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简评18她是我的朋友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215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简评18她是我的朋友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简评18她是我的朋友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简评18她是我的朋友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简评18她是我的朋友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简评-18她是我的朋友人教新课标 师:你帮你的好朋友做过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这节课我们就学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自由朗读课文。她是谁?生:一个受了重伤的小女孩你从哪里知道?生读有关句子。师:仅仅是一个受了重伤的小女孩吗?(伤得多重呢?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能知道吗?问题尽量简练减少。)生:失血过多即将死去,如果不理解输血。师:血对小姑娘来说怎么样?生:命根子。师:输血必须生:迫在眉睫。(板书)(读出迫在眉睫的感受,可以先练习读,再合作读,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上的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输血迫在眉睫,再迫在

2、眉睫一点,合作读。)师:体会着当时情况读一读。指名读:经过查看师:读得怎么样?生:有点结巴。再指读,读得怎么样?生:评价并且朗读。师:每个人理解不同,朗读也不同,你怎么理解就怎么读。(但主题一样,都是说输血必须迅速进行。)师:在这迫在眉睫的时刻,阮恒怎么做的?生读有关句子,再练读。师:有什么问题要问?为什么举起来又放下再举起来?为什么颤抖?(板书)生:担心自己死去。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读后面的句子。做填线练习: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此时他可能在想:)忽然又放下去(此时他可能在想)然后又举起手,(此时他可能在想)学生回答。(角色要转换,让学生自己当阮恒。让学生充满情感的来当阮恒,

3、小阮恒,你为什么颤抖地举起手来?你在想什么?你为什么忽然又放下手去,你在想什么?你又一次举起手的时候在想什么?合作,补充朗读,真正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师:试着自己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上面的课文。练读,指名读。师:他哪儿读得好?生:忽然。生:一阵沉默。师:如果是你怎么读?(问题零碎,要凸现问题的整体性,尽量得少问。)指读,齐读。师:阮恒宁可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我们到现场看看,老师范读,出示插图。(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段,面对输血这件事,阮恒是什么样的心情?抓重点词语去读去悟)师:自己读读老师读得段落,试着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老师要先走进去呀,生命只有一次,要让学

4、生感受到。为了朋友,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艰难的选择,所以他的痛苦越来越加深了,由“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到“啜泣颤抖捂住脸”再到“呜咽”“低声哭泣”“咬着拳头”表现出来!以读代讲,充分朗读,配上音乐。)生读。师:把你走进去体会到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生:男孩在一再摇摇头,说明他忍住痛苦。生:掩盖自己的痛苦。哪个词在掩盖自己的痛苦?板书:掩盖(问题不清楚)生:抽泣说明他(这个环节没有指导方法,一问一答,让学生去谈。)生:竭力掩盖。生:制止。师:再来读读刚才读得部分。还从那儿体会到阮恒的痛苦?生:持续不断地低声哭泣。生:过了一会儿,试图掩盖自己的痛苦都来读读这三句话,看他怎样竭力掩盖自己的痛

5、苦的。师:他为什么痛苦?书中找找答案。(老师目标不明确,开始有些混乱。板书不能简洁明快的为理解语言文字服务。)带着你的感动再来读读这段课文。学到这儿,朋友这个词里包含了什么?生:互相帮助。生: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再来读读这段文字。自由朗读段,思考:医生会怎样安慰他?补充朗读。原来一直让阮恒这么痛苦的原因,是?宁死也要输血给小女孩,只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神态不同的动作方面去体会小阮恒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小阮恒(坚定、低声、骄傲、自然、轻松)地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简评】教师用教材教的过程,首先是教师与教材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否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了?是否被一个孩子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必须献出自己生命所震撼?是否感受到男孩对生命那深深的留恋和对朋友那伟大的爱?这就要求老师要先读进去,才能引导孩子也读进文本,让学生也与文本进行对话。比如,这篇课文多处写到了阮恒的表情和动作,要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表情动作体会他的内心世界。这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一根针扎进了阮恒的血管,小阮恒,此时你为什么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呀?”“你为什么突然啜泣?”“你为什么呜咽?”“你为什么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让学生依据输血的知识如情入境地进行回答。老师还要动情,老师的语调太平淡,很难已达到调动学生情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