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413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九师联盟2020届高三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的神,始终不脱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而西周却出现了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必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天命观树立了君主权威B. 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C. 宗法制维系了等级秩序D. 礼乐制加强了中央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分封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商时代还未能开创一个超越政治力量的共同文化,殷商的神,始终不脱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随着分封制的推行,新创之周逐渐成为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西周

2、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大,必须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以此来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天命观树立了君主权威”与材料“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必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不符,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君主树立权威,故A项错误;宗法制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统治,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礼乐制有利于维护分封制下等级秩序,与加强中央权力没有直接关系,并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2.某学者指出:周公将传统巫术活动创造性地转化为人际世间一整套的宗教一政治一伦理体制,使礼制下的社会生活具有神圣性,是为“由巫到礼”;孔子为这套礼制创造性地转化出内在人性根源,开创了“壹是皆以修身为木”的修齐治平的

3、“内圣外王”之道,据此可知,孔子的贡献是A. 援礼人仁B. 克己复礼C. 由巫到礼D. 释礼归仁【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结合材料信息,周公的贡献是建立人际世间一整套的宗教政治伦理体制,使礼制下的社会生活具有神圣性,面对春秋时期礼乐精神的废弛,孔子援仁入礼,对礼进行新的论证和诠释,将周公的德教发展成为儒家的礼教,即“释礼归仁”,故D项正确。“援礼人仁”表述是不符合材料信息的,应该是“援仁入礼”,故排除A项;“克己复礼”符合孔子的思想主张,但不是材料表达的信息,故排除B项;“由巫到礼”是对材料的简单重复,而且不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故排除C项。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巡:“春

4、秋战国时,灭国而以为县的很多,如楚之于陈蔡即是至于郡,则其区域本较县小,且为县所统属,其与县分立的,则较县为荒陋。”据此可知A. 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B.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发展变化C.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中央集权D. 分封制此时已经荡然无存【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秦朝建立前后的政治。从材料所述可知,当时的郡隶属于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来郡统辖县,是县的上级单位,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历经变迁,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发展演变的问题,不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虽走向瓦解,但

5、并非“荡然无存”,D项错误。4.如图是根据杜佑的通典绘制出三省六部的分工图,这一分工能够说明A. 唐朝政治制度最为完善B. 唐朝政治消除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C. 三省制的核心是中书省D. 三省六部制有助于减少皇权决策失误【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三省六部制的分工和流程,突出三省分工和皇权对决策的影响,材料体现了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有助于减少皇权决策的失误,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三省六部制的分工和程序,没有体现唐朝政治制度与其他时代的比较,故A项错误;B选项中“消除”一词不准确,只能说减弱了家国一体的古代政治特色,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

6、现了三省六部制的分工和程序,无法得出三省六部制的核心是中书省的结论,故C项错误。5.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自李顺(农民起义领袖)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狱讼滋多。乃诏知益州张咏与转运使黄观同议,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民甚便之。”据此可知,北宋时期A. 封建政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B. 交子最早是在李顺起义后出现的C. 交子的存废源于民间实际需要D. 突破了封建社会经济内向性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宋朝经济。由材料可知交子出现是因为民间金属钱币减少的实际现状,但是交子的使用又导致“奸弊百出,狱讼滋多”故而又改为“大铁钱”,说明交子的存废源于民间实际需要,故C正确

7、;据史实可知,北宋时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市场,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交子的存废源于民间实际需要,并未显示出交子最早是在这时出现,故B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北宋交子的出现及商业的发展并未突破古代农耕文明下经济的内向性特征,故D项错误。6.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成化年间的北京是全国重要的商业都市,时人有“今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的说法。这反映出A.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B. 南北经济发展平衡C. 跨区域贸易比较繁荣D. 区域性的商帮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明中后期经济显著变化在于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商品市场从局部区域性市场发展为范围更为广泛的全国性市场,

8、材料提供了北京与东南(江南)地区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的情况,反映了当时跨区域贸易繁荣的现象,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材料主旨是对北京的商业活动进行历史解释,A项信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早在南宋时期就完成了,明朝时期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故B项错误;商帮的形成是跨区域市场形成的条件之一,材料是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历史解释,没有问及原因,故D项错误。7.19世纪后半期,洋务官僚创办了约40余家民用企业,其中官办13家,官督商办9家,官商合办2家,另有22家请求官府批准,挂着官督商办招牌,实由商人经营小型采矿业。这些企业的创办A.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B. 促使传统经

