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619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A级合格考专项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935年12月,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急呼:“华北之大,却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与这一事件直接有关的是()A西安事变B大生产运动C七七事变 D“华北自治运动”解析:选D据“1935年12月”可知这次事件是一二九运动,“华北自治运动”是这一运动的诱因之一,故选D项;A项发生在1936年12月,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发生在抗战相持阶段,时间不符,排除B项;C项发生在1937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2.如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C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

2、步形成D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解析:选C根据图片中信息“1936”“西安事变始末”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中共中央连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全面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故选C项。31937年中共中央郑重宣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该宣言旨在()A促成国共合并共同抗战B反抗国民党的统治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解析:选C据材料“1937年中共中央郑重宣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可知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目的

3、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C项;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而不是合并,排除A项;1937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排除B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在1936年,排除D项。4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文章称:“在国内,克服腐败现象,增加进步速度;在国外,克服助日势力,增加反日势力,尚非目前的现实。”基于这一认识,毛泽东提出()A速亡论 B持久战C速胜论 D阵地战解析:选B根据材料“在国内,克服腐败现象,增加进步速度;在国外,克服助日势力,增加反日势力,尚非目前的现实”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各种有利因素,虽然都在积极起作用,但达到足以停止敌之进攻及准备我之反攻的程度则尚

4、有待于巨大的努力,这一切,又规定了战争不能速胜,而只能是持久战,故选B项。5“由日军国崎旅团长率领的一个支队,自12月2日从安徽广德出发,经过10天的迂回作战,渡过长江,沿江北岸直插江浦、浦口。浦口的失陷,使中国军队渡江的最后一线希望宣告破灭。”材料叙述的战役发生在()A淞沪地区 B南京周边C徐州地区 D太原周边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江浦、浦口”“长江”等信息,结合所学江浦、浦口在南京地区可知,材料中叙述的战役发生在南京周边,故选B项。6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周恩来评价道:“(台儿庄大捷)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该战役()

5、A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首次胜利B是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转折点C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D使中国对日作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解析:选C由材料“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可知为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故选C项;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排除A项;卢沟桥事变是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转折点,排除B项;1944年中国军队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排除D项。7下列是一位中国农民的一天记录。据此推断,它发生在()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根据地C陕甘宁边区 D山东解放区解析:选C由材料“边区村民代表会”“大生产运动”可知发生在抗战期间的陕甘宁边区,故选C项;井冈山时期未开展“大

6、生产运动”,排除A项;中央根据地实行“打土豪,分田地”,未推行“双减双交”政策,排除B项;题干发生在抗战期间的边区政府,而非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解放区,排除D项。8某年9月6日,大公报在瞻望北方胜利社论中写道:“自上月二十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此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也是一种进步。”材料中的战役是指()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C三军挺进中原 D百团大战解析:选D由材料“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可知此次作战区域较大,跨越三个省份,结合所学可以推知是百团大战,故选D项;平型关大捷发生于山西省,不符合“冀晋豫三省同时

7、报捷”,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发生于山东省,不符合“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排除B项;三军挺进中原发生于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战略反攻之时,与“冀晋两省”无关,排除C项。9南京某大礼堂,门外有“和平永奠”的牌楼,又有胜利屏一幅,上缀大红“V”字;门内悬挂中美英苏四国的大幅国旗。这一场景应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C辛亥革命胜利后D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解析:选D材料“和平永奠”“大红V字”“中美英苏四国的大幅国旗”等信息反映出,这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情景,故选D项。10“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

8、造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材料评价的是()A辛亥革命的成就 B北伐战争的影响C抗日战争的意义 D解放战争的作用解析:选C“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特指抗日战争,故选C项;辛亥革命没有反外敌入侵的革命目标,排除A项;北伐战争的主要斗争目标是国内的军阀,排除B项;解放战争的打击目标是国民党反动派,排除D项。111945年9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民听了高兴,世界人民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A南京 B重庆C天津 D武汉解析:选B“1945年9月29日”“1945年9月29日”可知是重庆谈

9、判,故选B项,排除A、C、D三项。12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B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腐败C共产党善于革命的宣传D三大战役取得决定胜利解析:选A19461948年属于解放战争时期,当时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故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故选A项;材料不能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腐败,排除B项;善于革命的宣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1949年1月三大战役取得决定胜利,排除D项。13如图是

10、丰子恺的画作: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此画创作于()A国民大革命期间B抗日战争胜利之际C解放战争胜利之时D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时解析:选B材料中的“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反映了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珍惜,可知这是反法西斯侵略的抗日战争胜利时,故选B项。14“在豫皖苏地区,只有国民党整编五十八师零两个旅及地方保安团队担任守备,蒋介石这样部署兵力,正便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中间突破。”为实现“中间突破”,中国人民解放()A千里挺进大别山 B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C发动辽沈大决战 D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析:选A根据材料地点“在豫皖苏地区”对战双方“蒋介石这样部署兵力,正便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中间突破”说明是解放战

