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35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8路旁的橡树人教版新课标2019一、开课谈话,导入课文师:学会倾听也是一种本领。刚才我们聊了一会儿,现在我想听一听你们朗读的声音。生读第二组课文单元提示。师: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摇头晃脑的,我知道你们带入感情去读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生:保护环境。生: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生:人与自然。师:对,本单元说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四课。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师:是橡树,而不是花,不是草,应该突出哪个词?生:橡树。指名读课题,突出“橡树”。师:是路旁的橡树,而不是河边的,山上的,应该突出哪个词?生:路旁。指名读课题,突出“路旁”。师:通过课题,

2、我们知道了谁和谁之间有联系呢?生:路旁和橡树。师:对,是路和树之间有联系。其实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以后预习课文或是看课外书,从课题入手,就会明白得更多。我们再齐读课题。赏析:“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被程兰老师奉为教育格言。但程老师并不为教方法而教方法,“学会倾听是一种本领”,“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多好的学习方法啊,就在师生自然的谈话交流中不着痕迹地渗透进去,当真是润物细无声。着眼文题,让学生明确“路”与“树”有联系,导入环节提纲挈领,简洁高效。二、初读课文,了解路旁的橡树师课件展示:这就是路旁的橡树。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出了这棵橡树的特点,把它画出来。生:这棵橡树粗壮、结实、

3、挺拔。师: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师:很显然,这个橡树的特点是?生:粗壮、结实、挺拔。师:请说完整。生:这棵橡树的特点是粗壮、结实、挺拔。师:说得很好。这里把橡树比作了什么?生:草原的哨兵。师:哨兵是干什么的呀?生:站岗。师:为谁站岗啊?生:为草原站岗。生:为大自然站岗。师:哨兵也是解放军战士,战士要为我们做些什么?生:打仗。生:保卫家园。师: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人类的家园。说得真好,大家给他鼓掌!师:再请大家齐声读描写橡树的这一句。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师: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同时还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

4、历。是什么样不平凡的经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生自由读文。初读后,师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三、研读课文,体会路旁的橡树师: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很开心。可是这棵橡树伤心得快要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生:因为工程师修的路要经过橡树,橡树不能砍,计划也不能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橡树很难过。师:你都会用自己的话概括了,真了不起。谁再来复述一下?生:根据筑路的计划,未来的树要经过橡树这里,橡树不能砍,而计划也不能改变。师:这条路是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生:笔直的路。师:修笔直的路,那橡树就要生:砍掉。师:橡树不砍,那笔直的路还能修吗?生:不能。师:那就在这取舍之间,为难了。工程师和工人遇

5、到这个难题,怎么办呢?再读课文4、5、6、7自然段。生齐读片段。师:请四个同学分段来读一读。生分段朗读。师:在这几段话中,工程师和工人表现出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一画描写他们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生动手画词句)然后找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呢?生:我喜欢“沉默不语”?师:这是谁表现出来的?生:工人们。从“沉默不语”中我读出工人们进退两难,橡树不能砍,筑路计划又不能改。(掌声)师:哦,这时候就沉默不语了,你找到了工人的内心感受。生:我喜欢 “长久”。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师:如果你是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这是你在想什么?生:我会想,我要改这个筑路计划,该怎么改呢?

6、师:该怎么改呢?橡树不能砍,笔直的路又不能筑,内心怎么样?生:很着急!师:着急、无奈,所以他生: “长久”地看。(掌声)生:我喜欢这两句话:“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师:工人们怎么说的?生:橡树也不可以砍。师:工程师是怎么说的?生: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师:下面我当工程师,你们当工人,我们来试着读一读。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生齐:橡树也不可以砍。师加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生齐加强:橡树也不可以砍!师:我强调的是生:计划。师:你们强调的是生:橡树。师:我为什么强调计划?生:因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生:计划不能改,改了老板会骂你的。(众笑)生:因为筑路计划不

7、是工程师说改就能改的。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生:橡树也不可以砍。师:此时此刻,工人的态度怎么样?生:很坚定的。生:坚定地保住橡树。师:而工程师的态度怎么样?生:左右徘徊。生:为难。师:又想保住橡树,又想不改变计划,真是左右为难。师轻读: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生:橡树也不可以砍!师:你们很坚定。此时此刻,工程师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生: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元的地方,把楔子打进地里。师:找一找工程师表现出来的动作,从中体会他慢慢发生的变化。生:拿出、走到、打进。师拿起一支粉笔:这是什么?生:粉笔。师:楔子。现在它成了楔子。师在黑板上动作演示楔子打进地里。师:楔子打进地里,说明计划已

8、经生:改变了。师:现在笔直的马路没有了,它成了什么形状?生:马蹄形。生:在橡树那儿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师:你知道马蹄形是什么形状吗?生:不知道。生:我知道,是半圆的。师:请你上黑板来画一画。生上前绘画马蹄形马路。师:马蹄形的路和笔直的路相比,好不好看?生:不好看。师:可是来往过路的人却是这么说的。(课件出示: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师:高尚,什么意思?生:纯洁。生:品质优秀。师:字典上高尚有这两个解释。(课件出示:1、道德水平高2、有意义的,不低级趣味)你们认为是哪一个?生:第一个。师:高尚的人就是生:道德水平高的人。师: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生齐

9、: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师:在这篇文章中,高尚指的是什么呢?生:文中高尚指的是保护大自然的精神。(掌声)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师:下面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师:假如你是小导游,带着游客来到这里,该怎么向游客介绍这棵橡树呢?这可有点难度哦,谁来试一试。生:筑这条路的工程师和工人为了保住这棵橡树,就把计划在这里修改成马蹄形。师:概括得真好。师:这棵橡树在两座大城市之间,原计划是?生:要把这条路修得笔直笔直的。师:计划怎么改变的?生:在一棵橡树那儿弯曲成马蹄形。生:这条路笔直笔直的,但是到了橡树这里,

10、为了保住橡树,就弯曲成了马蹄形。师:一篇长文章用一两句话说出主要的意思来,这叫做概括。我们以后要学会把长长的文章进行概括。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生: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师课件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照片:他为什么对这棵橡树感兴趣呢?他写这棵橡树,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生:他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生:他认为,这棵橡树虽然在地球上并不起眼,但是它有着我们爱护它的心。师: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写这棵橡树,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会怎么样?生:受到惩罚。师:谁的惩罚。生:大自然。师: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人们是怎么做的?生:因为那儿的人们不爱护树木,所以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师:村庄和人们一起生:毁灭了。生:如果人们不爱护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就像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里一样,村子和人们最后统统消失了。生:如果不爱护环境的话,会造成土地荒漠化,那么各种灾难都会向你袭来。师:善待自然,就是生:善待自己。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