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0851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26小题,2分/题,共计52分)1. 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你认为下列时政要闻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商业银行吸收居民存款福建省泉州市举办海丝之路文化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A. B. C. D. 【答案】C【解析】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福建省泉州市举办海丝

2、之路文化节”,是人类开展的文化活动,项符合题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是人类文化现象,项符合题意;“商业银行吸收居民存款”,是经济现象,项不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是政治现象,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内涵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范围上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特点从文化与社会

3、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需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提示: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从范围上看小于广义文化而大于狭义文化。如下图所示 2. 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通知,修

4、订了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其中多个考试科目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时成为热议,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选项说法错误,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排除;选项说法错误,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排除;选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故本题答案选C。

5、点睛:教育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总结: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也重要;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3.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

6、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A. B. C. D. 【答案】D【解析】“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说明学习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时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强调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没有涉及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项不合题意;异域文化并不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4. 近些年来,

7、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 ) 传统文化中对儿童成长的起到消极作用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 B. C. D. 【答案】C【解析】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表明要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两项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

8、成长的消极作用,项观点错误;材料主旨与传统文化的阶级性无关,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1)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2)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4)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

9、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5. 下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 )A.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B.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C.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D.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答案】C.【考点定位】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高考警示】高考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知识的考查会集中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其中需要特别关注两点:(1)继承是发展

10、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不能错位。(2)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存在先后顺序、孰轻孰重的问题。6. 达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表明( )A. 科技是艺术发展的源泉 B. 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C. 科技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D. 艺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果【答案】B【解析】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艺术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得到迅速的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B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艺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科学可以影响艺术的发展,但并不是艺术发展的源泉和艺术创新的动力,A、C两项观点错误;艺术虽然会受到科技发展的

11、影响,但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是科技发展的结果,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7.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有关,你认为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新旧文化斗争促进文化进步 生产关系的调整 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A. B. C. D. 【答案】B【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个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故合理的传导顺序为,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C、D传导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选项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选项,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选项,可以以此往后推

12、,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8. 习近平主席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万隆精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植根于“天下大同”的中华文化传统,着眼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契合.相通,将目光投向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亚非新未来.人类新图景。这说明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文化对政治具有重大影响经济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A. B. C. D. 【答案】D【解析】“万隆精神”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大作用,体现了文化对政治具有重大影响,项符合题意;“万隆精神”的思想植根于“天下大同”的中华文

13、化传统,着眼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契合、相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之一是中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没有体现文化创新的途径,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之一是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9. 近年来,在国家的提倡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这样的现象值得欣慰。不过,也有不少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受,热衷于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商机,却忽视或歪曲其中的文化含义,令人遗憾。这反映了我们在文化创造中要( )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追求

14、卓越质量,强化经济效益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A. B. C. D. 【答案】D【解析】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体现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文化建设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项符合题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要处理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项符合题意;文化创造主体是人民群众,不是政府,项观点错误;材料中一部分人只着眼于传统节日带来的商业价值,忽视了其文化内涵,说明应该强化传统节日的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10.

15、 2016年8月30日,德国第17家孔子学院施特拉尔松德学院举行隆重的成立仪式,总理默克尔在开幕仪式上发表讲话,盛赞中德教育合作领域结出的新硕果。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为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表明() A. 教育在中华文化自身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B. 教育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D.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答案】D【解析】“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为促进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表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未涉及教育在中华文化的自身传承中的作用,也未

16、涉及教育与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关系,A、C两项不合题意;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点睛】进行文化交流的意义。(1)意义:对文化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对国际政治的意义: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11. 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

17、国际安徒生奖。在获奖后,曹文轩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灾难,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这表明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A. B. C. D.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曹文轩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灾难,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这表明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要植根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故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故排除;材料不体现面向世界,

18、博采众长,故排除。故选B。【点睛】(1)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2)文化创新的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发挥文化创新的主体。一人民群众的作用,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12.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

19、性。材料表明()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表明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正确且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根基,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13. 2017年海南黎族“三

20、月三”活动在琼中举办,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通过全省互动.社会各界参与,把“三月三”传统节日办成文化“三月三”.歌舞“三月三”.民俗“三月三”和欢乐“三月三”。让黎族.苗族人民体会到党的温暖,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促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举办文化“三月三”,是因为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的特定文化环境和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通过举办文化“三月三”系列活动,让黎族、苗族人民体会到党的温暖,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促

