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末 查漏补缺提能增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VS西方议会制度1.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A议会都拥有立法权B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D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解析:选A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都拥有立法权,故A项正确;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英国的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不掌握行政权,故C项错误;德国的内阁是由皇帝任命,故D项错误。2(2019邯郸检测)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
2、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A加强了人民民主监督作用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表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 D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解析:选D宪法宣誓有利于培养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的忠诚,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故D项正确。深化提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议会制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权力主体权力主体是人民,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 对人民负责议员由竞选产生,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党政治“两个构建”论断新中国外交的发展3.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这种
3、模式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即开始学习和借鉴苏联模式,这在当时产生的积极政治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B赢得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各国对新中国的支持C促进建国初期工业增长奠定中国重工业的基础D使半殖民地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解析:选B三大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和平赎买政策是中国的创举,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学习和借鉴苏联模式,赢得了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各国对新中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促进建国初期工业增长奠定中国重工业的基础属于经济影响,故C项错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成为真
4、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与学习和借鉴苏联模式无关,故D项错误。4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选A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习总书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外交思想出自大学,这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与姿态,故A项正确;“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这种说法过
5、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中总书记的讲话并没有体现出独立自主的意味,故C项错误;“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其中“开始”一词显然与常识不相符,故D项错误。深化提能习近平为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构建”重要论断的提出,彰显了5 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外交的核心价值。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了宪法,标志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奋斗目标。新中国
6、外交的发展阶段指导方针原因外交成就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一边倒”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外交上孤立的政策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交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美国利用台湾和越南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与亚非许多国家建交20世纪70年代发展同美、日、欧洲的“一条线”外交美苏争霸,美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中国恢复在联合
7、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20世纪80年代 不结盟政策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日渐成熟考法(一)纵向贯通视角考“国家治理与乡村振兴”为何考时政热点:如七十周年国庆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一带一路”战略、中美贸易冲突、科技创新等;史学研究新成果:如制度的沿袭与创新(选取不同时期具有类似性质的国
8、家政策、方针等)等。考什么联系近代民主政治的重大事件和法律文献,考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及经验教训;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特别是中美关系的一波三折对中美两国的影响和启示;结合改革开放,探讨经济结构和体制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振兴乡村和民生主义视角,联系建国后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考查农村社会结构出现的新趋势、新现象;联系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代表大会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必备知识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制建设;新中国外交方针、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问题;改革开放、建国后党对农村生产
9、关系的四次调整;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等。典例(2018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
10、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3)根
11、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析题要全面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宋代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进行道德教化”“明清宣讲圣谕”得出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根据材料一信息“宋代建立民间组织”“明清时期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得出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其积极作用。第(2)问,根据材料二“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得出内忧外患;根据材料二“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得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根据材料二时间“1909年”得出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第(3)问,结合材料三信息“村民自治迅速发
12、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乡村治理、基层民主、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等方面回答。答题要规范(1)变化: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2)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1分)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1分)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2
13、分)考法(二)横向关联视角考“中美关系对中国政治、经济建设的影响”为何考中国与国际体系:从革命到融入,从孤立到参与。新中国的独立是经过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后取得的。新中国获得独立后,以平等的身份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社会,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昌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正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发展,以自己的繁荣促进世界的繁荣,以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发挥着大国建设性的作用。考什么新中国不同历史阶段外交策略和政策的调整;世界视野角度看国际局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建国以来
14、外交格局的演变。必备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两极格局对峙和结束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新中国外交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外交格局的演变。典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极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
15、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材料二1977年7月,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职务,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这样,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仅是冷战格局中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成为保证改革开放路线的关键因素。1978年1月7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在交流到台湾问题时表示:解决台湾就是两只手,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右手争取和平方
16、式,用右手大概要力量大一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摘编自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和影响。(17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的“右手方式”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实施表现。(8分)析题要全面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和“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可知目的是为了控制亚太的盟友,遏制中国。其影响从对其盟友、对中国和对亚太地区的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指的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措施,主要是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
