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篇论语十二章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5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节选自十二章)【乙】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节选自宋史赵普列传)【注】普:赵普,北宋初年宰相。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不亦说乎 说: (2)温故而知新 故: (3)三军可夺帅也 夺: (4)及为相 及: (5)晚年手不释卷卷: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3.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既 薨 家 人 发 箧 视 之 则 论语 二 十 篇 也。4.【乙】文写赵普晚年读论语时手不释卷,请你结合【甲】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4分)二、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3、(15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节选自十二章) 【乙】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尽心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
4、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节选自孟子)【注】书:指尚书。杵(ch):这里指形如杵的兵器。深造:达到精深的境地。资:积蓄。原:同“源”。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1)人不知而不愠愠: (2)必有我师焉焉: (3)切问而近思 切: (4)尽信书 尽: (5)君子深造之以道道: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3.【甲】文中的“”强调万物易逝,要把握当
5、下。从【乙】文中演化出的成语 “”,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2分)4.据说,宋初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乙】文孟子又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篇论语十二章一1.(5分)(1)同“悦”,愉快(2)旧,旧的事物。这里指学过的知识(3)改变(4)等到时候(5)书卷(每小题1分)2.(4分)(1)用不合乎正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2)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他)处理决断很快,像流水一样。(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3.(2分)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6、每处 1分)4.(4分)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个人修养、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的内容,读之收获很大。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告诉我们当“富贵”和“义”发生冲突时,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诉我们万物易逝,要把握当下,努力学习。(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赵普年轻时学习为官之道,没有多少学问,等当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里,就关起门打开书箱取书,阅读一整天。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他)处理决断很快,像流水一样。(赵普)去世后,家里人打开书箱看,(书箱里)只有论语二十篇。二1.(5分)(1)生气,恼
7、怒(2)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恳切(4)全,全部(5)方法(每小题1分)2.(4分)(1)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2)积蓄深厚,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3.(2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曝十寒(每空1分)4.(4分)不矛盾。“半部论语治天下”突出强调了论语在“治国平天下”中的作用,强调了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而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阐述的则是一种读书方法,强调在读书时要善于独力思考问题,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不能迷信书本。二者强调的是不同的方面,故两种观点不矛盾。(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武成这一篇,只取其中两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无敌,凭借最仁的人去讨伐最不仁的人,怎么会让鲜血流淌得足以把形如杵的兵器都漂起来呢?”(尽心下)孟子说:“君子依循正确的方法达到精深的境地,就是希望能自觉地有所得。自觉地有所得,就能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就能积蓄深厚;积蓄深厚,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希望能自觉地有所得。”(离娄下)孟子说:“天下即使有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得了的。”(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