9、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C. 奠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基础D. 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入浸【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民用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民用企业没有根本改变近代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特征,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民族资本主义已经诞生,不存在奠基问题,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用企业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经济入侵,排除D项。8.吴淞铁路”是列强在华强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其是以买地修路为借口偷偷建造的,约30里。1876年正式通车,后被清廷以28.5万两白银

10、的代价收归国有,并将其拆毁。但后来,该铁路又于1897年建,1898年建成通车。此现象折射出A. 国人对工业文明的认知变化B. 清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艰难C. 东西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D. 民族企业发展环境异常恶劣【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从材料可知,吴淞铁路命运多舛,由被拆毁到最后还是建成通车,这恰恰体现了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东西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没有体现国人对工业文明的认知,A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拆毁了吴淞铁路,不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并且也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内容,B项错误;吴淞铁路是列强侵华的表现,与民族企业无关,

11、D项错误。9.有学者说:“当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被宣布废除时,曾经的封建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并没有发起大规模的强烈反抗;当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时,相当一部分革命党的组织者却是旧有士绅集团成员;当袁世凯、张勋企图复辟帝制时,天下却共击之”。这说明A. 清末民初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B. 统治阶层的分化影响清末民初的政局变动C. 中国实行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广泛D.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众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清末民初的中国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统士绅集团作为君权政治体系支持者、官僚系统输入者、地方政务协助者和基层稳定维护者,是专制王权体系的中坚力量。然而,面对鸦片战争后古老

12、中国发生的“几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们也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相当一部分士绅分化为改良派、革命派,蜕变为一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思想、向往资产阶级制度和思想的强大力量,说明统治阶层的分化影响清末民初的政局变动,故B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故排除A项;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薄弱,这也是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原因,故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国人的民族意识就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觉醒,故排除D项。10.下表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据此推知,这一时期中国A. 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B. 实业救国己经成为国民的社会共识C. 关税主权恢复助推了民族经济发展D. 民族企业的经营

13、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合表格数据和所学知识可知,18901920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总值持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颁布了有利于民族企业发展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有所改善,故D项正确;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西方列强只是在一战期间放松对华侵略,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890-1920期间国内市场商品的情况,没有体现实业救国已成为国民共识的问题,故B项排除;中国收回关税主权是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故C项错误。11.1928年,中共

14、六大进一步制定了实行土地革命的纲领,纠正了关于在以前“没收一切土地”的错误主张,指出应“无代价的立即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财产土地,没收的土地归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处理,分配给无地及少地农民使用”。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A. 赢得了农民的积极拥护B. 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C.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D. 巩固了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近代中国政治。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纠正了关于在以前“没收一切土地”的错误主张,改为“无代价的立即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财产土地分配给无地及少地农民使用”,从而缩小了打击面,有利于调动更多的农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15、的土地政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农民积极拥护的信息,故A项错误;中共六大制定的实行土地革命的纲领体现了对以前错误的纠正,没有体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故B项错误;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于1931年,故D项错误。12.九一八事变之后,上海各界纷纷成立义勇军,如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义勇军、复旦大学义勇军、邮电义勇军、上海市商会义勇军、童子军团义勇军、华侨义勇军等。这说明A. 东北抗战得到全国大力支持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自发性C. 上海各界配合政府抗日救国D. 时局的变化影响民众集体行为【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中国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

16、后,上海各界纷纷成立抗日义勇军,说明九一八事变导致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引起中国民众的抗战,即时局变化影响民众集体行为,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上海各界的反应,A项中“全国大力支持”说法与材料不符,故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八一三事变后正式形成的,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各界抗日救亡的行为,没有体现上海各界配合政府抗日救国的问题,并且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13.如图是1948年9月1日生活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唯我独存。漫画内容是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充斥着“中国造”的棺材业和琳琅满目的美国商品。没画意在说明A.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推动市场繁

17、荣B. 官僚资本压迫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C. 国民政府为自身考虑大肆出卖国家经济利益D. 国统区成为美国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从题干来看时间是“1948年”,根据漫画“美国商品”在中国“唯我独存”以及“中国造”的棺材业等信息来看,漫画意在说明国民党为自身利益大肆出卖国家经济利益,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没有推动市场的繁荣,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故A排除;官僚资本的压迫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和国统区成为美国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只是反映了漫画的一部分信息,不全面,故排除B、D两项。1

