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73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年高考时政热点四:国富民富问题一、课 题:国富民强问题二、课 型:时政热点练习三、课 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1、了解时政热点的来龙去脉;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五、教学重点:1、了解国富和民强的关系。2、强调国富民强的意义及解决措施。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七、学情分析:在一二轮复习的基础上,以热点带知识点进行复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八、学生活动设计:知识回顾热点链接热点练习知识提升。九、媒体教具:课件。十、教学过程:1、出示重难点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2、教师展示答案。1、(诸城)(25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

2、8日在北京举行。材料一:“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实现“民富”?(8分)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

3、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结合材料一,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8分)材料三: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这样七个方面的“不变之变”值得关注: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文化产业的建设要提升;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整体推进的力度要加强;加强党建的主线不变,科学执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国方略的大政不变,社会发展的合力要增强。(3)请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的“不变之变”。(9分)2、(烟台3月)材料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形成过程:党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公民通过打电话、发信函、电子邮件、社会公示、听证会等形式为规划建言献策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建议和民意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得以通过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国家将遵循“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原则,更加关注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与此前较

5、多追求“国强”相比,将更加追求“民富”。 (1)请指出材料一中,“十二五”规划纲要形成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实现由“国强”向“民富”转变?(4分)(3)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征求民智、尊重民意的正确性。(4分)3、(潍坊3月)(25分)在去年底今年初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让人民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比GDP增速、固定投资增长等经济指标更重要的施政目标,“民生幸福”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最热关键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10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2006年2007

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3876051322613306851883080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75913786157811717519109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5874 1404761515359198.9 (1)描述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3分)并为解决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出谋划策。 (6分) 材料二 自上世纪90年代,为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GDP成为衡量经济发展快慢的“硬指标”,但对GDP的崇拜,也导致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等现象。“十二五”规划降低了GDP增速指标,提高了居民收入指标,这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7、(2)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6分) 材料三2010年被称为“微博崛起年”。许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问政于民;大批网友登录微博,反映民意。“微博问政”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畅通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增强了公民的幸福感。 。(3)结合材料三,从公民或政府的角度,分析“微博问政”的积极意义。(4分) 材料四2011年3月2日,继全国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中国美术馆也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到今年年底,国家级、省级美术馆以及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也将全部免费开放。这是贯彻中央“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举措。(4)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建设

8、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的理解。(6分)4、(莱芜)材料一 读“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反映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9分)(2)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国务院各发挥着怎样的作用?(8分)材料二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强国必先强教。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民族的振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的发展会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中国未来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9、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3)结合材料二,请简要说明“强国必先强教”的文化生活依据。(8分)5、(济宁3月)28(25分)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查和批准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十二五规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由国强 到民富的转变。下列国家采取的措施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民富将发挥重要作用。请比照表中的示例,将这些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填人相应的空格内。(6分)采取的措施经济生活依据从生产、供应、流通等环节稳定消费品价格示例:消费水平受物价影响,稳定物价有利于保

10、障人民生活水平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财政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支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强农惠农力度(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为什么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6分)(3)“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但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公民的文明程度相对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民族文明素质自然而然就会提高,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无关紧要。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观点。(8分)(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一个“五年

11、规划”都比较注重经济增长,到“十一五”末,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居民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GDP增长速度,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十二五”规划坚持民生优先的原财,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由国强到民富的转变。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为什么要实现由国强到民富的转变?(5分)6、(青岛)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图12)图12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2%、213

12、%、972%、886%。 材料二 山东通过的“十二五”规划,转变了唯GDP的政绩观念,弱化对GDP等经济指标的考核,提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比GDP增速高一个百分点。 材料三 山东“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全面提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建设;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品牌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描述图12所示经济信息;(5分)有

13、人据此认为:国富必然民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看法。(5分)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思路体现的哲学方法论。(6分)(3)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结合材料三,对山东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4)实施好“十二五”规划,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你认为,作为一个公民应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协力实现规划目标?(5分)参考答案1、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分);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

14、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2分);不断提高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分);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改革开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分)(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体现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规划建议的出台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一规划方案,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行使了决定权;国务院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

15、规划的建议,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制定方案,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国务院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方案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该规划确立的整个过程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若答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本题共8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8分)(3)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2分)。世情、国情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因此,要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也需要调整与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又好又快

16、发展(1分)。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2分)。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科学发展的主题、经济政策的思路等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1分)。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分)做好今后五年工作,要做到“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1分)。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民主执政。(2分)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有利于科学决策的形成。(2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2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决定权。(

17、2分)(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由“国强”向“民富”转变提供物质基础;(2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实现社会公平创造条件增加居民收入。(2分)(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和尊重民意是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体现。(2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导向作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

18、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2分)3、(1)经济信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财政收人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且城乡居民收入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3分)建议: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1分)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3分)统筹城乡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2分)(若答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也可酌情给分)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9、,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GDP的认识实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对GDP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3分)(3)公民角度:“微博问政”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分) 政府角度:政府通过“微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树立政府权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4分)(学生应从公民或政府两个角度任选其一作答。若两个都选,只取第一个判分)(

20、4)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3分)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发展应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分)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编制“十二五”规划做好前期调研和相关论证,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2分)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具体体现。(1分)(或答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也可以

21、得1分)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分)通过前期调研和相关论证能够把握国民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1分)(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分)中共中央通过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实现对国家的领导,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1分)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分)“十二五”规划要经过全国人大审查批准,这是全国人大实行最高决定权的体现。(1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1分)人民政协对“十二五”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是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的体

22、现。(1分)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1分)国务院及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1分)(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分)(或答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可得2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的教化培育和文化传承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2分)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

23、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2)发展教育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和智力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1分)(本题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5、(1)采取的措施经济生活依据从生产、供应、流通等环节稳定消费品价格示例:消费水平受物价影响,稳定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有利于使劳动者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消费水平主要受居民收入的影响,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

24、收入,实现社会公平。增加财政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支出国家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这些措施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三农问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全国人民大表达会使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十二五规划事关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应该由其决定。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其制定的规划纲要必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全国人

25、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3)经济决定文化,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一观点看到了经济发展对公民文明素质提高的作用,有其合理性。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提高文明程度必须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民族文明素质自然而然就会提高,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无关紧要”是错误的。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巨大的反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和中心环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4)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国强为民富提供了物质基础,民富又为国强提供了动力。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要

26、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实现由国强到民富的转变。主要矛盾是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在大力发展生产实现了国强后,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就必须坚持民生优先,向民富转变。6、(1) “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都在快速增长,并且总体变化趋势有一致性。(1分)其中,财政收入的增长始终快于GDP、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1分);GDP的增长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1分)前四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一直高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2010年低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1分)这表明我国经济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统筹城乡

27、发展取得重大进展。(1分) 评析:国家经济发展是提高居民收入的基础。(1分)随着GDP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在增长,说明民富与国富具有关联性。(1分)居民收入的增长受分配政策因素的影响,会与国家经济发展不同步。(1分)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显著快于GDP的增长;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显著低于GDP、财政收入的增长,体现了民富与国富的不同步性。(2分)(2)坚持了实事求是。规划转变唯GDP的政绩观念,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2分)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规划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两大国家战略建设。(2分)贯彻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规划提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与经济发展同步,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注:坚持从实际出发、树立创新意识、坚持改革等角度可参照得分)(3)立足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继承孔子文化为核心的优秀齐鲁文化,注入时代特色,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产品;(2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2分)(4)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支持政府实施规划而开展的工作;(1分)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参与政府实施规划的民主决策,参与社会民主管理活动;(2分)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职能,落实规划目标;(1分)增强公民意识,依法有序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