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0278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乡规民约作为传统“德礼法制”文化的独特载体和传统乡村治理的独特方案,在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被作为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本

2、土资源而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证明其重要的法律文化价值。然而,在汲取这一独特法律文化资源精华时,如若打开方式不正确,则会很大程度影响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进程及功效。乡规民约的制定需要有明确的立约宗旨。乡规民约是乡村社会共同价值与乡村理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自然融入乡村社会生活的途径与载体。而目前有些地方的乡规民约,在劝禁、惩罚、规范等内容上,明显存在“不合道德”、“逾于法律”的情形,这是需要避免的。当代乡规民约建设的宗旨与目标的确立,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合理、适当的方式融入乡规民约体系建设,通过乡规民约的独特产生形式、内容表现、

3、传播与落实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乡村的社会风尚、社会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处理乡村“细事”的前提。乡规民约不是国家政策与法律条文的简单抄录,也不是各地乡规民约的简单拷贝。乡规民约之于中国法律文化中的持久生命力,之于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在于其本土性、地域性、传播性以及规范的普遍性、可执行性、可操作性、世代相沿不悖性。传统乡规民约形式多样,易记易诵,可仪可则可范可守,为民众信服。传统总类性乡规民约,集教育、规劝、告知、奖惩等功用于一体,为一定地域内的乡村民众所普遍遵守。专门类乡规民约,大多与一乡一村不同的社会事实有关,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其条款简明扼要,可执行性强,规范稳定。而当代乡规民约的建

4、设,近十余年来虽取得较大成效,但其制定与运行仍然存在种种问题。原因在于对乡规民约这一独特法律文化资源的认识不足,导致乡规民约存在形式普遍单一、制定主体不清晰、文本篇幅冗长等问题。最为严重的是乡规民约的可守性不足,缺乏实施保障,制约了乡规民约的有效性,使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未真正成为切实有效的治乡之规、理村之约。在汲取乡规民约这一传统法律文化资源精华,使其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和深刻把握乡规民约的独特法律文化价值及其生成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乡村社会实际出发,真正建立起不违道德、不逾法律的乡规民约体系。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乡规民约对于当代乡村“良法善治”的独特功能与作用,最终谱

5、写出乡规民约创新转化应用的时代华章。(选自胡仁智“乡规民约”的独特法律文化价值,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乡规民约是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本土资源,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 乡规民约承载着传统的“德礼法制”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C. 在当代,处理乡村细事的乡规民约,其目标的确立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规民约,需要尊重和把握其独特价值及生成规律。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法律文化价值的角度,重点论证了当代乡规民约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B. 文章第二段围绕立约宗旨,论证了当代乡

6、规民约建设的宗旨与目标确立等问题。C. 文章第三段阐明传统乡规民约的特点,指出当代乡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D. 文章首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目前有些地方的乡规民约存在不合道德、逾于法律的情形,这是发展中难以避免的。B. 乡规民约立足本土,有鲜明的针对性,这是它生命力强、得以世代沿袭的根本原因。C. 只要加强实施保障,就能使乡规民约成为真正切实有效的治乡之规、理村之约。D. 发挥乡规民约的独特功能,需从乡村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乡规民约体系。【答案】1. B 2. A 3. C【解析】【1题详解】该题

7、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分析有误。文中是说“乡规民约是乡村社会共同价值与乡村理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自然融入乡村社会生活的途径与载体”,并不能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故选B项。【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

8、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A项,“重点论证了当代乡规民约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分析有误。“当代乡规民约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并不是文章论述的重点,重点是论述其重要性、意义。故选A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只要就”分析有误。文中是说“乡规民约的可守性不足,缺乏实施保障,制约了乡规民约的有效性,使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未真正成为切实有效的治乡之规、理村之约。”

9、反过来推理,并不能推理出“只要就”的逻辑关系。故选C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

10、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2014年,在经历24小时的绝食抗议后,梅拉蒂维森和伊莎贝尔维森被警察护送到到了印度尼西亚巴厘省省长办公室里。当着姐妹俩的面,省长大人签下了“巴厘岛在2018年实现零塑料袋”的承诺。这一年,梅拉蒂13岁,伊莎贝尔11岁。事后,维森姐妹曾在国际会议的一场演讲中给出过这样一组数据:巴厘岛的居民和游客一天制造出680立方米的塑料垃圾,其中塑料袋的回收率小于5%。在备受人们青睐的塑料制品面前,维森姐妹得到的承诺更像是一张空头支票,但维森姐妹看起来一点都不担心。如今,四年过去了,虽然省长的承诺并没有实