21、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的特定文化环境和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项符合题意;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项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项笼统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点睛】感受文化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是什么?(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哪些?B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4、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

22、志是什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启发:我们应主动向上的学习优秀文化,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远离避免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知识对我们的影响。5、如何理解文化塑造人生?B(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深受震撼,力量倍增)(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14. 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23、。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体现了A.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熏陶的过程B. 全民阅读对社会发展能产生直接的物质性影响C. 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 阅读环 境和阅读能力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关键是把握材料有效信息。“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体现了人们要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这将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A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

24、量,B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D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影响人们的交住行为和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因素有: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

25、值观念。(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是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台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15. 尽管已在德国定居几十年,祖籍福建泉州的林先生还是喜欢喝

26、铁观音茶,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闽南话。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A. 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 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 总是无法抹去的 D. 总是积极健康的【答案】A【解析】“尽管已在国外定居了几十年,闽籍华裔陈先生一家还是喜欢乌龙茶,习惯于用筷子,见家乡人仍讲地道的家乡话”,强调几十年的国外生活都没有改变林先生的文化习惯,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材料没有体现潜移默化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不是无法抹去的,C项观点错误;文化有先进的、健康的,也有颓废的、落后的,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人有积极健康的影响,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16

27、. 当不少“艺术家”坐在办公室里“憋”小品,在舞台上“喊”笑话时,赵本山更显得有底气,有定气。宋丹丹说,“他是个双脚没离地的人。”这说明(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 B. C. D. 【答案】C【解析】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他是个双脚没离地的人”,表明他立足人民群众,立足社会实践,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体现文化创新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也没体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17.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

28、作为网络用户中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缺乏辨识能力,容易出现价值迷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因此,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A. 文化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B. 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C.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答案】C【解析】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C项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但“文化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的说法太绝对,A项观点错误;优秀文化本身并不能创造美好幸福的生

29、活,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成为物质力量,可以创造美好生活,B项观点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18. 2017年9月28日,在隆重庆祝新中国建国68周年之际,某校举行“红歌大家唱”活动。全校师生登台演唱了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老歌。大家群情激扬,干劲大增。这表明A. 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B. 文化作品是指引人们走向胜利C. 文化作品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D. 文化作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答案】A【解析】通过唱红歌,“大家群情激扬,干劲大增”,说明以红歌为代表的优秀文化作品总能

30、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A项符合题意;文化作品有优劣之分,音乐艺术作品也有好坏之别。只有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才能指引人们走向胜利,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作品则会对人和社会产生消极作用,B、C、D三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点睛】从文化的性质来看:不同性质的文化其作用不同。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对人生起到积极的塑造作用,腐朽、落后的文化则会起到消极、阻碍作用。19. 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因为沉迷于网络世界而造成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恶性事件时有发生。重庆一男子沉迷于网游,闭门4月不出,后因网线被拔跳楼身亡。下面针对网络游戏,表述正确

31、的是A. 导致青少年精神世界空虚,人格发生扭曲,不利于健康成长B. 使青少年失去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迷失生活方向C. 青少年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D. 青少年要增强辨别能力和自控力,对网络游戏要敬而远之【答案】C【解析】网络游戏从性质来说,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A、B两项的观点只看到了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的作用,忽略了健康的网络游戏的作用,观点错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青少年要增强辨别能力和自控力,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C项符合题意;针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网络游戏,青少年要增强辨别能力和自控力,但“对网络游戏要敬而远之”的观点不是对待网络游戏的正确态度,应该一分为

32、二的看待网络游戏,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20. 2017年3月以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强势登陆中国电视荧屏,成为了当下中国最火的电视剧。目前这部反腐电视剧已经吸引了数百万观众收看,有人将它称作中国版纸牌屋。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 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 【答案】C【解析】该电视剧引发国人共鸣,体现了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以该电视剧为代表的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两项符合题意;文化影响人的发展,但不能说文

33、化决定人的发展,这夸大了文化的作用,项观点错误;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21.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获得了多国影迷的广泛好评,该片讲述印度摔跤冠军在退役之后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摔跤冠军的故事,对印度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进行了抨击,片中“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主题通过摔跤比赛得以阐释。这表明(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逐渐趋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 文化创作需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正确,说的是印度电影在外国的传播,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

