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义务领航员_长春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096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义务领航员_长春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义务领航员_长春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义务领航员_长春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义务领航员_长春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教材解读:义务领航员是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板块的第2篇课文。本文讲述的是在一只白海豚的带领下海轮平安顺利地通过了一条地形复杂、风浪又大,经常发生事故的海峡。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在叙事中描写,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人类可爱的朋友海豚,使人们爱上这个小生灵,从而感悟到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需要。本板块编排的内容都是以动物为主题,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天性。因此通过本板块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几种动物的有关常识,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尊重之情,并树立从小爱护动物,形成与动物平等的意识。本板块的教学重点是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并将词语的理解的方法与学

2、习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本课时,由于有恐龙一课做铺垫,本课在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课的阅读教学重点确立在(1)继续巩固多种方法理解词语;(2)理清故事条理,弄清课文的脉络。二、学情分析与课前准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海豚这种动物并不陌生,但对于它“为什么能引路”的天性,孩子们也许并不了解。这就需要在做课前预习时让学生查找有关的“海豚”这种动物的常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字。掌握一个多音字“佛”。能力目标:继续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理解为什么说海豚是义务领航员,懂得人类和动物和谐共处,

3、互相帮助的关系。重点:(1)掌握本课的字词,理清本文的脉络,(2)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四、教学策略:(一)多种方式理解词语,从而领会课文内容。上课伊始,用优美的图片引出本课的主人公_海豚。并让学生根据事先布置好查“义务、领航”的词意来解题。随后,引出问题:为什么说海豚是义务领航员?为什么要领航?引出领航的原因。然后就“海峡、地形复杂、风浪又大”等重点词语用图片说明,让学生感受“船长和水手都捏着一把汗”的紧张的气氛。带着紧张的语气读着,体会着领航的原因。在教学怎样领航这一部分时,也是让学生抓住海豚动作的词语,用手势理解“弧线”,同时体会这一系列动作表达的含义,揭示“暗示”的词义。根据领航的结果

4、,“居然”可以通过换词的方式来理解。当后文船长用汽笛表示感谢时,还可以实际让学生听一听汽笛发出的声音。进而体会当时船长的心情。总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对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二)理清文章的脉落,采取“取”、“舍”教学。义务领航员这篇课文是一篇叙事文,在教学时,我注意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学生自己读文,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叙述顺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即一条主线:为什么领航_怎样领航_结果如何。只有学生弄清了叙述顺序,才能更好地理解

5、课文的内容,同时为复述课文打下基础。另外,可以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只抓住两处进行重点的教学,分别是:第二段、第三段。在第三段也只抓住了海豚的两处动作,“两次优美的弧线”的不同含义进行理解。特别是紧后一次海豚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一优雅的动作仿佛在说“不用谢”,之后悠然离去,让学生体会:海豚不求回报,无所求,好像帮助船队领航还很快乐的境界,从而理解本文把海豚称为义务领航员,以此突破难点。这样教学的好处是避免了面面俱到的烦琐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既能理解好,也能读好。其他部分,教学时采用引读、齐读的方法以读代讲,注意到了文章的整体性,又可以突出重点。(三)深情诵读,加深理解,达到以读促悟。古

6、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可见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语气的变化和词语的重读,读出情感的变化非常重要。本课语言清新、优美,特别是海豚动作的描写:跃出、画出、弧线、钻进等等语句向我们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海豚。如:-这些语句让学生读出来,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动物的喜爱,而且,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存的美好。(四)拓展思维、课外延伸,实现开放学习。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同时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由于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查询有关海豚的故事。因此,在课的结尾,让学生交流这些故事,对海豚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增进了解。同时,将文中海豚的后续故事也呈现给大家。资料二:在新西兰首都惠

7、灵顿,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海豚纪念碑,上书“天才领航员杰克”,杰克就是书中提到的白海豚。杰克忠心耿耿,年如一日做着领航员。直到年,海员们再也没看见它,当地人怀着依恋之情找到了它的尸体,并在上面覆盖了国旗,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根据这份资料以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之间是这样友爱亲近,这是多么温馨感人的一幕啊。你对白海豚有没有什么话想说?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以这样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既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同时也实现了学习过程的开放,全方位拓展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五)深度链接,升华情感,文本与心灵交汇。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不仅是海豚,还有更多的小动物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了人类的朋友。最后,我将一组组人与动物共生共息的感性画面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种和谐的需要与美好。总之,我们要使语文教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就要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历程是美丽而丰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