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槐乡的孩子 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098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槐乡的孩子 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槐乡的孩子 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槐乡的孩子 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槐乡的孩子 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槐乡的孩子 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槐乡的孩子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大致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阅读、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口重点、难点重点: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感受到槐乡孩子的勤劳、快乐。突破方法:通过训练学生感情朗读,结合从文中找出的重点词句,体会劳动给槐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理解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的道理,从而突破难点。口教法与学法师:师生互动,质疑答疑法。生:自读自悟法。口教学准备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口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口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在草地上玩耍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

2、乐?就有这么二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劳动挣取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么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理解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遇到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各组选派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2.师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槐花是槐树的花蕾,又称槐米。3.小声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圆槐花又称什么?有什么用处?5、 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1)八月份,天很热,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情景?槐乡的孩子是怎样割槐米的?男孩女

3、孩是怎样分工的?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四、 统领全文,深化感悟1.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了怎祥的印象?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勤劳、懂事、很可爱。他们从小就知道凭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替父母分忧解难,并且自强自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2.从文中找出描写他们以苦为乐的句子,读一读。3.读了课文,你认识了槐树,也认识了槐乡的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是吗?4.小结:学了这一课,我们真的收获不小。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舒适、享受,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没有快乐。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一样去享受劳动的快乐吧!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课外延伸课余时间帮家里或班里做些事情,也动笔

4、写下劳动后的感受。板书设计4、 槐乡的孩子割槐米男孩 女孩爬 拣削 塞勤劳、快乐资料链接槐米槐树的花蕾称槐花或槐米。具有保健功效,健胃、舒络、养颜,使人心旷神怡,有种清新的感觉。槐花比较清香,市场上有槐树花蜜、花粉、花茶等。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

5、槐乡的孩子们淳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就了解到我们班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干的家务很少,至从不干家务。每次学习上取得点滴进步家长都会给一定的物质奖励,久而久之孩子们在潜意识里会有为家长而学习的思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愧乡的孩子这一课,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槐乡孩子的懂事、吃苦耐劳和以苦为乐的特点,主要让孩子体会到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以此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