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0第六颗钻石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067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0第六颗钻石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0第六颗钻石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20第六颗钻石人教版2019第六颗钻石是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本课的故事内容很简单:讲述的是发生在作者“我”和一个失业者之间的故事。“我”好不容易在珠宝店当上了临时售货员。正当经理建议老板留用“我”时,“我”却不合时宜地带翻了一个托盘里的六颗钻石,“我”找遍了可能滚落到的地方,却只找到了五颗,第六颗怎么也找不到,这意味着“我”可能失去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是失业者拾到并最终奉还给“我”。与众多的精读课文相比,它并不起眼,难于引起教者和读者的注意。但作为个人爱好,我更欣赏这篇课文,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冗长的故事情节、没有浪漫的情感抒发,有的只是淡得不能再淡的质朴

2、情感善良!它的美、它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在不经意间流淌着人间最明媚、最温暖、最平凡的情怀。质朴就是最真挚的,我想这对于荡涤人的心灵、净化日益浮躁的内心世界应该是有所帮助的。所以,在听说市教研员王老师要来听课之后,我便决定上这一课。一是如上所述,我喜欢这篇课文。二是我从事语文教学以来,还没有上过略读课文,想尝试一下。上课之前,我认真钻研略读课的教学策略,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对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作了比较精心的准备。我的备课思路是这样的:一、为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心灵上的顿悟,我决定在指导他们自学这一篇课文时,着力于让学生体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之美,体悟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重要性。二、在钻

3、石失而复得的过程中,没有争吵、没有责备、更没有大打出手,只有人物之间的简单对话及说话时的神情。因此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及其神情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尤为重要,而且在本学期的课文学习中,我们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如“多读多想”、“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等。在略读课文中就要指导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读懂课文。所以,在学生通读全文,对文本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我再对阅读提示以及学生特别关注的重点、难点、焦点进行比较深的精读与探究,做到精读与略读交互,整体感知与重点感悟交融。三、由于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找钻石的内容,只是通过人物对话、神情、动作来告诉读者的。所以学生从人物对话和动作中知道钻石回到

4、作者手中的事实并不难,但要他们体悟人物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放手让学生学习,不把他们框得太死,我特别设计了一个大容量的问题:“钻石对失业者不重要吗?他为什么要还给我?”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学生去探究本课的意旨:感受善良的品德,学会理解、尊重、宽容别人。课堂上,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学生在读了一次课文之后,几乎都能回答阅读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钻石去了哪里?我顺势抛出了预设好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读书、探究。但在这个大环节中的悟理处,我发现学生只会说女主人公“关心、爱护”失业者,怎么也说不出关键的“尊重、理解、宽容”等词,最后我不得不自己说出并板书出来。事后评课,我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此处。我一直以为,学生肯定能说出“尊重”等词。王老师表扬我很会反思,课型也把握得好,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挺到位。同时,她和经验丰富的叶老师一起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换词,或许能说出来。看来,教学经验不足也是导致教学机智缺失一个原因啊。最后,王老师还高屋建瓴地提出,让中年级学生学这种叙事式文章,可以尝试指导他们从分析两位主人公入手,学生会更感兴趣。这个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