11、现,但是她们在2012年发起的“告别塑料袋”运动,起初看起来像过家家游戏一样,如今已经成为一场致力于抵制塑料袋,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国际运动。维森姐妹已经在全球不同地区领导组建了17支并肩作战的团队,其中包括今年1月她们刚刚去过的上海。她们向台下上百名中学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在她们的鼓励下,一支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团队被组建了起来,并成为“告别塑料袋”团队在中国的第一个分支。“我们小孩子虽然仅占世界人口的25%,但我们才是100%的未来。”维森姐妹如是说。(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14日)材料二:据初步估算,全球每年向海洋输出的塑料垃圾可达480-1270万吨。这些陆源塑料垃圾进入海

12、洋环境,极难降解。其中大型塑料垃圾会通过生物或物理作用慢慢碎片化,成为微塑料。此外,粒径小于5毫米的人造工业产品,如牙膏、发胶、洁面乳和空气清新剂等中的塑料微粒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也因难以过滤而进入水体,最终排入海洋。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颗粒及纺织纤维,有片状、线状或块状等多种形态。近年来,微塑料在世界各地的海域被检出,海洋中已没有未被塑料污染的净土。联合国环境署于2014年、2016年、2017年连续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对海洋微塑料问题给予特别关注,2016至2017年,微塑料污染连续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大科学问题。研究表明,微塑料能够被海洋生物摄食,阻塞其摄食辅助器

13、官和消化道,造成物理伤害,产生毒理学效应。由于海洋生物能从环境中富集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微塑料还会带来复合化学污染。这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累积并随食物链传递,进而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目前,虽然在野外环境中尚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微塑料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对人类的健康风险也尚待证实,但其对海洋生物和人类的潜在风险显而易见。(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15日)材料三:奥地利的一项研究称,首次确认人体内发现了多达9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大小从0.05到0.5毫米不等。其中最常见的为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两者都是矿泉水瓶的主要材料。8位主动参与实验的人年龄在33至65岁之

14、间,彼此互不认识,生活区域也不同,但都食用过塑料包装的食品或饮用过塑料瓶装饮料,其中多数人食用过鱼或海产品,没有人是素食主义者。近年来,研究者们相继在牡蛎、贻贝和鱼类等食物以及饮用水、海盐甚至蜂蜜中发现了微塑料。除了饮食之外,还有一种摄入途径可能是被我们忽视的,那就是日常的呼吸。在生活中,以化纤为原料的衣物非常普遍,车里、家里、办公室里铺的地毯大部分是化纤制品,摩擦时会释放出微纤维。因此,从呼吸途径摄入微塑料更为直接,摄入量也非常大,可能与通过饮食摄入的量相当。联合国环境署2016年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对于微塑料本身的毒性和影响的研究尚且不足,但要注意微塑料表面会吸附许多细菌和真菌,可以作为病

15、原体的载体进入人体,影响人们的健康。(摘编自科技日报2018年10月28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维森姐妹的绝食抗议使巴厘省省长作出了该岛2018年实现“零塑料袋”的承诺,但由于人们喜欢使用塑料制品,这一承诺并没有兑现。B. 经过几年的努力,那场由小孩子发起的“告别塑料袋”运动已经发展为以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影响广泛的国际运动。C. 海洋微塑料能够被海洋生物摄食,给海洋生物带来伤害,而随着食物链的传递,也可能给人类的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D. 奥地利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内有多达9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该实验的参与者来自不同生活区域,其饮食都曾用塑料制品包装过。

16、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海洋中的微塑料来自于陆地,其来源有两个,一是大型塑料垃圾的碎片,一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人造工业产品中的塑料微粒。B. 塑料制品和塑料垃圾数量庞大,回收利用率低,难以降解,这些问题造成微塑料污染泛滥,使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治理形势更加严峻。C. 微塑料进入人体的途径有饮食摄入和呼吸摄入两种;通过呼吸途径摄入微塑料的量很大,可能与通过饮食摄入的量相当。D. 虽然微塑料本身的毒性和有害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它能从环境中富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潜在危害值得警惕。6. 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对于塑料污染治理问题,你从中看到了哪些曙光?请简要概

17、括。【答案】4. A 5. D 6. 第一问:材料一侧重年轻人为减少塑料污染做出的努力;材料二侧重微塑料的来源及对海洋的危害;材料三侧重微塑料进入人体的途径和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问:年青一代的主动参与,国际社会的重视,人们关注健康、防范污染意识的增强。【解析】【4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

18、项,“这一承诺并没有兑现”分析有误。文中说塑料袋的回收率小于5%,并不等于没有行动,没有兑现承诺,只是没有完全实现而已。故选A项。【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分析的材料进行分析。D项,“但它能从环境中富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分析有误。语境是说“微塑料表面会吸附许多细菌和真菌”,并不是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故选D项。【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