18、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这一规定A. 旨在提高法律的权威B. 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C. 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D. 集中体现了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材料“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这一原则的确立,有利于司法制度的独立,反映了人民司法制度的正规化,这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旨在强调司法制度,不是为提高法律权威,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人民司法制度的正规化,这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原则和分权制衡原则,故C、D两项错误。15.下表是

19、19802001年上海八大消费性支出构成比例(%)。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后上海资料上海市经济年鉴(1981年、1986年、1993年、1998年、2002年)A. 消费水平居于全国之首B. 消费观念仍旧落后C. 消费结构逐步趋向优化D.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及其影响。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食品、衣着等基本需求支出整体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支出整体呈增长趋势,反映出改革开放后上海消费结构逐渐优化,故选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9802001年上海八大消费性支出构成比例,没有与其他地区的消费相比较,无法得出上海消费水平居于全国之首的结论,排除A项;材

20、料内容没有体现上海地区消费观念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9802001年上海八大消费性支出构成比例,没有对城乡进行比较,故D选项错误。16.在古代罗马,担任法官的官员一般都不是专业的法学家,不熟悉法律,而早期的罗马法又简略晦涩,私人法学家的意见便在案件的裁决中备受重视,不仅被采用,甚至还编入法典,成为法律。这反映出古代罗马A. 法律体系日趋完备B. 立法过程主观随意性强C. 司法范围不断拓展D. 法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古代罗马法。根据材料“私人法学家意见便在案件的裁决中备受重视,不仅被采用,甚至还编入法典,成为法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早期罗马法简略

21、且不易懂而实践中重视私人法学家的意见,体现了古代罗马法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由于早期罗马法的简略和不易懂,在实践中重视私人法学家的意见,并成为法律,体现了法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特点,没有体现法律体系完善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古代罗马立法过程主观随意性强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罗马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问题,没有体现罗马法司法范围,故C选项错误。17.16世纪以前,欧洲人普遍认为香料来自天堂,而16世纪以来,随着许多地理学著作的出现,各种香料的产地也随之有了真实具体的位置,此观念也就不攻自破了。这一变化A. 冲击了宗教神学观B. 反映了自然科

22、学的进步C. 得益于新航路开辟D. 表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新航路开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亚洲的香料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到欧洲,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也不断提高,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也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一变化与冲击宗教神学观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所述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无法反映自然科学的进步,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18.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法案规定:只有英国本土和殖民地拥有的船只可

23、运载英国殖民地的货物,英国筑民地的货物只允许贩卖至英国本土和殖民地,运往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本土发出。这对英国的深远影响是A. 打击了荷兰的航运贸易体系B. 刺激了英国生产技术的革新C. 促进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形成D. 英国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材料核心信息是英国通过航海法案规定商品运输方式、商品输出线路以及英国作为殖民地与英国本土之间商品转运站的地位,对英国深远的影响是英国本土获得来自殖民地大量出产的羊毛和棉花供给后,英国商人纷纷转向投资纺织业,并逐渐更新技术,英国工业开始蓬勃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产生,故B项正确;结合17世纪荷兰是世界航运

24、业最发达的国家,从事转口贸易对荷兰的重要性,英国这一规定直接打击了荷兰人航运业,故A选项是英荷贸易战的直接结果,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大西洋贸易体系最初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三角贸易体系(市场),航海法案颁布后,逐步形成以英国为中心大西洋贸易体系,C项表达不准确,故排除;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的规定推动了英国在荷兰竞争压力下的航海业和造船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之间构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关系,从而,英国本土成为了殖民地唯一市场,英国也就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因此D项是英荷贸易战直接后果,而不是对英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故D选项错误。19.托克维尔评论1787年宪法时说:“昔日创制的民主原则

25、,以最直接、最无限、最绝对的形式在美国得到了实现”,这给十字路口徘徊的欧洲人民指明了光明的前景,欧洲掀起了“美国宪法热”。这强调了美国联邦宪法A. 使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B. 共和代议制民主政体被普遍认可C. 对欧洲民主革命具有借鉴性意义D. 使制度选择和民主参与得到体现【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近代美国的民主政治。美国宪法与革命时期的法国各宪法不同,不是一项纲领声明或者一系列思想的综合,而是具有明确的政治价值,它表达了人们的独立愿望,表明了对共和制度的选择和集体民主与参与,民主在宪法中得到了体现,因而“这给十字路口徘徊的欧洲人民指明了光明的前景”,出现了“美国宪法热”,故美国宪法对

