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第一章 法理学公共基础知识128个高频考点【考点 1】法的概述1.法的概念:法是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法的本质表现为国家性,反映为阶级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人民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并最终反映为物质制约性。3.法是由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4.法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5.法的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4)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5)法
2、是具有严格、明确的程序的社会规范;(6)法是具有可诉性的社会规范。6.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国家强制性。法的规范作用定义(主要区别点)对象分类指引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每个人自己的行为确定性指引与选择性指引;个别性指引与规范性指引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他人行为专门评价与一般评价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一般人今后的行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预测作用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
3、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人们相互之对 行 为 本2022编制考试【考点 2】法的作用【考点 3】法的渊源1.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法律渊源种类制定主体效力层级根本法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中央法律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仅次于宪法一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行政法规依职权国务院仅次于宪法、法律,高于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依全国人大授权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制定规章权限的机构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管辖范围内适用地方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政府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同
4、级地方性法规;在本地区管辖范围内适用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经济特区法规经济特区所在地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特别行政区法律特区立法机关国际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国家间签署的条约和共同遵循的习惯提示: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的效力层级相同,当二者之间有冲突时,国务院决定适用地方性法规的,适用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决定适用部门规章的,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报批:(1)宪法和法律并不由谁批准,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并通过,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全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从
5、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间的行为以及自己的行为身 的 预 测以 及 对 行为 后 果 的预测强制作用是指法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法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证违法犯罪的违法行为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通过。(2)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并通过,并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3)地方性法规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设区市的地方性法规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自治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4)部门规章报国务院批准。设区市
6、政府规章由设区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报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备案。省政府规章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考点 4】法律关系1.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2.法律关系构成要素:(1)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及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自然人、国家、法人、非法人组织。(2)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3)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比如物、人身利益、精神财富、行为四种。3.法律关系变动原因法律事实。根据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
7、分为法律行为与法律事件。(1)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比如合同、遗嘱等。(2)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考点 5】法的运行1.立法程序:提出 审议 表决 通过。2.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3.法的遵守:法的遵守又称为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4.法的执行的概念:是指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授权或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
8、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5.执法的特征:(1)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具有国家权威性;(2)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3)具有国家强制性;(4)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6.法的适用的概念:法的适用又称为司法,是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将法运用于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7.司法主体:司法的主体具有特定性,仅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8.司法原则:(1)司法公正原则(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4)司法机关依法独立
9、行使职权。【考点 6】法与道德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国家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1.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底线和后盾,凡是法律禁止的,通常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反对的;凡是法律鼓励的,通常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支持的。2.社会主义道德是法律的高线和基础,是法律具有合理性、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内在依据。法律的价值、精神、原则等大多建立在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上,道德所要求或者禁止的许多行为,往往是法律作出相关规定的重要依据,而多数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社会行为的立法,都是道德法律化的结果。3.但法律和道德
10、在意志属性、规范特征、实现方式等方面存在区别,所以法律不能取代道德,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两者必须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才能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考点 7】社会主义法治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本质要求;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服务大局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根本保证。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3.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4.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5.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的本质在于将行政权力严格置于法律的约束下。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第二章 宪法【考点 1】宪法基本理论1.宪法综合性规定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宪法是国
11、家的根本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3.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有三个表现:内容最根本、法律效力最高、制修程序最严。4.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5.宪法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6.人民公民;法治法制。7.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考点 2】宪法制定、修改1.我国制宪机关: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2.我国修宪机关: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修改。3.我国宪法解释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4.修改宪法提案权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 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5.修改宪法通过: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多数。6
12、.宪法修正案公布: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7.新中国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 年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考点 3】现行宪法1.现行宪法:1982 年宪法(是我国第四部宪法,1982 年 12 月 4 日通过,因此,国家宪法日是 12 月 4 日)。在 1988 年、1993 年、1999 年、2004 年、2018 年进行了五次部分修改。2.对非公有制经济态度的转变:1988 年,提出私营经济是补充,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管理。1999 年,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
13、部分,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2004 年,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鼓励、支持、引导,依法3.2018 修正案:(1)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爱国统一战线中增加“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3)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5)国家机构中增加“监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6)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增加宪法宣誓制度。(8)取消国家主席
14、的连任限制。(9)规定监察委员会的组成、任期及职权。【考点 4】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1.国体=国家性质=国家的权力属于谁:人民民主专政。2.政体=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权力如何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专属于国家所有的:矿藏、水流、海域、城市的土地、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专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5.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考点
15、5】选举制度1.享有选举权条件:年满 18 周岁,中国国籍,依法享有政治权利。2.精神病人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3.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乡、县两级由选民直接选举,地州及以上三级由人大代表选举(间接选举)。4.选举结果:直接选举:采双过半制,即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投票有效,获得过半数选票当选。如不够,另行选举,得票数不少于参选票数的三分之一。由选举委员公布。间接选举,获得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选票。由人大主席团公布。提示:选举法中,除直接选举中选民选代表时要求双过半,其他任何决定的作出,都是全过半。【考点 6】民族区域自治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1.自治地方
16、: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2.自治机关:自治区、州、县的人民大表大会和人民政府。3.领导担任:最高行政首长(主席、州长、县长),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人大常委会的主任或副主任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考点 7】特别行政区1.特区基本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全国范围内有效;特区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不得与基本法相抵触。2.高度自治权:(1)立法权:有权依据基本法制定自治范围以内的法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备案不影响生效。(2)财政权和管理权。财政独立,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政府。除国防、外交以及根据基本法应当由中央人民政府处理的行政事务外的
17、行政事务。(3)独立的司法和终审权。(4)依据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考点 8】基层群众自治1.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依据法律规定,以城乡居民(村民)一定的居住地为基础设立,并由居民(村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具体包括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两种。2.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考点 9】公民基本权利义务1.平等权:总体平等,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立法可以有合理差别;法律适用(司法)要一律平等;平等不等于平均;对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实施保护。2.