19、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本题两问,第一问要求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第二问要求从文中对于塑料污染治理问题中看到哪些曙光。材料一,以维森姐妹2012年发起的“告别塑料袋”运动,2014年又以绝食逼迫为印度尼西亚巴厘省省长签下2018年实现零塑料袋”的承诺,阐述的是年轻人为减少塑料污染做出的努力。材料二第一节主要讲微塑料的来源,第二三节主要讲微塑料对海洋的危害。总结归纳下,材料二侧重讲微塑料的来源和对海洋的危害。材料三第一三节“但要注意微塑料表面会吸附许多细菌和真

20、菌,可以作为病原体的载体进入人体,影响人们的健康”,主要讲微塑料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节“研究者们相继在牡蛎、贻贝和鱼类等食物以及饮用水、海盐甚至蜂蜜中发现了微塑料。除了饮食之外,还有一种摄入途径可能是被我们忽视的,那就是日常的呼吸。在生活中,以化纤为原料的衣物非常普遍,车里、家里、办公室里铺的地毯大部分是化纤制品,摩擦时会释放出微纤维”,侧重讲微塑料进入人体的途径。第二问,从维森姐妹的抗议及她们发起的运动,在她们的鼓励下,一支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团队被组建了起来,并成为“告别塑料袋”团队在中国的第一个分支。“我们小孩子虽然仅占世界人口的25%,但我们才是100%的未来。”可总结出,曙光之

21、一是年青一代的主动参与。材料二中“联合国环境署于2014年、2016年、2017年连续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对海洋微塑料问题给予特别关注,2016至2017年,微塑料污染连续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大科学问题”,可总结出,曙光之二是国际社会的重视。材料三中奥地利的一项研究,还有“近年来,研究者们相继在发现了微塑料”“联合国环境署2016年发布的报告指出微塑料表面会吸附许多细菌和真菌,可以作为病原体的载体进入人体,影响人们的健康”可以总结出,人们关注健康、防范污染意识的增强。【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

22、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阿婆黄鱼面安谅阿婆黄鱼面馆开在一条小马路上,与淮海中路挨得近。店堂只有20多平方米,搁着一些方桌和凳子。平常生意还真不错,不仅店堂坐满了人,门口还常常排起一溜等待入座的队伍

23、。顾客盈门,应该是好事。可是阿婆的小外孙,英文名叫杰克,他觉得不划算,便怂恿阿婆,不如改成茶餐厅或者时兴上海小吃,至少也增加点品种。起先,阿婆耐心解释,她小时候在宁波老家就和她的老外婆学煨黄鱼,黄鱼面就是她的看家活。后来外孙时不时重提,主意一会儿一个,阿婆也就笑而不答。杰克在一家私企打工,业务正走下坡路,几乎无所事事。闲着也是闲着,他干脆就在阿婆的面馆里鼓捣起几个新的面种。阿婆并不阻挠,任他“创新”。好几天,新面点少有人问津。一盘算,杰克感觉亏大了来店者点的几乎都是黄鱼面。他在店门口怔了好久,注视着“阿婆黄鱼面”这块招牌,感觉是店名影响了他推出的新面种。杰克撺掇着要阿婆把店名改成“阿婆面馆”,

24、阿婆一笑,拒绝了。改了就和天下的其他面馆都差不多了,她说。天有不测风云,阿婆突发高烧住院,不久就过世了。阿婆面馆的黄鱼面,没人能够操持。无奈,杰克就聘了位上海老阿姨帮忙。老阿姨并不擅长做黄鱼面,但可以摆弄出各色浇头面,倒也丰富,杰克也就顺势把阿婆黄鱼面馆去掉了“黄鱼”两字。起先还有些顾客上门,但来客渐稀,门口总是排着的长队不见了。一个月下来,杰克不住地摇头,面馆已是入不敷出。他把面馆改成了韩国料理。看到一部韩剧红火,便把炸鸡啤酒作为特色主菜隆重推出。出乎意料,韩国料理运营两个多月之后,并没有起色。杰克有点泄气,找了几个年轻玩伴出谋划策,这些玩伴,有的刚留学回来,一合计,共同出资支持杰克把韩国料

25、理改成西餐馆这儿是繁华的市中心,来来往往的国外游客很多,这生意看来十拿九稳。西餐馆开张,确实热闹了一阵,杰克的同学、朋友,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都被发动过来助兴。两三个月的兴旺光景后,熟人消费撑起的西餐馆渐渐门可罗雀。亏损越来越大,几个小伙伴儿扛不住了,纷纷提出撤资。杰克拖着,熬了快半年,退了款,摘了牌,关了门,准备把店堂盘出去。因为要价挺高,店堂很长一段时间出不了手,他便常在店门前的马路上百无聊赖地闲逛。这天,一对老年夫妇蹒跚走近,打听道:阿婆黄鱼面馆在哪里?老早经常来吃的那家,咋就找不到了?他吃了一惊,阿婆过世一段时间了,怎么还有人心心念念在找黄鱼面馆。老人家讲,几年前来吃过,这些年身体

