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宿建德江6 鄂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47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宿建德江6 鄂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宿建德江6 鄂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宿建德江6 鄂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宿建德江 教学设计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教学目的: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3、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词句,明确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教学用具:多媒

2、体电脑教学过程: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一、揭题,解题。介绍作者及建德江。二、教授新课:1、出示学习要求:(出示图片)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

3、解这首诗的内容。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2、出示古诗内容:(出示图片)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欣赏边理解诗意。2)个体感知: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可小组内交流。3)说一说:你认为你理解了哪句,说出来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如果有不理解的诗句,教师相机点拨)4)比一比:谁来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一首诗的意思。(小组比赛)5)问一问:客人的“愁绪”有哪些?后两句诗更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读一读:有感情朗读。7)背一背:比比谁背得快。三、复习巩固:对照图片,发挥联想,用第一人称来描述古诗内容。(先写后说)四、古诗欣赏: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五、课后作业:背诵古诗。板书设计: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