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03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释文题“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中“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一句,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强加给我们的,我们心中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不用心去思考、领悟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只要用心追求,扩充这四端,就能得到仁、义、礼、智,否则就会失去仁、义、礼、智,即“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四端”学说。孟子主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将自己本身固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进行扩充放大使之成为仁、义、礼、智,

2、而将这“四心”扩充放大成为仁、义、礼、智的最好办法就是“反身而诚”,“强恕而行”,不言放弃。1词语理解(1)通假字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同“_”,_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同“_”,_若火之始然 同“_”,_答案 纳“内交”即“结交”徼(yo)求取燃 燃烧(2)一词多义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是可忍,孰不可忍:谓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存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而公子亲数存之:辞听其狱讼,察其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近者奉辞伐罪:朝辞白帝彩云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备万物皆备于我矣:养备而动时:攻其不备

3、,出其不意:犹得备晨炊:答案 狠心,残忍/忍受/容忍,忍耐 认为/叫作 保存/存在/生存/看望,慰问 口供/口实/辞令/辞别/推让 具备/完备/防备/准备(3)古今异义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古义:_今义:(东西的)头。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古义:_今义:偷东西的人。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古义:_今义:到、往。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古义:_今义:走;可以;能干。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古义:_今义:跟“正”相对。答案 萌芽,发端。残害。丢弃。做,推行。反省。(4)虚词归纳于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是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而非恶其声而然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知皆扩

4、而充之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然非恶其声而然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答案 到/同,和 正确/这 才/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不译/表假设/表修饰 这样/同“燃”,燃烧2词类活用亦在乎熟之而已矣:_答案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成熟3特殊句式(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3)五谷者,种之美者也。(4)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5)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6)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答:_答案(1)(4)判断句,(5)(6)介宾短语后置句。4语句翻译(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译文:_(2)仁义礼智

5、,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译文:_(3)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译文:_(4)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译文:_(5)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译文:_答案(1)这不是因为想要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向乡邻朋友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个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2)仁、义、礼、智并不是从外部给予,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想罢了。(3)人跟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它,君子则保存了他。(4)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5)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可悲啊!文本名句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恻隐

6、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4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6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文外名句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1.孟子曰:“人 皆有 不忍孟子说:“人人都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人之心。先王 有不忍人之 心,斯 有不忍人之同情。古代贤明的帝王有不忍的同情心,就有怜恤别人的政矣。以不忍人 之心,行 不忍 人之 政,治天下 政治

7、。用不忍的同情心,来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 可 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 皆有 像在手掌上运转小东西一样容易了。所以说人们都有对别人 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 见 孺子 将的痛苦觉得不忍的同情心,如果人们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 入于 井,皆 有怵惕 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井里面,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想要去和这孩子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 誉于乡 党 朋友也,非 恶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向乡邻朋友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 其 声 而然 也。由是 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那个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没有同情之心,就不也;无 羞 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 之心,非人也;是人;

8、没有羞耻憎恶之心,就不是人;没有谦让之心,就不是人;无是 非之心,非人 也。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羞 恶之 没有是非之心,也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憎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 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心,是义的开端;谦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人之有是四端也,犹 其有 四体也。有是四 端而 自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好像他有四肢一样啊。有这四种发端却说自谓不能 者,自贼 者也;谓 其君 不能 者,贼其己不行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认为他的国君不行的人,是残害君 者也。凡有 四端于我 者,知皆扩而充之矣,他的国君。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若 火之

9、 始然,泉之 始 达。苟 能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就像泉水开始流出。假如把仁、义、礼、智充 之,足以 保 四海;苟 不 充 之,四端扩充开来,就足以拥有天下;假如不把仁、义、礼、智四端扩充开来,不足以事 父母。”就不足以侍奉父母。”(孟子公孙丑上)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 恶 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憎恶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 之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是仁;羞耻憎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 义 礼 智,非 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是非之心,是智。仁、义、礼、智,并不 由外

10、铄 我也,我 固 有之也,弗 思 耳是从外部给予,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想罢矣。故 曰:“求则 得 之,舍 则 失之。”了。所以说:“向内心追求就会得到它,不向内心追求就会失去它。”(孟子告子上)3.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 希 ,庶民 去 孟子说:“人跟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之,君子 存 之。舜明于庶物 ,它,君子则保存了他所以他才成了君子。舜明白万物之理,洞察 于 人 伦,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仁义根于 由 仁义 行,非 行 仁义 内心而所行都从仁义出,不是认为仁义是美的然后努力去 也。”推行它。”(孟子离娄下)4.孟子曰:“万 物