26、不好,加上搬家了,一直没能来,但嘴边总咂摸着阿婆黄鱼面的味道。当年的那碗汤啊,鲜得来;鱼肉啊,细腻得来,不会碎,有嚼头。“老太婆讲,这辈子再能吃几次阿婆的黄鱼面,也算心满意足,也了却伊对这条路的念想。”杰克听罢,眼圈一红,忍住了。思忖之下,回答,过段时间来吧,现在正在店面改造,过段时间,一定能吃到黄鱼面的。有段时间见不到杰克。一个多月后,杰克回到店堂,还带回来一位老阿婆。他把藏在店堂里的招牌上的“西餐馆”三个字全部铲掉,重新漆上五个大字阿婆黄鱼面。大锅子买回来,汤头烧起来,蒸腾出一股有点熟悉的味道,惹得隔壁人家探头探脑好几次张罗几天后,阿婆黄鱼面馆回来了。杰克的同学、朋友被请过来尝鲜,他就问一

27、句话:是不是原来的味道。店门口挂出公告,三天内免费试吃阿婆黄鱼面,每天供应一百碗。试吃期间,宾客盈门。之后,店堂和锅灶再也没有冷下来。食客吃完后纷纷啧嘴称赞,杰克听在耳朵里,他觉得阿婆若还能在这个店堂里,大概会笑得满脸褶子。慕名者从不同地方赶来,店面显得狭小了。但杰克只经营一个面种,不想去拓宽店堂、吃掉隔壁。原来,之前一个多月,杰克回祖籍宁波了,他找到擅长做黄鱼面的老阿婆,从挑黄鱼、煨黄鱼到制面、煮面,从头开始学做那一碗面。宁波老阿婆呢,手把手教,直到他那双手,跟外婆一样,能把黄鱼面侍弄得地地道道,汤鲜面滑。不少人找杰克谈加盟店的事情,都被谢绝了。有人说,杰克太小家子气,做不大生意。杰克像阿婆

28、一样笑而不答,忙着张罗生意去了。(选自解放日报朝花周刊综合版2017年9月15日期,略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描写面馆顾客盈门的场面,与后文杰克不断“创新”却门可罗雀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B. 一对老年夫妇的打听、念叨,隔壁人家好几次探头探脑等细节,表现了人们对阿婆黄鱼面的认可,使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C. “从挑黄鱼、煨黄鱼到制面、煮面,从头开始学做那一碗面”,具体表现杰克转变的决心和行动,补充交代阿婆黄鱼面得以回归的原因。D. 小说围绕“阿婆黄鱼面”,叙述了杰克由不认可到践行阿婆经营理念、传承传统手艺的故事,看似

29、浅显却充满哲理,引人深思。8. 小说中阿婆和杰克“笑而不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 作者把故事的场景始终设定在阿婆黄鱼面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 B 8. 阿婆“笑而不答”,是因为她体恤和包容外孙,对自己的看家活(黄鱼面)充满自信并坚守传统;杰克“笑而不答”,是因为他理解了外婆,决心守护亲情,发扬传统。 9. 使故事主线更清晰,情节更集中、紧凑;让它成为人物冲突的聚焦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借面馆的变化,折射社会生活,对接传统与现代,突出主题。【解析】【7题详解】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

30、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隔壁人家好几次探头探脑等细节使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赏析有误。使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的并不是隔壁人家好几次探头探脑等细节,而是一对老年夫妇的打听、念叨。故选B项。【8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分析作品形象,归纳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小说中阿婆和杰克“笑而不答”的原因各是什么。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分析作品中的阿婆和杰克的形象,领会作品的主旨。阿婆对自己做黄鱼面的手艺非常自信,她想守住这个面馆,也守住这种手艺

31、,所以对杰克要求将阿婆黄鱼面馆“改成茶餐厅或者时兴上海小吃,至少也增加点品种”的再三请求笑而不答,另一方面,她不直接拒绝外孙,也是对外孙的包容,她体恤外孙的心意。杰克在经历了自己对面馆的各种改变后,终于明白当初外婆为什么非要守着这个黄鱼面馆,守着这个手艺而不愿改变了,懂了外婆的心意后,他也选择了和外婆一样的做法,来守护心底的这份亲情,传承外婆的那种做黄鱼面的手艺,发扬中华传统美食,因此“笑而不答”。【9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理解作品中形象的作用,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人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故事的情节结构。本题要求分析作者把故事的场景始终设定在阿婆黄鱼面馆的用

32、意。考生可以从文章结构,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表达主旨的作用等角度分析。小说阿婆和阿杰的对话是在黄鱼面馆里,阿婆死后,阿杰对黄鱼面馆所做的一系列改变,及最后所做的决定,都是在阿婆的黄鱼面馆里。这样就把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全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在同一个地方写人写事,对表现杰克这一形象有利,既能表现其初始阶段的浮躁和各种偿试,到后面对外婆的理解,使杰克的形象比较丰满。对于表现主旨方面,正是面馆里杰克理解了外婆,想法才得以转变,最后决定继续开外婆的黄鱼面馆,传承黄鱼面手艺。表现了传统文化,传统手艺有时是在与现代的冲突中得以传承的。【点睛】解答关于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题的方

