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迁入率和迁出率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密度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对于蚯蚓、跳蝻等动物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产卵能力下降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幼年个体比例下降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
2、体也减少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4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这将会使捕捞种群的年龄组成为()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无法判断5如图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的比较是abc三个种群的出生率的比较是abc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的比较是abcA B C D6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较大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D出生率(死亡率)是指
3、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7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8如图表示某一生物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
4、率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 B. C. D.9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种群K值会增加的是()A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B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C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10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11下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
5、曲线可以说明() 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12经调查数个不同海岸的笠螺种群,发现其体长分布、种群生物量(该种群所有生物个体的有机物总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呈线性关系B种群密度愈大,个体的体型愈小C个体体型的差异,随着种群的生物量增加而逐渐变小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在种群密度低于每平方米400只时最强烈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回答有关种群的问题。(1)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如下图所
6、示。三种分布方式是对种群_特征的描述。(2)据图分析,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_(填“正”或“负”)相关,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的方法是_,具体操作是先将盖玻片放在_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_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14(8分)如图表示某种群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
7、因是_,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_,_。(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_点左右,原因是_。(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15(10分)龙虾是极受欢迎的海鲜,在各地都面临过度捕捞的危险,下面是对某地龙虾种群的捕捞情况和龙虾大小(量取龙虾的背甲长度)所作的分析,如图所示(a1,a2,b1,b2)。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图_可以看出,龙虾的种群密度和栖息地质量_(有关/无关)。(2
8、)通过图_可以看出,栖息地质量对龙虾大小的影响_(大/小)。(3)通过b1和b2两图比较,甲地和乙地最多的“背甲长度”群分别是_ mm、_ mm。(4)根据图b1和b2可以看出,_地点的捕捞情形比较严重。判断的理由是_。16(12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对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探究。甲、乙两同学先配制了培养酵母菌的培养液(含酵母菌所需的各种营养物),并调节到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然后各取1ml于试管中,接种选题的酵母菌菌种,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进行计数。(1)甲同学直接取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已知计数板正方形方格总连长为1mm,涂抹厚
9、度为0.1mm。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前要振荡均匀是为了确保随机取样时有_的种群密度。若计数得每一小格中酵母菌平均有1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_个。(2)乙同学将500个红细胞与1ml该培养液混匀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表:视野视野1视野2视野3视野4红细胞数(个)21172220酵母菌数(个)1029810694该同学的调查模拟了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_法原理。据表计算出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大约_个。(3)在探究活动前甲同学认为试管中密闭培养的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应为J型曲线,而乙同学认为应该是S型曲线。但两位同学根据定期调查数据获得的曲线图均大致
10、为右图。据所学知识分析:J型曲线是在没有自然选择的_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在营养、水分、空间等生存资源可再生但有限、存在自然选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增长的数学模型为_型曲线。本探究实验中密闭培养的条件下试管中酵母菌所需的营养、O2、空间等生存资源可否再生?_(能、不能)。而且密闭条件下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和_积累,也会增大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故甲乙两同学的假设不成立。【参考答案】一、1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它直接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同时其他的数量特征会决定或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2C(单子叶植物常常是蔓生或丛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
11、子叶草本植物则容易区分。蚯蚓、跳蝻活动范围不大,所以可用样方法,在选取样方时一定要随机,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只能反映种群数量。)3D(由于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使雄性个体死亡而数量减少,受精量减少,从而影响出生率,使种群密度下降。)4A(利用网眼大的渔网进行捕鱼时,年龄较大、个头较大的个体易被捕捉到,使之数量减少,而个体小、年龄小的个体不易被捕捉到,结果使幼龄个体占的比例上升,使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5A(三图表示的是年龄组成的模式图,它的含义是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的比例,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所以a、b、c三者中个体的数量是无法比较的。由于a为增长型,所以出生率应是最高的,无法从图
12、示中获得三个种群迁入和迁出的相关信息。)6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一环境下差异是很大的,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7D(“J”型曲线的形成是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即食物充足、空间充裕,无天敌的情况,它的种群数量没有K值,因为环境容纳量是无限的。在“S”型曲线形成的过程中环境阻力越来越大,种群的数量不再变化。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构建包括了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8C(在K/2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2时斜率最大,所以在捕捞鱼群时,种群数量超出K/2一定范围时就可以猎取一定数量的该生物资源,而且获得量大且不影响资源再生。)9B(K
13、值即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当环境条件更适宜生物的生长时K值会增加,地面硬化后不利于家鼠打洞及生存;引入北极狐后,旅鼠的天敌增加;干旱环境对大熊猫及其食物(竹子)的生存均不利,而干旱环境有利于蝗虫产卵,并减少其天敌数量,故K值变大。)10D(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pH变化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按样方法计数几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求平均值,再以此为根据,
14、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的操作方法错误。)11D(从横坐标来看,投入的个体越多,变态的时间越长,平均体重越低,达到变态条件的比例越少。从纵坐标来看,同一时间内,密度越小,体重越大,达到变态越快。曲线不能提供食物短缺能降低蝌蚪存活率的信息;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应该成正相关;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12B(由乙图可知种群密度与生物量不呈线性关系,由甲图可知种群密度越大个体的体型越小。从甲、乙两图无法确定种群的生物量与个体体型差异的关系。当种群数量较大时种内斗争最为激烈。)二、13(1)空间(2)正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3)抽样检测法 计数室 盖玻片14(1)cd 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是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b 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3)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环境的容纳量降低15(1)a1 有关 (2)a2 小 (3)50 40(4)乙 乙地分布的曲线和甲地比较,数量高峰偏左,说明大龙虾被捕走了16(1)均匀2.5106(2)样方2500(3)理想化S不能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