26、欧洲资产阶级宪法制定的可借鉴的意义所在,故C项正确。材料核心信息是美国1787年宪法使得启蒙运动民主原则得以实现。美国人建立共和代议制民主之际,正是欧洲“合法君主”复辟之时。欧洲的政治制度正面临着倒退,民主人士对前途充满了困惑和不安,美国宪法为在政治制度十字路口上徘徊的欧洲国家的人民指明了一个光明的前景,即民主是不可抗拒的,不是民主共和不可抗拒,故A项错误;当时的欧洲对美国革命经验最重视的有三点即宪法、人民主权和代议制,美国宪法实现了共和代议制政体是美国民主革命独特的产物,不具有普适性,材料没有强调共和代议制被普遍认可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这给十字路口徘徊的欧洲人民指明了光明的前景,欧

27、洲掀起了美国宪法热”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美国宪法对欧洲民主革命的借鉴意义,“使制度选择和民主参与得到体现”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故D选项错误。20.这一事件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深刻的社会革命。对20世纪的历史,不管是对世界史、还是制度史、社会思想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据此推知,这一事件A. 发生根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B. 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的紧密联合C. 引发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D. 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根据材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深刻的社会革命。对20世纪的历史,不管是对世界史、还是制度史、社会思想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所学

28、知识可判断出材料内容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族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深刻的社会革命,而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至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但不是其发生的根源,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但没有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紧密联合,故B选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族平等的社会主义国

29、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但没有引发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故C选项错误。21.德怀特L杜蒙德认为,“新政的劳工立法依据的基本原则是:只有使工资劳动者从他们生产的产品中取得较大的份额,只有增加生产利润中分给消费者的部分和减少分给投资者和投机者的部分才能恢复和保持消费的市场”。市场得以维持,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再次步人正轨走向发展的道路。材料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时期A. 加强实施劳工立法的经济动因B. 劳资矛盾激化导致实施劳工立法C. 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失业问题D. 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的社会因素【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罗斯福新政。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新政的劳工立法依据的基本原则来看,新

30、政采取实施劳工立法,主要是想提高劳动者工资的办法来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强调加强实施劳工立法的经济动因,故本题选A项;根据材料“只有使工资劳动者从他们生产的产品中取得较大的份额,只有增加生产利润中分给消费者的部分才能恢复和保持消费的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想通过提高劳动者工资的办法来促进经济增长,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之一,而不是劳资矛盾激化才实施劳工立法,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主要是想通过提高劳动者工资的办法来促进经济增长,没有涉及解决失业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新政的劳工立法依据的基本原则来看,新政采取实施劳工立法,主要是想提高劳动者工资的

31、办法来促进经济增长,即加强实施劳工立法的经济动因,是否放弃自由放任政策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故D选项错误。22.一群学生大声惊呼:与其坐等核武器来毁灭美国,干脆还不如自我毁灭!在北美古巴,空中的每一个声响,都让人们惊惶失色。在苏联,人们也惊慌失措,等待世界末日的到来。上述情景反映了A. 七十年代美国和苏联激烈对抗B. 美国试图建立全世界霸权局面C. 苏联在与美国争霸中处于劣势D. 美苏核对抗造成世界紧张局势【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注意材料中的“美国”“古巴”和“苏联”来判断,这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材料说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动用核武器来威胁对方,世界面临核战争的

32、危险,严重破坏了世界的和平,导致世界局势的紧张,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与其坐等核武器来毁灭美国,在北美古巴,空中的每一个声响在苏联,人们也惊慌失措”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指的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造成的世界紧张局势,故A项时间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古巴导弹危机造成的世界紧张局势,没有涉及美国试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美苏争霸的过程,故C选项错误。23.1961年和1967年,英国曾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未获批准,直到1973年,英国才加入欧共体。当欧洲一体化符合国家利益时,英国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反之就会成为一个旁观者甚至阻挠者,英国始终不是欧元区成员。英国对待