33、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理清内容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二、古代

34、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恭,字孝伯,光禄大夫蕴子,定皇后之兄也。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谢安常曰:“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起家为佐著作郎,叹曰:“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因以疾辞。俄为秘书丞,转中书郎。除吏部郎,迁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孝武帝深相钦重,时陈郡袁悦之以倾巧事会稽王司马道子,恭言之于帝,遂诛之。其后,帝将擢时望以为藩屏,乃以恭为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及帝崩,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及赴山陵,罢朝,叹曰:“榱栋虽新,便有黍离之叹矣。”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恭乃遣使与殷仲堪、

35、桓玄相结,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表至,内外戒严。道子收国宝,赐死,深谢愆失,恭乃还京口。谯王尚之说道子,藩伯强盛,宰相权弱,宜多树置以自卫。道子乃以王愉为江州刺史,割庾楷豫州四郡使愉督之。由是楷怒,遣子鸿说恭曰:“尚之专弄相权,欲假朝威贬削方镇,及其议未成,宜早图之。”恭以为然,复以谋告殷仲堪、桓玄。玄等从之,推恭为盟主,克期同赴京师。朝廷使元显及王殉等距之。元显使使说恭司马刘牢之,啖以重利,牢之乃斩颜延以降。因恭曜兵,轻骑击之。恭败,收送京师,道子于建康倪塘斩之。临刑,神无惧容,谓监刑者曰:“我暗于信人,所以致此

36、,原其本心,岂不忠于社稷!但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恭自在北府,以简惠为政,家无财帛,唯书籍而已,为识者所伤。及玄执政,上表理恭,诏赠侍中、太保,谥曰“忠简”。(节选自晋书王恭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B. 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C. 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D. 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

37、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伯舅,是周王朝对异姓诸侯的称呼,这里指谢安认为王恭将来一定大有作为。B. 中书郎,官名,隶属中书省,中书省是皇帝直属中枢官署,负责撰作诏令文书。C. 魏晋时掌管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称号,代表皇帝行使权力。D. 黍离,诗经中悲叹农桑、感慨民生之艰的一首诗歌,常用来指亡国之痛。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恭自负才华,怀抱远大志向。他才能出众,有做辅弼大臣的愿望,最初拜官佐著作郎,他认为不足以施展才华,称病辞谢不就。B. 王恭

38、直言进谏,深得皇帝倚重。袁悦之以奸巧狡诈侍奉司马道子,王恭上奏,孝武帝就杀了袁悦之,后因其有威望而委之以重任。C. 王恭为人刚正,痛恨权臣当道。他曾两次起兵清君侧,第一次迫使司马道子除掉王国宝,第二次则因部将颜延叛变而兵败被杀。D. 王恭一生廉洁,治政简易仁爱。他为官多年,家中除了书籍别无钱财布帛;他身在北府,为政简惠,被朝廷追赠“忠简”谥号。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帝崩,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2)谯王尚之说道子,藩伯强盛,宰相权弱,宜多树置以自卫。【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等到孝武帝驾崩,司马道子执掌朝政,宠信亲近王国宝,

39、把大权交付给他。(2)谯王司马尚之劝说司马道子,藩镇诸侯强盛,宰相权势削弱,应多扶植(亲信)来保护自己。【解析】【10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对“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曰”后面必须要断开;“后将军国宝”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因此“后”前面要断开;“不能感恩效力”“而

40、专宠肆威”“将危社稷”前面省略的主语都是同一人,都是后将军,因此这几个分句前面分别要断开;“赵鞅”是所在句子的主语,“昔”是句首的时间状语,因此“昔”前面要断开;动词“诛”前面省略的主语是赵鞅,因此前面断开;“臣”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敢”是怎么敢的意思,前面省略的主语是说话者,即前句中的“臣”,因此前面要断开。故选D项。【11题详解】该题考查考察古代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

41、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悲叹农桑、感慨民生之艰的一首诗歌”陈述有误。黍离之悲这个典故来表示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故选D项。【12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因部将颜延叛变而兵败被杀”分析有误。文中是说刘牢之便斩杀颜延投降朝廷。故选C项。【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

42、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崩,指皇帝驾崩;宠昵,宠信亲近;以,介词,把;机权,大权。第二句中,说,劝说;树,扶植;置,安设;以,表目的连词,相当于“来”。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

43、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参考译文:王恭,字孝伯,是光禄大夫王蕴的儿子,定皇后的兄长。他有过人的高尚节操,自负才能超拔门第高贵,一直有做辅弼大臣的愿望。谢安常说:“凭王恭的才品和门第,将来可以做一方诸侯。”王恭最初拜官为佐