17、祖国的方针,停止炮击金门,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答题要规范(1)目的: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4分)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战略。(4分)影响:对盟友:促进了亚太盟友经济的高增长;(3分)对中国:导致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3分)对亚太:导致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循环的畸形结构,限制了经济的持久增长。(3分)(2)表现: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4分)停止炮击金门,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4分)热点聚焦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总体缓和、总体和平。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进入
18、新世纪的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提出并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出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全面融入国际社会。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虽未在本部分命制试题,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更多地参与全球治理,新中国外交在高考中将成为现实中的热点。典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的屈辱外交 时间 条约或事件 后果或影响 1842年 南京条约 香港岛被强占,近代中国以空前屈辱的方式开放了自己的大门。“中国处于命令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1895年 马关条约
19、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宝岛蒙羞,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危局1919年 巴黎和会 虽然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打破了此前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但作为战胜国归还山东的正当要求被列强无理拒绝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高潮。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
20、主动外交。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依据两段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2分)本题为观点论述题。答题时要注意从以下三步入手:第一步,化大为小,发现问题,找准适合自己的论证角度;第二步,由表及里,联系所学,思考问题背后的历史依据;第三步,亮明观点,分析信息,条理严谨作答。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对比两段材料,结合现实热点可知弱国无外交,由此可得出观点: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推动中国由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大国外交跨越的决定性因素。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同样是对比两则材料,思考中国外交为何会出现如此翻
21、天覆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独立,由此从唯物史观角度可得出结论:民族独立是中国外交从屈辱到独立自主、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一、主流观点角度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论题: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推动中国由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大国外交跨越的决定性因素。(2分)原因:鸦片战争前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清政府却闭关锁国、制度落后、国力衰退,在列强的炮舰政策下,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虽据理力争也因国力弱小而导致外交失败。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为提
22、升,中国的外交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8分)结论:国家贫弱、制度落后,旧中国外交受尽屈辱。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新中国,外交摆脱屈辱,走向独立自主,发展壮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分)点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与之相关的历史史实丰富,从这一方面立论,论据充分,容易下笔。二、唯物史观角度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论题:民族独立是中国外交从屈辱到独立自主、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2分)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
23、断,在此背景下,马关条约的签订,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外交备受屈辱。新中国的成立,赢得民族独立,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使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70年代更是迎来了建交的高潮。新时期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展多边外交等,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8分)结论:丧失民族独立,旧中国外交受尽屈辱,赢得民族解放,新中国的外交独立自主,逐步发展,强势外交、主动外交使当今中国大国地位日益凸显。(2分)点评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近代中国艰难曲折的外交历程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现代中国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24、林,前提是实现了民族独立,抓住了这一点立论,更新更具说服力。专题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 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解析:选A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对本辖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确保政策的统一性、执法的统一性,这样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
25、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A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B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D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解析:选D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任务是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些法律的颁布有利于党在过渡时期基本任务的完成,故D项正确。3(2019榆林一模)下表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其反映出()时间 内容1979年 第三次起草民法典 1987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95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999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017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A.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
26、时期B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C民法典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不断完善D单行法的颁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民法典发展历程,尤其是担保法和合同法的颁行,反映出民法典的完善过程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故C项正确。41984年,邓小平对港澳观礼团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这一精神的贯彻()A加强了中国政府对港澳的领导B有助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D有利于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解析:选D材料中“1984年”港澳尚未回归,故A项错误;材料中“1984年”“一国两
27、制”构想已经提出,故B项错误;C项“经济”与材料中“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的角度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对港澳观礼团说”“都要大团结”相符,故D项正确。5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海防使命任务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从维护国家生存拓展到维护和平发展;从单一的军事防御拓展到防卫、管理并重;从专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拓展到兼顾非传统安全问题;从沿岸防御到近岸防御再到近海防御;从管辖海域到涉及国家利益的公海大洋。这取决于()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我国坚决维护领海主权C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D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增强解析:选C海防使命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维护国
28、家利益的能力增强,故C项正确。6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B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D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解析:选D材料中“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说明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故D项正确。7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虽然苏联也向中国发出了邀请,但中国一