18、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3.人身自由权: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4.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5.监督权: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权;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检举权。6.受教育和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7.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
19、质帮助的权利。【考点 10】国家机构1.全国人大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5年。2.全国人大的职权:(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3)人事任免权: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和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院院长和最高检检察长;决定产生。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决定其他国务院重要人员和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罢免权(4)重大事项决定权: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审批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决定战争与和平;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及其制度。3.全国
20、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4.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5.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1)立法权,即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2)宪法和法律解释权,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3)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4)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4)重大事务决定权。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第三章 刑法【考点 1】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 规定
21、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最核心的理念是保障人权,限制公权。2.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3.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应。【考点 2】犯罪构成1.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2.犯罪主体(1)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 14 周
22、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3)已满 75 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情况下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5)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犯罪主观方面(1)犯罪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必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危害 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 发生的心理态度。(2)犯罪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23、,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提示: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考点 3】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1.为了保护国家、公共、他人或本人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 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2.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构成防卫过当。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应当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相关罪名。3.特殊正当防卫: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
24、卫过当,不负 刑事责任。4.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5.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考点 4】故意犯罪停止形态1.犯罪预备:行为人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犯罪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得逞的犯罪形态。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行为
25、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犯罪形态。对于中止犯且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考点 5】刑罚体系与种类1.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我 国的主刑有五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管制:由法院判决,3 个月以上 2 年以下,不予关押,实行社区矫正。3.拘役的期限:1 个月以上 6 个月以下。4.有期徒刑的期限:6 个月以上 15 年以下。5.禁止适用死刑的对象:(1)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2)审判时怀孕的妇女。(3)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
26、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缓。6.死刑案一审审判权中级以上人民法院。7.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 人民法院核准;死缓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8.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 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 年期满以后,减为 25 年有期徒刑。如果故 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 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9.附加刑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附加刑有四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 收财产
27、、驱逐出境。10.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1)选举权、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权利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在这些机关任职就意味着参加管理国家的活动;(一般职务也不行)(4)担任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一般职务可以,领导职务 不行)。【考点 6】刑罚裁量制度1.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2.特殊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
28、犯罪的犯罪分 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救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3.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4.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坦白:犯罪分子被动归案之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本人罪行的。6.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考点 7】刑罚执行制度1.减刑适用于:被判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2.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
29、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13 年。3.减刑建议书应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4.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5.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考点 8】刑法分论1.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
30、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2.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 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3.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 速行驶的;(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4.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对绑架罪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实施绑架并杀害人质,以故意杀人罪处罚。5.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
31、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6.抢劫罪“两个当场性”原则:即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7.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盗窃、抢夺、诈骗犯罪,为抗拒抓捕实 施暴力的,不能构成转化型抢劫罪。8.诈骗罪的行为结构: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相对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受骗者遭受财产损害。9.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盗窃罪。10.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定罪处罚。11.国家工作人
32、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12.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13.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14.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15.因被勒索给予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16.为了谋取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不是行贿;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具有谋取不正当
33、利益的目的。第四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 1】行政法概述1.合法行政原则包括:法律优先(行政机关必须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法律保留(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授权活动)。2.合理行政原则包括:公正平等对待当事人;考虑相关因素、不考虑无关因素;比 例原则(手段必须符合法律目的;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时,选择侵害相对人权益最小的;所实现的公共利益必须大于所侵害的相对人的权益)。3.程序正当原则包括:程序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 人隐私的外,应公开);公众参与;回避。4.权责统一原则包括:行政效能;行政责任。5.诚实守信原则包括:行政信息真实;保护信赖利益原则。6.高效便民原则包括
34、:行政效率;便利当事人。7.行政法的首要基本原则是合法行政原则。8.合理行政是合法行政的必要补充和合理延伸。【考点 2】行政主体1.行政主体要“三有”,一有“权”(享有公共行政权力),二有“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三有“责”(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2.行政主体不一定是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也不一定是行政主体。在大多数场合下,行政机关是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出现,但也不排除行政机关在某些场合会以民事主 体的身份出现,比如租借办公用房等。被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3.根据行政主体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的不同,可将行政主体划分为职权性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
35、和授权性行政主体(行政机构和组织)。4.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以委托机关名义实施行政管理行为。【考点 3】公务员1.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是判断公务员的基 本标准,缺一不可。其中依法履行公职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2.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被开除公职的、被依法列为 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3.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 的,不得在同一机关隶属于同一个领导、直接上下级领导、一方是领导另一方从事人 钱监督三方面的工作。4.公务员奖励分为:嘉奖、记功(分三等)、授予称号。5.