44、著作郎,他感叹道:“做官不做宰相,才能志向怎么能得到施展呢!”于是称病辞谢不就。不久拜为秘书丞,转任中书郎。任吏部郎,升为中书令,兼任太子詹事。孝武帝十分倚重他,当时陈郡人袁悦之以奸巧狡诈侍奉会稽王司马道子,王恭将此情况告诉了孝武帝,孝武帝就诛杀了袁悦之。后来,孝武帝打算提拔当时有威信声望者为藩国长官,便任命王恭为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守京口。等到孝武帝驾崩,司马道子执掌朝政,宠信亲近王国宝,把大权交付给他。王恭前往皇陵祭拜孝武帝,祭拜完毕,叹道:“栋梁虽然还是新的,可已见亡国的征兆了。”有人劝说王恭趁入京朝拜之机起兵诛杀王国宝,王恭于是派使者与殷仲堪、桓玄联络,上书京师,直言道:“

45、后将军王国宝凭婚姻连带关系多次身居要职,却不能感谢皇恩思图效忠,竟然邀宠逞威,将危及国家。从前赵鞅兴兵,诛杀国君身边的奸恶之徒。臣虽然才能低劣,但怎敢忘却这样的大义!”疏表传至京师,内外戒严。司马道子逮捕王国宝,赐他自尽,为自己所犯过失向朝廷谢罪,王恭才退兵返回京口。谯王司马尚之劝说司马道子,藩镇诸侯强盛,宰相权势削弱,应多扶植亲信来保护自己。司马道子就任命王愉为江州刺史,分割庾楷管辖之下的豫州四郡交给王愉统辖。由此引起庾楷的愤怒,庾楷派儿子庾鸿劝说王恭道:“司马尚之专弄权术,想借朝廷圣威削弱诸侯势力,乘其阴谋未成,应该尽早考虑对付他们。”王恭认为有理,又将自己的意图决策转告殷仲堪、桓玄。桓玄

46、等依从王恭,共推王恭为盟主,约定日期一同奔赴京师。朝廷派司马元显及王殉等抵抗王恭。司马元显派人游说王恭的部将刘牢之,以重利诱惑他,刘牢之便斩杀颜延投降朝廷。趁王恭阅兵时,率轻锐骑兵攻击王恭。王恭战败,被捕送达京师,司马道子在建康的倪塘斩杀了他。王恭临受刑时,毫无惧色,对监刑者说:“我王恭误信他人,以致有今日败局,但我的内心,岂是不忠于国家社稷!只希望百代之后人们知道我王恭这个人。”王恭身在北府,以简易仁爱治政,家无钱财布帛,唯有书籍而已,为有见识者所感伤。及至桓玄执政,上表朝廷为王恭辩护申冤,朝廷下诏追赠王恭为侍中、太保,谥号为“忠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

47、完成各题。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萧纲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两杜昔夹河,二龙今出守。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注】两杜:西汉杜延寿、杜延考两兄弟,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碣石临东海”与曹操观沧海中的“碣石”均为实指,是诗人到达并赋诗之地。B. “两杜”运用典故,“二龙”运用比喻,言简意丰,表达了对二刘的赞美、期许之情。C. “夜犬”不惊,“神牛”息斗,一切喧嚣嘈杂都已消失,表现出饯别之夜的平和静谧。D. 本诗记事,写景,抒怀,层层推进,脉络清晰,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惜别之情。

48、15. 本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两句为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案】14. A 15. 用白描手法写景。麦子将熟之季,夜晚凉风习习,拂动帘幕,雨水交汇成道道细流,文字朴素简练,画面清新明净。精于炼字。“绕”字赋凉风以情态,写出风的轻柔以及带给人的舒爽之感。【解析】【14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A项,“均为实指”赏析有误。曹操观沧海中的“碣石”是实指,本诗中的“碣石临东海

49、”并不是实指,是用它来指孝仪的管辖地,因为濒临东海的碣石在临海境内,诗中借辖地名来点题。故选A项。【1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本题要求赏析“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这两句。“凉风绕轻幕,赉雨交新溜”,运用白描手法,寥廖几笔,便勾画出一幅清新明净的图画。凉风习习,拂动了室内帘幕;飒飒细雨,交汇成道道细流。幕布而冠以“轻”字,轻柔之状可见,意在衬出风之轻微。不说风动帘幕,却着一“绕”字,足见炼字之妙,生动的传达出微风拂煦的状貌。“麦雨”暗点节令,是麦子将熟时节

50、。“溜”,水流也。写雨,偏不从正面入手,却从细流下笔,可见构思之巧。此二句纯用白描,设色淡雅,无一奇字,却极精确、传神。且两句偶对,自然工整,却不失生动流利,成为本篇鎔情铸景的精美清新之佳句。【点睛】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两句,直接体现了当道义与生存发生冲突时,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2)白居易琵琶

