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点评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_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214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点评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点评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点评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点评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点评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及点评-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新课标 一、创境激趣,让学生走进文本。1、出示小村庄变化前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小村庄的美景。师:你们想不想住在这个小村庄里呀?生:想师:可是,这个小村庄过了不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看下一个图片。2、出示小村庄变化后的图片,让学生观看。(看后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生1:是谁使它变成这个样子的?真讨厌。生2:这么美的小村庄变成这个样子,真可惜!生3:我想知道这个小村庄变化的原因。3、师讲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点评: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用两幅不同的画,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放飞了学生的思

2、维;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积极地融入角色,走进文本。二、自主阅读,让学生感悟文本。师:你们想自己读这个故事吗?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吧!试一试,怎样才能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学生边读边画出生字,先读生字,在读课文)师:会读了吗?生:会了!师:请你读一读吧!(找一个学生读)师:(读完后)他读的怎样?有读错的地方没有?请小组讨论后,评一评。生1:“澈、湛”是翘舌音,他读的音不准。师:你读一读给大家听。生读后,师指导读着两个字的音。生2:“裸”读成“gu”师:想把文章读正确、通顺,应先认识生字。下面大家想办法扫清生字障碍,好不好?生:好师:(约2分钟后

3、)认识了吗?生:认识了。师:这些拦路虎是怎样除掉的?生1:我用拼音的方法认识的。生2:郁、犁、裸、扩、栋、咆、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记住的。生3:“澈”与水有关,所以将“辙”去掉“车”换成“氵”。师:你联系字义来识记字,真棒!(学生汇报自己识记“湛”、“哮”的方法)师:(出示生字)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合读生字)师:生字认识了,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流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课文内容)点评: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学习方法,变“你应该怎样读”为“我会怎样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自主认记汉字,总结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三、反复品读,体验文本。师: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再一次感受一下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好不

4、好?生:好!师:(读完后)读了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生1: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使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生2:美丽的小村庄消失的原因,就是人们没有环保意识,贪图眼前利益,致使村庄最后消失。生3:“谁家想盖房,水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里的两个“谁”表明这里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上山砍树非常随便。因此,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章了。还有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一棵一棵”表示不确定数目,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小村庄消失的原因。师:你真会学习,抓住字、词来理解,体会的很

5、深刻。生4:我从“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句话体会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非常严重。师:同学们,你们体会得太好了,老师仿佛也看见了那些画面,请你们提出如何保住小村庄的建议。(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生1;我建议小村庄的人们多植树造树,保护环境。生2;我建议小村庄的人们爱护森林,增强环境意识。生3:我建议他们不要乱砍乱伐,要爱护树木,要珍惜热爱大自然。师:建议提的真好,你们还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生1:如果我们不珍惜热爱自然,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生2:我们人人都要保护环境,热爱自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生3:无

6、知的人们啊!是你们毁了这美好的一切,今后请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点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品读,让学生更入情入景,学生在读中领悟到文本字、词、句的含义,理解文本蕴涵的深刻道理。通过美读淋漓尽致地挥洒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表达便悄然汇成了乐学、会学的课堂氛围,课堂便呈现出勃勃生机,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三、拓展延伸,超越文本。师:结合周边的环境状况,说说今后怎样做保护环境的小主人?(小组讨论、交流,提高认识。)点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想、去说、去听,更好的渗透了德育教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爱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总评:

7、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节课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2、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揣摩、探究、品味、把握、理解、掌握。自己找正确的读课文的方法,自己自主识字,掌握识字方法;自己领悟、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过程,也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