36、公务员的处分种类有:警告(6 个月)、记过(12 个月)、记大过(18 个月)、降级(24 个月)、撤职(24 个月)、开除;不包括免职、降职;公务员解除降级、撤职处分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原职级。6.公务员予以辞退的情形:不称职(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为不称职);不胜任(不 胜任本职工作又不接受调动);不配合(机关变动导致职位变动时不接受安排);不守法(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法律和公务员纪律);不在岗(不在岗连续超过 15 天或 1 年内累计超过 30天)7.公务员不得辞职的情形: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不满国家规定脱密期限的;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正接受审计、纪律审查、监察调
37、查、涉嫌犯罪,司法程序未终结的。8.公职交流方式有调任(从机关外到机关内)、转任(在公务员队伍内变动职务)。【考点 4】行政行为概述1.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2.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拘束力、确定力、执行力。【考点 5】行政许可1.行政许可具有依申请性、授益性、外部性、要式性。2.行政机关依法变更或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损害信赖利益要补偿。3.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有权设定经常性行政许可;省级政府规章有权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有效期 1 年);国务院的决定有权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4.行政相对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行政许可听证笔录具有排他效力,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许
38、可决定。类型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行为对象特定人或事件不特定对象适用只能适用一次反复适用对利益的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主要内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制定法规、规章,发布命令、决定等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5.许可机关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应当撤销行政许可。6.撤销与吊销许可:撤销许可是违法因素发生在许可获得过程中,许可行为本身是违法的;吊销许可针对的是获得许可后的违法行为,许可行为本身不违法,当事人事后违法。【考点 6】行政处罚1.一事不再罚是一事不再罚款。2.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
39、;行政拘留;其他种类的处罚(如对外国人可附加适用限期出境、驱逐出境)。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4.罚金、没收财产、拘役是刑罚,不属于行政处罚。5.滞纳金、社会抚养费、超标排污费、撤销、注销、撤回和责令改正等不具有惩戒 性,不是行政处罚。6.法律有权设定各类行政处罚;行政法规有权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有权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一定数量的罚款的处罚。7.不予处罚的情形:不满 14 周岁;轻微及时纠正没有危害后果;精神病人犯病时违法;超出 2 年的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治安管理处罚是
40、6 个月)。8.行政机关将要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和较大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要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行政处罚听证必须申请,不可以主动依职权;行政许可听证可以依职权或依申请)。听证不收费。处罚听证笔录没有案卷排他效力。9.一般程序需由具备执法资格 2 人以上执法,出示执法证件。10.简易程序:一般罚中对公民 50 元以下、对单位 1000 元以下罚款或警告,治安罚中对公民做出 200 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可以简易程序,一人执法,当场处罚,当场送达。【考点 7】行政强制1.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
41、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2.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3.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4.法律可以设定所有种类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冻结外的强制措施;规章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5.行政强制执行只能法律设定,包括:直接行政强制执行(强制划拨、强制拍卖、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等)和间接行政强制执行(代履行、执行罚)。6.到期不缴罚款
42、,每日加罚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不属于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考点 8】行政复议1.行政复议直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既审查合法性,也审查合理性。2.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不得申请复议。3.行政复议找上级,一次机会要牢记。复议机关具体如下;4.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和决定期限均为 60 日。5.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中承担主要举证责任。【考点 9】行政诉讼1.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原则。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类型被申请人复议机关两个上级机关政府工作部门同级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一个上级机关省
43、级以下政府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家垂直领导机关(海关、金融、外汇)和税务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上一级主管部门政府派出机关设立该派出机关的政府被授权组织直接管理该组织的机关自己作为复议机关省部级机关省部级机关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终局)。特别情况多个行政机关其共同上一级机关被撤销机关的职权继承机关其职权继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派出机构该机构所在的主管部门或该主管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第五章 民法(1)具体行政行为;(2)行政合同(民告官,不允许官告民);(3)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附带审查。3.以下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国家行为;刑事
44、司法行为;行政协助司法行为;暴力侵权行为;行政指导;行政调解和仲裁;信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不可以直接起诉);对公务员的奖惩任免决定;行政机关之间内部行为;上级对下级层级监督行为;法定最终裁决行为(例如国务院的复议决定和省级人民政府的自然资源权属复议决定等)。4.中级法院管辖案件范围:(1)级别高: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县政府、市政府、省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为被告;(2)海关处理的案件、证交所为被告或第三人(3)重大共同诉讼;(4)涉港澳台外案件(含国际贸易案件、部分反倾销案件、部分反补贴件)。5.地域管辖:普通案件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涉及不动产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经过复议原机关所在地法院或复议机
45、关所在地法院管辖;限制人身自由原告所在地和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6.行政诉讼中被告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7.选择被告看两样,一看身份行政主体;二看名义署名盖章。具体被告选择如下:情形被告经过复议后再起诉复议改变(只包括改变处理结果)复议机关复议维持原机关和复议机关复议机关不作为对不作为不服,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对原行为不服,以原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行政行为该组织经上级机关批准而作出行政行为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共同被告【考点 1】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
46、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平等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考点 2】民法的基本原则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诚信原则又被称为民法的“帝王条款”。【考点 3】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自然人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2.胎儿在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问题时,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3.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不满 8 周岁的未成年人;(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 8 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
