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色青青,以悔诉情论昌龄闺怨贵定一中语文教研组 吕登豪摘要:闺怨诗主要反映了闺中妇女的思绪愁情。王昌龄的闺怨是唐代闺怨诗的压卷之作。闺怨通过少妇春日登楼,见杨柳而思念丈夫,发出“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慨叹,表现了闺中少妇对性爱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性复苏的进步思想。通过少妇的“悔”,反映了王昌龄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生命的珍视与热爱。关键词:杨柳 人性复苏 悔 战争 人本主义 珍视生命作为诗歌中的古老题材,闺怨诗反映了闺中妇女的思绪愁情、伤离别怨,昭示了封建社会不少妇女人性被泯灭,爱情遭扼杀的悲惨命运。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命运的不幸是不言而喻的。封建道德和礼教的禁锢,依附于男子的卑微
2、地位,使她们丧失了人格的独立和尊严,承受了比男子更为深重的苦难。因此,同情妇女被奴役摧残的处境,反映她们的生活和心声,不仅成为民间文学的重要主题,也是进步文人的优良传统之一。在空前强盛和开放的唐代,诗人们具有比前人更为进步的妇女观,因而妇女问题在他们笔下表现得更加充分。闺怨诗中的女主人公与云游四方、戍守边疆的男子不同,她们不仅要承担生活的重担,而且不能享受正常人的婚姻生活,常年独守空闺,洒尽了辛酸的眼泪,牺牲了宝贵的青春。闺怨诗中,诗人大多代女子立言,深入揭示她们的内心世界,寄托了作者对妇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白居易曾这样说过:“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太行路)。闺怨诗通过对征
3、人之妇、商人之妻的种种离愁别怨的反映,把饱受封建夫权制度压制的妇女生活和思想感情展现在我们面前,表现了她们对爱情的渴望。唐代的闺怨诗以其丰富的內容,深刻的思想,多元的表现手法,将这一诗歌题材的创作推向鼎盛繁荣时期。王昌龄的闺怨正是其中情深意切、脍炙人口的佳作。全诗写闺中愁怨,立意、构思非常新颖。他既不写思妇“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白居易寒闺夜)的相思不眠,也不诉“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魂牵梦萦;既没有“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施肩吾望夫词)的无奈与叹息,也没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热切渴望。而是别开生面,以深切的情思,细腻的笔触着重描写少妇的
4、悔,委婉曲折的表达了缠绵的相思之情和深沉的怨叹。全诗未见一情字,却使人处处感受到女主人公动人的深挚情怀。诗曰: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第二句又承“不知愁”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闺中少妇果不知愁耶?否。读过此诗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孤灯只影相伴的寂寞也是可想而知的。于是,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只能默默地埋在心底,这是“不知愁”的第一层含
5、义。此外,少妇的“不知愁”与“夫婿觅封侯”是联系在一起的。唐代前期,对外战争频繁,大丈夫从军戍边,保家卫国成为一种风尚。“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史赴碛西),“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是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因此,从军成为人们当时“觅封侯”的一条终南捷径。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这位闺中少妇,一定对夫君远行求取功名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否则,不会有诗中的“悔教”一语。夫君既是在她的支持下从军,故她的思念愁绪或许还夹杂着几分希冀,平日这种情感只是淡淡的,不易察觉,故曰“不知愁”,这是第二层含义。诗的第三句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从一个“忽见”引出少妇
6、感情的急转直下,从忽见到忽感,变化似乎迅速突然,却又合情合理,诗人对人物细腻丰富的心理感情的刹那变化,表现得极为细密。从本无愁到有愁,继而顿生悔意,语意直贯而下。如果说诗人从“不知愁”起笔,给人以意外的新奇感的话,那么这一句又以大幅度的情感变化令人有突兀之感。少妇何以至此?这位少妇在春日里“凝妆”登高,忽然看见那阡陌上的微透鹅黄的万缕柳条,少妇触景生情,想到平日里夫妻的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神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一年流逝,而眼前无边春景却无人共赏。或许,她还会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柳色青青呢?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