51、行开头“_”一句,以秋景烘托了送别友人的悲凉之情;“_”一句,则借秋江夜景,侧面表现乐曲醉人。(3)苏轼赤壁赋中“_”一句,盛赞曹操文韬武略的英雄气概;“_”一句,则直抒胸臆,悲叹人生短暂易逝。【答案】 (1). 二者不可得兼 (2). 舍生而取义者也 (3). 枫叶荻花秋瑟瑟 (4). 唯见江心秋月白 (5). 横槊赋诗 (6). 哀吾生之须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

52、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荻、瑟、唯、槊、须臾等词,都要格外留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稍有成绩时,人们就开始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与幻想,这本身就违背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任何学科的实现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创新目标的发展不会都一蹴而就,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都应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和“十年磨一剑”的态度。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潮下,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水平即将全面超越人类。人工智能真的可以代替人类智能吗?答案是否定的。( ),它还远远不能像人类一样做到 。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无人驾驶的概念车大多只能在某些测试路段或简

53、单路况下做到自动驾驶,但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街道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还需要长期攻关。在身份识别领域,人工智能只能在受控场景下准确识别人员身份,在现实场景(如车站、机场、商场等)下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则急剧下降。现有人工智能是基于经验的任务解决模式,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足,很难 地准确理解客户的情感、意识和需求,也远远做不到 。人工智能可能在特定问题,如下围棋、图像识别上比人类做得更好,但是在各种任务上的通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与人类还是 。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依然是“有智能无智慧,有智商无情商,有计算无算计,有专才无通才”。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任何学科的实现不可能

54、都一帆风顺,任何创新目标的发展不会都一蹴而就B.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创新目标的实现都不会一蹴而就C. 任何创新目标的实现不可能都一帆风顺,任何学科的发展不会都一蹴而就D. 任何创新目标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学科的实现都不会一帆风顺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现在人工智能的水平不能完全与人类智能相比B. 人类智能远不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水平所能媲美的C. 现在人工智能的水平完全不能与人类智能相媲美D. 人类智能现在远不是人工智能水平所能比的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举一反三 因人而异 见微知著 相去悬殊B. 融会贯通

55、因地制宜 洞若观火 相去悬殊C. 举一反三 因地制宜 洞若观火 相去无几D. 融会贯通 因人而异 见微知著 相去无几【答案】17. B 18. C 19. A【解析】【1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画线句中前后分句的语序是对的,先说学科的发展,后说创新目标的实现。而CD项中,先说创新目标,后说学科了,语序不当。因此排除CD两项。A项

56、,搭配不当,“学科的实现”“创新目标的发展”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应改为“学科的发展”“创新目标的实现”。因此排除B项。【18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依据括号后面的语境“它还远远不能像人类一样”可知,括号内容是谈论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现在”是该句强调的时间,因此应放在句首,因此排除BD两项。A项“不能完全”与C项的“完全不能”表达的轻重程度不同。“不能完全”表

57、达相差的程度小,“远远不如”强调相差的程度大。因此排除A项。故选C项。【19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意思是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语境是说人工智能不能像人类一样具有类推能力,能由此及彼进行比较联想。因此选用“举一反三”。因人而异,意思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

58、异。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语境是说人工智能很难准确了解每一位顾客的具体情况,从而区别对待。因此选用“因人而异”。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洞若观火,意思是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语境是说人工智能不能像人一样,通过细小的事情能推知其趋势或本质。强调极强的分析推断能力。因此选用“见微知著”。相去悬殊,比喻相差很远。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语境中是说人工智能在很多任务上与人类相差很远。因此选用“相去悬殊”。故选A项。【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

59、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7还有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

60、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20.下面是李明写给老师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尊敬的王老师:您好!一别数年,师恩难忘。作为您的高足,我时常垂念当年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而今,学生终于不负老师的期望,成就斐然。著有大作一本,在此惠赠恩师,敬请雅正。此致敬礼!李明年月日【答案】示例:“高足”改为“学生”;“垂念”改为“想念”;“成就斐然”改为“小有成绩”;“大作”改为“拙作”;“惠赠”改为“敬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

61、生语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材料是学生给老师写的信。“。作为您的高足”中“高足”使用不当,指良马;骏马。犹言高才。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可改为“学生”。“我时常垂念当年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中“垂念”使用不当。垂念是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可改为“想念”。“成就斐然”,是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用于形容人很有成就,成绩突出。此处是说学生对老师说自己。词语使用不当,可改为“小有成绩”。“著有大作一本”中 “大作”,是称人作

62、品的敬词。语境是学生说自己,不妥。可以改为“拙作”。“在此惠赠恩师”中“惠赠”是称人赠与的敬词。此处是学生要赠与老师,使用不当。可改为“敬赠”。【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内容(词语、句子、段落和整体和谐)、场合(时间、地点、氛围),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