47、5.未经法定代理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无效。6.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已满 8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7.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已满 18 周岁的成年人;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8.宣告失踪的法定期限:下落不明满 2 年。9.宣告失踪的公告期为:3 个月。10.宣告失踪的法律效力:为失踪人设立财产代管人。11.宣告死亡的法定期间为:一般:4 年;意外事件:2 年;意外事件并经有关机关证明不可能生存:不受限。12.申请
48、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无顺序限制。13.宣告死亡的公告期为:普通:1 年;意外事件并经有关机关证明不可能生存:3个月。14.宣告死亡的效力与死亡宣告被撤销的效力:宣告死亡的效力死亡宣告被撤销的效力财产债权债务清理,继承关系开始善意申请人,返回财产或补偿恶意申请人,返还财产,有损失须赔偿婚姻婚姻关系消灭配偶未再婚的,自行恢复配偶再婚的或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不得自行恢复子女配偶可以单方决定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关系无效15.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当然监护人,父母离婚,不影响法定监护关系,只是监护责任的轻重有所不同。16.遗嘱监护的主体:仅限父母,且父母须
49、担任监护人。17.成年意定监护中,监护协议须为书面。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考点 4】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法人1.民法总则将我国法人分为三类: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2.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的区分依据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并将利润分配给出资人。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特别法人。【考点 5】民事法律行为1.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2.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的超越其能力范围的行为、无权代理行为。3.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4.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50、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考点 6】诉讼时效1.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3 年;起算点: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2.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 年;起算点: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3.分期债务,诉讼时效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4.无、限人对其法定
51、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5.未成年人遭受性侵,诉讼时效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中断原因权利人受制于客观因素无法行使权利权利人积极行使了权利6.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考点 7】物权的变动1.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模式为:登记。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2.动产物权的变动模式为:交付。3.特殊动产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交付时物权变动,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考点 8】所有权1.所有权包含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其中,处分权是最核心、最基本的权能。2.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出让人无处分权;(2)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52、的(“不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且“无重大过失”);(3)以合理的价格转让;(4)所有权已经转移(动产已交付,不动产已登记)。3.善意取得成立后,受让人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4.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5.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考点 9】用益物权1.用益物权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城市)、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地役权(为自己不动产的便利而使用他人不动产的一种用益物权。城市农村均可)。2.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居住用地七十年;工业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商业、旅
53、游、娱乐用地四十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3.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具体情形(1)不可抗力;(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法律后果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54、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4.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上述规定的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照前款规定相应延长。5.地役权,是指依合同约定,土地上的权利人为实现自己土地的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考点 10】担保物权1.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2.抵押:债务人或第三人以担保债务清偿为目的,不转移占有地就自己的财产为债权人设定担保物权的行为。3.不可抵押的财产:(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3)学校、幼
55、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4.质权:指债权人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得就债务人或第三人移转占有而供担保的特定动产(动产质权)或权利(权利质权)卖得的价金优先受偿的权利。5.质权的客体包括:动产和权利。(不动产不适用)6.留置权:债权人依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当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与该动产有关的债务时,得留置该动产的担保物权。7.法定的担保物权是:留置权。【考点 11】债的发生原因1.债的发生原因主要有:合同、侵权行为、缔
56、约过失、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其中,债最主要、最常见的发生原因是:合同。2.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有:(1)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2)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3)为他人管理事务。3.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偿还必要费用及其利息;偿还所遭受的损失。4.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1)一方获得利益;(2)他方受到损失;(3)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4)获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5.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返还不当得利。【考点 12】合同1.婚姻、收养、监护等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仅适用于财产性协议。2.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包括:要约、承诺。3.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4.承诺的内容必
57、须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5.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6.赠与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7.出租人出售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的权利。【考点 13】人身权1.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2.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个人信息权等。3.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等。4.