11、 皆备 孟子说:“人世间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琐事,于 我 矣。反身 而 诚 ,乐 莫 大我的本性中都具备了。反省自己,自己是真诚的,再没有比这更焉。强 恕 而 行,求 仁 莫大的快乐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近 焉。”这更近的了。”(孟子尽心上)5.孟子曰:“五 谷 者,种之美者也;孟子说:“稻、黍、稷、麦、豆五谷都是好种子;种下去之后苟 为 不熟,不如 荑 稗。夫仁,亦在乎假如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稊米和稗子。仁,也在于让它在熟 之而 已矣。”内心里生长成熟罢了。”(孟子告子上)6.孟子曰:“自 暴 者 不可与 有 言也,自 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没法和他谈出什

12、么善言,自己 弃者不 可 与 有 为也。言 非 礼义,谓 放弃而不求上进的人没法和他有所作为。说话违背礼义,这就之自 暴也;吾身不能居 仁 由义 ,谓 之自 弃叫自己残害自己;自身不能居心于仁、由义而行,这就叫自己放也。仁,人之安 宅也;义,人之正 路也。旷 安 宅 弃。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而弗居 ,舍正路 而 不 由 ,而不居即不居心于仁,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即行不由义,哀 哉!”可悲啊!”(孟子 离娄上)1请归纳课文六则选文的内容梗概,体会编者选编的意图。答:_答案 课文六则选文分别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告子上孟子离娄下孟子尽心上孟子告子上孟子离娄上。前两则提出

13、了人人都有怜恤别人、同情别人的心理。第3 则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由仁义行”。第 4 则说明要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然后才能达到仁义之境。第 5 则选文中,孟子用了一个奇妙的比喻来说明仁的价值,也在于使它成熟,否则它就像没长熟的五谷一样,没有太大的意义。第 6 则说“自暴”和“自弃”都是不可取的。这些语言及论证非常精妙深刻,反映了孟子的行为及理想,表达了孟子追求仁、义、礼、智,倡导人们持守并践履道义的主张。2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答:_答案 孟子告诉我们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

14、了“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固有的潜能,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要“扩而充之”,要“存之”,要“求”之,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要“熟之”,要不“自暴自弃”。3排比是孟子常用的手法,请举例并说明其表达效果。答:_答案 孟子的文章常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所以排比句法的运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强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

15、。如“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智之端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智也”。这些句子从形式上讲,是排比,是反复,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的美,读起来气势盛,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从内容上讲,排比这种修辞手法,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像“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四个排比句,层层铺陈,说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是人和“非人”的区别,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答:_答案 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

16、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人之常情 人之常情似乎不值得仔细探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悟。然而平日里,人之常情往往被当作不论是非对错的一种托辞。例如官员徇私舞弊公款玩乐,商人见利忘义贪得无厌,乃至男女一夜情包二奶,都被一些人辩白为人之常情。这次汶川地震,却震出了许多与往日不同的人之常情。比如国人对生死劫难的感同身受,政府基于人之常情设立的全国哀悼日,各地民众对灾区的无私援助等等,我想,这些也均出自人之常情。大灾大难与太平时日所显出的人之常情,果然有很多不同。这么看

17、来,如何对常态社会中的人之常情做因势利导,倒成为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1)儒家文化就是以协调、管理“人之常情”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2)重情,尚情,在儒家思想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什么是人之常情呢?礼记中早有定义:“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原来,这些不学而有的感受,就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中,它认为“饮食男女”是人最强烈的欲望,“死亡贫苦”是人最畏惧的境况。这些欲望和畏惧,构成了人心的主要内容。礼记认为,圣人的职责就是治理人之常情,好的君王更是以管理人之常情为最终职责。所以它说“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

18、之”。中国乃农耕古国,礼记索性拿种田做比方来说抽象的人情,这样更易理解。人之常情就是圣王耕种的田地,礼是耕耘,义是种子,讲学是锄草,仁是储藏的仓库,乐使人心安定。原来儒家“仁、义、礼、乐、学”这些重要的理念,它们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管理好人之常情。从孔子开始,就特别重视人之常情的培育。他不仅把情作为人性和人生的本源和基础,更将人之常情明确分为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伦关系,以此来构建各种社会性情感。父子有恩、兄弟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是孔子认为培植人之常情的根本。孔子论仁,注重的是人的真情流露,真情就是率性,所以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他还认为执政者肩负着培育人之常情

19、的使命,孔子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执政者以诚信为本了,则民众就会用真情来对待。真正揭示人之常情真相的,当推孟子。他认为人的“本然之情”中,就有道德情感的力量,这也是人性本善的含义。至于有的人不行善,并非天生资质如此。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他甚至认为,仁义礼智都是人的“本然情感”所固有的,只不过因为人们没有认真思考,所以面对外在诱惑,就会“失其本心”。只有注重后天的修身,民众才能不轻易迷失本心。(3)有人说儒家是一种情感哲学,(4)是准确的,它与西方以智性

