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政治新课程标准中的人文取向摘 要: 中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成熟的时期,人文素养是中学生重要的素质之一。在政治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通过政治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政治教育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关键词: 人文 人文素养 政治新课标 思想文化史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国民优良品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文”一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对人的肯定。人文精神则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它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它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2、,主张以人为万物的尺度;肯定那些在使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那种精神气质:独立不羁的自由思想精神,勇于进取、忘我献身的精神,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在中学阶段,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政治,关注人类在政治中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转而由关注政治到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由关注政治上的人类到关注当今的人类,由关注政治中个体价值的实现到关注现实中自我个体的发展;由关注人类全体到关注个体,从而关注个人的发展,关心他人。在这个由政治到现实、由全体到个体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思想、勇于进取、坚持真理、关注他人、忘我献身的精神品质。二、政治
3、新课标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体现。在前言部分,新课标就提出了“普通高中政治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本理念部分,新课标的突出特点是多处明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提出“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提出了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要“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在学习方式方面提出了要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求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
4、趣。在评价机制方面,要求教师的评价更具科学性和人文性。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目标上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其中,过程与方法的提出带来的是学生学习政治方式的突破。探究性学习受到师生的重视。探究性学习会弥补传统教育中科学思维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的不足。学生在探索问题、寻找真理的过程中如果不具备科学精神就无法获得成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出更使教育者从传统教育中单纯的政治教育向人文教育的转变成为可能。政治是由人创造的,人在创造政治时必然会拥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教师只把政治本身交给学生,而忽
5、视创造政治的人的情感、人的价值,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政治只不过是一具没有了灵魂的躯壳。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灵体验,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让学生懂得对人的尊严进行捍卫;对自由、平等、正义进行呼唤;对人的生死、信仰、终极价值进行反思。这样学生学习政治才能做到与政治上的杰出人物进行心灵的交流甚至共鸣,才能触及政治的灵魂。而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学习又会促使师生共同发展,政治的人文教育功能才会充分发挥。三、充分发挥政治学科的优势,挖掘利用政治教学中的人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新的政治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来政治教学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以王朝兴替为主线,忽视了经济、科技、文
6、化、艺术等内容的缺憾。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风俗史,尤其文化史方面的内容比重。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人民版教材必修模块三为例,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到近现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到近代的启蒙思想,有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讲述了中国思想传统文化从诸子百家到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古代圣贤孔子“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的朴素平等仁爱思想,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墨子“兼爱”“非攻”“节用”的平民思想,还有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反封建的民主思
7、想;体会古代伟大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民所思,“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伟大情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中,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理解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古代绘画、书法艺术的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对于西方思想史,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再到近代启蒙思想,有助于学生认识人文精神的起源,以及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发展表现出的特定内涵;文艺复兴结束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启了资本主义文明;人权至上,人的尊严与价值高于神、上帝,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人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而
8、马克思主义则为人类的彻底解放指明了正确道路。通过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我们可以了解中国近代的思想先驱者在外来思想的冲击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追求民主的历程,可见我国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在追求着人文精神的实现,从新文化运动到革命战争到社会主义实践,再到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弘扬。通过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了解西方人文主义学者在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等级制度对人的束缚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人,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法制的人文精神,它经过启蒙运动的升华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因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列有专门的选修专题:如古代希腊的民主
9、政治,尤其希腊公民对自由、民主、平等的崇尚,还有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凸显了对学生民主、平等、法制思想培养的重要意义。因此,要充分利用近代社会民主思想的起源、主要观点、民主制度不同的表现形式、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中的代表人物来培养学生民主、平等、法制观念,帮助他们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政治责任感,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而且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条件。总之,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的失落必然会导致优良品质的丧失,国民素质的下降,我们不能再办没有灵魂的教育了。全社会都应重视政治教育,让所有的政治教师都关注政治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在政治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的话:“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