58、不得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考点 14】婚姻法1.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22 周岁,女不得早于 20 周岁。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3.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4.无效婚姻的情形:(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5.可撤销婚姻的情形:因胁迫结婚。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6.夫妻共同财产:(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
59、的收益;(4)因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但遗嘱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7.夫妻一方个人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属于军人的个人财产;(6)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8.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9.“感情确已破裂”的认定标准有五:(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
60、)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4)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5)其他。10.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11.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3)家暴;(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12.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考点 15】继承1.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位法定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2.法定继承中,第一顺位排斥第二顺位;同一顺位地位平等。3.法定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其中,公证遗嘱效力最高。代书遗嘱、录音遗
61、嘱、口头遗嘱须两个以上没有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考点 16】侵权责任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2.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3.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5.产品责任由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6.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由动物饲
62、养人或管理人承担。但能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7.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8.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第六章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考点 1】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工作时间(1)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2)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
63、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2.休息休假(1)公休日,根据 1995 年 5 月 1 日实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公休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公休日。(2)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共11 天。(3)年休假,即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带薪年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64、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20 年的,年休假10 天;已满 20 年的,年休假 15 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考点 2】工资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300%的工资报酬。【考点 3】劳动合同的类型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
65、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10 年的;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10 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10 年的;(3)连续订立 2 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下述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考点 4】试用期1.劳动合同期限 3 个月以上不满 1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1 个月;2.劳动合同期限 1 年以上不满 3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2 个月;3.3 年以上固
66、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 6 个月。【考点 5】劳动合同的解除1.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不经通知用人单位立即解除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有以下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
67、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公共基础知识非法高频考点【考点 1】哲学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 年 2 月发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4.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考点 2】物质与意识的
68、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映象;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考点 3】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2.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与部分相互依
69、赖;(2)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3)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4)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4.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5.新旧事物区分的标志是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6.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的特征。7.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考点 4】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70、。2.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3.矛盾的基本属性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4.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5.矛盾分析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7.在复杂的矛盾系统中,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起影响作用
71、。8.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9.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0.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11.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4)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12.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
72、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13.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14.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15.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考点 5】实践和认识1.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2.实践的特征: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3.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4.实践决
73、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决定认识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6.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通过实践得到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考点 6】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
74、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历史观的标准。3.意识形态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具体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4、非意识形态是指反映自然现象和不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某些社会现象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5、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考点 7】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1.社会
75、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重要动力是社会革命改革。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考点 8】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考点 9】劳动二重性1.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具体劳动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3.抽象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
76、的消耗,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枢纽。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考点 10】商品的价值量和货币1.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职能。【考点 1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1.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成熟:遵义会议以后和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考点 12】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地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
77、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考点 1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考点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1)无产阶级:最基本的动力。(2)农民:中国革命的主力军。(3)城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4)民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心问题
78、)无产阶级【考点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基本内容;武装斗争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战略阵地。【考点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考点 17】社会主义建设1.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
79、对抗性的矛盾专政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矛盾民主处理。3.坚持“两个务必”1949 年 3 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考点 18】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1.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1987 年,党的十三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3.1992 年,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逐步走向成熟。4.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5.1999 年的
80、宪法修正案正式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考点 19】三个代表概述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2.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3.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2004年写入宪法。4.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考点 20】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要义2.以人为本核心立场3.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4.统筹兼顾根本方法(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
8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
82、敬业、诚信、友善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属性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考点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时代的意义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83、【考点 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考点 23】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第一步: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考点 2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
84、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1)产业体系创新引领、协同发展(2)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3)分配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系(4)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5)绿色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6)全面开放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考点 2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本质特征)、依法治国(基本方式)三者有机统一。2.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