20、为主导的哲学完全不同。它的目标是由智性来完成性情,而不是由性情来完成智性。儒家修身,目的是为了修炼出自己的真性情,它反对人的寡情、绝情或无情。所以李泽厚认为,儒家“以情为本”,“它所展望的只是普通平凡的人的身心健康、充分发展和由自己决定命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何培育一个社会的人之常情?如何在制度中体现对人之常情的尊重?儒家思想中,无疑有许多我们可吸收的营养。而汶川地震,则唤醒了我们对人的这种“本然之情”的思考。(5)思悟亮点(1)开头两段是怎样引入论题的?提示 先从平日里的“人之常情”导入,第段一转,结合汶川地震后的“人之常情”,两相对比,自然引出讨论的话题。(2)画线句子意在表明什么观点?

21、提示 告诉人们“儒家文化”与“人之常情”的关系。或者说“人之常情”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3)阅读第段,孔子与孟子对“人之常情”有着怎样的认识?提示 孔子重视对人之常情的培育,孟子揭示了人之常情的真相。(4)为什么说“儒家是一种情感哲学”?提示 儒学的目标是由智性来完成性情;儒家修身,目的是为了修炼出自己的真性情。(5)最后一段有何作用?提示 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回扣论点,照应前文,收束全文。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能忍受别人)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将要掉到井里面)C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不用心想)D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省自己)答案

22、A解析 应为“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B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C若火之始然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答案 B解析 A 项“要”同“徼”,求取。C 项“然”同“燃”,燃烧。D 项“内”同“纳”,结交。3下列各句中,“所以”表原因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D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答案 C解析 A、B、D 三项均作“靠、用来、凭借”讲。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义,人之正路也B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D苟不

23、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答案 A解析“正路”在句中指“正确的道路”,今义指“正常的生活道路或途径”。5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B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D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答案 B解析 B 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刘章,字文孺,衢州龙游人。少警异,日诵数千言,通小戴礼,四冠乡举。绍兴十五年廷对,考官定其级在三,迨进御,上擢为第一,授镇江军签判。明年,迁秘书郎兼普安、恩平两王府教授,迁著作佐郎。事王邸四岁,尽忠诚,专以经谊文学启迪掖导,受知孝宗自此始。秦桧当国,嗛不附己,风言

24、者媒蘖其罪,出倅筠州。桧死,召为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使金还,除权工部侍郎,俄兼吏部、兼侍讲。正迁吏部,御史论章使胥长买绢,高宗愕然曰:“刘章必无是事。”御史执不已,罢提举崇道观,举朝嗟郁。起居郎王佐讼其冤,亦坐绌。起知信州,未久,复请祠。孝宗受禅,念旧学,命知漳州,为谏议大夫王大宝所格。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彦端惧不测。上因夜对问章曰:“闻卿监中有笑朕者。”章不知状,从容对曰:“圣主所为,人焉敢笑,若议论不同或有之。”上意颇解。彦端获免,人称章长者。进权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对选德殿,问章:“今年几而容貌未衰

25、,颇尝学道否?”章拱对曰:“臣书生无他长,惟菲俭自度。晏婴一狐裘三十年不易,人以为难,臣以为易。”上嘉叹久之。亲洒宸翰以赐,俾安职。章力告归,以显谟阁学士食祠禄。淳熙元年,子之衡由御史、检法出守广德军,当陛辞,对便殿,问:“卿父学士安否?”抚劳再三,临退复谓曰:“卿归侍,为朕致此意。”旋遣阁门祗候苏曦至家宣问,拜端明殿学士,赐银绢四百匹。四年,上表告老,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年八十,赠光禄大夫,谥曰靖文。章容状魁硕,以周密自守,出入两朝,被顾遇,未尝泄禁中一语。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

26、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B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C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D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答案 B解析 原文标点: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戴礼,即礼记,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是中国古代一

27、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B教授,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教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宋代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C祠禄,古官名。宋朝制度,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无职事,但可享受官俸。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也称“致事”“致政”“休致”等。答案 B解析“教授”是指地方官学中的“学官”,并非“教师”。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章敏锐特异,从小勤奋好学。他四次乡举都考第一,后来参加殿试成绩也直接排在第一。他也因殿试成绩第一而被授任镇江军签判。B刘章尽忠竭诚,深得孝宗信任。他在孝宗未即位前就作为王府教授,用经义文学启发诱导孝宗,孝宗对他的知遇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C刘章胸无