11、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我人民解放军要千里挺进大别山,通过“中间突破”实现反攻,故选A项。15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解放军英勇作战 B民众支持共产党C解放区物资匮乏 D国民党经济掠夺解析:选B两幅图片提供的信息“人员、粮食、牲畜、车辆物资等”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不符,均排除。二、非选择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5分,共3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广大

12、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9月26日,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通过了对日宣战、武装民众、惩办失职失地官吏等决议案。10月18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通过迅速组织义勇军、实行对日不合作及积极募集爱国捐款等决议。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材料二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中

13、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在不同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中国各利益集团争权夺利,造成了中国的长期分裂,极大地破坏了民族争取独立所需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不平衡性使中国现代工业几乎因日本的侵略而彻底颠覆。1937年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工厂之和仅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总数仅占全国的4.04%。而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

14、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9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广大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1935 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从东北扩展到全国、具有广泛性、发展迅猛、斗争形式多样等特点。第(2

15、)问,据材料二“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路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可知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收回了宝岛台湾,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据材料二“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可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据材料二“这种不平衡性使中国现代工业几乎因日本的侵略而彻底颠覆”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可得改变了原有工业布局,扩大了现代工业区域;据材料二“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可知为

16、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由点到面(从东北扩展到全国);具有广泛性(或各阶层参与);发展迅猛;斗争形式多样。(2)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收回了宝岛台湾,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原有工业布局,扩大了现代工业区域;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和实践表明,无论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

17、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此过程中,我党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召开的主要会议表时间地点主要代表内容1927年8月汉口瞿秋白、毛泽东等21人出席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935年1月遵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出席张闻天作了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1949年3月西柏坡毛泽东等中央委员34人,侯补中央委员19人出席毛泽东作了报告,指明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整理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1)根

18、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表中我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蕴含的转折性意义。(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党史角度简析近现代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1927年8月,汉口”可得1927年的八七会议,“1935年1月,遵义”可得1935年的遵义会议,“1949年3月,西柏坡”可得出1949年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得1927年的八七会议,成为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转折点;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的遵义会议,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使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2)问,根

19、据材料“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可得我党勇于自我革命,勇于修正错误,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历史担当精神;根据材料“毛泽东作了报告,指明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可得出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等。答案:(1)会议及转折性意义:1927年的八七会议,成为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转折点;1935年的遵义会议,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9年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使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2)原因: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党勇于自我革命,勇于修正错误;我党具有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历史担当精神;我党素有核心

20、意识,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B级等级考专项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是20世纪30年代申报年鉴对当时日军的某一侵华事件作的细节记录。该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C卢沟桥事变 D淞沪会战解析:选A由材料“皇姑屯”“营口”“大虎山”等可知该侵华事件事发东北,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故选A项;华北事变是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地点不符,排除B项;卢沟桥事变发生地点是北京,地点不符,排除C项;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排除D项。21936年9月中共中央指示:目前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

21、是错误的。在日本继续进攻,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这表明()A蒋介石抗日态度已根本转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C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D中国共产党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解析:选D根据材料“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故选D项;根据材料“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可知此时蒋介石抗日态度未根本转变,排除A项;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

22、成,与材料所述时间“1936年9月”不符,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是材料中现象的原因并非本质,排除C项。3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多个院系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等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西南联大的这些做法()A适应了战时的需要 B增强了军事战斗力C提高了人民的素质 D推动社会观念变化解析:选A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做法,普及了军事知识,适应了战时的需要,故选A项;西南联大开设军事课程,普及了军事知识,但材料体现不出增强了军事战斗力,排除B项;西南联大的做法与人民素质的提高无

23、关,排除C项;D项材料未涉及,排除。4在落后的西部地区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工业基础,利用沿海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生产要素的优化,为抗战的长期坚持提供了经济支撑。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C抗战初期工矿企业的内迁D西部大后方的战略地位解析:选C抗战初期工矿企业的内迁,为抗战的长期坚持提供了经济支撑,故选C项;A项属于客观因素,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于1942年,已处于抗战相持阶段,排除B项;D项属于客观因素,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5陕甘宁边区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三

24、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这些举措()A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B实现了“新三民主义”的理想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D沉重地打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解析:选A根据材料“陕甘宁边区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三三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而实行了这些举措,故选A项;“新三民主义”的理想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三三制”原则与土地革命无关,排除C项;这些举措是为了抗日的需要,不会打击国民政府的统治,排除D项。6图1、图2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图片。

25、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特点是()A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解析:选A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独立自主的解决了党在路线、方针和道路方面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探索革命道路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故选A项。7罗斯福曾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印度,一直冲向中东,联合德国夹攻,在近东会师,隔离俄国,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支援了二战各个战场的军事行动B罗斯福夸大了