85、线的最好实现形式。(2)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和法律。政党制度的专门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考点 2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
86、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好网络空间,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5.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考点 27】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1.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3.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4.住房制度: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
87、障、租购并举。5.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1.社会治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2.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三)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安全宗旨;政治安全根本;经济安全基础;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保障;促进国际安全依托。【考点 28】建设美丽中国1.生态文明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两座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4.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蓝天保卫战: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88、【考点 2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经济目标:两个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2.实施战略:七大战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3.从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4.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考点 30】全面深化改革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2)坚持把改革
89、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考点 31】全面依法治国1.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考点 32】全面从严治党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1)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2)首要任务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3)要尊崇党章,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4)根本政治担当:为党分忧、为党尽职
90、、为民造福。2.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3.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四风”: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考点 33】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第一步:2020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第二步: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三步: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考点 34】坚持和平发展道路1.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1)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第一位国家主权和安全2.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
91、(1)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2)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3)外交工作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4)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考点 3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核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政治上,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互学互鉴的伙伴关系。2.安全上,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3.经济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5.生态上,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考点 36】资源配置的方式1.市场配置
92、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机制主要有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及风险机制。其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2.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即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考点 37】市场和市场体系1.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依法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则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考点 38】供给和供给定理1.供求法则内容: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小于供给时,价格下降。2.买方市场:指供给大于需求、商
93、品价格有下降趋势,买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的市场趋势。3.卖方市场:指供给小于需求、商品价格有上涨趋势,卖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的市场。4.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5.供给定理研究的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的波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6.影响生产者供给量的因素:价格;生产成本;替代产品的价格;互补产品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考点 39】市场理论市场类型厂商数目产品差别对价格控制程度进出难
94、易程度类似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无数个完全无差别没有很容易农产品垄断竞争市场很多个有差别有一些比较容易轻工产品、零售业寡头垄断市场几个有差别或无差别相当程度比较困难钢铁、汽车、石油、航空完全垄断市场唯一唯一的产品,无相近替代品很大程度,常受管制很困难,几乎不可能供水、供电【考点 40】市场失灵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2.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考点 41】宏观调控的目标1.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中,
95、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目标。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4.国民经济“三驾马车”是指投资、消费和出口,它们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投资和消费合称为内需,出口称为外需。5.通货膨胀:是货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6.消费物价指数(CPI):它是用与居民生活有关
96、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7.摩擦性失业:劳动者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8.结构性失业:指在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9.季节性失业:指由于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失业。10.周期性失业: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11.充分就业,一般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与生产的状态。但由于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非常困难,因此,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情况作为衡量是否充分就业的尺度。但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就业。1
97、2.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一般而言,国际收支状况用净出口表示,即净出口=出口进口。【考点 42】国际贸易基本知识1.汇率与进出口:一般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2.汇率,是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划分,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3.贸易顺差或逆差。在一定的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
98、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考点 43】经济全球化及重要的经济组织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即资源配置的全球化。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指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投资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 1000 亿美元。3.世界银行是 1944 年 7 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后,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产生的两个国际性金融机构之一,也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世界银行于 1945 年 12 月正式宣告成立,1946 年 6 月开始办理
99、业务,1947 年 11 月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该行的成员国必须是 IMF 的成员国,但 IMF 的成员国不一定都参加世界银行。4.世界贸易组织 1995 年 1 月 1 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它的前身是 1947 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世贸组织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开展平稳、自由、公平的贸易。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6.特别提款权(简称 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考点
100、44】中国历史梳理核心考点:1.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2.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崇尚黄老“无为而治”政治,继续与民休养。经过几十年努力,到景帝末年,西汉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安定生活、生产,国库财政充裕,国家由贫变强。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文景之治”。4.赤壁之战208 年,曹操率 20 多万大军南下,与孙权、刘备 5 万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用火攻曹,曹军大败退守北
101、方。这一战役史称“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即位后和隋炀帝统治时期,改革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6.科举制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626 年,李渊次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是为唐太宗。唐太宗在位期间,君臣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开创了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誉为“贞观之治”。8.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朝,平息了统治集团内部动乱,稳定了政局;任用姚崇、宋璟为相;重视地方官员人选。在唐玄宗的治理下,社会政治比较安定,生产继续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期。历史上将这一
102、时期称为“开元盛世”。9.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渐腐败。755 年,节度使安禄山叛乱,攻占洛阳、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直至 763 年,唐朝才平息叛乱,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10.陈桥兵变与北宋统一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979 年宋太宗赵光义攻陷北汉,统一南北。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11.宣政院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12.明朝加强专制主义统治在中央废丞相,把相权分给尚书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各省设立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103、分掌行政、司法和军政,都直属中央。13.郑和下西洋14051433 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航行早80 多年。14.鸦片战争1840 年 6 月,英国政府以清政府遏制贸易为借口,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导火索:林则徐虎门销烟)。1842 年 8 月,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5.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掀起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一批民办工
104、业,举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培养军事、科技、翻译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是参与和提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16.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17.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 1916 年 9 月起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刊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李 大钊开始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第一人。18.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05、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并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1922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0.南昌起义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在中国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
106、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21.“八七”会议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22.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率领部队到反动统治势力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23.