28、城府,言行坦荡无私。赵彦端因为直言被人构陷,刘章对此并不知情;但在孝宗询问他对这事的看法时,他不偏不倚,秉公直言。D刘章不求奢华,且能节俭自持。他要求自己节俭自律,崇敬并学习晏婴的操守。皇上因此对他赞叹了很久。答案 A解析“参加殿试成绩也直接排在第一”错,参加殿试时最初排在第三,后经御览才定为第一。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章不知状,从容对曰:“圣主所为,人焉敢笑,若议论不同或有之。”译文:_(2)章容状魁硕,以周密自守,出入两朝,被顾遇,未尝泄禁中一语。译文:_答案(1)刘章不明情况,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圣明天子做的事情,别人怎敢嗤笑,如果说意见不一致的话或许是有的。”(2)

29、刘章容貌魁梧壮硕,因做事周到详密坚守自持,在两朝为官,受到眷顾和知遇,不曾泄露宫中一句话。参考译文刘章,字文孺,衢州龙游人。从小敏锐特异,每天诵记好几千字,通晓小戴礼,四次乡举都考第一。绍兴十五年参加殿试,主考官定他的名次在第三,等到进呈御览,皇上提拔成第一名,授任镇江军签判。第二年,升为秘书郎兼普安、恩平两个王府的教授,并升为著作佐郎。服侍王府四年,尽忠竭诚,专一用经义文学启发诱导,受孝宗的知遇就从这时开始。秦桧掌握国家大权,恨他不阿附自己,微言示意言官构陷他的罪过,外调筠州任副职。秦桧死后,召还为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出使金国回来,授任代理工部侍郎,不久兼吏部、兼侍讲。正

30、式迁官吏部,御史指责刘章派官吏买绢,高宗吃惊地说:“刘章一定没有这样的事。”御史坚持说法不肯停止,(刘章)被贬官提举崇道观,满朝的人都嗟叹郁闷。起居郎王佐申辩他的冤枉,也坐罪斥退。起用为信州知州,不久,又请求祠禄。孝宗接受禅位,怀念从前的老师,任命他为漳州知州,被谏议大夫王大宝阻止。朝廷商议筹划夺取中原,调集各郡部队,人民很受扰乱。少卿赵彦端指责说不对。有人诬陷赵彦端说:“陛下尽心办大事,凡是所谋划的事,只够给赵彦端嗤笑一次罢了。”赵彦端害怕发生意外的事。皇上趁夜间召见时问刘章说:“听说在你的秘书监里有人嗤笑我。”刘章不明情况,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圣明天子做的事情,别人怎敢嗤笑,如果说意见不一

31、致的话或许是有的。”皇上的心意得到很大宽解。赵彦端得以免罪,别人称刘章是忠厚长者。起用代理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在选德殿对事,问刘章:“今年多大年数而容貌没有衰老,曾经学过道术没有?”刘章拱手回答说:“臣是书生,没有其他技能,只是节俭对待自己。晏婴一件狐皮袍子三十年不换掉,别人认为困难,臣认为容易。”皇上赞叹了很久。亲自濡墨挥毫写字赐给他,使他安心供职。刘章极力告老请求还乡,以显谟阁学士的身份领祠禄。淳熙元年,儿子刘之衡从御史、检法官出朝守广德军,应当上朝辞行,在便殿召见,问:“你父亲学士还好吗?”抚问慰劳了好几遍,临到告退时又告诉说:“你回家侍养的时候,替我转达这个意思。”旋即派遣阁门祗候苏曦到

32、他家宣旨问候,拜为端明殿学士,赐给银绢四百匹。四年,刘章上奏章告老,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退休,去世,享年八十岁,追赠光禄大夫,赠赐谥号叫靖文。刘章容貌魁梧壮硕,因做事周到详密坚守自持,在两朝为官,受到眷顾和知遇,不曾泄露宫中一句话。三、语言表达10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不少于 60 个字。子曰:“道不行,乘桴(木筏)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子谓颜渊曰:“用(任用)之则行(施展抱负),舍之则藏(退隐),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孟子曰:“得志与民由(分享,为百姓服务)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

33、下)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答:_答案(示例一)我更推崇孔子的处世态度。孔子希望在自己得到重用时施行主张,而在自己得不到重用时,就选择韬光养晦、安贫乐道甚至归隐,更能体现出文人的尊严与操守。(示例二)我更推崇孟子的处世态度。孟子有平治天下的雄心壮志,希望自己得到重用,把主张推广到天下。他更有舍我其谁的自信与担当,即使不得志也能坚守主张,独自践行。1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成功是由自强不息铸造的奇迹。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女主角吉塔最终在摔跤场上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日常大量枯燥的训练。成功就像是一朵小花,需要用你的坚持、你的努力、你的激情等去细心培育。人生如同一场战斗,只有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名利双收,才能算是成功的人生。作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像吉塔一样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也能如她一般,取得最好的成绩。吉塔最终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日常大量枯燥的训练。_。_。答案(示例)成功的人生不一定就只是取得胜利、名利双收 只付出辛勤的汗水不一定就能取得最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