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语文说课-25矛和盾的集合人教新课标 一、说教材 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五课的课文。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学生能正确读写14个生字以及 “集合、招架
2、、紧张、固然、乌龟”等词语。2、读懂课文,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3、理解文中关键句,能用例子来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思维过程。 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中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教学。 四、说学法: 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
3、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同时也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矛和盾,激发学生兴趣,谈话导入。(二)学习生字词通过布置学生先预防,自学生字词,课堂上以检查的形式进行学习,了解学生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 (三)了解坦克的发明过程 1、提出问题,学生读文,小组合作,解决疑难: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2、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概括出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这一部分主要讲的内容: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四)了解坦克的实际应用,体会它的“大显神威”。(
4、五)感悟道理1、细读品味,从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中谈谈自己的想法。2、小组交流:说说你对“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理解。3、举身边的例子加以说明。(六)了解课文表达方法深入读文,引导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六、说板书设计:本课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25、矛和盾的集合矛 :进攻 坦克(大显神威)盾 :自卫 这堂课的教学充分关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抓住了文本的关键语汇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和概括能力,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但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初读课文时提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没有及时解决就进入了生字词的学习,后来才去解决这一问题。又如在生字词的教学中,通过检查预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没有照顾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该适当通过领读等方法引导学困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