107、红军长征1933 年 10 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红军奋战一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 8 万多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与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 10 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纵横 l1 个省的震惊中外的长征胜利结束。24.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纠正了
108、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负责军事指挥。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5.“九一八”事变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政府制定的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迅速占领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26.“七七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炮轰宛平县城及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史称“七七事
109、变”或“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被定性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27.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主持了大会并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28.七届二中全会1949 年 3 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会议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全会告诫全党在革命胜利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次重点:1.约公元前
110、 21 世纪,禹的儿子启继承禹的位置,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2.夏朝发明了青铜器铸造技术,这一创造发明,标志着中国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3.夏朝末年,商汤起兵伐夏,建立商朝,定都亳城(今商丘)。公元前 1298 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4.牧野之战: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今西安)。5.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为巩固奴隶制统治,实行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6.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7.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经过这次政治改革,废
111、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发展,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8.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前 141 年前 87 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变得更为强大。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以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实行了思想的统一;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9.三国鼎立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自立为帝,定都洛阳,建立魏国。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 年,孙权建吴国,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10.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为了加强统治,北魏孝文帝吸取
112、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于 485年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11.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全国581 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是为隋文帝。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少数民族对中国北方的统治。12.南宋的建立与金“绍兴和议”1127 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称帝,为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129 年到 1130 年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向金兵求和。1141 年(绍兴十一年)11 月,南宋投降派与金签订了臭名昭著的“绍兴和议”。至此,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最后确立。13.元朝的建立和统一蒙古族是我国北方草原的古老民族
113、,后铁木真统一了蒙古。1206 年,蒙古部落共推铁木真为全蒙古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意为强大的至高无上的君主。1271 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元,忽必烈是元世祖。1276 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亡。1279 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残余力量,元朝统一了全国。14.行省制元政府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在其他地区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朱元璋建立明朝1368 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明朝建立后,用了近 20年的时间,扫平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16.太平天国运动
114、1851 年 1 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 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国都。1856 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史称“天京变乱”。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53 年,太平天国颁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著有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7.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逐渐发展为一个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国家,为开拓国外市场,于1894 年 7月发动了侵华战争,称甲午中日战争,经过近一年作战,最后,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 年 4 月,李鸿章等在日本的马关与伊藤博文等签订了马关条约
115、,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8.戊戌变法1895 年 4 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同时提出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一系列变法诏令,同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派,杀害积极推动变法运动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历时仅 103 天的变法运动失败,史称“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9.武昌起义
116、1911 年 10 月 10 日晚,湖北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20.“中华民国”成立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 年 3月,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21.国民党一大1924 年 1 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2.国民大革命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在不到 9 个月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
117、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随着北伐军基本控制了南方局势,国民党反动派相继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23.瓦窑堡会议1935 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通过对时局特点和民族矛盾的分析,指出了中共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领导民族统一战线。24.西安事变1936 年 12 月 12 日,东北军统帅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扣留蒋介石,逼蒋抗日,史称“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后西安事变在双方的妥协后,得到了和
118、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考点 45】中国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朝代人物成就世界地位西汉造纸术:絮纸、麻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唐朝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 400 年唐朝火药北宋指南针南宋发明“突火枪”2.新中国科技成就“两弹一星”1960 年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的两弹之父是邓稼先。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19、发射成功。航空技术1960 年自行研制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奔向太空迈出第一步。2003 年“神舟”5 号载人航天飞行,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2007 年“嫦娥一号”(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成功。2008 年“神舟”7 号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翟志刚),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能从本国自主研制的航天器上独立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神舟一号到十一号都是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0 年“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1 年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于2011年 9月 29
120、日成功发射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之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2012 年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驾驶“神九”飞入进入太空,同乘的还有刘旺与景海鹏。2013 年“嫦娥三号”成为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2013 年王亚平乘坐“神十”进入太空,并实现了在太空进行授课的任务。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2016 年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2016 年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进入
121、太空。2017 年天舟一号(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四大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纬度较低,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可以让火箭负载更多的物品)。生物技术1965 年1965 年 9 月 17 日,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1973 年1973 年,袁隆平培育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二号”,比常规稻增产 20%
122、。2011 年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强有力的抗疟疾药青蒿素于 2011 年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计算机技术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号”。2000 年每秒运算 1 万亿次的“银河-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2009 年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诞生。这台计算机每秒 1206 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 563.1 万亿次的 Linpack 实测性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2016 年2016 年 6 月 20 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世界500 强排名,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
123、湖之光”成为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3.天文学朝代发明者成就世界地位战国甘德甘石星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石申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东汉张衡浑天仪;地动仪比欧洲早 1700 多年唐朝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元郭守敬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考点 46】计算机技术1.人工智能定义:简称 AI,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目标:让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模拟人的行为,代替人类工作。2.虚拟现实定义:又称 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特点:沉浸感、交互性、构想
124、性。涉及领域:主要用于仿真、游戏及基于传感信息的虚拟现实应用,涉及可视化、教育、娱乐、图形、军事、医疗、建筑、视听艺术、商业、遥控机器人等。3.云计算定义:一种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可以实现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 展、按使用付费等功能。特征:资源配置动态化、需求服务自助化、以网络为中心、资源的池化和透明化。4.大数据定义: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 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特点:4V,即 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
125、、Variety(多样)、Value(价值)。【考点 47】通信技术1.5G 技术定义:5G 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优点:与 4G 相比,传输速率更快、网络带宽更高、可靠性高、延迟低。2.物联网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应用:商品条形码、二维码等。【考点 48】公文的概念1.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种法定的社会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并使用
126、的文字材料,包括规范性公文和事务性公文。其中,规范性公文主要包括法定公文、专用公文和法律法规性公文。2.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文书,其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考点 49】公文的分类1.根据行文方向的不同,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2.根据涉及秘密的程度的不同,公文可分为:普通文件和涉密公文。涉密公文包括秘密、机密、绝密三级。3.根据对处理时间方面的限制和要求的不同,公文可分为:平件、加急件和特急件。4.根据来源的不同,公文可分为:收文和发文。【考点 50】公文的行文规则1.上行文规则(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