7、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了自然流淌的感情。诗的第四句紧承第三句,非常紧凑有力,诗到末句方点题,如九曲黄河始见明朗。至此,本诗一句反起,二句紧承,三句徒转,四句妙合,构成了全诗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诗中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柳。那么,为什么寻常之柳能如此触动少妇的思绪呢?这与杨柳的文化内涵有关。青青杨柳在中国人的心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名词,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故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的情感显得真切感人。“杨柳依依写物态慰
8、人情,谢玄爱之”(宋祁宋景文笔记)。宋祁认为“杨柳依依”数句,物中有我,景中含情,用王国维的话说,这叫“有我之景”(王国维人间词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便借杨柳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其实又何苦哀怨叹息!打凉州地界再往西走吧,玉门关外更加满目疮痍。折柳相送便成为一种习俗,文人也常借杨柳来抒发情思。刘禹锡曾作折杨柳枝词九首。“炀帝行宫卞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刘禹锡折杨柳枝词其六),借“数株残柳不胜春”慨叹隋炀帝昔日的繁华不再。闺怨一诗中,少妇“凝妆”登楼顒望,满眼鹅黄细柳,难免会使她想起:当征人离家踏上征途时,正值桃红柳绿之时,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
9、的丽春美景,征人不得不与亲人分别,也许一别之后将永无再见之日,对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又哪有心思来欣赏呢?而今,桃花又开了,杨柳又绿了,虽有良辰美景,却无赏心悦事,故而这丽春的美景对少妇来说也只是形同虚设罢了。春色愈美,愈能惹起生离死别的哀愁。以乐景衬哀情,哀情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鲜明,深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王夫之薑斋诗话)之妙也。闺怨中,“柳”这一意象是生命、青春的代名词,少妇看到柳色即“春色”,她懵懂沉睡的自然欲望已被唤醒。“食色,性也。”女人也有追求和享受性爱的权利,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任何道德规范都无法也不应该排除的。闺怨中,少妇平日独处深闺,春日乍见柳色,恍惚看
10、见了整个迷人的春景,但春景虽好,自己却孤身一人,只能夜夜空闺相盼。自己正值青春年少,不也是一幅迷人的景致吗?可惜丈夫却不在身边,自己空有满身“春色”,那远在边关的丈夫却无法欣赏!唐代的其它闺怨作品也表现了闺中妇女对性爱的渴望与追求。“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月落星稀,天已微明,而女主人公却一夜无眠。“梦难成”三字,透露出她辗转反侧,难以入寝的情状,为什么呢?只因丈夫远征,昨夜无人相伴!而“宫殿沉沉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刘皂长门怨)则将女主人公对性爱的追求表现得更为直接、和大胆。起句说深宫寂寥,月已西斜,点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展开抒情。次句说不堪听到昭阳殿传来的
11、更漏声,暗用昭阳宫人的承欢与自己的失意对比,透露出自己因失去“恩泽”而倍感落寞的心情。唐代男子长期戍边,独守空闺的女性被无情的剥夺了性爱的权利,她们炽热的思念渴盼之情,对美好爱情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总是被压抑、被扭曲,而在夫权制度的重压下,她们往往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而闺怨的女主人公形象却有了新的突破,女主人公不仅敢于冲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精神枷锁,勇敢表露“悔”的情感,喊出自己的心声,而且对正常的夫妻生活的追求,也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挑战。与其做一个表面荣耀却没有正常夫妻生活的贵妇,还不如守着一个贫贱的男子,也不至孤独寂寞。闺怨表现了闺中妇女对性爱的渴求,体现了人性复苏的进步思想。本来不
12、知愁的少妇“一见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遥望,离索之情亟也”(唐汝询唐诗解)。原来的心理平衡被打破,由对功名的企慕急转为对幸福感情的追求。少妇的“悔”不是没有缘由的,她毕竟是一位闺中少妇,面对明媚春光岂能无动于衷?相思是因为爱,悔恨也是在领悟了相伴的甜美、相思之愁苦后的一种正常愁绪的反应,无爱也就无所谓悔。一个“悔”字,包孕了无限心事,更突显出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闺怨在立意上与“嫁得钱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有异曲同工之妙。唐代疆域辽阔,商业繁荣,商人外出经商,长期不归,年轻的妻子独守空闺,精神上饱受相思之苦的折磨。商妇与丈夫分离后,朝朝江口望,只见潮起潮落,不见丈