29、直没有加入,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这体现了中国()A自力更生地建设方针 B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C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 D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选C材料说的是中国与经互会的关系,经互会是以苏联为首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的,中国一直没有加入,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目的是要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故C项正确。8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这一外交思想()A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B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D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解
30、析:选C由材料内容“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可知当时新中国在坚持“一边倒”的前提下,积极谋求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故C项正确。9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推动了()A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C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解析:选C万隆会议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共同抵制帝国主义
31、的殖民霸权主义,故C项正确。10在19611962年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一方面支持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走美苏之间的中立道路;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法国等欧洲国家与美苏保持距离。这一做法()A维持了印度支那地区的长期稳定B使中国在西欧赢得了广泛的盟友C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D发挥了大国应具有的政治影响力解析:选D“维持印度支那地区的长期稳定”是第一次日内瓦会议的影响,故A项错误;B、C两项与史实不符;题干表明中国一方面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又积极争取法国等欧洲国家,说明中国在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发挥了大国应具有的政治影响力,故D项正确。111978年邓小平访美,在卡特总统陪同
32、下检阅仪仗队之后,就在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这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共同维护世界和平C在联合国里友好合作 D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解析:选B“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表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两国,对全世界都有影响,这有助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故B项正确。12(2019赣州联考)从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相继宣告独立。但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承认三国独立的第二天,中国外长才分别致电三国外长,宣布承认三国独立。这表明()A我国政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奉行独立自主
33、的对外政策C中国积极开展各种多边外交活动D我国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解析:选A依据材料可知,在1991年9月6日苏联承认三国独立前,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与苏联的关系属于苏联内政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互不干涉内政”是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苏联承认三国独立前中国政府并未表态,直到苏联承认三国独立后,中国政府才宣布承认三国独立,因此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榜样。1688 年“光
34、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但并没有解决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问题。此时的国王,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内阁处于国王的控制之下。到安妮女王时代,她在马尔博罗和戈多尔芬的劝解下逐步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相一致,议会换了,政府也要换,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因此,虽然从个人感情上说她极其厌恶辉格党,但她还是在1708年听从劝告,组织了一个辉格党政府,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安妮女王的继任者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的一位小王公,由于其不通英语和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他发现必须接受议会多数派的统治地位,否则“国王陛下的政府
35、”便会麻烦不断。为此,他必须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政府首脑,而不管从感情上说他是喜欢这个人还是不喜欢这个人。英国因为其稳重的、令世人印象深刻的民主政治,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成为现代世界的开拓者。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当代中国政治体系在行政区域的安排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要素,一部分来自近现代的政治安排,一部分则来自改革以来的政治尝试。如作为我国四大基本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直接设置政府机构并派出官员来治理,已不同于传统帝国政治对边疆的管理模式;如果说民族区域自治是一个现代性的政治安排,而另一特殊类型的行政区域安排,则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国两制”实践。“一国两
36、制”作为现代政治语境下的一个大胆实践,的确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当代中国政治从近现代政治中承接过来的,是“全能主义”的政治体系。这构成当代中国政治“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基础。应该说,从“延安道路”时起,中国形成了这样一种特征的政治体系。这一政治体系在建国后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在改革开放后,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的核心架构,在国家制度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全面完善。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无疑都在其中发挥着核心的主导作用。摘编自刘伟论当代中国政治的复合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为西方民主制度树
37、立的榜样并分析其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10分)(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英国的政治体制、权力运作机制、政党政治等方面概括英国代议制的榜样作用;第二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政治、经济)、国际两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可以从民主政治建设等相关内容分析。答案:(1)榜样: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影响: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政治上,资产阶级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政治局面稳定;对世界,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
38、有着巨大的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也标志着统治方式由人治走向法治,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原因: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原因: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经验的总结;为了防止一党专政,充分发扬民主;组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原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国家统一。“一国两制”形成原因: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家统一问题,邓小平进行的伟大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形成的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需要,是国
39、家政治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3)认识:民主政治建设要有创新意识;要与国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相结合;适合本国国情;不能一味地照搬复制其他国家的制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时间世界中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美国确认从越南撤军苏联展开全球战略性攻势苏联入侵阿富汗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展“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发展停滞,战略收缩中共十二大“特色理论”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20世纪90年代东、西两德统一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邓小平
40、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香港、澳门回归21世纪初“911”事件爆发欧元正式启用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摘编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解析:小论文题要有论题,要史论结合,思路可以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展开。如国际局势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或者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合表格中史实进行说明。答案:示例一论题:国际局势的演变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阐述: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并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政府实行战略收缩,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也需要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基于两国的共同需求,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示例二论题:世界格局的变化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阐述: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趋于瓦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同时,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