导。【教学目标】1 认识2个生字“恼、啥”。2 积累“苦恼、绝交、屋顶、掀掉、过错、影子、静悄悄”等词语。3 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4 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5 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教学建议】

3、导入新课1 出示词语:“苦恼”。提问:“苦恼”是什么意思?(痛苦烦恼)那么,谁会有苦恼呢?2 揭示课题:班长的苦恼。启发:看了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班长有什么苦恼?为什么会有苦恼?等)3 听读课文。听录音,了解故事内容。边听边思考,弄清楚这样一些问题:班长的苦恼是什么?班长怎么会产生苦恼的?字词教学1 本课共有2个生字。从字形看,“恼、啥”都是左右结构,“恼”字是“脑袋”的“脑”去掉“月字旁”,换上“竖心旁”;“啥”字是“口字旁”加上“取舍”的“舍”。这些字,学生不难分析。要注意的是“恼”字的读音和写法:“恼”字的读音是“no”,不要读成“lo”;提醒学生写“恼”字时,记清它的字形是竖心旁

4、,不要写成月字旁的“脑”。2 理解词语:“苦恼、绝交、屋顶、掀掉、裁决、过错、影子、静悄悄”。这些词语不难理解,可让学生在阅读时联系上下文内容,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解决。注意“掀掉”一词中的“掀”字,读音应是“xin”,不要读成“xn”。阅读教学1 这是一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切合学生生活,语言浅显生动,学生完全可以自己阅读理解。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体验诗的情感。2 本课是诗歌,重在朗读。要鼓励学生多朗读几遍,在读中了解故事内容,在读中体味诗的情趣和道理。语言实践熟读并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可提出问题:“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展开讨论,然后进行语言表达

5、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深入理解诗的意思,领会其中的道理。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得到自我教育,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参考资料】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柯岩。1955年发表儿童诗三首获得好评,其中小弟和小猫广为流传。此后出版多部儿童诗集,如小迷糊阿姨、月亮不会搞错、春天的消息、柯岩儿童诗选等。她的著名组诗小兵的故事脍炙人口,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一等奖。其中帽子的秘密多次收入小学语文课本,深受儿童喜爱。【实践活动】课余组织儿童诗歌阅读和朗诵的活动。建议阅读一些柯岩的儿童诗作品,如小兵的故事(包括帽子的秘密、两个“将军”、军医和护士)。也可以结合配套的课外读物,阅读收入其中的小队长的苦恼(金近作品)等。这项实践活动,可以结合本单元的综合练习2中的第五项“语言实践活动”一起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