127、级机关,不得抄送下级机关。(2)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3)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4)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2.其他行文规则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3.一般规则(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
128、可操作性。(2)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4.下行文规则(1)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2)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3)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4)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
129、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考点 51】公文的格式规范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个部分。页码位于版心外。1.版头部分(1)份号:指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2)密级和保密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 3 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如“秘密1 年”。(3)紧急程度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4)发文机关标志发文机关标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
130、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二是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6)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2.主体部分(1)标题: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2)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3)正文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
131、一般用 3 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4)附件说明:指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公文附件是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与正文一样具有同等效力。在正文中涉及附件内容可加括号注明“见附件”或“附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成文日期是指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日期。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 1 不编为01)。印章
132、是体现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是公文生效的标志,是鉴定公文真伪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5)附注:对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加以说明,主要标注公文的发布层次、印发传达范围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6)附件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 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
133、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3.版记部分(1)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2)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一般是各党政机关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发文机关没有专门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的,发文机关就是印发机关。【考点 52】公文的语言规范1.公文有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不宜使用描写和抒情。2.语言是构成文章的第一要素,公文语言特点是:准确、庄重、平实、简明。【考点 53】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成反比例关系
134、,即在行政组织规模确定的前提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1.管理层次是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中的等级层次,如省、市、县、厅、处、科等。2.管理幅度是指一个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所直接、有效控制的行政机构或人员的数目。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1)行政领导与部属的素质;(2)工作性质;(3)组织结构状况;(4)助手力量。行政领导者的助手力量强,管理幅度可大些,反之,要小些;(5)办公设备和管理手段。此外,还应考虑组织层次的高低和管理环境的优劣等因素。【考点 54】行政决策类型1.按照决策条件和因素的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2.根据决策问题类型
135、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3.按决策的不同作用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4.按照决策主体可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决策分类。5.按照不同的决策依据和手段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考点 55】行政监督1.行政监督的对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行过程和行为。2.行政内部监督系统是指行政机关在国家行政系统内部实施的各种监督所组成的行政监督系统,分为一般监督和专门行政监督。一般监督主要包括日常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三种情况。专门行政监督主要指审计监督。3.行政外部监督系统包括立法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监督。4.社会监督一般包含:社会团体监督、
136、公民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考点 56】事业单位概述1.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性是其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3.按照社会功能的不同可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以及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三个类别。4.按照经费来源的不同可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差额预算管理单位以及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三个类别。【考点 57】事业单位改革1.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首要内容。2.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
137、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3.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4.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5.事业单位改革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6.事业单位改革,原先
138、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原先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要逐步转为企业;原先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并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要把聘用合同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依据。7.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内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人员岗位、工资以及解除、续订聘用合同的基本依据。8.未聘人员安置应坚持内部消化为主、多种渠道安置的原则。【考点 58】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事业单位应当于每年 1
139、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执行条例和本细则情况的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1.我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登记管理的体制。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限期有效证书,有效期为 5 年,有效期截止日前 30 日内事业单位到登记管理机关换领新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考点 59】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1.人事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职能中的首要职能,它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居于核心和关键地位。2.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3.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4.事业单位岗位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
140、种类别。5.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 3 年以上的,试用期为 12个月。7.聘用单位即时解除聘用合同的情形:(1)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缓刑的;(2)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聘用条件的;(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 15 个工作日,或者 1 年内累计旷工超过 30个工作日的;(4)未经聘用单位同意,擅自出国(境)的,或者出国(境)后未经聘用单位同意逾期不归的;(5)严重违反工作纪律或者聘用单位规章制度的;(6)严重失职、徇私舞弊,对聘用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8.聘用单位应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解聘的受聘
141、人员的情形:(1)患病或者非因公(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聘用单位安排的其他适当工作的;(2)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聘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聘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聘用合同达成协议的;(4)聘用单位由于体制改革、机构改革、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事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9.聘用单位不能解除聘用合同的情形:(1)患职业病或者因公(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
142、患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3)患病或者非因公(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5)自接收之日起,聘用单位接收聘用的军队转业干部在 3 年内及内调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在 2 年内的;(6)正在接受审查尚未做出结论或者结案的;(7)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1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11.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 4 个等次。聘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2 个等次。1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143、。13.事业单位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嘉奖的种类包括: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14.事业单位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6 个月)、记过(12 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 个月)、开除。15.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1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 10 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10 年,提出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17.人事争议处
144、理工作渠道主要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考点 60】天体系统1.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为 24 小时,与昼夜更替、时差、地转偏向力息息相关。3.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为 365 天,与四季更替、五带划分、近日点与远日点息息相关。4.水星:离太阳最近、公转速度最快、体积最小的行星。5.金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距地球最近、最亮的行星。6.木星:质量和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7.土星:光环最美,卫星最多的行星。【考点 61】大气与气候1.厄尔尼诺现象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热带海洋海水温度异常
145、地持续变暖的现象。春天的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天的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的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的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考点 62】世界地理名称河流特点亚马逊河世界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世界第二长河。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被称为“埃及之母”。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1.地球表面的总面积为 5.1 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约 71%,陆地约占 29%。2.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南极洲海拔最高,欧洲海拔最低。3.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占海洋总面积 49.8%,将近一半。【考点
146、 63】我国疆域1.我国陆地面积有 960 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1/15,是世界第三大国。2.14 个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老挝、越南。3.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4.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少数民族总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广西省。5.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北寒带。6.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考点 64】我国自然地理1.我国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高原、盆地和平原地形特点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世界第三极”。内蒙古高原称为“瀚海”,是我国最平坦的高原,有典型的风蚀地貌。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黄土地”,流水侵蚀,地表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势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