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语文评课22富饶的西沙群岛5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13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评课22富饶的西沙群岛5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上语文评课22富饶的西沙群岛5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上语文评课-22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有幸聆听了沈老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感触颇多。这是一节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课。以词句训练为基础,以“读”为教学主线,营造一种平等、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们主动地学,自信地学,达到扎实有效的课堂效果。教学过后,发现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搭建起学生与文本的平台。我们知道儿童多采用形象思维,沈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既把语言文字变成直观的美丽活动的图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了孩子们,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突破了教学难点、又陶冶了情操。在课堂教学中,沈老师先引导学生接触文本,感知

2、其形象;再运用多媒体教学图片,重点展现西沙群岛海里形态各异的鱼儿,色彩鲜艳的珊瑚自始至终地调动着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二、由扶到放,引导为主,充分关注教学的各个环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感悟和体验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其中课文对海底的描写最具体。正是这一原因,沈老师把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描写海底的这一段。课的一开始,老师让学生在美丽的课件中,进入海底,跟文本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而后,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走进文本,自由取景,自由感悟。三、注意兴趣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

3、文重在兴趣的培养。有些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东西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教学本节课时沈老师很注重兴趣的培养。如:在进入海底进行威武的大龙虾,不同形态的珊瑚,蠕动的海参的教学时,沈老师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产去读,去感受。语文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有兴趣地对文本进行理解。四、以阅读代替感悟,以表达促进阅读。沈老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后,让学生欣赏图片。在教学鱼时,沈老师不仅仅局限于对课文的理解,还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想说的话,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珊瑚时,图片展示,创设了情境,似乎把学生带到了海底,让学生说说看到的珊瑚还像什么,学生说像扇子,像树,像圆球,等等。既感知文本,又跳出画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这节课,也存在着值得我们商榷的地方。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描写鱼多,鱼好看的句子的同时,如果进行“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训练,或是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地写一段话,都会让学生感受谴词造句的艺术。再如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没有顾及到各个阶段学生的实际,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接近它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