34、世界的;错误,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不能说逐渐趋同;正确,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文化具有多样性;错误,文化创作需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一定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故正确答案是B。22. 2017年7月8日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鼓浪屿入遗是基于( )A. 保护鼓浪屿文化民族情感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B. 保护鼓浪屿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C. 保护鼓浪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D. 保护鼓浪屿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保护鼓浪屿文化是保

35、护文化遗产,A项观点错误;中国鼓浪屿文化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保护鼓浪屿文化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B项符合题意;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保护鼓浪屿文化不仅是要研究中国文明演进,更是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C项观点错误;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文化遗产不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23. “有钱无钱,剃头过年。”因此岁末大小理发店都爆满。古时候正月是不能剃头.理发的,民间一直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后,才开始剃头,即“剃龙头”。“剃头过年”和“剃龙头”都是对

36、( )A. 传统理论的继承 B. 传统习俗的继承C. 传统文艺的继承 D. 传统建筑的继承【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我国传统习俗中,有年前要剃头以及过完年后进入二月才可以剃头的说法,因此,“剃头过年”和“剃龙头”都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故B选项入选。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24.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这主要表明( )A. 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B. 我们要尊重文化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C. 我们要捍卫中华文化,提升传

37、统文化的国际地位D. 我们要弘扬传统美德,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答案】B【解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要发挥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B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要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而不是历史意义,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发展变迁,才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A项观点错误;材料主旨是要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而不是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C项观点错误;传统美德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观点把传统美德等同于传统文化,偷换了概念,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答案选B。25

38、. 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通知,修订了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其中多个考试科目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时成为热议,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教育是一种直接的文化传播媒介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A. B. C. D. 【答案】B【解析】“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9、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通过教育途径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项符合题意;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而不是媒介,口语是一种直接的文化传播媒介,项观点错误;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是消极被动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点睛】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26.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

40、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下列做法符合上述主张的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借助文化渗透方式,推销本国价值观防止经济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A. B. C. D. 【答案】D【解析】习近平的讲话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平等交流,才能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故正确;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是一种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错误行为;错误,经济决定文化,经济的发展必然影响传统文化。二.问答题(三大题 共48分)27. 为顺应世道要求和加快发展的愿望,我国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构想。中国从不希望以邻为

41、壑,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在于日本能否正视历史,真正卸掉历史包袱。为了悼念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4年12月13日10时我国举行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有助于培养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让全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42、中国梦而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的重要意义。【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是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自身的素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塑造人生。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举办国家公祭日,无形中在我们的身

43、边形成一股纪念先辈,崇尚爱国的氛围,让全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无形之中让民族精神提升【解析】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简答题,题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分析。然后结合材料,从材料提取答题的知识要点,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接,取舍,形成完整答案

44、。28. 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共分为五节课,分别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引导中小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继续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阐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由。(2)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特点”角度,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促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的

45、利益。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同时应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顺应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生存发展中的精神纽带作用,增强人们的价值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解析】本题以2017年开学第一课为话题,组织两个设问,检测学生对作用、传统文化的特点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

46、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难度较大。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特点”角度,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设问对知识限定为“传统文化的特点”,即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应怎样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指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根据传统文化的特点来具体展开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即可。【点睛】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

47、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9. 戏曲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孕育出的一道亮丽景观,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融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它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有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与莎士比亚齐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世界三大爱情经典剧作之一西厢记(与沙恭达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并称),其舞台综合性发展到精淳的地步,其美学原则使之成为人类写意型艺术的典型代表,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

48、华文化和人类文明因有戏曲而丰富.而完满.而骄傲。结合上述材料,试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新时期应如何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答案】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需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发展。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在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融合。豫剧触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糸。着眼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虚心向群众学习,激发群众的创

49、造活力,积极创新。【解析】设问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试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新时期应如何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涵盖了整个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的知识,属于中观切口类型,所以只需调用教材主干知识。“新时期应如何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指的是传统文化的创新问题,所以知识范围可以缩小为“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材料中没有关于戏曲创新的具体阐述,所以需要用演绎法来组织答案。把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方向保证与戏曲文化创新结合即可形成完整答案。【点睛】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从根本途径看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从创造主体看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创新与继承关系看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从创新与交流、借鉴、融合关系看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从落脚点看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