13、夫归来,满腔幽怨激出如下语言:“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潮信最准,人若如潮,必不误人,更不会“朝朝”误我!商妇悔不早知;若早知,就该嫁给那弄潮的男儿。其实,商妇之悔,并不是悔嫁瞿塘贾,也不是悔不嫁弄潮儿,是悔丈夫一次次误了归期。在此,商妇在盼夫无望时无可奈何的儿女情态,跃然纸上。闺怨与江南曲中,闺中少妇明明对丈夫一往情深,渴盼心切,却偏偏以悔来表达一腔幽怨,从而使诗的内容更加委婉含蓄。正如刘熙载云:“绝句取径贵深幽,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刘熙载艺概)两诗中,在“杨柳色”的映照下,“觅封侯”这一无数人毕生追求的理想,变得浅薄而滑稽;
14、在“潮有信”的对比下,夫妻长相厮守显出比富贵更有追求的价值。自然的欲望,觉醒的人性,震破理性的冰层冻土,倾泻而出。与以前作品中那些温柔敦厚不怨不怒的人物相比,诗中主人公少了一些封建礼法的约束,多了一些对人生价值观念的重新反思。闺怨“曰不知愁,曰忽见,曰悔教,少妇心情,无端感触,景物撩人,描绘毕现,此天然重墨”(黄牧邨唐诗笺注卷八)。可见,闺怨是抓住人物心理活动来揭示悔的原因的,至于悔后的言行则留待读者去想象。从“不知愁”到下文的“悔”,写出了人物心理的复杂变化,但情感的表现则是非常委婉含蓄的。一开始,少妇的天真无邪与对功名的盲目崇拜,十她还不知忧伤痛苦为何物,但,柳色却惹动了她的一番心绪,柳色
15、由黄而绿,由绿而青,犹如岁月流逝,红颜易衰,“悔”意便油然而生。但,“悔”意一现,全文便戛然而止。闺怨中的少妇,她不像李益江南曲中商妇“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那样痴语,也不像“沿恨细思,不如桃李,犹能嫁东风”(张先一丛花令)那样急切,闺怨中,女主人公为什么要“悔”呢?为什么她愁成这样?愁到什么程度?诗人不着一字,引人遐思。诗贵曲而忌直,一览无余不是好诗,全诗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言离愁而无愁字,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在“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的唐代,主人公却发出了“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吟唱。一个“悔”字,体现了王昌龄对战争的思考,他看到了战
16、争的残酷,对功名富贵的传统思想提出了质疑,表现了王昌龄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热爱。战争是剧烈、不人道的,然而不能不承认,战争乃是一种事实,我们是不能不正视的。何谓战争,在智慧的古人看来,战争是社会冲突、政治斗争的延续。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认真的寻找、分析,试图总结出引发战争的因素与规避战争的方法。圣人孟子就把决定战争的因素归结为三种:天时、地利、人和。并敏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国的古代典籍左传对战争作了系统的记录,其行文很少有正面战争的冗长描述。因为我们记述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避免战争。王昌龄的诗歌,寓意的深刻性完全占据了诗歌的主体,而一点也看不到血腥的战争场面,体现出他以人
17、为本的思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便体现了王昌龄对现实战争的厌恶与反讽。从秦汉那久远的时间,浩阔的空间里,停滞的岁月与无休止的苦痛都历历于眼前,尤其那物是(“明月”“关口”)而人非(“人未还”)的凝重场景,可见战争的积怨是多么的深重!万里关山、历史孤月都是死寂沉沉的印迹。“龙城飞将”仿佛一面高大的旗帜,号召大家戍守边关,形成“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局面,然而这样必然会导致“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现象发生。王昌龄借闺怨中少妇的“悔”表达了自己对“人未还”的看法。那闺中少妇也许阅历甚浅,虚荣心极强,与丈夫新婚燕尔,总觉丈夫该有所上进,便催促丈夫去
18、从军戍边,走那时人们常走的“终南捷径”。来年之时,独自一人登上城楼,欣赏春的景致,那吐新的杨柳让它有了春光短促之感,当初送别丈夫的那条小路上也满是青青柳色,这使她忆起了去年折柳送别的情形。眼前满目春光,却只有自己独赏!是柳色把她惊醒,唤起了她深藏在内心的爱的欲念。是春天让她心情舒畅,“凝妆”登楼。但又是春天使她神伤。她感到了人生的苦短,青春难再,什么功名富贵,都只是过眼烟云,只有那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的幸福生活才是让人渴求的。在那股强劲的盛唐气象里,王昌龄冷静下来,不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所动,他看到了有比战争外在的诱惑更加值得珍视的东西对生命的珍视与热爱。我国古代爱情文学,
19、唱响了一曲曲妇女渴望追求新生爱情之歌。闺怨一诗,以思情动人,以怨情感人,以哀情魅人,以悔诉情。全诗意旨微茫,耐人寻味,一切怨情全在诗外。正如钟惺评王昌龄七绝时所说:“妙在全不说出,读未比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见矣,然亦终说不出。”(钟惺唐诗归)闺怨实是闺怨诗中之佳品。参考文献:1、诗经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10月北京第1版。2、唐诗今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7年1月北京第1版。3、唐诗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79年9月第1版。4、中国古典知识,1989年3月总第321期。联系地址:551300 贵定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教研组联系人:吕登豪 电话:13385180861Email: shichunqing