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2卧薪尝胆苏教版 一、揭示课题,说话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齐读课题。2、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兵败会稽 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 转弱为强3、这些词语都表示了课文中的意思,现在老师请大家用上这四个词,用几句话简要地把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先练练。二、直奔重点,精读第4节1、师: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到66页,快速找一找。2、师:不少小朋友已经找到了,请你来说一说。你们找到的跟他一样吗?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啊。3、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2、。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1)师:好,谁来把这一段读一读?生:白天。他师:先停一停,就这叫卧薪。 生接着读。 师:这就叫尝胆。 师:现在谁来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2)师:睡在柴草上舒服吗?苦胆的味道好吃吗?师:那么,贵为越国一国之君的勾践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他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他要报仇雪恨)三、激发探究,感悟第2节。1、师:让我们回到会稽一战后的越国,看看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师:那你
3、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国当奴仆。)(1) 师:奴仆你们见过吗?(就是服侍别人的。)两千多年前的奴仆和我们现在的保姆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老师把它画出来。师:低着头,哈着腰,看见别人来就这样。(动作)老师告诉大家,这是女人,虽然很听话,可是还有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你觉得这样的人日子过得怎么样?(过得很苦。 从来没有好日子过。) 师:这样的女人在古代被称为奴。所以奴在古代指女人,日子过得很悲惨。 师:再看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和女人过的日子又不一样。 师画。 师:这种人头上要戴着刑具,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犯罪的人,或者
4、是战俘,这种人,后面还要插一根毛,像长着尾巴。这样的人像什么? (像动物。) 师:如果别人给你放了根尾巴,你有什么想法。(我觉得别人看不起我。我会怒气冲天。)师:这是对人的一种侮辱,不把人当人看。齐读侮辱。 师:就是欺负别人,也叫欺侮。 师:这样的人委屈吗?这对他来说就是屈辱。 齐读屈辱。 师:这样的人,被人像牲口一样赶来赶去,这样的人就叫什么? 生读“仆”。 师:这样的人在古时候是非常悲惨的,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两个词。 师:想想看,身为一国之君的勾践要去给吴王当奴仆,这需要下多大的决心,如果不是因为他实在没有办法,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做出如此选择,一起来读读这个词。“万般无奈”放到句子
5、中去读一读。、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写什么?4、多么骄傲的吴王啊!指导读出傲气。5、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四、联系对比,深读第3节。1、师: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究竟受到了哪些屈辱?默读第三小节,画出有关的语句。2、交流: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 (板书:受尽屈辱)师:课文中其实还没写完越王受的屈辱,谁知道其他的事。谁在课外书上见过? 师:没有吧,老师告诉大家,有一次国王生病,医生要验大便,国王让谁尝大便呢,就是勾践。 师:像这样的屈辱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受尽屈辱”这
6、几个字的分量。一起读。师:这样的屈辱整整受了三年。 师:这句话如果这样说:他们在吴国才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说有什么不同? 生:如果这样说,就说明他干得时间很短。 师:为什么这样说时间就显得短了。 生:如果说才干了三年,说明他们还想干。 师:如果这样,他们干得快乐吗? 生:快乐。 师:可是,如果是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说明什么。 生:很苦。 师:是啊,受尽屈辱,一起读读。 生读。 师:整整三年,越王勾践都这样过下来了,他所受的侮辱,屈辱,耻辱,他都忍下来了,他了不起,就了不起在,他能做到一个字,忍,他忍的是什么?辱。因为他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要报仇,这叫忍辱负重、以屈求伸。 生齐
7、读忍辱负重、以屈求伸。 五、引读想象,理解第5节1、师: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准备报仇雪恨,谁再来把第四小节读一读?2、师:如果勾践每天只是在柴草上睡觉,每顿饭前就常常苦胆,这样做叫不叫真正的卧薪尝胆?你认为真正的卧薪尝胆还要怎么做?师:要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还要和老百姓一起发奋、努力。老师老师还有问题,如果他回到越国以后,还要舂米推磨,还要下田耕种,他会认为这是屈辱吗? 生:不会的,因为是在自己国家干,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 师:在越国他是主人,在吴国他是奴仆,是被逼的。 师:所以这不叫屈辱。他这样干了多少年? 生:二十多年。 师:坚持不懈。
8、 3、同学们,卧薪尝胆的意思可能人人都懂,可是他包含的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要从书中读出来。我们一起读书。六、总结全文,回归主题师:今天我们学了卧薪尝胆的故事,学到这里,我要问大家,课文中的勾践卧薪尝胆,因为他要报仇雪恨,我们现在需要不需要卧薪尝胆? 生:不需要,因为我们现在生活都很幸福。 生:其他国家都不和我们打仗。 生:我觉得表面上的意思是不需要的,里面的意思是需要的。 师:我觉得你说得还不清楚,能说得清楚点吗? 生:外面的意思就是睡在柴草上吃苦胆,是不需要的,可是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需要的。 师:是的,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所以,这个苦胆,尝的是什么? 生:尝是
9、的精神。 生:胆量。 师:就是要有一种信念。有了这种信念,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 齐读“信念”。 师:有人将这个故事写了一幅对联,我把他写出来,写完看看哪个小朋友能记住。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生齐读。 师:老师有个建议,建议大家回去看课外书,或者问一下父母,如果同学们采纳老师的建议,我会感到非常高兴,愿意吗? 生:愿意。 师:刚才老师说的话中,有一个词出现了三次,是哪个? 师:再听一次。 生:建议。 师:有一个词,容易和建议混淆,是哪个? 生:意见。 师:说出来的是建议,不说出来的是意见。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人,吴王。我们给他提个建议好吗? 师:破釜沉舟讲的是项羽,卧薪尝胆讲的是勾践,项羽是个英雄,有人说勾践不是英雄,这个问题,回去和父母朋友讨论。这幅对联,我建议大家记在心里,会终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