33、欧洲一体化的态度A. 阻碍了全球贸易结构的调整B. 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健康发展C. 反映出欧洲一体化有利有弊D. 有利于英国领导经济全球化【答案】C【解析】【详解】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从材料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随着自己国家利益而改变可知,欧洲一体化有利有弊,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欧共体(欧盟)的态度几经变化,从申请加入到拒绝加入欧元区,到现在的脱离欧盟,说明欧洲一体化有利有弊,没有体现是否阻碍全球贸易机构调整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欧共体的态度几经变化,从几次申请加入到拒绝加入欧元区,到现在的脱离欧盟,说明欧洲一体化有利有弊,而不是促进

34、英国经济健康发展,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英国对欧共体的态度变化与英国领导经济全球化无关,并且不符合史实,故D选项错误。24.二战后美苏两国间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苏联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发展速度使明显放慢,出现停滞现象。到1985年,美国这个原来世界上最大债权国的国家,第一次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外债总额达1000亿美元,财政赤字超过2000亿美元,在工业品的出口方面落后于西德和日本。由此可见,二战后美苏两国间的军备竞赛A. 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B. 助推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C. 使美国丧失了霸权地位D. 加剧了世界政治局势的动荡与不安【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欧洲一体化进

35、程。战后美苏两国间日益加剧的军备竞赛成为阻碍两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美苏经济实力的下降和霸权地位的衰落,不可避免地要导致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故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美国并没有丧失霸权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苏两国间的军备竞赛加剧了世界政治局势的动荡与不安,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地方自治思想是源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也是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采纳的基层国家政治制度。梁启超曾提出:“欲通上下之情,则必当复古意、秉西法,重乡权矣”。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

36、新政”,不得不重新启动维新派的主张。1909年1月18日,清廷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及选举章程颁发各地地方自治并没有因清廷覆灭而停下来。1911年到1917年,辛亥功成、民国初立,各省县级以下的基层组织大多沿用清末旧制,继续推行地方自治。北洋军阀时期,地方自治运动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山西模式,另一种为直隶模式。山西模式主要是利用地方上传统的权威结构将地方上有威望的名流、绅士吸收到国家政权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国家权力的扩张,实现了地方自治。直隶模式是在城市和乡村都建立了巡警制度,力图利用巡警制度使国家权力直接渗入村庄。摘编自杨晟斌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研究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县组织法

37、,参照山西模式,推行地方自治,1929年规定地方自治方略与程序。但是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发现乡村自治难以实现强化国家政权的目标,更难以对付日益滋长的红色斗争。1931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剿匪区”所属的江西修水等43个县试行保甲制,到1939年春重新实施保甲制度,改变了乡村治理的制度走向,这一制度转变带来的恶果是,南京国民政府始终未能破解社会阶级矛盾,激发农村内生活力。摘编自冯俊锋、唐琼清末民初乡村治理再考察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有效处理乡村公共事务,农民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的乡村治理模式。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肯定了村民委员会的存在。从此,村民自

38、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村民自治进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新阶段。摘编自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地方自治运动兴起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转向保甲制度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实行村民自治的历史背景,并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答案】(1)历史背景:清末民初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或自治主义思潮)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地方自治运动兴起);辛

39、亥革命后地方自治运动持续发展;北洋军阀时期国家强权渗透乡村促进中央集权的尝试。(2)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社会阶级矛盾长期无法缓解;民权被践踏,农村缺乏发展动力;政府离心离德,失去民心。(3)背景:中国自古就有乡村社会自治的传统和近代乡村自治的长期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意义:推动了基层民主的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1911年到1917年,辛亥功成、民国初立,各省县级以下的基层组织大多沿用清末旧制,继续推行地

40、方自治”等信息可知,清末新政直接推动了地方自治运动的兴起,并且辛亥革命后地方自治运动持续发展;根据材料“北洋军阀时期,地方自治运动主要有两种模式力图利用巡警制度使国家权力直接渗入村庄”可知北洋军阀时期国家强权渗透乡村促进中央集权的尝试;根据材料结合联系时代背景可知,这时期清末民初内忧外患,随着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密切而西方民主思想传播也是其主要的背景。(2)根据材料“但是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发现乡村自治难以实现强化国家政权的目标,更难以对付日益滋长的红色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转向保甲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根据材料“这一制度转变带来的恶果是,南京国民政府始终未能破解社会