63、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21.下面是某校社团活动的申报审批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答案】示例:社团活动应提前两周向策划部递交活动申请表和策划书。如符合社团章程、可行性强且危险系数小,则在获得批准后由校学生会通知活动负责人开展活动:否则,须修改完善后重新递交。【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答题时,注意题目要求,把流程图的内容转化为文字,首先要仔细研究流程图的构成要素,看看这个流程图的主题是什么,也就是核心话题,然后看看该流程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由几大部分组成,每大部分又是由几小方面组成的。最后按照流

64、程图的顺序,组织语言准确表述即可。表述时要信息完整,语言通顺。材料是某校社团活动的申报审批流程图。该流程图结构清晰,流程相对简单,从第一步骤“社团活动应提前两周向策划部递交活动申请表和策划书”说起,然后沿着“是”这一流程说到最后“开展活动”。对于“否”的部分要单独交代,如果不符合社团章程,可行性不强,危险系数大,则需要须修改完善后重新递交。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淮南子子汜论训)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论语解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孔子登东山而

65、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寤吉二迁都建藩议)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浸润于人们的思想中,也体现在祖国的建设中。作为未来中国的建设者,你从这些寓意深邃的名言中获得了怎样的启迪?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拒绝墨守陈规从火的使用到到电的发明都是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都极大的改变了人们原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对新事物的发现和探索,然而,人类每一次对新事物新方法的探索总会遇到各种阻碍,其中最大的阻碍或许就是人类自身。大部

66、分人总是会安于现状墨守陈规,他们总是会对那些提出新方法新理论的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异想天开。然而,往往就是这些异想天开的人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敢于接受勇于探索新鲜事物,不要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地心说”已经统治了欧洲天文学界1000多年,已经被当时的人们当成真理一般的存在,所以当时人们都说哥白尼是疯子、傻瓜。甚至神学界对他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围攻和迫害。他没有因为社会环境的压力和人们的质疑而放弃自己的研究,而是继续坚持了下来并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一书,他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认可。正是因为哥白尼没有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成果,敢于探索,所以才写出天体

67、运行论,推翻了统治西方一千多年之久的“地心说”,引发了一场人类关于对宇宙认识的革命,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人应该敢于探索敢于创新,一个国家更是应该如此,如果一个国家总是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话迎接它的只有灭亡。清朝前期经济政治文化都十分繁荣被称为“康乾盛世”,而后来清政府盲目的自信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最终导致了清朝的没落,走向了灭亡。敢于打破常规,不断的探索的人,往往可以取得成功,但真理往往隐藏很深,只有那些敢于探索,把包裹真理的一层层纸剥离的人才会拨开云雾见到太阳发现真理。鲁迅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拒绝墨守成规

68、,打破常规,便是寻找一条路,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然而这条路上往往充满了险滩和暗礁,也充满了怪石和沟壑,每向前挪动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但却能缩短与成功的距离。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披荆斩棘、勇于探索不止的人。【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次作文为提供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提供的材料是六条或名言警句或诗句。构思立意前,要仔细研读这六句话。第一句“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意思是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69、。可以理解出,要打破传统,勇于创新,不因循守旧,不墨守陈规等。第二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意思是没有陈叶就不会有新叶,没有前波亦不会有后波。可理解出,新旧事物不是绝然对立的,不是毫无关系的。新事物中包含了旧事物中的优秀成分,旧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旧事物要让位新事物;肯定新生力量的进取精神。第三句“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越是深入实践,知识就能不断增长,认识就能不断精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才越有方向感。实践能促进认知的发展。强调实践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第四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说:天

70、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第五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意思是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第六句“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席话,意思是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想做好具体一个方面,就得从全局出发。强调要有全局意识。以其中的二三句为基础立意,可以立意为:要有创新思想;旧事物必会让位于新事物;认识与

71、实践的关系;要有全局意识;有眼界,有大格局等。其他立意,只要从材料出发,言之有理,亦可。考生写作时,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对材料分析到位准确。要结合社会现状从不同角度谈自己对这个事件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可以提供,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分析问题,层次要清晰,分析要有逻辑性。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谈论自己想法。假如以“不因循守旧”为立意构思作文,则可以这样写:开头可以先引用材料,分析后亮出观点。再结合生活现实,摆事实,举生活中人们因循守旧的现象,并分析其结果。然后挖掘根源。接着再分析如何才能摆脱因因循守旧的心理,破除这种保守僵化的思想,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最后重申论点,呼应

72、开头,简洁有力收尾。【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

73、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

74、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多了。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

75、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素材:关于创新精神的历史故事1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2即是表现个性郑板桥独创一体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

76、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3创新要勇于否定权威普朗克和爱因斯坦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

77、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新权威。4齐白石老人五易画风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

78、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5创新让人们不断靠近真理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