26、中国对二战结局的影响C罗斯福强调了中美加强合作的重要性D中国抗战为二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强调中国牵制了大量日军,阻滞了日军对其他地区的侵略,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抗战,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牵制大量日军,避免了因日本侵略而造成的恶劣影响,并非中国直接支援了二战各个战场的军事行动,排除A项;材料突出强调中国为抗战胜利结局作出的贡献,选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中美合作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8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

27、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材料()A强调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B说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相同C表明旧民主主义任务已完成D强调中国革命须走国共合作道路解析:选B根据材料“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可知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相同,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不符,均排除。9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给毛泽东发了一份邀请电函,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电文略显夸张地使用了“万急”字样,并表示“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的急迫心情。这表明当时的蒋介石()A首先发起了重庆谈判B真心期盼会见毛泽东C履行了和平建国承诺D面临着严重

28、统治危机解析:选A材料“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给毛泽东发了一份邀请电函,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电文略显夸张地使用了万急字样”说明在抗战即将结束时蒋介石首先主张谈判,故选A项;材料史实无法说明“真心”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谈判的目的是什么,无法说明其和平意图,排除C项;据材料不能判断其统治的秩序面临着严重危机,排除D项。10下图中的纸币发行于1949年5月,是中国货币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虽然面值高达60亿元,但在当时只值1/100块银元。按当时上海一石米的价格计算,这张纸币只能买到大约77粒大米。这说明()A物资供应充足推动经济繁荣B纸币发行破坏解放区的稳定C边疆地区已经实现社会转

29、型D国统区的经济正在走向崩溃解析:选D根据材料“是中国货币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这张纸币只能买到大约77粒大米”可知,解放战争后期国统区国民党发行大额纸币敛财,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经济正在走向崩溃,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濒临崩溃而非繁荣,排除A项;材料中纸币是国民政府发行的,与解放区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边疆地区是否已经实现社会转型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11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一规定旨在()A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B巩固根据地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C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30、进程D实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巩固根据地,调动农民支持解放战争,故选A项;减租减息政策出台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C项;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指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排除D项。12如图是收藏于徐州某战役纪念馆的一面奖旗,表彰的是山东日照县一位普通的母亲范大娘。解放战争期间,她的三个儿子相继牺牲在战场,她忍住悲痛,仍坚持储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支前工作。该战役是()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选C题干中述及该奖旗收藏于徐州,据此可知该战役是淮海战役,故选C项;辽沈战役主要在东北地区,

31、排除A项;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北平和天津,属于华北地区,排除B项;渡江战役主要是在长江沿岸,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发行的四套邮票简介。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邮票表(节选)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20周年4枚:毛主席的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40周年2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八路军和民兵在长城内外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盟军的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

32、大胜利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70周年13枚:“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比较两个周年的纪念邮票,指出其中一处的不同,并提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问题。对比变化,可以拟定观点中国的抗战是十四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局部侵华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

33、领导的抵抗两方面论述;可以拟定观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牵制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角度论述;也可以拟定观点抗战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从抗日纪念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角度论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不同:70周年与50周年相比,突出九一八事变。观点:中国抗日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长达十四年。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优秀党员深入东北,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有利于人们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过程。侵略东北,是日

34、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环节。日本从侵略东北到全面侵华,再到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的对外侵略是逐步推进的。日本是发动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策源地。“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有助于人们理解日本侵华本质和危害。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日本率先在中国挑起九一八事变,点燃了世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第一把战火。面对日本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结论: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十四年抗战”的提法反映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更全面、更

35、完整地反映历史。示例二:不同:50周年与40周年相比,增加芒友会师。观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平型关大捷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1942年1月,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国远征军赴缅参战。1943年,参加开罗会议,签订开罗宣言,与美、苏协调对日作战。中国的抗日战

36、争与美英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密切地配合,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有力支援了世界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结论: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战场歼灭日军大部分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9年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给杜鲁门总统的信中写道:中华民国政府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从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国民党军队不是被打败的,他们是自己瓦解的。从中国的力

37、量对比来看,我国政府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和平。为了使双方作出让步,国民党必须建立自己的议会,这样,中国政府才能名副其实地成为全中国的政府,各党派才能在政府的宪法范围内发挥作用。这些条件一项也未实现。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援助是无意义的。摘编自美约翰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艾奇逊关于国民党政权失败的认识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解析:首先阅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是爱奇逊对国共双方在内战中得失民心的评价。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对提炼的观点进行阐述,可对国共双方

38、分别评述。对国民党失民心进行评述时,可用国民党滥发纸币,官僚资本扩张,召开伪国民大会,颁布伪宪法,专制独裁,不讲信誉,一意发动内战,军队腐败等史实来说明;对共产党得民心进行评述时,可用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建国,与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推行土地改革获得农民支持等史实说明。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答案: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层次一:观点较为明确、合理。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国民党失去民心: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官僚资本巧取豪夺,民不聊生;伪国民大会召开和伪宪法颁布,专制独裁,丧失政治信誉。共产党赢得民心:在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农民实现政治、经济翻身;在政治上坚持和平、民主、团结,赢得各界人士支持。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