41、阶级矛盾,激发农村内生活力”可归纳出社会阶级矛盾长期无法缓解,民权被践踏,农村缺乏发展动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转向保甲制度易导致政府离心离德,失去民心。(3)背景,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及近代已有乡村社会自治的传统和相应的探索,为新时期实行村民自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有效处理乡村公共事务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肯定了村民委员会的存在”等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也是在新时期实行村民自治的主要历史背景。意义,根据材料“到1

42、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实行村民自治推动了基层民主的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根据材料“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村民自治进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有利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西方的英国工业革命起源学说有两大“漏洞”,一是把工业革命理解为一场纯经济的变革,忽视这场变革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及其实质;二是把历史发展归结为少数人的创造,

43、认为只有那些所谓的“天才人物”才能左右历史发展的进程。我们倡导“从下往上看”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把历史研究的着眼点首先定位于广大的劳动人民,然后往上看整个社会和国家在工业革命前的变革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新时代的伊始。摘编自杨杰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一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有论据,论据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英国率先具备并促成了“现代化环境”的形成。论述:首先,英国的农业革命奠定英国现代化的基础,主要表现为:改革传统的土地关系,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

44、制,使土地资本可以以资本的形式投入始创;改造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建立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农场经济;将大批附着于土地的农民“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为工业提供劳动力的工资劳动者。其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体制开放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占统治地位的政府。新的政府推出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直接干预经济,促使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现代化环境的形成。土地立法、议会圈地、海外掠夺、殖民战争和国债制度等都是新政府在工业革命前直接参与建立资本主义现代化环境的重要内容【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观点,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阐

45、述。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问题的全面认识,即注重政治、社会和文化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不能把工业革命的产生归结为少数人的创造,注重广大人民群众在推动工业革命产生过程中的影响。围绕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问题具体拟定一个观点,可以选择英国率先具备并促成了“现代化环境”的形成角度,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论证观点。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据1946年统计,城市人口猛增91872人,是1936年人口数的13.71倍。”抗战爆发后,陇海铁路配合沦陷区部分工厂、企业、学校内迁,河南黄泛区难民大多沿着陇海铁路西逃。关中作为抗战后方,一时

46、涌入大量人口,城镇人口剧增,出现了本地人口抢占居留地的现象。不过外籍人口对开发宝鸡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至今在宝鸡还流传着“河南担”和“宝鸡猴”的故事。铁路通车前,宝鸡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府居住地,铁路通车后,在火车站附近形成了新市区,市区面积扩展到6、7平方公里。从此宝鸡的城市化规模有了进一步发展。摘编自杨鸽民国时期陇海铁路入陕与宝鸡城市化建设材料二 150年前,铁路被清人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而如今却成为“国民经济命脉”展现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构建完毕,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百年巨

47、变。铁路途经的区域,其产业发展、城市转型将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以高速铁路为例来说,以上海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沪杭、沪宁、宁杭等多条高铁开通后,长三角的“一小时经济图”范围也将扩大。京沪高速铁路使用的技术,集中反映了当代新型牵引动力、高质量线路、高性能轻型车辆、高速运行控制指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摘编自阴悦我国高速铁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宝鸡城市化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代中国铁路发展的影响。【答案】(1)原因:陇海铁路建成通车,交通发达;日本全面侵华使部分工厂、企业、学校内迁至宝鸡;河南黄泛区难民的大量涌入;宝

48、鸡位于关中平原,农业较为发达。(2)影响:促进了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了城市的扩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抗战爆发后,陇海铁路配合沦陷区部分工厂、企业、学校内迁”“铁路通车后,在火车站附近形成了新市区”等信息可知,陇海铁路建成通车,交通发达及日本全面侵华使部分工厂、企业、学校内迁至宝鸡一带是推动宝鸡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据材料“河南黄泛区难民大多沿着陇海铁路西逃”“一时涌入大量人口,城镇人口剧增”可知,河南黄泛区难民的大量涌入也是宝鸡城市化发展的原

49、因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宝鸡位于关中平原,农业发达为宝鸡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2)根据材料“铁路途经的区域,其产业发展、城市转型将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优势”可归纳出促进了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根据材料“京沪高速铁路使用的技术,集中反映了当代新型牵引动力、高质量线路、高性能轻型车辆、高速运行控制指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可归纳出促进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长三角的一小时经济图范围也将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中国铁路发展有利于推动偏远地区的开放和发展,有利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现代中国铁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